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紅酥手(下)

第二章 紅酥手(下)

天香細細地為我梳發,雕花窗欞半開着,黑色的海藻披泄而下,濺了我一身。寬大的紅色宮裝,紅得似火。我被裹在這樣漫天漫地的紅色里顯得嫵媚而荏弱。這樣艷麗的顏色愈發使得我膚色近乎透明,平添我無限嬌態。

兩個俏麗的小廝正往花瓶插著傾城的牡丹,那花層層疊疊,大如海碗,紅似胭脂,艷麗無匹。同樣的傾城傾國,有的被十里軟紅帷帳起來,有的卻流落荒野斷橋,被狂風暴雨一摧,便支離破碎散了一地,有的還甚至來不及開放。我看着被養在水裏的鮮花挑了一下嘴角,我明澈既然生在帝王家,便不容許有朝一日自己成了無根花。

揀朵最美麗的牡丹斜斜地往鬢邊一插,菱花銅鏡里映出一個女子,流光溢彩。那伺花的兩個小廝目光偷偷溜了過來。

我微微一笑,伸出手來。十指未沾陽春水,纖細柔嫩如蘭,最讓我滿意的是修長的指甲上染上了紅紅的鳳仙花。

梳妝完畢,早有下人呈上桃紅四物湯,其湯由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組成,可以養氣補血。

一切準備就緒,方上轎晃晃悠悠去父后的坤寧宮。自從那日宴會後,父后對我尤其喜愛,不時召見,次數頻繁得讓人側目。鳳國公主十八歲成人後就離開皇宮,居住在自己府邸。其他的姐姐早已加封為王,只有我一個人還頂着公主的頭銜,無位無爵。最近母皇也對我多有試探,看樣子我封王的時候也到了。只是封我什麼,母皇和父后估計倍感頭痛。那時不給痴傻的明澈任何爵位,是希望不論任何皇姐做女皇時,都會顧念親情照顧我。現在我醒了,那麼必須面對皇家的一個事實,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眼下母皇看樣子最滿意三姐明睿,自然不肯把重要的封地給我,可也不想委屈我,畢竟二十年的痴傻女兒醒了,內心的偏愛也是正常的,還有一點便是那日宴會我展露頭角,讓母皇摸不清我的底細。

與父后在一起的時候我不是撒嬌賣痴作小女兒狀,就是與他討論些美容方子。有時母皇來了,問我些話我都磕磕巴巴,文不對題,對於政事更是不通,彷彿那日侃侃而談的明澈只是個幻覺。

木秀於林風必折之,眼下皇太女之爭撲朔迷離,四位皇姐盤根錯節,人脈四通八達,而我這隻突如其來闖入的魚最好安份比較好。

轎子經過午門的時候,叫轎夫停下轎子,我笑着慢慢搭著小廝的手下來,乘轎直進帝宮是以前母皇與父后對痴傻明澈的憐憫,而現在的我不敢予人口實,在第二次進皇宮時我就改掉了以前的慣例。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時,母病儹越駕駛君車,君認為其孝順,分其桃與君,君愛而喜之。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衛君想起從前厭之論罪。

天下最難測的是帝王之心,今日的特寵也許就是日後的禍患,自古以來挑戰帝王的權威都不曾有好下場,小心謹慎,從來都沒有錯。既然現在我不再痴傻,那麼就不肯授人把柄。有人心向來就在身邊,誰給你冷箭,誰在你落井後下石,都有可能。

