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佳人逝

第170章 佳人逝

「昔有龐恭與魏王言三人成虎,魏王初信於龐,而後棄離龐,」江問行禮說道,「大王,此番造謠,無論是何出自何種目的,所圖的都是離間,大王不應該輕信。」

孫正笑了笑,招手示意大內官,大內官拿出了兩杯酒,「孫君路途辛苦,想必已經有了些渴意,來與孤同飲一杯。」

江問抬起頭,看着孫正手中的兩杯酒,還有孫正含笑的面容。

「怎麼?孫君現在連孤的酒都不願意飲了?」孫正走下了御路,來到了江問的身前,將酒杯交到了江問的手中。

江問沉吟不語,拿着酒杯,「臣身子不適,不宜飲酒。」

「唉,孫君,不過是一杯酒,與孤同飲,」孫正舉起酒杯與江問碰了個杯,接着便是一飲而盡,「孫君,喝啊。」

江問看着自己手中的酒杯,酒杯之中微微晃蕩的酒液……

「你們幹什麼!」

突然的喧鬧打破這沉悶,孫正看着門口走入的呂蒙及一眾大臣,微微沉下了臉色,不過好在並沒有看見周瑜。

「臣,大司馬呂蒙拜見大王!」

「臣,前將軍甘寧拜見大王!」

「臣,鎮北將軍太史慈拜見大王!」

…………

一眾大臣紛紛行禮,孫正看着這些大臣,露出了冷色,「孤可沒有召見諸位愛卿,為何諸位來此?」

「大王,臣已經抓住了散佈謠言者,」呂蒙出列說道,「帶上來!」

一位身着布衣的人被官兵押解著到了朝堂之上,「此人乃是劉備手底下的細作,這次子虛烏有的陷害,便是由此人所致!」

孫正看着這位細作,而周圍的大臣群情激昂,「押下去割舌。」

「大王,由此可見孫君謀反之事完全是子虛烏有,還請大王明鑒!」

「臣等也請大王明鑒!」

孫正笑了笑說道:「諸位愛卿,孤與孫君不過是品酒之儀,孫君,孤已經飲下了酒,還請孫君飲。」

江問看着手中的酒,一眾大臣死盯着江問手中的酒,江問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襄陽城外,江問向著送行的諸位大臣行禮,對着呂蒙嘆了口氣,呂蒙微微皺眉,「為何嘆氣?」

江問說道:「你可知公瑾今日為何沒有出現?」

呂蒙搖了搖頭,江問說道:「今日你所為形若逼宮。」

「逼宮?我這一生只有你這一位摯友,」呂蒙拉着江問的手,用力一握,「我與你共處朝堂這麼多年,公瑾他變了,伯符他變了,唯獨你我二人,從初識開始一直到了現在,從來沒有變過。」

「漢中之戰你從火海之中救出我,現在我也救你一次,」呂蒙神色之中帶着淡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都在跟隨着伯符遺留理想走下去,誰掉下去了我都要拉他回來,如此才算是摯友!」

江問神色微微一酸,看着呂蒙,「子明太過了,大王不過是聽信了讒言才會如此,再者我已經交出了自己的兵權與職位,大王不會過多刁難我。」

「聽信讒言?」呂蒙搖了搖頭,「雖然我不知道大王在想什麼,這次酒杯沒有下毒,下一次就不一定,凡事還是小心為上。」

「真羨慕你無事一身輕,這吳國的江山,需要有人來撐住,我若是走了,公瑾他恐怕一個人扛不住,」呂蒙笑了笑,「你去吧,等什麼時候天下修養,我便去富春找你,記得給我準備好好酒!」

