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人生有三苦

第1章 人生有三苦

諺語有云,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

作為「史上最差」職業的殿堂級代表,撐船、打鐵和賣豆腐,無一例外,都是費力氣、花時間、賠小心,而且還不賺錢的活計。

撐船的怕淹死了人,打鐵的怕走歪了模,賣豆腐的怕震碎了貨。

這幾乎成了亘古不變的真理。

然而,在時間長河的悠悠流淌之中,很多承載着前人智慧的「真理」,都開始走上有失偏頗的不歸路。

撐船之苦,苦在飲江中水,住江中舟,風裏來雨里去,孤舟漂泊江湖間,苦在身,更苦在心。

在古代,撐船是一個剛需職業。

如若技術不好,抑或是天公不作美,淹死了人,那撐船者的人生也就算是完了。

在現代,撐船是一個休閑職業。

苦差事早就被四通八達的橋樑和動力十足的輪船給替代了。

想要找個撐船人,多半都得去數得上號的風景名勝。

往遠了說。

跟着徐志摩的詩去劍橋大學找船夫泛舟康河之上。

到威尼斯找船夫撐著貢多拉遙想水城的前世今生。

哪一個不是高雅又昂貴的活計?

往近了說。

不管是烏鎮的烏篷船,還是武夷山的九曲竹筏。

哪一個不是安全又賺錢的活計?

人生三苦,此去其一。

再說賣豆腐的,起早貪黑還怕震碎了貨,那就壓根是沒把現代機械和塑料包裝放在眼裏。

且不說一溜兒做上市了的豆製品企業,就現在隨便一家小廠的豆腐包裝水平。

只要不發生什麼地動山搖級別的強烈撞擊,碎是不可能碎的。

萬一真的連個機器都沒有,只有祖傳的做豆腐的本事。

在民以食為天的美食之國,純手工磨出來的豆腐,十有八九賣的比肉還貴。

只要手藝足夠好,一百塊錢一份的「古法豆腐」,也不是沒人賣過。

更多得是趨之若鶩的老饕,真正好吃的豆腐不怕貴、不愁賣。

人生三苦,此去其二。

要說真的還有什麼苦,是從古苦到今的,也就剩下純手工打鐵這個在國內瀕臨滅絕的職業了。

沒有了撐船和賣豆腐這兩苦相伴左右,打鐵這顆「獨苗」,已然苦出了全新的高度。

聽說過幾千塊一個,純手工燒制的丹麥哥本哈根瓷碗。

也聽說過幾萬塊錢一個,純手工編織的BOTTEGAVENETA包包。

有聽說過純手工打造的高壓鍋嗎?

就算真的有,那質量也沒辦法和機器造出來的媲美。

一點雜質去不幹凈、一個小裂縫沒有處理好,說爆炸就爆炸,都不帶商量一下的。

用勤勞的雙手一下下錘鍊出來的鐵器,不管是數量、質量、還是安全性,都不能望機器冶鍊之項背。

時至今日,仍然想着要靠傳統打鐵技藝為生的人,多半都晚景凄涼。

鐵匠作為冷兵器時代最「勇武」的職業之一,牢牢的佔據了中國現下即將消亡職業的頭把交椅。

齊遇就攤上了這麼一個「勇武」的家世。

她家往上數八代,從太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開始,世世代代都是鐵匠。

而且還是那種傳承得特別好的、如假包換的純手工、古法、打鐵世家。

八代再往前翻,因為族譜斷代,所以無從考證。

在始於八輩祖宗代代口耳相傳的家族野史中,那把刻了【越王鳩淺自乍用劍】八字鳥篆銘文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就源自齊家祖傳的手藝。

連歷史學家都沒有搞清楚越王勾踐的那把傳世名劍是誰打造的,家族野史的可信度,在齊遇看來,堪比神話傳說。

齊家「勇武」的家族史,並沒有給後輩留下任何福蔭,非要說有什麼的話,太爺爺的爸爸在戰亂的年代舉全家之財力,把齊遇的太爺爺給送到了海外。

太爺爺憑藉自己祖傳的打鐵手藝,在馬來西亞賺到了一點點錢,成了非著名愛國華僑。

新中國成立之初,在祖國最需要外匯的時候,太爺爺用僑匯買下了市中心一棟三層的帶鋪面的小樓,做了歸僑。

太奶奶親手寫下了「齊家鐵鋪」四個字,做成了燙金的牌匾。

太爺爺每天都帶着當時還沒有成年的爺爺在齊家鐵鋪裏面打鐵,因為手藝出眾,深受街坊鄰里的喜愛。

那個時候,家裏稍微有點余錢的,都願意用一把純手工打造的齊家刀,來鎮一鎮自家的廚房。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別的地方的鐵鋪生意怎麼樣,齊遇無從知曉,但齊家鐵鋪絕對是門庭若市的存在。

