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練書法,功夫在一個敬字

第二十四回 練書法,功夫在一個敬字

【跟岳父、夫人論書法,苦練書法,與孫育論書道;大秀法樂洞天,玄真子傳天書。】

我撫掌道:「程明道『性即理也』,能探物之理則要明己之性。」

岳父讚許地點頭道:「伯安好悟性,正是如此,所以畫家要參悟之本質,就必須用心去感受天地宇宙的心靈脈動。」

我夫人接嘴道:「據說范寬為畫山水,終日靜坐于山林,靜其心而觀萬物之性。哪怕是降雪之時,甚或月高風烈之日,他也會徘徊於林下,靜心揣摩,然後回到住處,將自己之所悟所感渲於紙間。」

我點頭道:「我也知道宋代畫家高克明亦終日靜坐于山林之中,靜心觀察山間景緻,然後回家,排除一切雜念,在寧靜的屋中靜思於人我兩忘之際。」

岳父奇道:「人我兩忘?看來伯安已有天籟之氣象。好了,女兒,不要打擾伯安了,我們出去吧。」

夫人向我做了個怪臉,他們就出去了。

我看岳父書房有許多宋代畫家的作品,我便翻看,用心揣摩其意。我練了一段時間,感悟到剛開始學習書法之時,只知對摹古帖,止得字形。現在先凝思靜慮,擬形於心,在舉筆時並不輕易落筆,這樣效果反而很好,自我感覺進益不少。

岳父四十五歲生日那天,一些親朋到諸府來慶賀,其中有位頗有才名的青年俊逸,就是自號七峰主人的丹陽人孫育。這孫育書法頗有威名,年紀輕輕就以工詩文翰墨而響譽當世。

在席間,岳父請孫育為我點拔一二,來到書房,我先靜坐,然後莊重地開始寫字。

孫育道:「伯安兄寫字看來是心存敬意啊!」

我便用父親經常提到的程明道先生之言應道:「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然後說:「既非要字好,又何學也?乃知古人隨時隨事只在心上學,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孫育道:「是的,不要刻意於字好即可。」

我斷然道:「錯!夫既不要字好,所學何事?只不要字好一念,亦是不敬。」

孫育大為嘆服,他仔細地看了我的字,然後說:「伯安兄之字既繼承了遠祖王羲之的書風,又融合了唐代李北海、宋代黃庭堅之書風,且書法流暢清麗,不太着意於技巧,率性而作,頗有豪放俊敏之氣象。且書中有宋代畫風,但時間不長,尚須融匯貫通方為妙之。」

這一下,全場叫好聲響起,我也佩服之極。過後,我認真向孫育討教,受益非淺。

無意間他聊到他一個好友,說他與我都是當世的奇才,他的名字叫唐寅,我一下叫道:「伯虎兄啊!」

孫育奇道:「伯安兄也認識伯虎?」

我便把八歲時,祖父壽誕與唐伯虎結緣之事講了一下,孫育笑道:「有緣,有緣。你們二人太有意思了。」

我說:「怎的?」

他笑道:「伯虎兄上月才娶妻徐氏,你們同年娶妻豈非有緣?」

當場之人一聽都哈哈大笑。

後來,在學書法的空閑之時,我曾約雷濟和王德聲去過一處道觀,就是位於峽江縣東南處有一座玉笥(sì)山,山中有一座道觀,名為大秀法樂洞天。

我為什麼去那兒?因為據雷濟講他按我所說去鐵柱宮,卻發現無為道人已飄然而遠行,我心中不甘心,又叫雷濟用心打聽,之後聽說在這個地方發現了無為道人的影蹤。

我便抽空又與此二人去了這個地方,一路上,我也無心於觀賞山中之美麗風景,而是直奔道觀而去。

惟見其中主殿為火秀宮,我有些奇怪,只見一青年道士立於此道:「你是王守仁先生嗎?」

我忙行禮,這人道:「吾乃無為道人的弟子,這裏有三本書,道長交代,公子未來建非常之功業盡在此中。並請先生逗留兩個時辰,貧道略有相助。」

於是,他帶我到一秘室,講:「這三本書,其一為養生修道之書;其二為排兵佈陣之書,請先生以後慢慢悟之。而第三本乃符籙之書。」

說着他便打開其書,讓我閉目,我頓時感覺頭頂如蒸籠一般,好不舒服,其後他劃一道符水讓我喝了,便說:「可以了。」

然後拱手離去,走時,他講其道號為玄真子,這三本書,乃我一生之秘寶。

不久,王德聲回老家了,雷濟也出外遊學去了。

一年半的時間轉眼即過,這天岳父與我商量,我該回老家餘姚一趟了,我忙說正有此意。

於是,我們開始準備,待準備好要出發時,岳父跟我說建議我去趟一代大儒婁諒那兒。反正順路,婁諒就在江西廣信(在今江西上饒)。

我問婁諒的情況,岳父講道:「要論儒學之傳承,可以說宋儒之學是為唯理之論,而我大明儒學則是唯心之論。前者為『性宗之學』,後者乃『心宗之學』。而大明心學的建立者是吳與弼與其高徒陳獻章了。」

我一聽大叫:「陳獻章?就是陳白沙先生嗎?」

於是,我將八歲陳白沙到我家來的故事講與岳父聽,當我說到他進門所作之詩時,岳父脫口背道:

「窗外竹青青,窗間人獨坐。

究竟竹與人,原來無兩個。」

我一愣神:「岳父,您也知道此詩?」

岳父道:「此詩名氣很大,天下儒者無不知曉。」

見我一副不屑的樣子,岳父道:「我聽你父親說過你十六歲格竹之事,你講講你當時的心境?」

我一聽頭就大了,忙擺手說:「岳父,饒了我吧,這事我想起來就頭痛,就別再提了吧。」

岳父笑道:「好好,但我想說的是,你格竹的答案說不定就在陳白沙的這首詩中,你好好想想。」

我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有些道理,但繼而頭又痛起來。我說:「人獨坐,什麼人獨坐?無兩個,怎麼會無兩個呢?想當然耳。」

岳父嘆了口氣說:「好吧,就不說這個陳白沙了。我再說說這吳與弼吧,朱子是他的崇拜偶像。據說他做夢曾夢見朱子,並在夢中祈求朱子教授自己學問。」

我一聽夢就來勁,再細問,岳父也不知道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聖雄王陽明之悟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千古聖雄王陽明之悟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四回 練書法,功夫在一個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