剛剛下轎立起身子休息片刻,就見一群健馬飛奔而來,沖在最前的一騎就是三姐。手持銀鞭,縱馬飛馳,笑傲風雲站在頂端的明睿。

白馬嘶鳴,馬蹄捲起的灰塵嗆得我咳嗽連連。

明睿在我面前飛身下馬,看我咳得面色潮紅,淚光點點的嬌態眉頭緊蹙。她盯了我半天才容忍地說:「七妹最近頻繁入宮,承歡於母皇父后膝下,如此孝順,愚姐甚是心慰。」

我好不容易止住咳嗽,盯着她的眼睛,脆聲道:「我從書上看到一些美容方子,父后極有興趣,所以天天和我實驗來着。」從廣袖下伸出手,獻寶似炫耀道:「三皇姐你看,是不是色如豆蔻,名副其實的紅酥手,很美吧。」我燦爛笑着,沒心沒肺。

「紅酥手?」明睿的瞳孔收縮,一絲來不及掩飾的厭惡從中閃過。對於明睿來說,我這個妹妹不學無術還好,最怕是的現在男女不分,竟然濃妝艷抹,現在連指甲都塗上豆蔻,比時下男子更為艷麗。

我塗滿豆蔻的手就那麼直直地伸到她跟前,給她視覺莫大的刺激,滿臉堆笑問:「好看不好看,三皇姐。」

果不其然,她立眉聲色俱厲道:「七妹,你太不像話了!堂堂女兒成何體統?」

我恐慌地垂手聽她訓斥,卻面露不以為然之態。

在她不屑轉身離去,我低下頭,微微笑了起來.

明睿一向潔身自好,從不貪戀男色,生活節儉,沒有別的不良嗜好,對過份修飾沒有英氣的我自然輕視。這種驕傲會讓她看不清很多東西。

第二天,京城便傳遍了紅酥手的傳說。滿皇城都知道七公主的紅酥手,以致大家都在背後以紅酥手稱呼我。不學無術,比男子還美麗的七公主響徹京師。我聽后在府邸里愈發高興,在別人不解的目光中多吃了一碗飯。

沒過多久,母皇正式冊封我為「平安王」,封地安城。從今日起母皇正式放我下去與眾姐妹一起自求生存。但母皇苦心我還是領會了一點,平安,是母皇對我最大的祝福吧。我的父母即使是站在最頂端的,可內心有時還是一對最普通的父母,這流露的親情在帝王家顯得尤其可貴。安城雖離京師偏遠,可土地肥沃,足夠讓我做個安樂王爺。

自從做了平安王后,應酬莫名其妙多了起來,來相邀的寶馬香車都是上層士族女子。我一襲紅衫飄飄,坐在鳳轎里,成了帝京最靚麗的風景。好多男子站在鳳轎經過的街道邊,悄悄看着我這個驚世駭俗的平安王。也有女子風聞我比男子美麗前來求證的。還有一些上層女子本來就追求柔弱美,好調脂弄粉為樂,現在以我為先鋒,更變本加厲。

時尚這個東西,有時不過是一小部分人在特定時間掀起的新奇,上行下效的流傳方式最為速度。一時我靠美麗和不合世俗名滿京師。

由最初的青樓舞館聚會,後來慢慢地我也被邀請去參加一些詩文,賞花會。在夜以繼日的狂歡中,我也逐漸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子。李丞相的幼女李文,周尚書的二女兒周迪。與我最是相契。這兩個女孩子在家裏也是典型的二世祖,成天花天酒地。但她們與眾人不同的是,她們尋歡買醉的時候眼睛非常清醒。那是一種俯瞰眾生的冷然。我一眼就認了出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曾經我也讓自己麻木過,試圖通過宣洩鈍化自己的熱度和銳度,可人明明在那裏笑鬧,心卻遊離得很遠很遠。

這兩個人最喜歡和我喝酒,其中李文的喝法和周迪截然不同。人如其名,斯斯文文的李文喝酒卻是直接提着酒罈揚起脖子就喝,但只喝一壇就醉了,醉了就喜歡高談闊論,找人清談,每每一語中的。周迪的喝酒方式極其斯文,用一個精緻的玉杯,杯口比銅錢稍微大一些,也不見她如何狂飲,可等宴席散卻時候,你才發現她已經喝掉四五壇酒了。周迪酒喝多了,顏色越來越白皙,人也越來越冷清,不肯多開口說一句,惜字如金。

