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1941年1月1日,保加利亞首相菲洛夫教授離開索非亞到維也納去「就醫」,在那裏從1月2日逗留到7日;里賓特洛甫在參加將於1月8日到9日在上薩爾斯堡舉行的德國元首會議之前,秘密地接見了他。此後不久,馬季斯特拉蒂(當時是意大利駐索非亞公使)就告訴齊亞諾,他認為,保加利亞雖然不肯公開參加軸心國,可是它會聽任自己受到侵犯而「不作多大抵抗」。但當墨索里尼和齊亞諾於1月19日到20日訪問伯格霍夫時,里賓特洛甫卻告訴齊亞諾,「特別由於博里斯國王的優柔寡斷的性格而造成的」種種困難,現在都已克服了,他說,大概在2月底的時候,保加利亞將加入三國公約。俄國人毫不掩飾他們的懊喪。他們通過塔斯社連續發表了象1月12日發表的那樣的公報,聲稱,如果德軍已經滲透入保加利亞領土,那就大大違反了俄國人的意願。1月17日,莫洛托夫在提到德軍在羅馬尼亞集結的情況后,向舒倫堡提出抗議說,蘇聯政府已經一再「要求德國政府注意,蘇聯把保加利亞的領土和把海峽看作是它的一個安全區域」,因此,不論有什麼外**隊在那些地方出現,都將被看作是侵犯了俄國的「安全利益」。里賓特洛甫在伯希特斯加登責備了意大利人後,又在1月21日從富施爾發給蘇聯一份措詞粗魯的復文,他說,「德國政府自然毫無意圖去侵犯蘇俄的任何安全利益,即使德**隊通過保加利亞的話,那也絲毫無此意圖」。

接下來的情況是可以預料得到的。保加利亞這時的局勢撲朔迷離,謠言四起,不是說德**隊已經開到,就是說保-俄條約已經簽訂了。德國人越來越象是保護者,去保加利亞的德國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陸軍元帥李斯特,他於2月初到了保加利亞。2月8日,他同保加利亞參謀總部進行會商,保方同意為德軍提供糧食和運輸工具,以換取德國的保護。保加利亞的將領們要求德國在佔領他們的國家十天之前通知他們。會議結束時達成了一項秘密協定,「先進攻希臘,最後進攻土耳其」,羅馬尼亞也參加了這個協定,但是保加利亞軍隊「將不承擔進攻上述兩個國家的義務」。雙方談到,保加利亞即將加入三國公約,並經雙方同意,軍事行動將在「偽裝」下立即開始。因此,保加利亞就在1941年2日17日同土耳其締結了一項新的互不侵犯和友好條約,德國的報紙和親德的報紙都為此事歡呼,十分恰當地稱之為德國外交的勝利。

最後,舒倫堡於2月28日接到指示,要他在當天晚上通知莫洛托夫,保加利亞將於次日加入三國公約。保加利亞的代表、首相兼外交大臣菲洛夫於3月1日到達維也納的貝爾費德雷宮向德國作最新的效忠表示時,受到里賓特洛甫的熱烈歡迎。與此同時,舒倫堡把保加利亞駐莫斯科公使已經通知了維辛斯基(當時任副外交人民委員)的內容,再通知莫洛托夫,即德**隊將立即從羅馬尼亞渡過多瑙河進入保加利亞。俄國人聽到這消息后非常惱火,但又無能為力。繼「馬里塔行動」之後,必然會採取「巴巴羅薩行動」。哪裏還有時間去營救海峽呢?

