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箱子

第四章 箱子

他一把將苗苗抱起,柔聲說:「苗苗,欲語何?」

劉昌郝難得的溫柔,卻將苗苗嚇著,小嘴扁起來,淚花在眼眶打着轉。

「好孩子不會哭,」劉昌郝放下苗苗,找來一把菜刀削好一個沙果,遞到苗苗手上。又削了四個沙果,這些沙果是李小娘子送來的,好不好意思,都到了這份上,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狗子,汝吃。」謝氏說。

劉昌郝還有一段記憶,對於看大夫與吃藥,謝氏不排斥的,孩子沒有長大成人,她也不想自己立即倒下,然而平時省吃省穿,那行嗎。

「阿娘,多吃一點吧,身體好才能康復。」劉昌郝又削了一個遞給了梁三元。

「哥哥,汝吃一口,」苗苗遞來沙果。

劉昌郝咬了一口說:「好甜。」

宋朝沒有真正的蘋果,若說有,只有近似蘋果的柰子與林檎,林檎就是沙果,又叫花紅,味道還行,酸甜可口,在後來的市面上還能看到它,甚至有許多人傻傻地弄不清沙果、海棠果與蘋果的區別。不過說到甜,肯定不及富士蘋果。

苗苗卻咯咯地大笑,瘦削的小臉蛋滿滿地高興。劉昌郝又憐惜地將她抱在懷裏,看着梁三元說:「義父,汝與小乙哥回去吧。」

劉梁村離縣城近三十里的路,還要渡一道惠民河,即便現在走回去天也黑了。要麼留下來住客棧里,然而他們雖然好心趕過來,於事無補,反而更讓人心亂。

梁三元想了想,讓梁小乙留下。敢情在他想法裏,劉家三個人,大人病厭厭的,劉昌郝是一個弱不禁風的書生,看上去就好欺負。梁小乙歲數也不大,可長得十分魁梧,關鍵時候多少會有一些震懾力。但不管怎麼說,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義父一家在自家這次大難中做得很仁義。

「狗子,汝屁股痛乎?」謝氏問。

「有點,僅是皮外傷,阿娘不要擔心。」

「煞是昏官。」梁小乙又開始唾罵。

苗苗現在還不懂,她東看看,西看看,說:「哥哥,箱子箱子。」

「箱子?」

苗苗將劉昌郝拉到床側面,讓劉昌郝看床下面。

到了宋朝,漸漸進入高傢具時代。

但這張床不算高,不到三十公分,床前有一張小置鞋板,床的上面有三面圍板,下面也有檔板,檔板不是拖到地上的,兩個床頭架下面還有兩層木檔,擋板只拖到了中間的木檔上,鑲著紅漆,有一些簡陋的雕刻。若是床下面放着什麼東西,一般人還真看不到。劉昌郝先是彎著腰,依然看不到,他索性伏在地上向床下面看去,立即說:「苗苗,不要管它。」

然後一臉的古怪……

箱子很熟悉,正是他前幾天隨身帶着的行李箱。

關鍵它的高度已超過床檔的高度,在床未抬起來之前是怎麼放進去的?

難怪許多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黑貓大人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還是別說它壞話吧,說不定它就在某個時空或維度上嘲弄般地觀看着自己。

也不能將它拿出來,無論是人造革,還是鋁合金拉杆、滑輪、密碼鎖,都不是劉昌郝能解釋的。不過劉昌郝想了一會,箱子裏有什麼東西,說不定能救急。

牙刷牙膏毛巾,換洗衣服,同樣不能拿出來,換不了幾個錢,布料、拉鏈、紐扣也不能解釋。一本《菜根譚》,這個有用,適當的時候能謄抄出來裝逼,只能這樣了,原書是不能拿出來的,紙張,印刷技術遠超過了現代,還有簡體字。幾張毛爺爺,拿出來也不會當貨幣用,可能當一樣稀罕物換幾個錢,但就是換上幾貫錢也於事無補。

此外,還有一張銀聯卡,身份證,還有一台手機。手機……這說不定能換很多錢,劉昌郝還是搖了搖頭。

因為手機快沒電了,又在宋朝耽擱了好幾個小時,說不定現在它已經自動關機。在宋朝上哪兒充電?

實際就是有電也不能拿出來,它不能解釋的東西更多。

還有什麼?

劉昌郝眼睛忽然亮了起來。

「黑貓並沒有將自己逼到絕路上啊。」

不是有了這樣東西,就能化解劉家的危機,將它交給花谷久花大官人,弄不好一文錢不給,反被誣送進牢房。他埋下頭又繼續挖掘前劉昌郝的記憶,半天後,他心裏喃喃道,沒有這次危機,自己不過來,劉家還是要敗!

一個少年人,肯定懂得不多,但像前身這樣幾乎什麼都不懂的那只是極少數,況且這是一個早熟的時代。

除了一堆詩賦經義,他幾乎挖不到任何有用的資料。

不過有了這件東西,只有處理好了,則能將劉家的危機化解掉。

怎麼處理?

劉昌郝正想着,謝四娘欲言欲止地說:「兒,剛才予問過顏大娘,李家小娘子……」

「娘娘,汝不是不同意嗎?」顏大娘就是房東,劉昌郝急忙說道。

「她的長相讓汝委屈,予更擔心以後,然……」

劉昌郝與梁小乙上街,梁三元與謝氏繼續商議。

兩人算來算去,第二條路依然不可取。無他,劉昌郝算的是一千五百貫,梁三元與謝氏算的是一千九百多貫。劉家的地與桑園子急賣,賣得好也不會超過一千貫,賣得不好,可能只有八百來貫。劉昌郝算的差口是六百多貫,梁三元與謝氏算的差口是一千到一千一百貫。各個親戚好友家的老底子全部拿出來,也未必湊得夠,況且有多少親戚願意拚老命地救劉家?