而我喝酒則隨意的很,高興時用纖細的手腕拎起酒就喝,不高興時候一杯接一杯,當然,我沒有醉過。鳳朝的酒是米酒,略帶一點點甜,比水果酒還淡,已經喝慣了白酒的我,輕易是不會醉的,而我也不肯讓自己真的醉。我喜歡清醒,我喜歡掌控可以掌控的東西。

倚雲樓是我們常去的地方,那裏即使是深夜依然亮如白晝。人聲鼎沸,笑語喧嘩,觥籌交錯,杯盤羅列,絲竹不斷,暖香襲人。

二樓有我們固定的位置,我們就是單純的喝酒,這裏酒是鳳國有名的「綠窗」。酒色碧綠,入口醇香,滑入喉頭時酸中帶甜,喝入腹中別有滋味。第一次樓主問我們可需要小郎時,周迪笑笑說等有比我們更漂亮的人再送過來也不遲,害得樓主的臉青白了半天。周迪認為既然來喝酒就是單純喝酒,男人嘛有亦可無亦可。若是找人解悶,那自然是比自己年輕漂亮才好,否則花錢還做冤大頭。周迪總是有自己的理由。不過我和李文也不是好色之人,對她的行為總是笑笑。鳳朝名士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人,縱情恣意,發乎自然,所以我們三個人倒也並不特別。

當時李文正興緻來了準備和周迪拼酒的時候,那個小郎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他並不十分愛修飾,乾乾淨淨的,青衣青衫,頭髮也是隨意束起,還有幾縷垂了下來,拂在臉頰,懷裏抱着古箏。他隨意站在那裏卻宛如水晶流轉,幽艷動人。那種美是天然的美,比四哥明楚年輕,比四哥稍微青澀了些,但比四哥多了些明媚。

周迪剛想發脾氣的時候看到了他的臉,然後取杯喝酒,默不作聲。李文笑了起來,推推她道:「這個終於把我們倆比了下去了。」

那小郎徑自放好古箏,叮叮彈了起來。箏聲纏綿悱惻,勾起我滿腔惆悵。彈箏的人渾然忘我,似將滿腔幽怨化作箏聲宣洩起來。這樣的一個人,我們三個都不說話,不肯輕賤了他。

一曲終了,「啪啪」掌聲從外面傳來。一個年輕的女公子走了進來,原來是吳侍郎的女公子吳歡。她朝我拱了拱手道:「王爺,久違了,上次一睹風采,今日相見更勝往昔。特送一名小郎,以娛耳目。」鳳朝人對禮儀並不像我所了解的王朝那樣等級森嚴,這也可能與鳳朝人天生浪漫,注重自我有關係。這是一個寧做我的年代。

原來是她送來的小郎,我挑眉看她,此人眉清目秀,最重要的是目光尚算純凈,我等她說明來意。

吳歡看我漠然的樣子,跪地道:「歡打聽王爺出入這裏許久了,所以特來有事相求。」她看我仍然沒有表情,眼睛微紅道:「歡有一叔,因歡自幼失去父親,故小時極為相親,自承喜年間入宮,已有一十五年。鳳后與王爺素來親善,因此想請王爺憐憫,在鳳後面前美言,遣回我叔父。」

吳歡這個叔父,我還是有點印象的,在浣衣院執事,面貌極是清雅。皇宮向來是個名利場,你一旦入內,廝殺已是宿命。我上次入宮的時候父后正在折花,鬢角已有白髮,伺候他梳發的貼身男官悄悄藏了起來。父后屢次召見我,詢問一些我美容方法,極力想多留住些時光。雖然母皇只有一后兩個皇貴夫,近年來更是心放在他身上,但是父后仍然心有不安,害怕色衰愛馳。父后那時把花小心放在瓶子裏插好(母皇喜歡父後為她親自打理一切),望着瓶里的鮮花出神道:「澈兒,這花插到瓶子裏后就命不長久了,可即使是這樣大家仍拚命要往這個瓶子裏來。我若想長久要這個瓶子,手也不能不狠。」

