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太空工廠

第264章 太空工廠

花木蘭今天心情真不錯,從葉童手裏要到不少好設備。要知道,從軍閣要,那是內閣出錢,從葉童手中要,那是定軍山出錢,不佔用軍方的軍費開支。

「將軍,聽周瑜那小子說,貌似有個什麼計劃,海軍準備建造20艘航空母艦,組成10個航母戰鬥群。」

20艘?

「做夢吧!又不是大白菜,想要幾顆有幾顆。」

再說了,現在建造的航空母艦噸位太小,只有區區5萬噸多一點點,起碼要達到10萬噸級別,才可能考慮建造問題。

嘻嘻!

「將軍哥哥,說得太對了!海軍那群廢物,老想着更換裝備。難道不清楚海軍設備很昂貴不是?」

「好了,不說海軍的事。」

傻子都明白,陸軍、空軍、海軍,三家是水火不相融,每年為了軍費拍桌子、打板蹬,吵翻天。

內閣中給的軍費就那麼點,陸軍多了,空軍、海軍就要少分,誰也不相讓。總的來說,陸軍要的多一點,沒有辦法啊!

誰讓陸軍人數多呢?

海軍、空軍二家只好找葉童訴苦,從葉童手中多挖點錢出來。

半個月後,葉童、張良二人乘飛艇到了南珠江三角洲的港口,這裏有一家超級造船廠,是定軍山旗下企業,專門生產大型戰艦。

今天到這裏來,不是看戰艦,是為了考察一下潛艇。這是秦帝國首次生產出來的潛艇,排水量只有600多噸,算是非常小。

水滴型?

不錯?

沒有走彎路,搞什麼方塊型號,水滴型才是正確的方向。

張良道:「這是海狗型?」

葉童微笑道:「近海巡邏還是可以的,想要遠洋必須重新研究新型號,起碼要在千噸以上,才有可能具有遠航能力。」

秦帝國的防禦政策是攻擊型,將戰爭在轄區外進行,不能讓戰火影響國內的生產、生活。

防禦?

防啥啊!

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只有把敵人消滅在境外,那才是最好的防禦。秦帝國自從葉童執掌后,就沒有想過要在轄區內防禦什麼,都是在敵人還未進入轄區前就給予殲滅。

張良搖頭道:「近海防禦、巡邏,不符合帝國的防禦政策,這種潛艇用處不怎麼大,只能作為補充。」

周瑜聽后馬上道:「張總長,這款潛艇是第一代產品,但是,海軍覺得還是可以的。帝國轄區太大,生產一些小型潛艇,放在一些島嶼上巡邏,在關鍵的時候,給敵人一下,效果應該不錯。」

張良搖頭道:「公瑾啊!問題是軍閣沒錢啊?」

「那個,那個,總長,您不能航母也不給添購,潛艇也不讓吧!」

張良道:「航母不是馬上就要交會使用的嗎?」

「那個是原來報的生產計劃,說是一次性上二艘,先上一艘實驗一下,不能算的。」

葉童同樣在搖頭,因為海軍無敵之姿,根本不必要再添購什麼戰艦,沒有一個國家能威脅到秦帝國的利益。

「好了,就再生產三艘吧!算是實驗艦,等排水量達到千噸以上的海豹型再考慮下訂單的事。600多噸的排水量,真的有點小,不適合帝國海軍的發展需求。」

周瑜急了,馬上道:「將軍,您不能那樣啊!就算海狗不下訂單,那航母總得下單子吧?」

「公瑾啊!不是軍閣不下單,是技術不成熟。還有就是噸位太小,起碼要達到10萬噸級別,再考慮建造的問題。搞個5萬多噸,不大不小的,一旦飛機更換成噴氣式,馬上又得換艦,那怎麼成呢?」葉童耐心解釋道。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海軍太花費錢財,定軍山同樣吃不消。內閣就不用說了,一提出更換戰艦,馬上就開始吵,打死不出錢。