那也是齊遇家近現代史上最輝煌的年歲。

只可惜,齊遇的太爺爺比較缺乏品牌意識,沒能抓住時代的脈搏,讓【齊家鐵鋪】成為像張小泉那樣的民族品牌。

有些手藝,堅持下來,總有發光發熱的時候,可像打鐵這樣的夕陽產業,如果非要敝帚自珍,堅持家族傳承並且使用純手工的古法打鐵,根本就不會再有燃燒的機會。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市中心,街坊鄰里慢慢開始有了品牌意識,逐漸用上了雙喜刀、張小泉刀,金門刀,條件更好一點的人家甚至有開始用德國雙立人刀具的。

街坊們以前誇齊家鐵鋪好手藝,這時候開始嫌棄打鐵粗俗且擾民。

齊家鐵鋪在城裏人眼中,慢慢變得格格不入,以至於門可羅雀。

曾經輝煌的齊家鐵鋪,在不願與時俱進的齊遇爺爺的手裏,變成年久失修的破房子。

偶爾有來打把刀或者打點別的什麼工具的人,都是當年和太爺爺有交情的,想着要懷舊的老人。

齊爺爺要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要供爸爸念書,再加上那個年代賺錢不容易,爺爺一直到去世,也沒能給自家已然破爛不堪的房子做一次徹底的大修整。

齊爺爺含恨而終,唯一能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他把齊爸爸培養成了大學生,還分配到了市裏的冶金廠上班。

在齊爺爺看來,冶金就是更高級別的打鐵,也算得上子承父業,他也能有臉下去見齊家的祖宗。

然而,事與願違,在高度機械化的冶金廠裏面,想要找個掄著鐵鎚打鐵的工作,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齊爸爸在冶金廠工作了十年,齊爺爺向街坊鄰里炫耀了自己的大學生兒子十年。

但齊爸爸的臉上從來沒有過一絲的笑容,以至於臉黑到連個媳婦都沒有討到。

齊爺爺去世之後,齊爸爸開始重操打鐵祖業。

深入骨髓的打鐵基因,再加上從小耳濡目染,齊爸爸的打鐵技術,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遺憾的是,當時代想要淘汰一種職業的時候,光靠家族傳說和個人的手藝,是無以為繼的。

如果說,齊爺爺手上的齊家鐵鋪是門可羅雀,那齊爸爸手上的齊家鐵鋪就是無人問津。

沒工開,就意味着沒錢賺。

入不敷出,靠着打鐵勉強度日的齊爸爸,臉上的笑容卻比在冶金廠的時候多了很多。

不知道是因為愛笑讓齊爸爸的模樣變得更周正了,還是因為他在市中心有一棟三層的小樓,打鐵一年,齊爸爸反而完成了成家立業的第一個步驟。

那一年,齊爸爸已經是三十二歲的老男人了,齊媽媽才二十二歲,風華正茂不說,還是方圓十里公認的大美女。

那些因為拆遷已經搬走了的街坊鄰里,都說這是齊爸爸上輩子積來的福氣。

齊爸爸深以為然。

齊媽媽嫁過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着怎麼把這棟三層小樓給賣了,然後在附近快要建好的高檔小區買個帶電梯的房子。

將近五十年的房子,不論是維修還是重建,都需要一大筆齊爸爸當時根本就拿不出來的錢。

賣掉有天有地卻破爛不堪的房子,買個旁邊「更適合居住的」,在齊媽媽看來,是一個皆大歡喜的解決方案。

尤其是在齊遇媽媽一結婚就懷上了齊遇的前提之下。

「齊家的祖宅不能賣!」齊爸爸一口回絕了齊媽媽的提議。

「為什麼不能賣?你看看旁邊,賣的賣、搬走的搬走、拆遷的拆遷,都快成一片廢墟了,誰還住我們這樣的房子,說的好聽點是小洋樓,說的難聽點就是危房。」齊媽媽很是不能理解。