第二次貝爾費德雷裁定和佔領保加列亞都說明了德國外交的特點,因為在上文我們已經看到,這兩件事都是依靠出其不意地進行威脅與玩弄詭計雙管齊下的傳統手法來達到目的的,這種傳統手法確是經過希特拉-里賓特洛甫的巧妙運用而登峰造極。每一次,與其說老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還不如說新的爭論又被製造了出來。匈牙利和保加利亞暫時仍保留着一種附屬於別國的獨立地位,但是在德國的敵方看來,這樣反使兩國遭到的損害更大。當墨索里尼模仿希特拉的做法時,卻引起了希臘的反抗;當德國元首自己企圖用計謀來智勝南斯拉夫時,儘管那裏的塞爾維亞人與克羅地亞人有着世仇,他的外交手腕也還是失敗了。

[加為好友]

108樓中國龍魂武警少校發表於2006-7-820:02:54

第五節戰爭頭兩年內英聯邦的反應

到1940年底的時候,對英倫三島的進攻已經被擋住了,這就使英**隊有可能轉而至少採取一部分攻勢。可以進行反攻的地區首先是北非和東非,1940年和1941年的幾次大規模戰役就是在那裏展開的。這個戰略因素將給英聯邦帶來一些間接的然而是重大的後果,因為立刻可以用來增援這一中東地區的部隊,大部分來自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南非。在西部沙漠、希臘、克里特、敘利亞、伊拉克、阿比西尼亞和波斯等地作戰的部隊中,聯合王國的軍隊雖占不小的比例,但基本上卻是英聯邦的軍隊。這些軍隊都在聯合王國將領——先後有韋維爾和奧金萊克——的指揮下作戰,但是,在整個這段時期內,英聯邦各國的軍隊保有其國家獨有的特點,每個英聯邦國家完全各自負責訓練和裝備自己的軍隊。從來沒有組成過一支象1951年在朝鮮組成的英聯邦師那樣的部隊。可是,英聯邦的高級軍官所指揮的範圍,卻超過了他們自己那個自治領的軍隊。帝國澳大利亞軍的指揮官布萊邁少將擔任了中東地區的副司令官,新西蘭的弗賴伯格將軍(後為勛爵)受權指揮駐克里特島的英國、希臘、澳大利亞、新西蘭聯軍。來自自治領部隊的其他軍官,則在該地區擔任了參謀或專家的職務。

英聯邦各國向中東戰區派遣的軍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將使英聯邦各國政府完全牽連進在那裏發生的外交和戰略方面的問題。英聯邦各國之間通常用來進行磋商的方法得到了加強,一是通過聯合王國政府同來訪的英聯邦各國部長在倫敦進行的直接討論,二是丘吉爾同其他英聯邦成員國總理之間頻繁的電報往返。在法國淪陷后發生的第一個直接與自治領有關的大問題,是作出封閉滇緬公路的決定。1940年6月,日本要求英國政府不再讓戰爭物資經由滇緬公路輸入中國。英國政府與各自治領商議后,於7月18日同意了日本的要求,儘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這一決議表示擔憂。這個綏靖行動只實施了三個月。英國政府原來希望,這樣一來,遠東問題將可和平解決,但是後來證明,這種希望是毫無根據的,因為在1940年9月27日日本同軸心國簽訂了一個為期十年的條約,條約承認了日本要求在東亞稱霸的權利。

與整個英聯邦有關的第二個重大的戰略決議是,1941年春派英國和自治領的軍隊去保衛希臘。能夠遠徵到希臘去作戰的軍隊,大部分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遠征軍。由於這次遠征顯然非常冒險,因此這兩個自治領政府的態度是極其重要的,英國同兩國進行了充分的磋商。史末資也前往開羅同這時擔任外交大臣的艾登和帝國參謀總長迪爾陸軍元帥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儘管南非軍隊沒有直接牽涉進去。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最後一致決定向希臘派遣遠征軍,但是兩國政府對派兵的結果都非常擔心,並強烈要求,必須預先為撤退這些軍隊做好充分準備,如果到時候有必要撤軍的話。

在這些戰爭歲月里,史末資陸軍元帥(1941年中,他被授與這一更高的軍銜)在英聯邦各國的這些磋商中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他與丘吉爾的長期友誼,以及他在1917年時擔任過帝國戰時內閣閣員的經歷,使他的看法具有相當的威信。1950年9月13日,丘吉爾在英國下院講話時稱讚這位陸軍元帥說:

在我們作出一切最重大的決議和最完善的設想的時候,我們總是感到,由於自己的看法能同南非總理不謀而合而堅定起來。固然,他在比勒陀利亞近郊的莊園或在南非總理的官邸「大穀倉」莊園中,肯定也接到了所有有關的電報,但是卻一點也沒有經過象我們這樣在彼此之間並同三軍參謀長共同磋商的全部工作過程,而是在數千英里之外,幾乎獨自處理這些事務,卻一再向我們提出他對這些問題的結論和意見,而我們在這裏卻要通過遠為複雜而且全然不同的思考過程,才能在同時得出這樣的結論和意見。

需要英聯邦各國磋商的問題中,大多數都沒有產生任何嚴重的意見衝突就得到了解決的,儘管有的問題後來證明確實是棘手的。1941年,在將來如何駐防托卜魯克的問題上,曾發生過一次這樣意見分歧。該年9月,澳大利亞政府急於想把那支曾在保衛這個要塞的戰鬥中起過極大作用的澳軍調回本國,因為這支軍隊的健康情況這時正使國內的人相當擔憂。奧金萊克和丘吉爾都反對這個建議,可是澳大利亞人仍然堅持要求,最後,這支軍隊還是調防回國。這是澳大利亞與英國之間在軍事方面許多爭執中的第一件事。

在這件事發生前幾個月,澳大利亞政府曾經提過建議,認為英聯邦各國進行磋商的方法應予改變,以便適應新的需要。澳大利亞政府建議,各自治領應當在倫敦常駐一個高級部長,這些部長將作為英聯邦的戰時內閣同聯合王國戰時內閣的大臣們取得協調。可是,這些建議並沒有得到倫敦或其他英聯邦國家首都的贊同。丘吉爾指出,英聯邦各國的常駐部長並不能賦有隨時作出決定的權力,因此這種做法毫無用處。所以,在整個戰爭時期內,主要是通過電報或者通過各自治領部長之間的相互訪問來進行磋商。這個辦法證明是有效的。英聯邦國家的高級部長在戰爭期間每年訪問倫敦,並在訪問期間參加聯合王國戰時內閣的會議。1941年6月,英國政府也任命了一位常駐內閣大臣為負責中東事務的國務大臣,總部設在開羅。第一任是奧利弗?利特爾頓,他在戰爭初期曾當過貿易大臣。他以英國內閣閣員的身份而享有威望,他對1941年在中東發生的軍事危機有過重大的影響。利特爾頓後來由一個澳大利亞人R?G?凱西接任,後者曾經是澳大利亞駐華盛頓第一任公使。1941年12月,又作了類似的任命,以達夫?庫珀(後為諾里奇勛爵)為常駐遠東國務大臣,他在那一年中曾訪問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協調抵禦日本的防務計劃。

戰爭也使各自治領外交活動的範圍顯着地擴大了。戰前,只有加拿大、南非和愛爾蘭自由邦在國外駐有外交使節,而且也只有在極少數幾個國家的首都駐節。1940年,澳大利亞向美國派駐公使,從而開設了它在國外的第一個使館。1941年底,新西蘭也效法澳大利亞派了公使。1941年,澳大利亞向日本派了公使,向加拿大派了高級專員。加拿大已經在巴黎和華盛頓設有大使館,這時又同巴西、阿根廷、愛爾蘭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戰爭也進一步加強了加拿大同美國的關係。

1940年8月18日,麥肯齊?金在加拿大-美國邊境附近的奧格登斯堡會晤羅斯福總統,兩位領袖同意常設一個聯合防務委員會,規劃北美的防務。1941年初,加拿大和美國又採取進一步措施,使兩國防務一體化。有關北美五大湖和聖?勞倫斯河航道和發電工程的規劃,終於也達成了協議。1941年4月20日,麥肯齊?金和羅斯福發表了海德公園宣言,這個宣言使加拿大的美元問題大大緩和下來,也使加拿大和美國的生產努力結合在一起。另外,還在加拿大新建了七個飛機場,把阿拉斯加與美國連接起來。

