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在鳳山中心校的兩年裏(下)(10)

第十五章在鳳山中心校的兩年裏(下)(10)

第十五章在鳳山中心校的兩年裏(下)(10)

祖父炫耀來合影

最近,媽還常常對我說起過,解放前父親在廣州時的一些鮮為人知的往事:

「你爸,當年在廣州時,在我就讀的那間女子師範學校里,除了負責教體育以外,還做過『童子軍』團長……」

有一次,媽還親自和我說到過:

「那時候,你爸每月的收入,有時竟然高達三百大洋。因此,家鄉那幢樓房,大部分的款項,就是他從廣州寄錢回來建造的……」

後來,我從一些年歲較老的旁人口中才知道,原來『童子軍』的團長,大概就是相當於,今天學校中的少先隊總輔導員……

我祖父清川公,曾經在1937年,前去廣州看望過父親一回。並且,還與父親一起,合照過一張相片。

後來,在祖父從廣州回來以後,還將那張放大照片和像框,釘掛在二樓的中廳牆上。其目的就顯而易見,是想以此去炫耀他為王氏家族,生育了一個能光宗耀祖,且大有出息的好兒子。

這張極其珍貴的歷史照片,當年我曾經多次看見過,還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和難以忘懷的印象:

……祖父頭帶一頂紳士帽,身穿長衫馬褂,端詳地坐在一張大師椅子上。父親穿着一身瀟灑時興的西裝,系著領帶,腳上穿一雙閃閃發亮的豬皮鞋,神采奕奕且又筆直站立在祖父的左邊……

我還清楚地記得,就是在1946年的暑期里,由於抗日戰爭已經勝利結束。

於是,父親有意識地想再次重返回廣州去。還在那年的暑假,他親自重返了廣州一趟。並且,還在廣州托一些親朋好友,幫忙找到需要人的幾間學校。其中,還有一個學校給他安排好了工作。

但是,當他從廣州回來以後,在良村肚中的海秋、組和等有名望的族中人士,就曾多方勸阻他說道:

「志昉,在村上安個家吧,回老家來『買田置地』,別把現在家中這份家業給丟了,丟了大可惜。現在,外面的世界又是兵荒馬亂。要是從長計議的話,你就不要再遠離家鄉了。這才是上策呀……」

當時,父親他也親眼看到的確「世界很亂」。同時,他仔細一想,遠走不如近爬。而海秋、組和等人的話,也並非是不無道理。於是,他就這樣便草率地聽從了旁人的規勸,從而打消了重回廣州的念頭……

那時候,母親和外婆她們都是極力主張重新返回廣州去的。但是,這只是她們的一廂情願而已,畢竟誰也改變不了父親的決定。

正是在1946年8月期間,當父親從廣州回來以後,便欣然接受了當時的博中高福桂校長的盛情聘請,從沙河初中直接到博中去,和當時的王緝光、李永湘這幫博白的體育老前輩一塊,擔任了博中高、初中的體育教學。

於是,母親、外婆和我們,便只好暫時留在家鄉務農了。

難怪,父親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已退休在博中居住時,他還會常常在一些老師和學生面前,弦耀起自己來,並說道:

「你們可能不會知道,我不僅僅是博中剛成立時的第一班學生。並且,還是在解放前夕的1946年至1949年間,曾在博中擔任過體育老師呢。我就是一個真正名符其實的博中校友呢……」

因此,就在博中七十五周年校慶之前時,在學校資籌建博中圖書館大樓時,他還慷慨解囊,捐獻錢款給母校。雖然,錢款數量微不足道,可已經足以表達,他這個莘莘學子的一片愛校之心了……

正是:

王氏家族出人才,光宗耀祖代代來;

祖父炫耀來合影,父親瀟灑又神采。

欲知後事如何,請君往下細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雨人生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風雨人生路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五章在鳳山中心校的兩年裏(下)(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