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蘇聯於6月26日晚上向羅馬尼亞發出最後通牒,限於第二天晚上答覆。27日上午,德國人打電話勸告布加勒斯特讓步,意大利人這時終於也想同俄國搞好關係,便仿效了德國的做法;德國人還裝腔作勢為羅馬尼亞緩頰,要求蘇聯延長時間,但是到7月1日,蘇軍已經把比薩拉比亞和布科維納北部完全佔領了。此後,這個因戰勝而得意洋洋的希特拉卻竭力制止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立即入侵羅馬尼亞;匈牙利的納粹分子宣稱,羅馬尼亞正在把那裏的馬扎爾人驅逐出去,以便容納從比薩拉比亞去的難民,這種情況是不能容忍的。希特拉自從覺得他與俄國的友好關係不可靠以後,一直非常擔心巴爾幹地區發生戰爭,因此他總是想防止這類侵略行動。還應當指出,在這期間,蘇聯不僅鼓勵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南部的領土要求,而且還鼓勵匈牙利提出對整個特蘭西瓦尼亞的領土要求。1940年7月10日,希特拉同齊亞諾一起在慕尼黑接見馬扎爾領導人,並向他們說,如他們一定要進攻羅馬尼亞的話,他們可以進攻,但是他們自己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羅馬尼亞軍隊已經配備有德國的優良武器;希特拉另外提出一個辦法,表示願意寫信給卡羅爾,命令他進行談判。但捷列基急切想不讓德國作出另一次「裁定」和擺脫那種因此而必然越來越依賴德國的狀態,他堅決主張,如果同羅馬尼亞人進行談判,要是談判失敗的話,他一定要有訴諸武力的自由。對此,希特拉不置一詞。但是,雖說他似乎表示默許,齊亞諾在他的日記中卻說,匈牙利人離開時露出不滿情緒。

在這個當口,卡羅爾似乎曾經向希特拉建議過要締結一個攻守同盟,但是德國元首給了他一封粗魯的信作為答覆(日期是7月15日);希特拉在信中象他曾向匈牙利人提出的那樣,公開表明,卡羅爾還是同其他國家去達成協議為好,因為德國無意干預他們的計劃;他又聲明,德國是沒有利害關係的,如果必要的話,它可以不要羅馬尼亞的石油。這個不幸的國王這時只得任憑軸心國的擺佈,加芬庫的繼任人、親德的馬諾伊列斯庫同羅馬尼亞新首相吉古爾圖於7月26日奉派去接受希特拉的各項命令。這兩個羅馬尼亞人故意表現得非常狂熱,他們希望以思想意識方面的完全服從換取德國的幫助,他們表示願意實行一黨制和一個三年計劃,同時還懇求德國提出一個適用於整個歐洲的「全面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辦法。對於這些建議,希特拉冷酷無情地回答說,思想意識是次要的,要進行合作,只有真正的利益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羅馬尼亞人懇求全面調整巴爾幹的邊界,但是也遭到了拒絕。他們表示願意在1919年從匈牙利那裏獲得的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中,讓出一萬四千平方公里,可是,希特拉告訴他們,這一些土地根本不夠。德國元首說,羅馬尼亞人必須自己去同其他國家談判,把邊界的大調整同人口的交換合起來談,但是在羅馬尼亞的德意志人不在人**換之列,希特拉要他們留在原地,只要他們的「文化自治」能夠得到保證就行。希特拉說,一旦局勢穩定下來,他或許會考慮給羅馬尼亞某種保證,他相信墨索里尼也將會這樣做。次日,馬諾伊列斯庫在羅馬向墨索里尼詢問的,不是要墨索里尼作出什麼保證,而是要探聽羅馬尼亞將來可否指望軸心國支援,當時墨索里尼相當含糊地默許了。

墨索里尼接見羅馬尼亞人時,保加利亞代表則於7月27日在伯希特斯加登被接見。希特拉也向他們堅決表示,他在巴爾幹的利益純粹是屬於經濟性質的。他對保加利亞要求獲得多布羅加南部的領土表示贊同;他宣稱,什麼時候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達成協議,他就給這個國家集團一個保證。

