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五)(3)

第七十一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五)(3)

第七十一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五)(3)

(272)學習雷鋒好榜樣

有詩讚曰:

學習雷鋒好榜樣,思想品格真高尚;

雷鋒精神屬世界,萬古千秋代代傳。

家喻戶曉深人心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是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初期,曾經從報紙上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雷鋒事迹在外國被人們傳頌的報道……

在那篇文章中說到,雷鋒的名字在中國幾乎都是家喻戶曉。這位平凡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用他二十二歲的青春年華,描繪了一幅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絢麗畫卷,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不僅如此,雷鋒的名字也傳到國外,雷鋒的事迹竟然一時之間成為世界上追求進步的人們所尊崇和實踐。因此,雷鋒精神是屬於全世界,是屬於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田志芳先生曾經在中國駐美大使館供職。1984年至1988年期間,他兩次參觀美國著名的西點軍校,作為一個對雷鋒懷有深厚感情的這位中國外交官,他對一份印有雷鋒頭像的美國西點軍校招生簡章倍加珍視,一直珍愛地存留在身上。

到了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他卸任回國以後,曾經以這份資料為依據,他熱情地向周圍的人們,宣傳雷鋒精神在國外所深受的影響。

有一位日本友人來到中國,曾經在參觀遼寧省撫順市的「雷鋒紀念館」之後,就在留言部上寫下了這樣的一句留言:

「雷鋒屬於全世界!」

這句話表達的不僅僅是他一個人,而且是許許多多國際友人對雷鋒的敬慕之情。

……

以上所說到的這一切,不禁引起了我對於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所產生的許多往事的深刻難忘的記憶……

那是1963年3月初,在中國大地上曾經出現過一個平凡,但又偉大的人物。他並不是一個身居高位的偉人,而只是一個人民解放軍中的普通一兵。

你可要知道,他雖然並沒有干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偉大業跡,而僅僅不過只是一個在部隊運輸連隊上,當了一個平凡且又普通的運輸兵。但是,他就是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卻處處事事都在閃爍著耀眼的共產主義的思想光芒。

然而,他的光輝思想,不單是影響着當時我們這一代人,甚至以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在一直影響後來的幾代人。就是在這其中,我便是他們受到影響彼深之中的一個……

我還清楚地記得,在當年的報紙上剛一發表雷鋒同志的事迹和日記的時候,我就貪婪地看入了迷。

隨後,再加上主席和當年的中央領導人的題詞和《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解放軍報》等報刊,都在頭版頭條上發表社論與各種評論,以及報道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迹和日記。於是,更加激起了我以雷鋒精神為榜樣,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把他作為自己學習的先進楷模。

同時,通過學習雷鋒同志的活動,使到社會上,在各條戰線和各行各業當中,都湧現出許多的活雷鋒。因而,就在雷鋒精神的感染下,無形之中,社會風氣也煥然一新。這就是當年社會面貌的一個縮影。

我還清楚地記得,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雜誌首先刊登了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

3月5日,在當天的《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首都各家報紙上,都刊登了主席的題詞手跡。第二天,《解放軍報》又首次刊登了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副統帥、小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筆題詞的手跡。

接着,《中國青年報》隨即轉載,並號召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和高貴品質。

從此以後,一場聲勢浩大學習雷鋒同志的活動,就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而且不管政治形勢如何風雲變化,雷鋒精神卻經久長存。「向雷鋒同志學習!」這個宏亮口號,也逐漸地成為是一份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的動員令。

當時,《中國青年》雜誌還以《用雷鋒的學習態度學習雷鋒》為題發表了社論。

在這篇社論中說到:主席的「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必將得到我國青年的熱烈響應,把學習雷鋒的熱潮推向新的高峰。這期《中國青年》還發表了周恩來總理的題詞:「雷鋒同志是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主席的好戰士」。

此外,還有介紹雷鋒生平事迹的通訊,近三萬字的《雷鋒日記摘抄》,以及雷鋒遺詩等。當時,我讀了介紹雷鋒同志生平事迹的通訊,近三萬字的《雷鋒日記摘抄》,以及雷鋒遺詩等。

於是,在我的腦海中,時時刻刻都在閃現出雷鋒同志偉大而又平凡的形象。

雷鋒,解放前是一名孤兒。解放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上學讀書。參加了工作以後,又多次當選為勞動模範。

1960年,他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這個革命大熔爐里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裏,就立功三次,還被評為模範共青團員和生產節約標兵。1962年8月15日,他不幸因公殉職。

雷鋒同志只不過只是一個普通的汽車兵,而他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但他做的好事做得不計其數。

雷鋒之所以這麼偉大,是因為他把遠大的理想和生活工作中最細小的事情聯繫在一起,用革命的幹勁深深地鼓舞著自己,用黨的光芒照亮着自己。

當戰友的棉褲破了,他不聲不響地把棉褲補好;大嫂的車票丟了,雷鋒同志主動用自己的津貼補車票;當戰友家有困難的時候,他偷偷地以戰友的名義給戰友家裏寄錢……

他經常都是這樣地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這就是說,不單單是補棉褲、寄錢……就雷鋒同志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到處都在閃閃發光。

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候鳳山初中學校,不論從學生到老師,不論從工人到幹事,每人手中都有一本雷鋒事迹和日記。因此,這個人人學習雷鋒同志的活動,便一年年地積極持久地開展起來,並且,不斷落實到日常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

隨着運動的深入開展,學習雷鋒同志做好事的例子層出不窮。於是,此時學校到處的面貌,頓時之間,幾乎全都煥然一新……

正是:

學習雷鋒好榜樣,事迹生動人高尚;

家喻戶曉深人心,感人事迹傳四方。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在鳳中食堂的那些歲月里(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