我知道父后說的是什麼。母皇兩個皇貴夫,玉貴夫在與母皇生下大姐后病死,四哥五姐的父親則天天在佛堂吃齋茹素。我不怪父后,這種事情本就沒有道理可講。玉貴夫死後我父后入宮,在我父后照料三個幼女時,艷貴夫乘虛而入。父后與母皇近乎決裂,直到母皇重新回頭為止,但還是在父后心裏種下了一根刺。父后的聰明之處就是在於母皇回頭后,對四哥五姐沒有趕盡殺絕,反而待之如己出。果然母皇愈加發覺父后的好,從此專情。

吳歡這個叔父估計也曾是個心高的主,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獲得恩釋回家。但看在吳歡孝順的份上,我還是願意幫他,畢竟十五年的懲罰已足夠。

這個被送做禮物的小郎,名叫李清愁。本來是沒落官宦之子,母死家貧被妻主家見棄,剛流落風塵便被吳歡買來送與我。我本極力不想接受,奈何那男子眼睛恍如死灰,只一句道:「若再入風塵,不若速死。」說完便以頭撞牆,竟是烈性之人。我只好在其他等人的指責下,勉強帶回家。

第二天清早的時候,雲岫便帶人來向我請辭去安城。月淚和玉煙看我的眼神也有些不屑,我知道帶回李清愁傷了他的心。我不想解釋,也無從解釋。解釋只會讓他誤會,若能這樣死心對我和他都好。

他長長的睫毛下曾經靈氣四射的眸子在晨光下儘是黯然,失去了光澤。

是日,雲岫和乳母張大人一行人都去了安城。

天香細細地為我梳發,雕花窗欞半開着,黑色的海藻披泄而下,濺了我一身。寬大的紅色宮裝,紅得似火。我被裹在這樣漫天漫地的紅色里顯得嫵媚而荏弱。這樣艷麗的顏色愈發使得我膚色近乎透明,平添我無限嬌態。

兩個俏麗的小廝正往花瓶插著傾城的牡丹,那花層層疊疊,大如海碗,紅似胭脂,艷麗無匹。同樣的傾城傾國,有的被十里軟紅帷帳起來,有的卻流落荒野斷橋,被狂風暴雨一摧,便支離破碎散了一地,有的還甚至來不及開放。我看着被養在水裏的鮮花挑了一下嘴角,我明澈既然生在帝王家,便不容許有朝一日自己成了無根花。

揀朵最美麗的牡丹斜斜地往鬢邊一插,菱花銅鏡里映出一個女子,流光溢彩。那伺花的兩個小廝目光偷偷溜了過來。

我微微一笑,伸出手來。十指未沾陽春水,纖細柔嫩如蘭,最讓我滿意的是修長的指甲上染上了紅紅的鳳仙花。

梳妝完畢,早有下人呈上桃紅四物湯,其湯由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組成,可以養氣補血。

一切準備就緒,方上轎晃晃悠悠去父后的坤寧宮。自從那日宴會後,父后對我尤其喜愛,不時召見,次數頻繁得讓人側目。鳳國公主十八歲成人後就離開皇宮,居住在自己府邸。其他的姐姐早已加封為王,只有我一個人還頂着公主的頭銜,無位無爵。最近母皇也對我多有試探,看樣子我封王的時候也到了。只是封我什麼,母皇和父后估計倍感頭痛。那時不給痴傻的明澈任何爵位,是希望不論任何皇姐做女皇時,都會顧念親情照顧我。現在我醒了,那麼必須面對皇家的一個事實,就是用自己的力量保護自己。眼下母皇看樣子最滿意三姐明睿,自然不肯把重要的封地給我,可也不想委屈我,畢竟二十年的痴傻女兒醒了,內心的偏愛也是正常的,還有一點便是那日宴會我展露頭角,讓母皇摸不清我的底細。

