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

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

.四百三十七章河洛之役

洛陽西南郊。

狼煙滾滾,殺聲震天。劉備軍,曹軍,兩軍近二十萬人馬在此絞殺作一團。

赤紅色的帥旗之下,劉憲縱馬提刀,極目遙望着眼前的戰場。身後是一萬五千名滿身肅殺之氣的精銳步騎軍,他們靜靜的矗立着,宛如一尊尊雕像一樣動也不動。不到全軍兩成*人數的軍馬,是這一戰中,劉備軍僅有的一支預備隊。

才十萬人的軍隊,第一次進攻就投入了八萬五千人,劉憲此舉不可謂不冒險。可人要是認真看了那八萬五千軍的配置,就完全可以理解劉憲為什麼願意冒如此大險了

五千重甲騎兵,一萬精銳的北地弓騎,七萬百戰餘生的步戰精卒,這樣一股力量,劉憲相信,完全可以一戰而擊破眼前這八萬多七拼八湊起來的曹軍。

不信就看那戰場,劉憲嘴角的笑容正在悄然的綻起。看那五千重甲騎兵,在戰場上一往無前,勢不可擋。

雖然距離已經很遠了,可通過望遠鏡劉憲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那面沖在全軍最前的『張』字大旗。

張飛,帶領這支重甲騎兵的將領就是此戰劉備軍的副帥張飛。生性豪勇的他,對於重甲騎兵這種擋者披靡的正面突擊力量可謂是喜愛到了極點,雖然也知道這種騎兵有着種種缺劣之處,可這並不妨礙他對重甲騎兵的喜愛。

五千首次出現在戰陣之上的重甲騎兵是決定此戰勝負的關鍵力量,劉憲也只有迅速快捷的贏得這場戰鬥的勝利,才有可能使得劉備軍贏得整場『河洛之役』的勝利。而河洛之役的勝利,則關乎著當今天下的誰興誰忘

從去年的荊州之戰開始,一年多來整個天下都在晃動不安。曹操的謀朝篡位,張繡的趁機反叛,乃至到了九月,劉備築壇於渭水岸畔,進冠冕璽綬訖,面南而坐,受文武官員拜賀,晉稱漢中王。

去年的一年,天下就是在三分之中惶惶渡過。

時間轉到今日。

冬去春來,才二月中劉備軍就展開了今年的第一次反擊——南蠻蠻兵出。

劉備軍以孟獲的三萬南蠻部落軍為主力,配以孟達部一萬人,合同蒼梧郡吳巨、荊州劉辟、龔都二將,共計五萬兵馬,猛擊交州。

這交州一直是孫吳的薄弱之地,也是劉備軍的薄弱之地。可是有了南蠻的配合,劉備軍立刻就能變弱為強,孫吳卻是不能。

短短半月中,偌大的交州差不多就盡數落在了劉備軍手中。交趾、九真、合浦、郁林四郡已然變換了顏色,只剩下了南海郡一地還把持在孫吳手中。

孫權得到消息,大怒之餘心中也有絲絲害怕,一邊下令陸遜帶軍南下增援,一邊嚴令呂蒙巡軍三江口,朱然戒備於建昌。唯恐荊州軍趁江東陸上空虛,發水陸大軍進襲。

那去年的荊州之戰,江東陸軍之精華幾乎損失殆盡,如今偌大的江東之地,常備軍力才剛剛過五萬人。這其中不少人還是在去年緊急徵集入軍的。

陸遜領軍兩萬餘南下,朱然引一萬軍守備建昌,守住長沙入豫章的陸路通口,孫權手中只剩下了萬餘多人可調配,還需要分兵部守各處緊要之地,怕的他都想把淮南的部分守軍調回了。

時間轉到四月,交州的戰局已經進入了僵持局面,兩軍對峙於南海郡。陸遜雖然能幹,可手中實力委實比不得人,面對着剽悍的南蠻軍和訓練嚴正的劉備軍,他縱有百般的計策也不可奈何,能維持一個勝負不分已然很了不得了。

而東南戰局的平息並不意味着天下的戰火就此熄滅,事實上不但不如此,反而是越燒越旺。

從開春以來,劉備軍就在向長安源源不斷的湊集兵馬和運轉物資,為此他們甚至暫熄了在并州的攻勢,調回了劉憲和數萬步騎軍,還調回了左馮翊的黃忠所部大部。種種跡象都在表明,劉備軍即將在正面主戰場發動一起大的攻勢。

曹操自然不會示弱,當即抽調許都的主力大軍進駐洛陽,人馬彙集了二十萬之多,大將謀臣更是雲集帳下。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可就是在這個檔口,劉備集團苦心經營了終於爆發了。

張繡的反叛不過是一碟小菜而已。之所以那麼的緊湊、局促,不過是因為趕上了一個好時機。

曹操登基,大惠天下。眾多文武及家眷前往鄴城賀拜,然後再返回許都。

對於忠心於曹氏的那些文武臣僚的家眷而言,此次前往鄴城不過是一趟遊玩。可對於張綉這樣的家族來說,來回許都的路上這就是一個搞小動作的難得機會。

如果全部家眷都在許都城中,張綉父子即便是反正成功,其家人也必然要慘遭不測。即使她們可以通過暗地裏的渠道事先逃走,為了保險起見也保不了幾個人。因為人數一多,渠道的保密性就必然要差很多,保不準就會被曹魏一方察覺到什麼,那樣麻煩可就大了。

