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中國茶緣

巴西的中國茶緣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用這句中國古詩來形容中巴關係再貼切不過了。中國和巴西遠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沒能阻止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進程。200年前,首批中國茶農就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巴西種茶授藝。在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巴西出產的茶葉贏得了廣泛讚譽。中巴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結下的真摯情誼,恰似中國茶農的辛勤勞作一樣,種下的是希望,收穫的是喜悅,品味的是友情。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在他居住的八德園畫出了《長江萬里圖》、《黃山圖》、《思鄉圖》等傳世珍品。

——《弘揚傳統友好共譜合作新篇——在巴西國會的演講》(2014年7月16日)

延伸閱讀

一說到「桑巴國度」巴西,不少人都會聯想到咖啡。然而,一個並不廣為人知的事實是,這個「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最早的國飲,是和咖啡同為舶來品的中國茶。

巴西與茶葉結緣甚早。1812年至1819年期間,一批來自中國內地、有着豐富種茶經驗的茶農經澳門來到巴西里約熱內盧,進行茶葉種植。中國茶農在里約熱內盧的蒂茹卡獲得了一片特別授權的土地,精耕細作中國茶葉。他們不僅在巴西成功試種茶葉,還把種茶和制茶的技藝傳授給巴西人民,讓巴西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除中國、日本以外的第三大種茶國。2016年裏約奧運會開幕式,有一段呈現中國茶人來到巴西的表演,原型便是這段歷史。

在中國茶農的幫助下,巴西的種茶業蓬勃發展,種植範圍也從里約熱內盧擴展到多個地區,出產的茶葉不僅滿足了巴西國內消費的需求,還成功打入了國際市場。當時,巴西的上流社會都以飲茶為時尚,茶也一度成為巴西的國飲。在1873年的維也納博覽會上,巴西出產的茶榮獲第二名,僅次於中國茶。

如今,在里約熱內盧的蒂茹卡國家森林公園裏,還有一座觀景台,名為「中國亭」,是當地的知名景觀,就是為紀念曾經在這裏種植茶葉的中國茶農而修建。在風靡全球的影片《里約大冒險》中,還有「中國亭」的身影。

中國著名畫家張大千曾旅居巴西17年,在聖保羅市郊修建了一座名園——八德園。1953年初到巴西時,張大千在暫居的朋友家附近山坡散步,見到眼前景色頗似故鄉成都平原,於是買下這片地,花3年時間修建了總面積14.52萬平方米的中國庭園格局的園林。取名「八德園」,與園中多柿樹有關。唐朝段成式《酉陽雜俎》中說柿有七德:一長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可娛嘉賓,七落葉肥大可供臨書,再加上張大千所說的:柿葉煎水可治胃病(一說可入畫),共八德,故將此園稱作「八德園」。

巴西有句諺語,友誼就像葡萄酒一樣,時間越久越好。中巴的友好往來,正印證了這一點。習近平回顧兩國人民交好的歷史,並以中國茶農的辛勤勞作,比喻中巴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結下的真摯情誼,形象地道出了「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這個道理。

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一個細節,足以反映中巴兩國關係持續「升溫」:習近平抵達巴西時,巴西以騎兵馬隊護衛習近平出席歡迎儀式,這在巴西已多年未見。習近平2014年的拉美之行,是他擔任國家主席之後「第二次到拉美和加勒比走親訪友」。訪問首站就是巴西,同樣足見中國對巴西的重視。而在演講中,習近平打動人心的故事、赤心相待的真誠,也讓他在巴西國會成為迄今贏得「最多掌聲」的外國領導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習近平講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習近平講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巴西的中國茶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