「如果真的成了危房,拆了重建就是,我會想辦法賺錢的。賣是肯定不能賣的。」齊爸爸寸步不讓。

「不賣?你覺得你不賣還待的下去嗎?」

「虧得是沒幾個人瞧得上你的打鐵手藝,偶爾讓你有機會敲巴那麼兩下。」

「你要是一天到晚的打,走剩下沒幾個的鄰居不找你,環保局都要罰你款的。」

齊媽媽嫁給齊爸爸的時候,就聽說齊家的房子馬上就要拆遷了,還聽說齊奶奶是什麼農業戶一賠三,再不濟拆遷補償款都能有個好幾百萬。

眼看着附近的房子都拆得差不多了,齊家的「危房」卻始終沒有被推倒的跡象,齊媽媽就開始着急了。

「房子是我爺爺傳給我爸爸的,我爸走的時候,就只交代了不能賣房子。我可以不打鐵,但是我不可能賣爺爺留下的房子。」齊爸爸的爺爺就是齊遇的太爺爺。

自從娶了齊媽媽這朵「十里之花」,齊爸爸一直都是千依百順的,如此固執己見,還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你爸都死了兩年了,你現在和我說你爺爺,是不是有點過分,你怎麼不想想你小孩?」齊媽媽很是委屈。

齊爸爸見不得自己如花似玉的老婆紅了眼眶,只好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語氣:

「你聽我說,我爺爺是歸僑,所以他當時買的是華僑房,擁有永久產權的。」

「華僑房,只能繼承不能買賣,一旦買賣,就會變成普通的商品房,只有七十年的產權。」

永久產權,並不是只有國外才有的,中國也有一批永久產權的房子。

屬於從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歷史遺留,當時買的時候是永久產權,只要不發生交易,就不會改變。

「別人都盼著拆遷,就你貓在這麼破破爛爛的一個地方,做着上不了枱面的工作。」

「這裏是城市,你去看一看,還有誰家門面是用來打鐵的?」

「你這麼死腦筋,日子還過不過?」

齊媽媽因為長得好看,一直都是家裏最受寵的小孩,自是受不得一點委屈。

「你再耐心等幾年。等到我們的房子真的成了危房了,就能拆掉重建了。」

「我去問過了,現在還到不了危房的程度。」

「我過兩天去找找我的同學,想辦法在接下來兩年裏面多賺點錢,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讓你跟着我一直吃苦的。」

「你想想,到時候誰不羨慕你在市中心有一棟大別墅?」

「都是打鐵,我們齊家的技術,不是外面那些野路子能比的。」

齊爸爸開始給自己的新媳婦畫蛋糕,他比齊媽媽大了十歲,總歸是不會和「小姑娘」一般見識。

「要不是介紹的人說你家房子馬上就要拆遷了,拆完之後至少能分回來三套,你覺得我會嫁給你這樣的人?」齊媽媽是驕縱慣了的性子。

「我什麼樣的人?」齊爸爸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無業遊民。」齊媽媽一點面子都沒給齊爸爸留下。

「我不想和你吵。」齊爸爸不想在不理智的時候,把話說的越來越難聽。

「你以為我有興趣和你吵嗎?」

「早知道要住在這麼破破爛爛的地方,我才不要嫁給你呢!」

「要不是月份大了沒辦法墮胎,我現在就把孩子打了和你離婚。」

齊媽媽這麼一吼,就算齊爸爸再好的性子,也聽不下去了。

這像是一個馬上要當媽的人會說的話嗎?

媽媽愛自己的小孩不應該是天性嗎?

在齊爸爸和齊媽媽一次比一次更激烈的爭吵中,齊遇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她挑了一個不錯的時間,2000年1月1日,如假包換的千禧寶寶。

齊媽媽生完,沒有給齊遇一口奶吃,就提出了離婚。

齊爸爸想着齊媽媽是剛剛生產情緒不穩定,只能一邊好生勸慰,一邊給齊遇找奶粉。

可齊媽媽想要離開齊爸爸的決心,大大超出了正常人能夠理解的範圍。

才出月子沒多久,身體剛剛恢復的齊媽媽,給齊爸爸留下了一封信:

【既然都要和窮人過日子,我幹嘛不找個年輕帥氣的。】

【我要和我喜歡的人一起去美國打工了,我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

【你就抱着你的女兒,在破房子裏面敲敲打打過日子吧。】

齊媽媽這麼寫了,也真的就這麼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麼快就能到美國去的,如果不是早有預謀,就肯定不會是什麼正經路子。

比起撐船打鐵賣豆腐的人生三苦,齊媽媽的一走了之,更讓齊爸爸明白什麼是有苦難言。

當然了,不足倆月的奶娃娃齊遇,對此自是一無所知,她剛剛學會了一個全新的技能,對爸爸眉眼彎彎地笑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騎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騎遇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人生有三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