江問拜別行禮道:「注意好身子。」

「諸位也請回吧!」江問向著大臣們行禮,當初青春華髮都已經不在,現在的將軍們大多已經白了兩髯。

吳王大殿,孫正看着空着的兩杯酒,正福向著孫正行禮,「大王,為何不讓奴婢下毒?」

孫正笑着說道:「在這個襄陽城中想要江問死,恐怕難如登天,既然如此何不讓他減低一下警惕,圖窮而匕現。」

「臣孫皎拜見大王!」

「孫皎,你與孤乃是一脈之親,這件事孤只交於你,一定要幫孤辦妥!」

「孫皎領命!」

襄陽驛站,江問吃着飯食,門外走進來一位將領,看了江問一眼。

「大人吃點什麼?」

「幫我的馬喂點草料,不用替我準備飯菜。」

一眾官兵上了驛站,迅速看守住了整個驛站。

「孫君,不妨一同用飯?」孫皎笑着走了過來,做到了江問的對面,也不嫌生,拿起筷子拿了兩片藕,「孫君還真是喜歡素食。」

「素食清神,而今年事已高,牙口也不好。」江問淡淡的說道,看着周圍的兵卒,「將軍應該不是來恭送我的吧。」

「近來附近有了山賊的消息,為了保障孫君的安全,大王特意吩咐我,要我沿路保障孫君的安全。」

江問笑了笑,「真勞煩大王費心了但臣自由散漫習慣,還是一個人為好,將軍能否回去?」

「不能。」孫皎淡淡的說道,吃了一口肉,「孫君好好吃吧。」

「給我備一間客房。」江問看着一旁的兵卒,兵卒點頭,領着江問就去了二樓。

「將軍,動手嗎?」

「不行,此處在襄陽驛站,若是江問死在這裏消息立刻傳出去,對於大王不利。」

「那也總不能一直任由他在這裏住着吧!」兵卒說道。

「他要住就要他住吧,派人嚴密看守周圍,誰都不允許進出!」

驛站之中,江問看着一樓被圍堵死的出口,其他地方也都已經被圍。

「孫君可是要思慮逃脫之計?」

江問立刻回身,就看見一位老道正倒著茶水,居然不知道何時進來的。

「你是誰?」

「貧道左慈,」左慈淡笑着說道,「因為與人有約,前來相幫,喝茶嗎?」

江問來到了桌子前,看了眼倒滿茶水的杯子,輕抿一口,「不知道長前來相幫,可為何要幫我?」

「遊歷世間尋百草煉丹,與一人結交並欠下了一個人情,從他的口中談起了你,如今這位故友已走,他生前得孫君大力相助,這個人情便還在你身上。」

左慈看着江問手中的茶杯,江問又喝了一口,露出了笑容,「還請孫君稍睡片刻,此難便會解。」

隔壁房間,江生看着銅鏡之中的臉,雖然看不清,但大概還是神似。

左慈推開了門,看着江生,點了點頭,「與你父親相貌相同,不過你確定你要這麼做?」

「為人子,盡孝不是理所當然?」

「罷了這是你的事,老道現在就要離去。」

「這麼多人看着,道長能離開?」

「千軍都困不住我,何況這些人。」

左慈前腳剛走,就看見一位絕色女子走了進來,「弟弟,你真的要這麼做?」

「若不這麼做,孫正會一直纏着父親不放,而我身為父親的孩子,就應該替他做這件事。」江生站起了身,江蓮神色動容的說道,「此次恐怕九死一生……弟弟你……」

江生向著江蓮行禮,「還請姐姐順利將父親帶回富春縣。」

「將軍,江問出來了!」一位兵卒微微皺眉,「怎麼感覺矮了些……」

「不要管,江問已經上馬,立刻追上去!」

富春縣,江問府邸。

「陶兒,陶兒!」江問站在門外,第一次眼眶通紅,急迫的看着房屋之中進出的醫官,醫官們一個個走出了屋子都露出了束手無策的神色。

「父親,大娘叫你進去……」

江問聞言立刻衝進屋子,陶兒看着江問,面色極其紅潤,精神很好,「公子你來了,生兒呢,生兒在哪?」

「公子我的生兒呢?」

江問低着頭,抓住陶兒的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陶兒笑眯眯的說道:「生兒是不是出去玩了?」

