第3章 雞蛋

第3章 雞蛋

陸姓宮人本名陸肆,晉王身邊宮官,貼身侍從,也就是負責傳達大王內室、內宮旨意的一個太監小官兒。

百里燕琢磨著,昨晚後半夜病癒,晉王今天就來試探,質子府中定有晉國內應細作,否則怎麼會這麼快得到消息。

想到這裏,百里燕突然疾呼:

「哇啊,本世子餓,要宮女姐姐喂本世子用膳,依不依……」

百里燕突然蹲下抱住陸肆大腿,就跟遇見了親爹。陸肆一臉理所應當之色,絲毫沒有察覺百里燕目中閃過的一絲狡黠,在何寬面前挺著腰板理直氣壯:

「依,一定依。只要世子乖乖跟咱家進宮,別說宮女姐姐,就是西寰公主也來侍奉世子大人。」

陸肆言盡譏諷,只當是哄孩子放屁,一旁何寬看在眼裏,忍不禁痛心疾首。

晉國勢強稱霸東海,歧國國小,為人魚肉淪為下邦小國,即便是岐王世子,在晉國宮人眼裏,如土雞瓦犬之賤民而已。何寬看在眼裏,始終不敢做聲,因為他的左腿就是這麼瘸的。

此時百里燕已然看出端倪,扯着陸肆的衣角,隨性往地上一坐:

「本世子餓,本世子哪裏也不去,本世子要用膳。」

「好好好,咱家就陪着小世子用膳。」

百里燕故作不配合,陸肆看在眼裏,卻以為只是孩子任性,殊不知眼前百里燕已然心智成熟,料定晉王此次令其進宮,必是試探自己身體虛實,躲是躲不過去的。

百里燕吵著要吃飯,陸肆旋即與何寬道:

「何管事,你家世子要用膳,速速準備早膳,用完早膳,咱家還要向大王交差。要是晚了,後果你是知道的。」

「是是是,老夫這就去準備,還請陸宮官多多替我家世子美言。」

話音落下,何寬拿出一粒碎銀錁遞給陸肆,陸肆眼皮都沒抬一下,收進自己的袖袋內。

下刻,何寬欲走,突然被百里燕喊住:

「何老瘸,本世子要吃煮蛋,吃煮蛋,不要剝殼,本世子自己能行。」

「諾,老夫這就去準備。」

何寬轉身即去,陸肆帶着隨行宮人哄著百里燕玩耍,就像從前那位嬌生慣養的燕公子一般模樣,只不過此時百里燕的心智已經寄生了魏賢的靈魂。

約莫過了一盞茶時間,何寬送來早膳,內容讓百里燕失望,又是白米粥、腌菜,外加兩個雞蛋。白米粥盛再陶碗之內,菜品都放在木器的碗裏,相當的清湯寡水。

將就著吃了一半,百里燕故作嘔吐,把剩下一半飯菜折騰的一塌糊塗:

「哇啊……何老瘸安敢謀害本世子,如此飯食豈是人腹所用,拿走拿走,本世子不想吃了!」

百里燕一副作踐之態,陸肆心不耐煩,厲色道:

「何管事,沒聽世子說嗎,你做的膳食豬狗都不想吃,還不端走!」

「是老夫的不是,都是老夫的不是,惹世子生氣了。」

何寬上前收拾碗碟,百里燕乘陸肆不備,將一個雞蛋藏進了懷裏,夾進了右腋胳肢窩,臨了故作淘氣,踹了何寬一腳,做給陸肆看。

陸肆面帶訕笑,帶着百里燕出府,坐上王宮的馬車,一路向南進入王宮。

路上,陸肆還不忘試探百里燕:

「世子乖,世子告訴陸宮官,世子昨晚可有用藥嗎。」

「沒有,本世子天生貴人神力無窮,千年不病萬年不死之軀,何須用藥。」

百里燕自吹自擂故作幼稚,不忘拍打胸脯信誓旦旦。

陸肆看在眼裏臉上抽抽,心裏不禁暗諷:你要是千年不病萬年不死,我家大王豈不萬壽無疆。找死也不看地方,等進了宮,有你小王八蛋的好日子。

心裏暗自發狠,陸肆全然沒發現百里燕腋下藏這個雞蛋。

不過話說,百里燕腋下藏個雞蛋幹什麼呢,宮裏還缺吃的?

當然不是,從百里燕記憶中提取到零星有用記憶來看,眼下這個世道與春秋戰國差不多,列國相互攻伐,外交爾虞我詐,內政權臣當道,外戚霸權,遇上強勢君主,都有大一統的野心。既然要大一統,又得是不擇手段,這是歷史的規律。

百里燕眼下還只是個孩子,小國的世子,被質押在晉國做人質。此次進宮,百里燕心裏估摸著,晉王召見自己鐵定殺心不死,至於為什麼非得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弄死百里燕這麼個孩子,暫時還不清楚。

不過這年頭,醫生看病都憑望聞問切,既沒有血壓計,更沒有沒有儀器設備,其他高科技更指望不上。

單單隻是切脈,那就好辦了,只要讓脈象消失或者變弱,以現在的醫學水準,基本上就是先心病或者心缺,說白了就是某些心臟病,基本上是活不過十五六歲青春期的。

人體手部動脈經過腋下,要想讓腕部動脈變弱或者消失,只要往胳肢窩裏夾個球狀物,然後用力夾緊,血壓脈動在經過體外凸起物時,就會發生濾波現象,進而變弱變平直,甚至完全消失,造成錯覺。