直到8月16日,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兩國代表才悻悻地遵照希特拉的指示,在圖爾努塞韋林討論了特蘭西瓦尼亞問題。三天後,羅馬尼亞人在克拉約瓦會見保加利亞代表,到8月21日,雙方同意恢復1912年的邊界,協定將從9月下半月起生效。這樣,保加利亞又重新獲得了富饒的產麥區及多瑙河畔的錫利斯特拉港。在同匈牙利人談判時,羅馬尼亞人試圖堅持只進行人**換,而不進行匈牙利人認為必不可少的邊界變動。由於同居住在羅馬尼亞的馬扎爾人相比,居住在匈牙利的羅馬尼亞人為數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匈牙利人在8月24日突然中斷了兩國之間的談判。兩**隊都動員了起來,局部地區發生了小規模的空戰;匈牙利人這時確實決定要入侵羅馬尼亞。8月26日,齊亞諾記道,里賓特洛甫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指出面臨的危機,並建議立即把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兩國外相召至維也納——他說是要告誡他們,不是為他們進行仲裁。齊亞諾也於28日前去維也納,在這之前,他到伯希特斯加登同希特拉一起進了午餐。德國元首埋怨馬扎爾人貪心不足,但是他對入侵英國似乎更關心。齊亞諾上一次是在7月20日見到希特拉的,那時他觀察到,希特拉對俄國新近抱有一種敵視態度,這位德國元首說,俄國準備盡量利用可能發生的混亂複雜的情況,「同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勾結在一起」,把它的勢力「一直伸展到海峽、愛琴海,甚至到亞得里亞海」。那天晚些時候,齊亞諾飛往維也納;由於墨索里尼對特蘭西瓦尼亞問題沒有一定的看法,因此他放手讓齊亞諾隨着里賓特洛甫行事。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已經要求軸心國進行仲裁的消息向全世界發表了,這件事正是匈牙利首相最最渴望避免的。希特拉已經倉促地決定,為了防止一場巴爾幹戰爭,必須讓匈牙利提出的領土要求有大約三分之二得到滿足。由於匈牙利人已經擬定好一系列可能實行的國界線,里賓特洛甫的下屬就匆匆從中作了一種選擇,並削減了匈牙利要求得到的領土。到這時德國代表才知道,馬扎爾人始終堅持要求塞克萊爾茲地區的幾個縣份,可是他們已接到指示,要他們盡量在羅馬尼亞(因此就是指伯曾蘭)多留下些德意志人,並給羅馬尼亞留下圖爾達以北的一些地區以供赫爾曼?戈林工廠之用。8月29日,這兩個軸心國的外長在維也納的貝爾費德雷宮先接見了馬扎爾領導人。這一次,不是恰基,而是那位特蘭西瓦尼亞人捷列基,對正好是他一直非常擔心的第二次德國裁定堅決地提出了抗議;里賓特洛甫對他大聲呵斥,這個場面被齊亞諾記了下來。接着輪到了馬諾伊列斯庫。里賓特洛甫威脅他說,俄國即將向羅馬尼亞進軍,除非羅馬尼亞這時聽從軸心國的命令,接受軸心國的保護,否則這種入侵將把羅馬尼亞完全從地圖上抹掉。羅馬尼亞政府遲遲地拖延到8月30日凌晨才屈服,儘管如此,仍然可以斷言,即使沒有受到俄**隊陳兵邊境的壓力,而軸心國這時也沒有向之提供有關邊界的保證,羅馬尼亞政府也不得不向德國屈服。羅馬尼亞能夠想得出的唯一對策,是有效地威脅要使普洛耶什蒂的油井陷於癱瘓,但是,希特拉已經直截了當地表示過,他對這些油井絲毫不感興趣。一看到第二次貝爾費德雷裁定強迫他接受的邊界時,馬諾伊列斯庫感到渾身癱軟。第二天,齊亞諾同里賓特洛甫卻一起去打獵了。

里賓特洛甫和齊亞諾強加於爭執雙方的邊界,給匈牙利帶來了四萬三千五百九十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約二百五十萬人口,其中大約一百萬是羅馬尼亞人,還有一百多萬是馬扎爾人。雖然希特拉曾下令,要盡量多留些德意志人在羅馬尼亞,結果仍然有大約五萬人增加進匈牙利的德意志少數民族中去,此外,還有少數其他民族的居民。這時移交給匈牙利的那些羅馬尼亞人,可以在六個月內作出決定,是否要選擇回到羅馬尼亞去,如果要回去的話,必須在作出決定后一年之內離開;原則上,允許他們帶走自己的財產,不過農民實際上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就不清楚了。同樣,留在羅馬尼亞的五十萬匈牙利人也可以選擇回到匈牙利去;引起爭論的人**換問題,就解決到這個程度。