在謝氏心中,她自己能死,兒子不能死。可是不妥協,不但自己與女兒,兒子也要馬上死!

「阿娘,不用,小乙哥,走,」劉昌郝一邊說一邊進房取了幾十文錢。

「昌郝……」

「小乙哥,吾想到了解決辦法。」

「狗子,何法?」謝四娘問。

「阿娘,汝放心吧。」

「兒,莫做傻事。」

「娘娘,兒這等樣子,」劉昌郝伸出粉嫩雪白的小胳膊,他內心有些崩潰:「娘娘,汝說兒能做啥傻事?」

「哥哥,吾也要去。」

「好,」劉昌郝抱着苗苗與梁小乙又走到大街上。街上有一個賣糖人的,這個後來也有,也就是用飴糖捏出來的各種造型,多以動物為主,不過這時似乎看上去更實惠些,不是後來薄薄的一層,肉嘟嘟的看上去一個個很可愛。大的三文錢一個,中號的二文錢一個,小號的一文錢一個。苗苗眼巴巴地看着攤子上各種小雞小狗。

苗苗眼睛死死盯着糖人,似乎要流口水。

劉昌郝未感到好笑,不能說宋朝不富,但宋朝貧富懸差更大,富人不少,窮人更多,所以許多小孩子嘴饞,甚至有一些孩子采路邊的蛇莓吃。

其實大多數不是嘴饞,而是身體肌制在提醒宿主,我缺少營養,主人,你要多吃東西。

「苗苗,想要那個?」劉昌郝憐惜地問。

「大鳥,」苗苗指著一隻似是彩雉雞的糖人說,忽然她似乎想起來這個哥哥對她不大友好,說完後有些懼色地看着劉昌郝。

「苗苗不怕,以前是哥哥不好,以後哥哥會對汝好的。」

苗苗仔細地看着他,在他臉上親了一口,劉昌郝也在她臉上親了一口,苗苗開心地拍著小手。

劉昌郝用三文錢買下來那隻彩雉雞,沉甸甸的足足三兩重,不算太貴,苗苗終是小孩子,又開心地大笑起來,笑聲如同銀鈴一般。劉昌郝繼續抱着她,來到一家小酒肆前,剛才劉昌郝刻意看了一會,這是一家很簡陋的酒肆,沒有掛幡,沒有牌匾,可是裏面賣的一些熟食很便宜,劉昌郝估計它的銷費群體多半是貧苦百姓。

劉昌郝買了十二兩鹵豬頭肉(一斤十六兩),一個鹵豬心。宋朝上層人以牛羊肉為美,以豬肉為鄙,因此豬肉很便宜,上好的豬肉一斤不過二十幾文錢,豬頭肉就更不值錢了,鹵好的一斤才三十文錢。在劉昌郝的記憶里,謝氏為了省錢,熬吃熬穿,一年四季一半時候都在吃鹹菜,很少吃肉,其實一家三口長成這樣,多少與伙食也有一些關係。只要是肉,管它是豬頭肉還是五花肉。

在這裏,劉昌郝與後來許多人犯了一樣的錯誤,在宋朝不是士大夫不吃豬肉,也不是豬肉腥臊得不能進嘴,真正的看法是它沒有羊肉鮮美,另外許多人認為豬很臟,就像許多北方人去了南方看到滑膩膩的黃蟮不敢吃一樣,還有,養豬對環境不苛刻,不管南北,什麼地方都能養,普遍了就不值錢了,所以豬肉價格很低,一頭豬往往還不如一頭肥羊值錢。

宋朝沒有膠袋,但提供外賣服務,買家需要帶上自家的器皿。掌柜好奇地看着劉昌郝,大約他也知道劉家的困境,不過是顧客,他也不會管劉家未來如何,將切好的豬頭肉與豬心放在梁小乙手中籃子的小陶盆里。梁小乙有些留戀地看着邊上的酒罈子,劉昌郝又花了三十文錢買了一角小酒。

PS:一角酒四升,自春至秋釀成即便謂小酒,自冬至夏謂大酒,相對而言大酒要略貴一點。宋朝的清酒就是用大酒精釀出來的,工藝要略複雜一點,有的還要蒸一下,再濾掉渣滓,便是清酒,更貴。

宋朝的榷酒制度起初是嚴格的官辦官賣,后因為腐敗嚴重,改成買撲制,將一些酒務坊場通過暗標形式轉為官監民營,具體的有三種,城市酒務的買撲,縣以下地區的酒坊、酒場,或者稱為場務、場店買撲,酒麴場務的買撲,比現代的酒稅還要高。因此價格比較貴,一般官酒味道好一點,大約在六十文到一百文,很貴(用黃酒的價格對比),民辦的酒差一點,不過價格就會便宜很多了,低者只有五文錢,高者一般也不會超過五十文。

如果沒有買撲而私釀私賣者,等同第科罪(輕者徒刑、重者處死,告密者有賞),不過有些地方例外,如廣南西路沒有榷酒制度,花十來文錢便可以買到一斤好酒,外加一碗下酒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是大聖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是大聖師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