這個原理現代醫學能夠解析,但這個年頭,顯然是缺乏這個認知和實踐的。

一旦切脈斷定百里燕脈弱,八九不離十能給定個心臟之類的疾病,活不過十四五歲的病。聽到這個消息,晉王心裏准高興,興許這麼一高興,就不會立即送他歸西。

畢竟謀殺這種事,操作不當就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是外交風波。

一行人坐車馬車穿過宮牆,百里燕看在眼裏,心裏無時不刻不在仔細琢磨著。

目光掃過宮衛禁軍之際,心中頗感詫異。晉國宮衛禁軍的長戟閃爍銀色寒光,而不是質子府見到的青銅兵器。這意味着,時代正在從青銅器向鐵器過渡,這一點在百里燕的記憶中得到了佐證。

但從裝備性質和規模來看,鐵器的普及並不廣泛,還只能配屬精銳部隊,甚至只是一個國家國力的象徵。

且宮衛禁軍手持戰戟樣式還不太一樣,既非春秋戰國時期的卜字戟,亦非後期的月牙戟,更像是鈎鐮槍。但槍刃寬長,鈎鐮彎圓,長度兩米半以上,這意味着這種兵器不光用來對付步兵,也能鈎砍馬腿,這就讓百里燕想到了鈎鐮槍。

邊走便看,馬車很快停在車馬場,百里燕被陸肆粗暴趕下馬車拽著,或者說拖着,帶往經略宮。

經略宮是晉王朝議之後辦公休息的下榻之所,其側外有「養學殿」,是各國質子,晉王外戚、內戚,上卿、上大夫、大夫、士大夫等貴族官爵子弟讀書說政的地方。

另有專門的設立的書苑,用於培訓權力階層貴族子弟,規格與太學、國子監相同。但諸侯過並無開辦太學的權利,為不僭越規制,各諸侯國都設有與太學、國子監性質相同的機構,以滿足培養人才的需求。在晉國稱之為養學殿,而在他國另有五花八門的叫法。

百里燕一路跟隨陸肆抵達經略宮,陸肆出示了一塊隨身令符之後,宮衛准予放行。

經略宮內禁衛森嚴,隨處可見持戟佩劍戴甲的宮衛巡邏而過,兵器無一例外都是鐵器,零星發現匕首和短刀是青銅以外,鐵器在大內禁軍當中普及率較高。

邊走邊看,來到宮內大院,可見文官、武將往來平凡,值得注意的是,文官武將都佩劍,這倒是與秦漢之風頗有神似。

早在中國隋朝以前,文人儒士都是佩劍形影不離身,以彰顯個人的氣節和尚武的精神。甭看孔子斯斯文文,這老夫子不僅佩劍,其實也主張儒家思想之外的武力手段,只有剛柔並濟,才能內外兼修,卻不主張濫用暴力。

因為歷代王朝種種緣故,最先敲掉了孔子的利爪,再敲掉孔子的鐵齒銅牙,最後搞掉孔子的核心思想。

現今看到的孔子形象,都是歷朝歷代為服務君主意志改造后的形象,孔子尚武的形象漸被輿論宣傳所剝奪,所以給人以儒士不尚武,文官貪財怕死的歷史印象。實則都是歷代君主為服務自己的統治,以細雨潤無聲的方式緩慢改造的結果。

一路行走來到經略宮王殿,門廊兩側豎立有兵器架,所有文官武將佩劍都要交出,以防不測。

來到殿外,陸肆臉色突然一黑,道:

「世子在外等候,勿要驚擾大王,明白了嗎。」

「哦……」

百里燕故作恐懼之色弱弱點頭。

交代清楚,陸肆邁入大殿向左進入內殿,內殿之中晉王坐於塌上,面前放着冰鑒,周圍站着一群文官武將。

這個冰鑒呢,就是古代的冰箱,外面是個青銅器,青銅器內側有個隔層,隔層裏面夯上石灰和木屑保溫,然後中間放上冰塊和需要冰鎮的飲用品。基本上只有大王、皇帝,上卿、上大夫、君、侯一級的才能享受到。

要知道,這年頭連銅、錫都是管製品,私自鑄造和使用青銅器具是要殺頭的,沒有大王恩賜,就是你再有錢,也不能用。

此時陸肆進入殿內,並未直接見到晉王,而是先通報了上司黃門令伍昶。

黃門令相當於宮裏所有宮女和閹人的頭頭,也叫貂襠或太監總管,陸肆的「宮官」相當於閹人黨中的一個小官兒,根據頭頂髮髻的樣式和發簪,以識別他們的級別。

「回稟黃門令,歧國世子帶到。」

陸肆如變了個人,一個九十度躬身叩拜。伍昶臉色不快,陰陽怪氣說:

「呦,怎麼這麼慢吶陸宮官。」

陸肆急忙辯解道:

「回黃門令,世子大病剛起,小的心想讓世子用過餐后精力大振,再來參見大王興許更好。」

「還算你機靈,行了,把歧國世子帶進來吧,我去稟報大王。」

「諾。」

陸肆大鬆一口氣,心想總算結果不算太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章 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