規定要割讓給匈牙利的領土包括馬臘木雷希、克里沙納一半以上的地方和特蘭西瓦尼亞不到一半的地方。從人類有史以來,特蘭西瓦尼亞從未被瓜分過。如今,它卻被一條分界線無情地割開來。這條線從奧拉迪亞馬雷(納吉瓦臘德)以南開始,延伸到克魯日(科洛什瓦)以南(這樣就把一條鐵路幹線移交給匈牙利),然後沿着錫吉肖阿拉和布拉索夫以北(連同當地的德意志族居民一起),把塞克萊爾茲地區的三個縣圈了進去,一直到同特蘭西瓦尼亞原來的喀爾巴阡山邊界連接為止。這樣一來,匈牙利的新的最南端距離普洛耶什蒂就不到五十九英里了。1939年匈牙利并吞盧西尼亞和俄國并吞波蘭南部以後,兩國有了共同的邊界,如今匈牙利獲得馬臘木雷希后,這條同蘇聯的共同邊界也就比本來長了。

9月2日,曾在奧拉迪亞馬雷舉行會議的匈羅混合委員會宣佈,匈牙利軍隊將於9月5日越過原來的邊界,並將於9月13日之前完全佔領割讓的地區;匈牙利人將於9月11日進入特蘭西瓦尼亞的首府克魯日。這簡直好象在執行所羅門的判決。有許多馬扎爾人和羅馬尼亞人將受到損失,至少在特蘭西瓦尼亞是如此,因此這就不僅是特蘭西瓦尼亞本身一分為二的問題。表面上看來,匈牙利人獲得了許多領土。可是,8月30日,即作出裁定的那一天,里賓特洛甫就要匈牙利人簽訂一個條約,保證讓匈牙利的德意志少數民族享有統治民族的特權。這些德意志少數民族此時大約有六十萬人;這就是說,要保證這些德意志人有這樣程度的自治,使他們能夠成立一個國中之國,或者毋寧說,使他們由原來效忠於布達佩斯改為效忠於柏林。

對羅馬尼亞人說來,第二次貝爾費德雷裁定只是帶來了絕對的損失。據加芬庫說,羅馬尼亞與匈牙利的新分界線引起了兩國如此的惡感,因此為了維持多瑙河流域的安寧,兩國需要有一個常設的最高仲裁者。於是,軸心國,更確切地說是德國,便趁此一舉控制住布加勒斯特和布達佩斯,同時為了強調說明它的行動不受別國的約束,德國還向羅馬尼亞提供了領土安全的保證。這實際上意味着,德國的勢力範圍是從俄國人的勢力到該處為止的普魯特河和多瑙河下游一線開始的,德國將不再容忍一個外國的任何干涉。對加芬庫在1942年所作的這番分析,只有一點點需要補充。那就是,他還不知道,希特拉決不象他自己口口聲聲所宣稱的那樣,對巴爾幹地區不抱政治目的,相反,至少在7月26日以後,他就一直在打算給那個已被肢解的羅馬尼亞一個保證。第二次維也納裁定意味着,1939年8月23日的莫斯科協定被撕毀了,這恰巧是在該約簽訂后五十三個星期的時候。這時德國和俄國在多瑙河下游碰頭了;同時,俄國與保加利亞之間雖然仍有多布羅加北部隔開着——這塊地方仍屬羅馬尼亞管轄,並且軸心國還向羅馬尼亞保證予以保護——但是一場為了控制保加利亞及其黑海沿岸地區以至控制海峽的冷戰已經開始了。

9月間,俄國人堅決主張自己有權在巴爾幹地區取得一席之地,他們不僅要求取消國際多瑙河委員會,尤其要求取消歐洲委員會。前者成立於1919年,負責管理布勒伊拉上游的多瑙河航運,後者在1856年就已成立,一直管理著多瑙河的各個河口。俄國人建議另行成立一個管理整個多瑙河航道的統一委員會,規定它只能由沿岸各國的代表來組成;象俄國人所強調的那樣,這個建議不僅將排除英法兩國的勢力,也將排除意大利的勢力,同時還將使俄國在歐洲的心臟地區獲得一個立足點。對此,德國人只同意以後在布加勒斯特召開一次特別會議,並堅決主張,意大利人也應該同德國人、俄國人和羅馬尼亞人一起參加這次會議。對於蘇聯政府的這些要求,德國人立即以兩個軸心國和日本於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簽署了三國公約作為答覆。里賓特洛甫渴望已久的三國同盟,這時總算實現了。

