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猜測

第三百二十七章 猜測

這個大膽的念頭讓蕭沅好差點尖叫出來。

不是吧?

難道七公子並非是蕭乾親生?

蕭沅好越琢磨,越覺得是這麼一回事。

單從長相上來看,這七公子就沒有一處地方長得像蕭乾。

蕭乾身高體健,且俊朗飄逸,幾個兒子都像他,只有七公子蕭鑒安,生得矮不說,身子還文弱。

他的這個文弱法,還跟四公子的文弱法不太一樣。

四公子的文弱看着像是南邊陳國的那種文雅書生,看上去手無縛雞之力。實則不然。四公子一柄長劍舞得虎虎生風,騎術也不錯。他只是不願意做些武夫做的事情。

而七公子是真的文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說的就是七公子這樣的。

最關鍵的是,七公子讀書也不成。性子老實木訥,從不與人起爭執,待人謙遜隨和,宮裏的內侍婢女都喜歡和他玩,是個真正沒有架子的公子。

蕭沅好在金意宮和蕭乾下棋的時候,蕭乾不止一次說過,七公子的性子太軟了,軟得都不像是他的兒子。

越想下去,蕭沅好就越害怕。

其實她挺喜歡七公子的,七公子作為哥哥,很夠格。他雖然腦子不太聰明,但作為兒子也很孝順。倘若不跟着其餘幾個兄弟瞎折騰,一輩子富貴還是能保住的。

蕭沅好不由得暗地嘆口氣。

如果讓蕭乾知道,七公子不是自己的兒子,七公子的下場一定很慘。

說起來,蕭乾也挺可憐的,腦子上戴了一頂這麼綠的帽子,綠得都發光,他現在才知道。

雖然對蕭乾不太公平,但是蕭沅好還是決定不告訴蕭乾,有關七公子身世的猜測。

蕭乾這個人疑心重,不管七公子到底是不是他的親生子,一旦蕭沅好說了這個猜測,七公子就算保住了性命,將來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何必呢,就當是做了一件好事吧。反正蕭乾也不缺兒子,也不缺養兒子的這點錢。

五月十六是三公子和楚倠的大婚吉日。前兩天,二夫人於雪若就被抬到了三公子的府邸。

這是一座新落成的府宅,隔着一條街,前頭就是二公子的府邸。而四公子的府邸也相隔不遠。

京城居,大不易,三位公子將來都是要到封地去的。這京都的府邸不過是做做樣子,因此,倒都不大。

三公子大婚後,就選了個良辰吉日,三位公子一齊搬到宮外的府邸去了。

二公子與三公子倒也罷了,都是十六歲的小夥子了,四公子才十五歲,還未曾娶親,仙姿夫人就很擔心,還特地為了這件事情去求過徐太后。

徐太后對於孫子孫女們的事情是很上心的,平常疼寵仙姿夫人,倒也罷了,為了孫子的事情,卻是怎麼都不肯讓步的。

「孩子們都大了,你硬是把他們拘在宮裏頭,有什麼意思?」徐太后板起臉來教訓仙姿夫人,「他今年年底就要和陳國公主成親,這眼瞅著也要有家有口了。你還把他當成一個吃奶的小娃娃,說出去,他那些兄弟們不笑話他嗎?」

仙姿夫人眼圈兒紅紅的,不停地用帕子按着眼睛,時不時還抽噎幾聲:「太后教訓的是,是妾身不知輕重,還把四公子當成小孩子來看。」

徐太后安慰了她幾句,又囑咐月影夫人和傾城夫人:「二公子和三公子年紀也不大,你們做阿母的,多囑咐幾句。不過,有句話我可要說在前頭。公子們的教養,自有大王操心,你們就不要過問了。省得把孩子們都給教壞了。」

兩位夫人忙站起來聽訓。

徐太后擺擺手,叫她們坐下。

蘭香夫人就說起後日蕭沅好的生辰:「太后,今年阿好的生辰要怎麼辦?」

「今年就不用大辦了,是個小生辰而已。」徐太后嘆口氣,「和往年一樣,往各個廟裏觀里多派點香火,在城中各處施粥,就當是為阿好積德積福氣。這孩子病剛好,不宜大辦,以免折了她的壽。」

蘭香夫人應了一聲是,見徐太后一臉疲乏,就帶頭告退。

人都走了,徐太后才想起問江嬤嬤:「西偏殿裏頭有什麼動靜沒有?」

江嬤嬤搖頭:「那蘇廣白為了孫昭儀的性命,不敢不用心為公主殿下祛毒。倒是黃慈,瘋瘋癲癲的,但醫術果然如同公主殿下說的那般,好極了。有時候開的藥方子,還會讓蘇廣白吃了一驚。鄧侍醫悄悄跟婢子說,這麼下去,遲則明年,早則今年年底,公主殿下的毒就能去根了。」

徐太后「嗯」了一聲:「人都找好了嗎?」

「早就準備下了。只等著黃慈出宮再動手。」

「都妥當嗎?」

「太後放心,就算露了形跡,也跟咱們宮裏頭扯不上關係。」

徐太后這時才算是放了心,便有心思問起其他的瑣事來:「我聽說,阿嬋那孩子病了?」

說來也巧,蕭沅嬋的生辰便是五月十六,今年蕭沅嬋及笄,這可是個大日子,可偏偏與三公子大婚的日子撞在了一起。

這公子大婚,和郡主及笄,到底要去參加誰的筵席,根本不用思考,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要去參加三公子的大婚之禮。

三公子可有出息著呢,將來那是要承繼國君之位的。一個郡主算什麼。

更何況,就連蕭沅嬋的阿翁康怡君都去吃三公子的喜酒了,這蕭沅嬋的及笄禮就更沒人參加了。

聽說,就是康怡君夫人領着家中的姬妾,湊合著給蕭沅嬋圓了及笄禮。

這可把蕭沅嬋給氣瘋了,過了及笄禮就病倒了。

這兩個月,徐太后心繫病卧在床的蕭沅好,也沒想起來這茬子事兒,等聽說蕭沅嬋病得下不來床,已經是幾位公子搬出宮之後了。

「請了侍醫去看了嗎?」

江嬤嬤答道:「康怡君從宮裏頭叫了侍醫去瞧了。侍醫回來說,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鬱結於胸,吃些葯發散發散就好了。偏生郡主說,這侍醫是個庸醫,把葯都給打了,死活不肯吃。」

徐太后便立時皺起了眉頭:「這是還沒有吃到教訓呢。我就不應該把她從法喜寺帶回來,就該讓她在廟裏頭陪着菩薩多多修行些日子,說不定這身毛病還能改一改。」

江嬤嬤賠笑了幾聲,又問起九公主的安排:「太后,東偏殿還要收拾起來么?」

「再等一等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夏朝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夏朝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猜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