與父后在一起的時候我不是撒嬌賣痴作小女兒狀,就是與他討論些美容方子。有時母皇來了,問我些話我都磕磕巴巴,文不對題,對於政事更是不通,彷彿那日侃侃而談的明澈只是個幻覺。

木秀於林風必折之,眼下皇太女之爭撲朔迷離,四位皇姐盤根錯節,人脈四通八達,而我這隻突如其來闖入的魚最好安份比較好。

轎子經過午門的時候,叫轎夫停下轎子,我笑着慢慢搭著小廝的手下來,乘轎直進帝宮是以前母皇與父后對痴傻明澈的憐憫,而現在的我不敢予人口實,在第二次進皇宮時我就改掉了以前的慣例。

昔者彌子瑕有寵於衛君時,母病儹越駕駛君車,君認為其孝順,分其桃與君,君愛而喜之。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於君,衛君想起從前厭之論罪。

天下最難測的是帝王之心,今日的特寵也許就是日後的禍患,自古以來挑戰帝王的權威都不曾有好下場,小心謹慎,從來都沒有錯。既然現在我不再痴傻,那麼就不肯授人把柄。有人心向來就在身邊,誰給你冷箭,誰在你落井後下石,都有可能。

剛剛下轎立起身子休息片刻,就見一群健馬飛奔而來,沖在最前的一騎就是三姐。手持銀鞭,縱馬飛馳,笑傲風雲站在頂端的明睿。

白馬嘶鳴,馬蹄捲起的灰塵嗆得我咳嗽連連。

明睿在我面前飛身下馬,看我咳得面色潮紅,淚光點點的嬌態眉頭緊蹙。她盯了我半天才容忍地說:「七妹最近頻繁入宮,承歡於母皇父后膝下,如此孝順,愚姐甚是心慰。」

我好不容易止住咳嗽,盯着她的眼睛,脆聲道:「我從書上看到一些美容方子,父后極有興趣,所以天天和我實驗來着。」從廣袖下伸出手,獻寶似炫耀道:「三皇姐你看,是不是色如豆蔻,名副其實的紅酥手,很美吧。」我燦爛笑着,沒心沒肺。

「紅酥手?」明睿的瞳孔收縮,一絲來不及掩飾的厭惡從中閃過。對於明睿來說,我這個妹妹不學無術還好,最怕是的現在男女不分,竟然濃妝艷抹,現在連指甲都塗上豆蔻,比時下男子更為艷麗。

我塗滿豆蔻的手就那麼直直地伸到她跟前,給她視覺莫大的刺激,滿臉堆笑問:「好看不好看,三皇姐。」

果不其然,她立眉聲色俱厲道:「七妹,你太不像話了!堂堂女兒成何體統?」

我恐慌地垂手聽她訓斥,卻面露不以為然之態。

在她不屑轉身離去,我低下頭,微微笑了起來.

明睿一向潔身自好,從不貪戀男色,生活節儉,沒有別的不良嗜好,對過份修飾沒有英氣的我自然輕視。這種驕傲會讓她看不清很多東西。

第二天,京城便傳遍了紅酥手的傳說。滿皇城都知道七公主的紅酥手,以致大家都在背後以紅酥手稱呼我。不學無術,比男子還美麗的七公主響徹京師。我聽后在府邸里愈發高興,在別人不解的目光中多吃了一碗飯。

沒過多久,母皇正式冊封我為「平安王」,封地安城。從今日起母皇正式放我下去與眾姐妹一起自求生存。但母皇苦心我還是領會了一點,平安,是母皇對我最大的祝福吧。我的父母即使是站在最頂端的,可內心有時還是一對最普通的父母,這流露的親情在帝王家顯得尤其可貴。安城雖離京師偏遠,可土地肥沃,足夠讓我做個安樂王爺。