「夫人,你身體出了問題,好好修養吧。」江問柔聲說道,聲音極其顫抖。

陶兒看着江問,「公子,別當官了好嗎?」

「以前乞丐時,跟着公子想要公子高高在上,當好官大官,每天我都提心弔膽,公子是家裏的天,就怕公子突然出事,我就想公子能夠功成身退。」

「公子,下輩子我依然要做街邊的小乞,公子你還能找到我嗎?」

「可惜了,最後也沒看見生兒一面,公子你讓生兒來見見我好嗎?」

「夫人,夫人……」江問說道,「生兒在回來的路上,生兒他就要回來了!」

「那太好了……」

江問看着床上再無生息的陶兒,陷入一陣沉默。

「孫君,尊夫人年事已高,這些年來每日都憂慮,更是積勞成疾,加上令堂突然出現如此大的變故,所以……」

「我知道了,你立刻下去。」

吳王大殿,孫正臉色鐵青,看着眼前的孫皎,「你說讓江問逃了?!」

孫皎行禮說道:「稟告大王,這江生不知道何處習得妖術,竟然變得與江問一模一樣,臣誤以為他就是江問,所以才讓孫君逃了。」

「江生何在?」

「已經關押進了大牢,等候大王發落。」

「發落什麼?」孫正思忖著說道,「這次讓江問逃了,他也知道了孤要除掉他,定然不會再有這種機會,而我們手上有他的兒子,就算想要報復,他也會投鼠忌器。」

「報!」

「稟告大王,富春縣令傳來消息,孫君突然中風了。」

「中風了?」

孫正不可置信的說道。

富春縣,江問府邸。

江問手臂不斷顫抖,看着自己空曠的書房,那柄利劍,依然懸掛在書房之中。

「女兒拜見父親。」

「我曾經有兩次想要拿起它,最終卻放下,是因為我相信大王不會如此咄咄逼人。」江問說道,「如今看來,我簡單了……」

江蓮眼神之中滿是淚珠,看着一身白衣的江問,「父親,弟弟他……」

「我與你說的事,你可願答應?」

江蓮神色一暗,但還是點了點頭,「為了父親與弟弟,女兒願意。」

「那便好,收拾一番,叫楊武及李二進來。」

「稟告老爺,門外富春縣令求見。」

江問神色平淡,召見。

富春縣令看着自己手中的茶杯,時不時不留痕迹的看向一旁的江問,對方的口水滴落在鬍子上,而江蓮不厭其煩的擦試着,還喂著湯藥。

「縣令大人,我家父親如今已經是這副模樣,恐怕……」

「唉,想我大吳一代軍神,居然落得如此,怨天尤人啊……」富春縣令行着禮說道,「下官告退。」

襄陽大殿之上,孫正看着自己手中的書信,真是好氣又好笑,氣的是自己終究是讓江問逃走了,喜得是江問居然自己中風了!

這對於自己來說可是天大好事,大內官行禮說道:「稟告大王,還有件喜事!」

孫正拿過了正福的竹簡看了眼,立刻站起了身,「這書信內容可是為真?」

「稟告大王,如今孫君中風,江家唯一能夠支撐的便是江生,孫君便是要大王釋放江生,這樣的話大王便能夠得到江蓮這樣一位美妃。」

孫正高興的站起身,「放,立刻放!」

漢220年,曹操崩殂於許昌,其子曹沖接任大王之位,啟用夏侯惇為魏國大將軍,曹沖立刻與孫正議和,兩國休戰不在發生戰事。

為鞏固北方城池,孫正派遣呂蒙坐守函谷關,然而忽然染病,退回襄陽養病,孫正再行任用陸遜看守北方境地。

而劉備也借江問離朝,群心不穩的時機下,兵發桂林。孫正再行啟用周瑜為主將,鄧艾為副將,領軍八萬前往桂林。

「稟告將軍,敵軍已經行駛到離我軍十里,率領兵卒的主將為關羽!」

周瑜臉色稍稍沉重,「加固城防準備迎敵!」

長安,陸遜看着自己手中軍報。

「稟告將軍,張飛率領五萬兵馬出箕谷!」

「將軍,我軍七萬兵馬,不妨先行駐守箕谷,打張飛一個措手不及!」

「劉備手底下有着張飛關羽二將,其張飛縱然是千軍萬馬,也能夠如探囊取物一般。」陸遜說道,「但此人乖張,性情暴戾,多與兵卒不合,可以從這裏找尋突破口,從而擊潰張飛,但眼下未確定之前,此戰不得大意。」

「傳我命令,召見諸位將軍議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絕世謀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絕世謀臣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0章 佳人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