雖然這一次莫斯科早一天就得到了通知,雖然新約的第五條強調,它並不是針對蘇聯,但是,條約的緒言中隱含的意思,和它提到要在大東亞和歐洲地區建立一種新體制並在將來把其他國家也吸收入這個體制的說法,只能使俄國人感到不安。從此以後,三國公約的確被用作考驗一個國家對德國是否忠誠的試金石,加入這個公約,就好比是為自己投入軸心國的懷抱舉行了洗禮的儀式。

由於羅馬尼亞在特蘭西瓦尼亞喪失了這樣一大片領土,國王卡羅爾被迫下台;不能不引人注意的是,當他於9月6日宣佈把王位讓給他的兒子米哈伊時,德國的領導人顯然感到了寬慰。在以後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羅馬尼亞的殘餘部分一直處於混亂狀態。鐵衛隊中,主張親德高於一切的一派和反對割讓領土的另一派之間,勢必要自相殘殺。那位堅決不妥協的民族主義者若爾加老教授,就是在11月底的屠殺中被害的。直到1941年1月又發生幾次動亂以後,安東尼斯庫將軍作為「元首」的地位才真正地穩定下來。

與此同時,德國黨衛隊人員在9月間到達羅馬尼亞。據說,他們是為了幫助從比薩拉比亞遣返日耳曼人而去的。1940年10月,德國的正規軍公然佔領了這個國家,特別是普洛耶什蒂這個要害地點。與此同時,德國向保加利亞人保證,他們的中立將受到尊重。10月9日,駐莫斯科的德國大使館奉命要盡量以隨隨便便的方式通知莫洛托夫:

羅馬尼亞政府根據軸心國給予它的保證,在前一時期曾要求我們能派出一個德**事代表團去訓練羅馬尼亞軍隊。……鑒於我們的利益是要使巴爾幹地區的安定和秩序得到維護,同時為了保護我們的石油和穀物利益不受英國方面的侵犯,我們已宣佈同意羅馬尼亞的要求。

對於這種胡言亂語,莫洛托夫一笑置之——他認為,英國還有其他的事要操心——可是,墨索里尼卻不象莫洛托夫那樣。說實在的,德國佔領羅馬尼亞激發了他去入侵希臘,雖說他先前在8月間輕率地談到這樣的計劃時,已經遭到過德國的反對。10月15日,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召集了軍事將領討論這次作戰的計劃;進攻日期原定為10月26日,但是後來被推遲到28日。

由於希特拉在9月中旬已放棄入侵英國,他曾計劃,應由意大利進軍到蘇伊士,而德國人(不管有無西班牙人參加)則去佔領直布羅陀,從而把英國人進入地中海的兩道大門都封起來。與此同時,還要向其餘的巴爾幹國家表示,只要它們加入三國公約,就保證它們那個地區的和平與新秩序。意大利進攻希臘打亂了德國元首的這些計劃,但是這樣一來,迫使其他巴爾幹國家接受軸心國的枷鎖,其意義也就越發顯得重要了。一定要對保加利亞施加壓力,迫使它步著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的後塵服從三國公約,否則它就有可能被俄國所利用。10月15日,墨索里尼開完軍事會議,馬上就寫信給博里斯國王,暗示他,如果保加利亞也參加攻打希臘,此刻就是它終於可以達到愛琴海的時候。對意大利人來說,保加利亞的合作對他們將起舉足輕重的影響,但是博里斯國王回答時非常謹慎,表示不願參加。他告訴(從羅馬去索非亞訪問的)安富索說,他害怕土耳其人——可以說,他更害怕的是國內人民的親俄情緒。他是否完全意識到,希特拉和斯大林已經在他的門口劍拔努張,一觸即發呢?

