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滅之光

第一章 不滅之光

記不清具體是發生在二十年前的哪一天了,在地球南半球赤道上生活的人們,早晨迎來熾熱的陽光后就再也沒能送走太陽。那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每到黑夜降臨前的幾分鐘,霞光如鍍上金邊的暗紅色波浪湧向地平線后,總會出現一縷兩縷的殘留,那色彩如虛弱的熱症病人面頰泛起的潮紅,雖不難看,卻預示著死亡。

從那個時期開始,晚霞變得徒有虛名,它們蠻橫地趕走不時飄來的雨雲,越來越喜歡成群霸佔西方天空,肆無忌憚地稀釋夜色的濃度,以求無止盡拉長白晝的時間。直到有一天,它們成功了,黑夜在南半球退化成昨天的記憶,若不拉緊厚重的深色窗帘,人們就會丟失那段記憶,忘卻呆在黑暗裏是什麼感覺。

太陽忽然對地球發威,專斷地將四季壓縮成單純一個夏季,地球就快被這位向它傳遞了近五十億年光與熱的守護神摧殘得面目全非了。

持續數月滴雨未落後,烈火煉獄向南半球敞開了大門,火焰高飄的熔爐在大地上露出爐膛,持續增高的氣溫拉開了地球災變時代的序幕。

最先遭受致命影響的地區是南極極地,當冰川溫度從零下六十度直線上升,企鵝與海豹成群死去,位處西經30度至170度區間的東南極洲最先出現了冰融跡象。分離於古岡瓦納超級大陸的冰原,在平均厚度超過2.5千米的巨大冰蓋下安然躲藏一億年,此時不得不面臨着冰蓋冰層分崩離析,整個冰蓋即將崩潰的絕境。

威爾克斯地與毛德皇后地的面積在快速縮減,南極半島西南部的威爾金斯陸緣冰層逐漸融解,以至印度洋里漂浮的浮冰數量激增,那些淡水冰塊衝破含鹽量極高的海冰,又與它們雜糅成一體,聲勢浩蕩地抬高印度洋海平面,再在西南季風捲起的洋流切割下分流沖入太平洋與大西洋……

冰融災難發生十年後,總面積達139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澳大利亞那麼大的南極洲,僅剩下了南極半島以及埃爾斯沃思地一半的地域,包括伯德地在內的西南極洲以及東南極洲整體,已徹底從地球的版圖上消失。那時有科學家預測,倖存下來的南極半島的融化時間也不會超過十年,因為氣溫若繼續上升,很快就會突破零度界限成為正數,到那時,地球半數以上的陸地將不復存在。

這個從人造衛星上俯瞰,完全由蔚藍海水統治的美麗星球,海平面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上升了近四十米,七大洲里的大洋洲率先沒入海底,隨即災害蔓延到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馬爾代夫……這些風景優美,遊人如織的濱海國家悉數淪為汪洋澤國。

大量外來海水的灌入,以及上層海水受高溫照射時發生的熱膨脹,使大西洋的海面也不斷上漲,美國的邁阿密如溺水的鷹般撲騰著沉入海中,另外從坦帕到亞特蘭大,甚至包括密西西比州三分之一的地區,人們都在瘋狂打點行裝往北邊奔逃。大量包括美國人在內的美洲難民湧入加拿大境內,致使這以地廣人稀,全年清涼之名聞名於世的優雅國度變得人滿為患,秋天裏很難再有人帶着閑散的心情欣賞紅楓漫天的怡人景觀了。

故事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也就是公元22世紀的2174年。最先察覺出這一怪異天象的,是玻利維亞西部的白色城市,蘇克雷的市民。

兩名結束了下午課程的氣象學系學生,背着帶指南針的太陽高度測量儀爬上聖弗朗西斯科.哈彼埃爾大學高聳的白鐘樓,打算通過測量黃昏時太陽變化產生的高度角畫出曲線圖,以精確計算此地春季夜晚持續的時長。這是教授佈置的研究課題,他們必須在今天結束實驗並算出結論。他們喜歡這種類型的作業,因為這能讓他們名正言順地通過保安檢查爬上鐘樓,從學校最高的地方欣賞日落。

