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台夜話

瀛台夜話

要了解今天的中國、預測明天的中國,必須了解中國的過去,了解中國的文化。當代中國人的思維,中國政府的治國方略,浸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珍視國家獨立、統一和尊嚴。中國政府必須順乎民意,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美國情各異,歷史文化、發展道路、發展階段不同,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聚同化異,和而不同。兩國難免存在一些分歧,但這不是兩國關係的主流。兩國政府要起到穩定器作用,妥善處理有關分歧。

——同奧巴馬在中南海會晤時說(2014年11月11日)

延伸閱讀

北京初冬的中南海,水波蕩漾,樹影婆娑。習近平在瀛台前迎接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兩國元首親切握手,互致問候。瀛台橋上,兩人憑欄遠眺。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華燈初上,熠熠生輝,古老的瀛台見證了中國幾百年的變遷。習近平向奧巴馬介紹瀛台歷史,他表示,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對理解中國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進道路很重要。

習近平介紹說,瀛台建於明朝,在清朝是皇帝批文、避暑和宴客的地方。清朝的康熙皇帝曾經在這裏研究制定平定內亂、收復台灣的國家方略。後來光緒皇帝時,國家衰敗了,他搞「百日維新」,失敗后被慈禧太后關在這裏。奧巴馬馬上接話說:中美歷史上這一點是相似的,改革總會遇到阻力,這是不變的規律,需要我們拿出勇氣。

難忘此夜。皓月當空,兩人邊走邊聊,談得特別好,特別深入。每一個環節都大大延遲,原定90分鐘的宴會持續了近兩個小時,原定30分鐘的茶敘,持續了近一個小時。當習近平說,吃飯去吧,不想讓客人餓肚子。奧巴馬卻說,還想和你談幾個問題。精彩的對談,引得奧巴馬的官方攝影師皮特雖凍得一直抽鼻涕,就是捨不得到屋裏去。一晃五個小時就過去了,夜裏11點多,兩位大國的領導人才揮手告別。臨別之際,奧巴馬用了非常動情的一句話來概括他的感受,「今晚,我這輩子最全面、深入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執政理念以及您的思想」。

繼安納伯格莊園之後,瀛台夜話是中美兩國元首第二次不打領帶的會晤。冒着寒風,頂着嚴寒,習近平為何要向奧巴馬講歷史?原因正在於,了解中國近代以來歷經落後挨打、努力抗爭、最終「站起來」的命運,才能理解中華民族為何孜孜以求將實現民族復興作為百年夢想;了解中國近代以來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探索、奮鬥和抉擇,才能理解中國人民為何選擇馬克思主義,為何選擇中國共產黨,為何選擇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句話,「了解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對理解中國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進道路很重要」。瀛台夜話,並非為講歷史而講歷史,其指向乃是當下,即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從「莊園會晤」到「瀛台夜話」,再到「白宮秋敘」,兩國的元首正是在不斷的溝通對話、增進互信中,逐步書寫下國際關係史嶄新的一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習近平講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習近平講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瀛台夜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