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

第513章 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

銀鈴和吳三桂定然在一處,多爾袞已經下定決心,就算折了銀鈴格格,此番也要殺死吳三桂。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付出格格的代價也值得,汗王最多削了自己的爵位,罰掉正白旗下一些牛錄,如此而已。

一位義女而已,就是親生女兒,皇太極在此,只怕也會同意自己的方案。

不然,他憑什麼坐在大金的汗座之上?

「報……貝勒爺,吳三桂和螯拜大戰一場,不敵,趁著風雪向西北遁去。」

多爾袞自然不信鰲拜能輕易戰勝吳三桂,不過是他的誘敵之計,只不過目前看來他還不知道那是死地!

「讓薩貝勒押住陣角,不用急於一時,天就要黑了,離西溪河還有十里,各部隊務必提高警惕,不能給吳三桂留出一線生機。」

下完軍令,多爾袞緊了緊貂裘,看著昏黃的前方,不禁想起那首著名的詩,輕輕念出聲來。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

清苑城頭,向陽得知多爾袞已經拔營起行,向著西北方向而去,知是王公子誘敵之計已成,縣城徹底安全,這才將那顆吊著的心放了下來。

「將袁海倫的首級送向順義城,就說是王公子所為,想來他們的神情會十分精彩。」

吩咐完畢,他轉過頭來,看著身邊的蔣濤。

「這次清苑縣全仗王公子之力得以保全,想來皇上定會重重獎賞。」

蔣濤看著城外漫天大雪,心中十分擔憂大帥的安危,但臉上自然不會流露出來,只是笑道。

「這主要還是守備大人的功勞啊!」

向陽心中十分快活,壓低的聲音,「蔣掌柜,這次要是向某得以升遷,王公子的大恩,某不會相忘,以後公子但凡有差遣,萬死不辭。」

「好說,好說。」蔣濤心中想到大帥所說的滲透策略,拱手道:「此事已矣,咱們不妨去綴錦園,好生樂上一場。」

「正合吾意。」向陽歡喜道:「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守著這一畝三分地,便是大功,和掌柜同歡,是向某所願啊,咱們將綴錦園好生布置,等到王公子回來,更要大醉一場。」

蔣濤看著茫茫前方,心中一曬,大帥此去,只怕是不會再回來了,等到他再次回到京畿之地,身後必然是千軍萬馬!

……

「叫徐光啟前來覲見!「

朱由檢今天召見徐光啟的地方是在宏德殿,這是乾清宮的一座配殿,在乾清宮正殿西邊,坐北向南。

他之所以不在乾清宮正殿的暖閣里召見這位工部尚書,是因為他看見每日辦公的御案上堆著許多文書就不勝心煩,現在他心中十分歡喜,暫時不想去看那些惱人的文書。

來到宏德殿,默默坐在中間設的盤龍御座上,低頭細想溫體仁的奏章,對王家製造這麼多火炮十分納悶,工部什麼時侯有如此手段,自己竟然不知,心中有些納悶,想聽聽徐光啟的解釋

溫體仁要求將徐光啟調離工部,朱由檢想聽聽徐光啟的說法,再行決定。

過了一陣,徐光啟來了。他不知道皇上突然召見他有什麼重大事情,心中七上八下。

在向皇上跪拜時候,徐光啟誤踩住自己的蟒袍一角,幾乎跌了一跤,朱由檢見他有些緊張,連忙賜座,嘆口氣,繞著圈子說。

「朕召見先生,不為別的,只因為災異迭見,使朕寢食難安,如此大的風雪多年少有,上天如此示儆,先生何以教朕?」

徐光啟起立奏道:「五行之理,頗為微妙。皇上朝乾夕惕,敬天法祖,人神共鑒。古語云:'盡人事以聽天命。'皇上憂勤,臣工盡職,就是盡了人事,天心不難挽回。望陛下寬懷,珍重聖體。「

朱由檢感慨不已:「朕自登極至今,沒有一天不是敬慎戒懼,早起晚睡,總想把事情辦好,可是局勢卻並無好轉,災異愈來愈多,上天無回心之象,國運有陵夷之憂。」

徐光啟摸著了皇上的一份心思,心中定了下來,「皇上,無論是水利還是工程,每年都是由於費用不足,工部有負聖恩,現今有了銀兩,微臣一定會全力督促此事,只要全力救災,民眾不會流離失所,盜賊之禍定然平復。」

彩票所賺的銀子,大半進了朱由檢的內庫,這些銀子他是不會拿出來的,聽徐光啟說有銀子,不禁插聲問道。

「救災所需銀子甚多,戶部天天向朕叫苦,愛卿何來銀子?」

徐光啟心中暗笑,心道王志果然料事如神,除了彩票,可賺的銀子很多呢。

當下他將王志早已經策劃好的計劃書從袖口拿了出來,遞給吳直。

「皇上,這是關於工部組建蹴鞠聯賽的奏章,請皇上過目。」

朱由檢來了興趣,工部要是想從彩票上拿銀子自然是不行的,不過他們能夠自籌銀兩救災,這可是幫了自己大忙。

他一邊看一邊問,對於蹴鞠他自然了解,將溫體仁奏章一事忘到了九宵雲外,眼中的這位工部尚書,十分優秀。

他現在有一個初步的理論,能賺銀子的尚書,都是好官。

徐光啟說的是唾沫亂飛,他對體育雖然不感興趣,卻對發展工部十分期待,王家製造的火炮在城外一戰震驚四方,那火力、距離,打得東虜防不勝防,配合火槍形成立體火力網,只要少量騎兵守住側翼,正面的八旗遭遇到狂暴火力打擊,陣形根本不能維持,人仰馬翻。

自家騎兵順勢出擊便能以弱勝強,徐光啟甚至想到,要是給騎兵也配上火槍,有了機動性,必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今後的戰爭,不是刀槍的天下,而是火器為王!

徐光啟已經接受了王志的理論,工部必定要大力發展火器,東虜便沒有從前那麼可怕。

現今掌管火器製造的具體機構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以及內府管轄的兵杖局,徐光啟的眼光放在了軍器局,因為兵杖局並不歸於工部管轄。

中央軍器製造業的規模比之以前不是變大,而是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軍器局原有工匠數千名,到現在只剩下不到百名,幾乎荒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第一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第一賊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3章 慶父不死 魯難未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