張綉一府的人可不比祖弼小小一個符璽郎,那是家大業大,妻妾成群,人口眾多。

趁著回許都的機會,半路上消失,這是保全張綉一族家眷性命的最好機會。所以,張綉反了……

當然了,真正的原因也不全是因為這個。給曹操當頭一棒,打壓一下曹魏的士氣,也是啟動張泉這枚棋子說反張繡的一大主因。

四月中旬,鄴城魏諷反。

魏諷是什麼人上文已經寫了,口才極佳,未出仕時就有惑眾才,傾動鄴都。

多年下來,憑藉口才以及鍾繇等人的賞識,還有伏完等人的暗中資助,委實是聯絡下了一批人。

除了王粲二子,宋忠之子,劉廙之弟劉偉等這些文士大夫外,他還結下了長樂衛尉陳禕以及三國中期時的一代名將文欽。

文欽字仲若,譙郡人,和曹操是老鄉。他父親文稷,建安年中為騎將,頗有勇力。文欽是將門虎子,年少時就以材武見稱,現為鄴城城門校尉。

這樣一個本該是曹氏擁躉的人物,卻是被魏諷三言兩語的給忽悠下水了。這一點曹操是萬萬不會想到的。

長樂衛尉是西漢時的武職官名,執掌宮廷軍力。到了現下時節,陳禕就是鄴城魏皇宮的護衛長官。與文欽他們兩人聯手,再加上劉偉等人家丁部曲助陣,措手不及之下還在鄴城皇宮中的曹丕差點就成了俘虜。

狼狽不堪的逃到了銅雀台,站穩腳跟之後曹丕清點了一下宮廷中人,只感覺眼前發昏人都要暈死過去了。

他老子轉回去了許都,一群妻妾以及曹丕的那些個小兄弟自然也都跟着回了許都。現下這魏皇宮之中住的都是他曹丕的家室,這一劫難中正牌夫人甄宓倒是跑了出來,還帶着兒子曹叡,姬妾也逃出了三個,可剩下的就全都陷進去了。一想到自己妻妾以及兒女落入叛軍手中的下場,曹丕就心如刀割。況且這裏面還有一個極得他心意的女子——郭氏,郭女王。

郭女王出身官宦世家,但因黃巾之亂而落敗,最後淪落為銅鞮侯家的婢女。建安十八年五月,她因其美貌而被主人銅鞮侯送給曹丕,在此前後據說極其善舞。雖然只是個婢女出身的姬妾,但是郭女王的聰穎**、理智冷靜很快引起了曹丕的注意,並且嶄露頭角。為曹丕奪取魏王世子之位多有助力,是以很受曹丕器重。

對於這樣一個美貌與智慧並存的愛妾,曹丕是極為愛惜的。但現在……

銅雀台位於漳水之濱,並不在鄴城城內,自然有部分軍士守衛。可想要依靠這點兵力去平息叛亂這是不可能的,曹丕的腦子還沒白痴到這種程度。

陸陸續續的一些情報被彙集到他這裏,雖然心中已經感覺著陳禕可能有問題,可當確切的消息送到之後曹丕還是忍不住破口大罵,心理面更是將文欽這個同鄉之人恨之入骨。

曹丕身為曹魏太子,身邊自然有一群屬官,可在這一夜中,這些屬官算是全軍覆沒了。除了死命廝殺,掩護他逃離鄴城的太子親衛外,其餘的沒一個能逃得出來。

控制着城門軍力的文欽和掌控者皇宮守衛的陳禕,二人聯手足以主導整個鄴城。便是城中湧現出的一些反抗力量,也擋不住二人的腳步。

四月中,魏諷反於鄴城。消息宛如黃鐘大呂的震響,瞬間傳遍了整個冀州,傳遍了整個河北,然後迅速向河南蔓延。

曹操在得到消息之後不敢怠慢,立刻抽調了十萬精兵北上。雖然他已經知道,曹丕正在全力召集冀州兵馬平叛。

可整個冀州根本就沒有多少兵力,它是曹魏真正的腹地。全州上下,現在連三萬人的常備軍都湊不足,其中大半就駐紮在鄴城。曹丕想要憑靠冀州自身的力量平叛根本就不可能。而幽州的騎兵除了警備遼東的外,剩下的就全被張遼帶去了并州,餘下的步軍也不是曹丕可以隨便調遣的。他是太子不錯,可不是皇帝。

錯非是魏諷、陳禕、文欽一夥還不能完全掌控手下的那些軍隊,否則曹丕早就敗了。

ps:魏書曰:欽字仲若,譙郡人。父稷,建安中為騎將,有勇力。欽少以名將子,材武見稱。魏諷反,欽坐與諷辭語相連,及下獄,掠笞數百,當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驍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驍將
上一章下一章

四百三十七章 河洛之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