當希特拉看清了意大利人不但未能在希臘取得閃電式的勝利,反而將使軸心國丟臉時,他就準備親自出馬在巴爾幹地區進行軍事干涉,這種軍事行動勢必要導致一場德蘇戰爭。1940年11月12日,在接見莫洛托夫之前,希特拉在他的第十八號秘密指令上籤了字。這項指令中有兩道命令:一是「如果必要的話,應從保加利亞進軍,佔領愛琴海北面的那一部分希臘本土」;一是進攻俄國。當那天晚上和第二天希特拉接見莫洛托夫時,他除了對俄國要求他明確表態感到惱火外,在給巴爾幹的保證這個問題上,也好象與俄國公開地有點齟齬。莫洛托夫抱怨說,軸心國給予羅馬尼亞的保證,已經把俄國阻擋在布科維納南部之外,其實,俄國只是暫時放棄了這個地方;另一方面,莫洛托夫單刀直入地問希特拉,「如果俄國給保加利亞這個靠海峽最近的獨立國家一種保證,條件與德國和意大利給羅馬尼亞的保證完全相同,德國將怎麼辦?不過,俄國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想同德國事先取得一致意見的。」希特拉說,既然談到「條件相同」,那就說明保加利亞已經要求過俄國給予保證,但他並不知道保加利亞有這種要求。無論如何,他必須同意大利商議。

在莫洛托夫離開德國之前,博里斯國王本人恰巧也到了那裏(他經常有許多親戚要拜訪)。11月17日,下一個星期日,希特拉在伯格霍夫接見了他,但這件事直到兩天後才公佈。「國王向元首說明,由於外交政策的種種原因,他不能在三國公約上正式簽字,但是元首可以當它有這樣一回事辦理。」希特拉在新年伊始向他的軍事將領講話時,也是這樣說法,而當他於1940年11月20日寫信給墨索里尼時,卻抱怨,不僅是土耳其方面的壓力,而且還有意大利在希臘的挫折,都是造成博里斯猶豫不決的因素。里賓特洛甫則仍然輕率地打算著把俄國本身拉入三國公約,這樣就有可能解決博里斯的問題,可是莫洛托夫除了提出其他要求之外,堅持要把簽訂蘇保互助條約作為先決條件,顯然,這一點是希特拉絕對不會同意的。博里斯回到保加利亞后,或許同意了他的參謀總部的看法,認為自己不得不屈服。至於他同他的那些無足輕重的大臣們談了些什麼,那就不得而知了。索非亞的決議應當是一個謎,這樣才正中希特拉的下懷,鑒於俄國人的態度,也許他寧願在下星期內前往德國朝拜三國公約的香客行列中沒有保加利亞人。

在保加利亞國王訪問后的次日,塞拉諾?蘇涅爾(西班牙外長)和齊亞諾一起到了伯格霍夫,希特拉把六天前列入他的第十八號秘密指令中的一些主要決議,告訴了齊亞諾;這就是說,他宣稱,他打算越過保加利亞進軍希臘,雖說這一軍事行動在3月中旬以前是不能實現的。當時元首對希臘和南斯拉夫特別感到興趣,他向齊亞諾提出,要求意大利支持德國去迫使匈牙利同意盡量讓德軍運兵的列車過境,以使德軍能夠在羅馬尼亞迅速集結。他直截了當地談到馬扎爾人有權提出對阜姆的領土要求,以誘使他們同意他的要求,其實,看來匈牙利無論如何是不會進行反抗的。11月20日,恰基簽署了一個加入三國公約的議定書,齊亞諾留下來參加了這一次再度在維也納的貝爾費德雷宮舉行的儀式。里賓特洛甫歡迎匈牙利是第一個有榮幸被接受參加三國公約的國家。11月21日,《外交-政治通訊》談到匈牙利言出有信。另一方面,匈牙利人卻得以拒絕簽訂一項有關統一改革其報刊的附加秘密議定書。對方暗示他們,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採用什麼方式來幫助三國公約國。因此,暫時說來,匈牙利受到的影響主要是經濟方面的。除了德國可以使用匈牙利的鐵路,以及把1934年2月21日的秘密條約所促進的貿易貨額增加以外,希特拉這時對匈牙利的礬土以及對在匈牙利中部或東部可能發現的任何石油資源都獲得了類似壟斷的權利,外多瑙河地區的油井當時由美孚石油公司控制。捷列基雖然不願向三國公約國效忠,但不得不屈從於匈牙利公眾的意見,特別是軍方的意見。他和恰基都力圖(至少在思想上)同南斯拉夫締結一項能夠提供「持久和平和永遠友好」的條約——其實這個條約將招致不幸的後果——來抵銷最近這一次對德國所作的讓步。1940年12月12日,恰基在貝爾格萊德簽訂了這個條約;兩國之間的領土爭端(包括匈牙利的最後一次未滿足的要求),心照不宣地暫時被擱置起來。在下文我們將看到,這個匈南條約竟然也是德國要求它們締結的,而且特別適合希特拉的需要。

[www.bxwxbook.co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時空之大中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異時空之大中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