內閣覺得,秦帝國的海軍已經非常強悍了,沒有一個國家是秦帝國的對手,沒必要再耗費太多的財力在海軍戰艦上。

作為軍閣,不可能有內閣那樣的想法,秦帝國是強大。但是,再強大的帝國,都需要守衛,技術貯備必不可少,就算不生產,技術上不能落後,要進行研發,不斷的推出新玩具。

張良指著一艘護衛艦問道:「這艘艦是多少噸位的,看上去很不惜錯啊!」

周瑜回答道:「1680噸,只能作為近海防禦,遠洋進攻就不夠了。但是,這艘艦非常先進,有全新的火控系統,最先進的計算機系統。上面預留有幾個位置,說是等什麼導彈。」

這艘艦雖小,卻是秦海軍中數量最大的戰艦,差不多有近千艘。關鍵是價格便宜,40多萬元一艘。

這裏指的是常規艦,不是安裝有導彈之類的艦。就算有導彈在上面,其實價格也不會貴多少,畢竟,噸位小。

葉童道:「要是再研發出新款的海豹型,噸位達到1680噸,差不多可以考慮訂單問題。」

周瑜苦笑道「遵命!」

第二天,葉童、張良二人帶着手下,乘飛艇到了薊縣工業園區。這是近年才興建好的產業園區,規模與菘江園區一樣大,產業工人、技術人員達到10萬人以上。

產業園區的興建,對當地百姓確實是有好處,不論是百姓種植的糧食、蔬菜、家禽都有銷售對象。

還有就是園區對周圍地區的影響,一些配套產業會跟進,在園區周邊興建工廠,服務於產業園區。

10多萬人的園區,每天需要大量的蔬菜、糧食、家禽等產品。那可不是一個小數字,絕對是超大規模。

僅是供應園區使用的糧食、蔬菜、家禽,就需要周邊地區的村、鄉制定出合理的計劃,否則真供應不了。

葉童、張良等人來到一家特種車輛廠,這裏是生產特種車輛的工廠。今天來看的是戰車,也就是坦克。

眼前是一排的輕型坦克,只有21噸,火炮口徑55毫米,還有一挺12毫米的重型機槍。

葉童看到坦克時,感覺怪怪的,不清楚什麼地方不對,但又說不出來。

張良興奮的道:「這才是陸戰之王啊!」

「子房,這類坦克軍閣下了多少訂單?」

「500輛!」

聽到數量后,葉童沒有再啃聲。總覺得那裏不對頭,但是數量小,沒啥關係,就當是訓練用吧!

「後續型號立項沒有?」

廠里的工程師艾克回答道:「將軍,後續坦克已經在研發中,噸位是35以上,火炮口徑75毫米,五對配重輪,比眼前的少了好幾對。」

哦!

葉童就感覺什麼地方不對頭,原來是配重輪的問題。

「這個你們叫的小豹子坦克,行駛速度方面咋樣?」

艾克回答道:「正常行駛速度60千米,最高時速90千米,作戰時的速度在40千米。安裝有最先進的火控系統,備炮彈60發,重機槍子彈數千發。最大爬坡25度。」

數據一般,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張良道:「主公,不上車乘坐一下?」

葉童搖頭道:「不用。」

葉童不用猜測都知道,上面乘坐肯定不舒服。畢竟,剛剛研發出來的第一代產品,在防震方面欠缺。

張良等人體驗過後,再次對薊縣的產業進行一翻考察、參觀。這個產業園區,主要以重工業為主。

考察結束后返回定軍山,葉童每天帶着女兒四處閑逛,沒有更多的事務,主要就是不想管,不願意插手。軍閣有張良,也不用操心,葉童成了一個輕閑的人。

半年後,定軍山生產好了準備在太空中的工廠,一座是晶片生產、一座是光纜生產,還有就是軸承生產。另外還有二個艙,居住艙與休閑艙。面積都非常的大,人住到上面不會感覺擁擠。

因為是第一次干這樣的活,葉童讓特斯拉、黃月英等人,直接將工廠安置好,再丟進納戒中,等到了太空后,直接釋放出來就行。

里涉及到很多的領域,諸如水、電、氧氣、失重等諸多問題。那不是葉童考慮的事,有特斯拉、黃月英等人操心。

葉童說難聽點,就是個搬運工。

所有工廠的設備存放進納戒后,葉童帶着熟練工人登上飛車,啟動后,向太空飈升上去。

到達預定目標后,葉童讓飛車停在太空中,開始釋放工廠,然後由熟練工人進行鏈接,將一座座工廠鏈接起來。

太空作業,有點困難,所以,只是鏈接一下工廠間的問題,就花費了二天時間。

當太陽能面板、工廠鏈接好后,開始試生產。

葉童沒有急着返回地面,一直堅守在飛車裏,看着工人們在操作設備。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全是自動化設備,只需要開機就行。

第四天,葉童返回地面,帶回來了太空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

特斯拉、黃月英等科學家,看到軸承時驚嘆不已。精度之高,根本不是地面能生產出來的。

光纖?

在場面生產沒辦法拉得更細、更長,畢竟有重力的作用。但是,在太空中,想拉多細、多長都行,就算是數十上百千米,半點問題沒有。可是,在地面上,最多就是數十米的樣子。

矽晶圓,在地面同樣沒辦法生產出更大、更粗的產品,到了太空中,非常的容易,是地面生產的數十倍、上百倍還要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帝國崛起之逆轉國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秦帝國崛起之逆轉國勢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4章 太空工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