自從做了平安王后,應酬莫名其妙多了起來,來相邀的寶馬香車都是上層士族女子。我一襲紅衫飄飄,坐在鳳轎里,成了帝京最靚麗的風景。好多男子站在鳳轎經過的街道邊,悄悄看着我這個驚世駭俗的平安王。也有女子風聞我比男子美麗前來求證的。還有一些上層女子本來就追求柔弱美,好調脂弄粉為樂,現在以我為先鋒,更變本加厲。

時尚這個東西,有時不過是一小部分人在特定時間掀起的新奇,上行下效的流傳方式最為速度。一時我靠美麗和不合世俗名滿京師。

由最初的青樓舞館聚會,後來慢慢地我也被邀請去參加一些詩文,賞花會。在夜以繼日的狂歡中,我也逐漸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子。李丞相的幼女李文,周尚書的二女兒周迪。與我最是相契。這兩個女孩子在家裏也是典型的二世祖,成天花天酒地。但她們與眾人不同的是,她們尋歡買醉的時候眼睛非常清醒。那是一種俯瞰眾生的冷然。我一眼就認了出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曾經我也讓自己麻木過,試圖通過宣洩鈍化自己的熱度和銳度,可人明明在那裏笑鬧,心卻遊離得很遠很遠。

這兩個人最喜歡和我喝酒,其中李文的喝法和周迪截然不同。人如其名,斯斯文文的李文喝酒卻是直接提着酒罈揚起脖子就喝,但只喝一壇就醉了,醉了就喜歡高談闊論,找人清談,每每一語中的。周迪的喝酒方式極其斯文,用一個精緻的玉杯,杯口比銅錢稍微大一些,也不見她如何狂飲,可等宴席散卻時候,你才發現她已經喝掉四五壇酒了。周迪酒喝多了,顏色越來越白皙,人也越來越冷清,不肯多開口說一句,惜字如金。

而我喝酒則隨意的很,高興時用纖細的手腕拎起酒就喝,不高興時候一杯接一杯,當然,我沒有醉過。鳳朝的酒是米酒,略帶一點點甜,比水果酒還淡,已經喝慣了白酒的我,輕易是不會醉的,而我也不肯讓自己真的醉。我喜歡清醒,我喜歡掌控可以掌控的東西。

倚雲樓是我們常去的地方,那裏即使是深夜依然亮如白晝。人聲鼎沸,笑語喧嘩,觥籌交錯,杯盤羅列,絲竹不斷,暖香襲人。

二樓有我們固定的位置,我們就是單純的喝酒,這裏酒是鳳國有名的「綠窗」。酒色碧綠,入口醇香,滑入喉頭時酸中帶甜,喝入腹中別有滋味。第一次樓主問我們可需要小郎時,周迪笑笑說等有比我們更漂亮的人再送過來也不遲,害得樓主的臉青白了半天。周迪認為既然來喝酒就是單純喝酒,男人嘛有亦可無亦可。若是找人解悶,那自然是比自己年輕漂亮才好,否則花錢還做冤大頭。周迪總是有自己的理由。不過我和李文也不是好色之人,對她的行為總是笑笑。鳳朝名士都是些奇奇怪怪的人,縱情恣意,發乎自然,所以我們三個人倒也並不特別。

當時李文正興緻來了準備和周迪拼酒的時候,那個小郎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他並不十分愛修飾,乾乾淨淨的,青衣青衫,頭髮也是隨意束起,還有幾縷垂了下來,拂在臉頰,懷裏抱着古箏。他隨意站在那裏卻宛如水晶流轉,幽艷動人。那種美是天然的美,比四哥明楚年輕,比四哥稍微青澀了些,但比四哥多了些明媚。