然而令人震驚的事情發生,通過每隔十五分鐘一次的觀測,他們發現預先設定的太陽光線照射點絲毫沒出現遷移跡象。從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三個小時過去,陽光光束僅偏移了78毫米,如果沒使用丈量儀器,而是單憑肉眼觀察,他們壓根就不可能看出太陽正在按自然規律往地平線下隱沒。

憑藉從課堂學到的氣象知識,學生們意識到這現象極不尋常。他們討論了一會兒出問題的一方究竟是太陽還是地球,卻沒有結果。

造成異常天象的原因只可能有兩個:第一,太陽這顆視星等達到了-26.74的巨亮恆星,開始莫名其妙地與地球一起轉動了,並且二者旋轉的速度相當,所以在地球上出現了日難落的奇觀。第二,太陽安靜如昔,但地球不明原因地減慢了自轉速度,慢到幾乎停滯,所以才始終用相同面對準太陽。而那78毫米的太陽角偏移是來自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這需要耗費365天才能轉完一周的緩慢速度,暫時還未受到地球自轉速度改變的影響。

蘇克雷市位於東科迪勒拉山脈東麓的卡奇馬約河谷地,經緯度為西經65度16分,南緯19度02分,海拔2790米。該市雖然屬於亞熱帶氣候,但因為給夾在斯開斯卡山和群克拉山中間,得到了左右兩扇天然屏障,所以氣候溫和,一年的平均溫度大約在15.7攝氏度。

但是近年來不知為何,氣溫逐年升高,哪怕進入寒冷的一月,女孩子們也還能穿着弔帶衫在街上大秀身材,可真是奇了怪了。

小市民天文地理知識有限,鬧不懂其中道理,最多就只能聚在一起埋怨老天,把所有罪責都拋給了什麼厄爾尼諾現象、大氣污染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等等。

但當發現太陽再也捨不得落山了,夏季延長這事就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精明的人們漸漸意識到,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說不定這是某種天災即將降臨的前奏。

初春時節,本該在六點三十分左右就揮手與大地告別的太陽,七點過了仍懸掛在西方天空,如同一盞拔掉電源后,靠吞噬遊離於空氣中的電子來強迫自己繼續發光的怪燈。若任由這種現象發展,或者說哪怕僅是維持,接下來將發生什麼也可想而知!氣溫一而再再而三地升高,高到看不見節點,生態環境就肯定會被改變,比如已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乾枯死亡,大氣中的氧氣減少,動物難以適應炎熱環境而使多種物種滅絕,水域斷流后水中生物爬上陸地等等……達爾文設定的生物鏈將斷裂,存活下來的物種重新排序,新的順序將是什麼,這問題生物學家哪怕想一想都會不寒而慄。再者,缺少了黑夜的人類世界將漸漸陷入混亂,這種來自自然界的威脅,引發新一輪世界大戰也說不定……

兩個學生撥通玻利維亞國立氣象中心的電話,彙報了太陽不同尋常的變化,當然彙報內容不僅包括太陽沒按時落山這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還有他們用測量儀器量得的結果。

接到電話后,氣象中心快速反應,立即將學生們的發現直接上報給了前身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科技聯合會。

事實上,早在2125年,也就是五十年前,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以及南非的五位天體物理學學術權威就聯名向各國政府發出通報,用大篇幅文字說明根據從國際空間站監測系統獲得的可靠數據分析,太陽內部的氫元素消耗不明原因地加速,氫聚變加劇所帶來的能量增強使太陽亮度也大幅度增強,以至這顆大質量恆星的體積略微膨脹,首先對距離它最近的水星發生了負面影響。儘管如此,太陽核心卻顯現出坍縮趨勢,它似乎忽然間就老了……

這份通報如刺耳的警鐘打破22世紀的平靜,科學界與政經界都沸騰了,不計其數的天體物理學家開始了對太陽系的深入研究,政府也破天荒降低標準為他們提供資助,所有知情者都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導致太陽發生變化的元兇,以及這變化將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然而為維護全球社會的穩定,以及來之不易的和平,政府首腦們一致決定將此項危機保密,暫不對公眾宣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逃出柯伊伯帶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逃出柯伊伯帶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不滅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