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五、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建設生態文明,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革命性變革。

實現這樣的變革,必須依靠制度和法治。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都與體制不完善、機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備有關。

必須把制度建設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破解制約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需要儘快把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來,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審定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以八項制度為重點,加快建立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要構建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權邊界模糊等問題。

構建以空間規劃為基礎、以用途管製為主要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著力解決因無序開發、過度開發、分散開發導致的優質耕地和生態空間佔用過多、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等問題。

構建以空間治理和空間結構優化為主要內容,全國統一、相互銜接、分級管理的空間規劃體系,著力解決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部門職責交叉重複、地方規劃朝令夕改等問題。

構建覆蓋全面、科學規範、管理嚴格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著力解決資源使用浪費嚴重、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

構建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自然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著力解決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偏低、生產開發成本低於社會成本、保護生態得不到合理回報等問題。

構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監管統一、執法嚴明、多方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著力解決污染防治能力弱、監管職能交叉、權責不一致、違法成本過低等問題。

構建更多運用經濟槓桿進行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市場體系,著力解決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發育滯后、社會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構建充分反映資源消耗、環境損害和生態效益的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著力解決發展績效評價不全面、責任落實不到位、損害責任追究缺失等問題。

實踐證明,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一些重大生態環境事件背後,都有領導幹部不負責任不作為的問題,都有一些地方環保意識不強、履職不到位、執行不嚴格的問題,都有環保有關部門執法監督作用發揮不到位、強制力不夠的問題。

這就需要落實領導幹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認真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針對決策、執行、監管中的責任,明確各級領導幹部責任追究情形;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負有責任的領導幹部,不論是否已調離、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須嚴肅追責。

最關鍵的是,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各盡其責、形成合力、追責到底,決不能讓制度規定成為沒有牙齒的老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上一章下一章

五、實行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