加拿大的地面部隊仍然留在歐洲和香港待命作戰,因此沒有參加1941年的中東地面戰爭,不過加拿大的空軍卻在中東和歐洲積極作戰,而它迅速擴充的海軍則忙於護航工作。到1941年底,駐在聯合王國的加拿大部隊已經增加到一個滿員的軍、一個坦克旅和一個裝甲師。它的海軍力量幾乎增加了一倍,它的空軍也有了很大的擴展。

在印度,1941年也象以前的幾個戰爭年頭那樣,是既有政治衝突而又作出了卓越的作戰努力的一年,這種情況表明了自相矛盾。1941年4月,印度事務大臣L?S?艾默里經英國議會同意,把下述公告的有效期延長十二個月。該公告授權印度各省省長,在他們確信局勢的發展已使代議制政府無法再存在下去時,即停止其工作。7月間,印度總督把他的行政委員會的委員名額擴大,作為一種起平衡作用的姿態,但是,這種措施並不足以使他同印方達成協議。1941年12月3日,當日本從東面威脅印度,印度的形勢變得越加危急時,政府宣佈,決定釋放因從事不合作運動而服刑的全體犯人,不問這些人的罪名是正式的還是象徵性的。被釋放的人中有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他在獲釋時聲稱,雖然他對盟國表同情,可是,只要英國不給他的國家自由,他就不考慮給英國幫助。這種態度後來就成了12月底時國大黨的正式方針,那時國大黨宣稱,只有一個自由和獨立的印度,才能夠在全民的基礎上擔負起保衛國家的工作。可是,這個自由和獨立的印度的性質仍然是國大黨、穆斯林聯盟和其他印度團體之間展開激烈爭論的問題。

與此同時,緬甸也出現了強大的民族主義運動的明顯跡象。整個1940年間,發生了許多民族主義騷動,儘管立法機關和內閣繼續全心全意地支持英國政府。但在1941年,政局越來越緊張。吳蘇總理要求能有機會訪問倫敦,目的是向英國政府表示友好,並要求英國闡明對緬甸自治問題的態度。11月4日,他向報界宣稱,英國政府不肯保證讓緬甸在戰後馬上獲得自治領的地位,而要等到討論過防務政策和外交政策以後再作決定,使他感到失望。英國內閣對此大為詫異。於是,艾默里代表英國政府重申了英國以前作過的讓緬甸逐步取得自治領地位的歷次保證,但是不肯為此定出一個日期。在吳蘇返回緬甸途中抵達火奴魯魯時,日本突然在太平洋發動進攻。在他出國期間任代總理的包吞爵士,全力支持英國對日作戰。但在這個時期,英國政府發覺,吳蘇在國外訪問時曾同日本當局接觸,於是就把他扣留起來。

但是,到年底時,緬甸的軍事形勢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政治形勢的發展。1941年12月7日日本參戰時,正是英聯邦的資源已經到了極為緊張的時刻。在中東方面,由於11-12月間在西迪雷澤格周圍的那場戰役的結果,西部沙漠的戰局暫時變得有利於英聯邦,可是那裏的形勢仍然是不穩定的。英國人已在敘利亞集結了一切可以從西部沙漠調出的兵力來保衛其北翼,以防止德軍突破高加索后再向他們進攻,這種挺進看來是非常可能的。香港的駐軍雖然有加拿大援軍去加強,還是處於幾乎孤立的狀態,至多只能打一場阻滯性的戰鬥。在馬來亞和新加坡,雖然已經集結了相當多的英**隊,但是事實證明,這些兵力仍不足以應付今後的任務。在以後的六個月里,不僅英國在遠東的那些屬地相繼被蹂躪,連印度和澳大利亞都受到入侵的威脅,開羅也將再一次遭到嚴重危險。因此,英聯邦本身將在印度、南太平洋、非洲和歐洲等地區直接受到威脅。但在1942年,英聯邦擊退了所有這些進犯,開始了它那緩慢而又艱苦的走向勝利的反攻進軍。

[www.bxwx.net]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異時空之大中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異時空之大中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五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