周迪剛想發脾氣的時候看到了他的臉,然後取杯喝酒,默不作聲。李文笑了起來,推推她道:「這個終於把我們倆比了下去了。」

那小郎徑自放好古箏,叮叮彈了起來。箏聲纏綿悱惻,勾起我滿腔惆悵。彈箏的人渾然忘我,似將滿腔幽怨化作箏聲宣洩起來。這樣的一個人,我們三個都不說話,不肯輕賤了他。

一曲終了,「啪啪」掌聲從外面傳來。一個年輕的女公子走了進來,原來是吳侍郎的女公子吳歡。她朝我拱了拱手道:「王爺,久違了,上次一睹風采,今日相見更勝往昔。特送一名小郎,以娛耳目。」鳳朝人對禮儀並不像我所了解的王朝那樣等級森嚴,這也可能與鳳朝人天生浪漫,注重自我有關係。這是一個寧做我的年代。

原來是她送來的小郎,我挑眉看她,此人眉清目秀,最重要的是目光尚算純凈,我等她說明來意。

吳歡看我漠然的樣子,跪地道:「歡打聽王爺出入這裏許久了,所以特來有事相求。」她看我仍然沒有表情,眼睛微紅道:「歡有一叔,因歡自幼失去父親,故小時極為相親,自承喜年間入宮,已有一十五年。鳳后與王爺素來親善,因此想請王爺憐憫,在鳳後面前美言,遣回我叔父。」

吳歡這個叔父,我還是有點印象的,在浣衣院執事,面貌極是清雅。皇宮向來是個名利場,你一旦入內,廝殺已是宿命。我上次入宮的時候父后正在折花,鬢角已有白髮,伺候他梳發的貼身男官悄悄藏了起來。父后屢次召見我,詢問一些我美容方法,極力想多留住些時光。雖然母皇只有一后兩個皇貴夫,近年來更是心放在他身上,但是父后仍然心有不安,害怕色衰愛馳。父后那時把花小心放在瓶子裏插好(母皇喜歡父後為她親自打理一切),望着瓶里的鮮花出神道:「澈兒,這花插到瓶子裏后就命不長久了,可即使是這樣大家仍拚命要往這個瓶子裏來。我若想長久要這個瓶子,手也不能不狠。」

我知道父后說的是什麼。母皇兩個皇貴夫,玉貴夫在與母皇生下大姐后病死,四哥五姐的父親則天天在佛堂吃齋茹素。我不怪父后,這種事情本就沒有道理可講。玉貴夫死後我父后入宮,在我父后照料三個幼女時,艷貴夫乘虛而入。父后與母皇近乎決裂,直到母皇重新回頭為止,但還是在父后心裏種下了一根刺。父后的聰明之處就是在於母皇回頭后,對四哥五姐沒有趕盡殺絕,反而待之如己出。果然母皇愈加發覺父后的好,從此專情。

吳歡這個叔父估計也曾是個心高的主,所以直到現在也沒有獲得恩釋回家。但看在吳歡孝順的份上,我還是願意幫他,畢竟十五年的懲罰已足夠。

這個被送做禮物的小郎,名叫李清愁。本來是沒落官宦之子,母死家貧被妻主家見棄,剛流落風塵便被吳歡買來送與我。我本極力不想接受,奈何那男子眼睛恍如死灰,只一句道:「若再入風塵,不若速死。」說完便以頭撞牆,竟是烈性之人。我只好在其他等人的指責下,勉強帶回家。

第二天清早的時候,雲岫便帶人來向我請辭去安城。月淚和玉煙看我的眼神也有些不屑,我知道帶回李清愁傷了他的心。我不想解釋,也無從解釋。解釋只會讓他誤會,若能這樣死心對我和他都好。

他長長的睫毛下曾經靈氣四射的眸子在晨光下儘是黯然,失去了光澤。

是日,雲岫和乳母張大人一行人都去了安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紅袖遮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紅袖遮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紅酥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