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反對出兵

第261章 反對出兵

長安:

大將軍府,今天秦產國內閣、軍閣、御史閣的三閣大佬聚集一堂,研究歐洲戰事,商量秦帝國到底是否應該出兵干涉冒頓。

如果是出兵其他地方,那必須要國會審批,出兵干涉冒頓,那不需要。早在多年前,帝國的國會就審批通過,除非冒頓掛掉,否則一直有效。

眾大做聚集一堂,真不多見。

大佬中有二人很年青,一個是范增,另一個是簫何,全是二十歲不到,就能進入三閣。不清楚的人,肯定驚訝萬分。

此簫何、范增,並非是原來的簫何、范增二人。原來的簫何、范增二人在近年來相繼去世。

眼前的二人,是葉童花大價錢從系統內兌換出來的。交換出來時只有18歲,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年青。

不過,二人經過系統灌輸,能力比原來還恐怖。

有人會問,為啥要兌換二人,不兌換其他人?

呵呵!

一是葉童念舊;二是二人能力確實非常的強。

簫何進入名相行列,本身就說明問題,就算是三國時期的荀彧、諸葛亮,恐怕都不及簫何。

范增雖沒進名士行列,但是,絕對是低估了的人物。其謀略方面,只比智聖張良弱那麼一點點。比三國時期的六大謀士,肯定不會差,只會強。

再說了,簫何、范增二人,在本土精英中具有很高的名望,影響力巨大。兌換二人出來,對於帝國的穩定是有好處的。

葉童抬頭瞄了下大坐的人,看到小太妹、秦檜、簫何三人後,嘿嘿一笑。以後帝國的丞相就是這三人輪渡坐。三人所籌建的組織確實更完善,其他組織與之相比,弱了好多。

「好了!大家都來了,說明白歐洲問題很重要。接下來,就是各抒己見,發表各自的看法,對於出兵一事,進行研究。畢竟,出兵不是一件小事,關係到帝國到底能從中獲得什麼利益。」葉童淡淡的道。

百里欣站起來道:「主公,歐洲的事,交給歐洲人民辦,咱們帝國沒有義務插手歐洲事務,還是賺錢比較好。」

經過十多年的培養,百里欣算是明白一件事,世間一切都是利。國與之間同樣是利益,沒有利益,為啥要出兵?

至於那些高大上的話,只能說出來讓外人聽聽,真不能當真。

還別說,百里欣的話,獲得了在坐很多內閣成員的支持。現在的內閣成員,一心一意只賺錢,那裏管其他國家的死活。只要不在自己家發生戰亂,就沒義務出兵。

簫何點頭道:「將軍,本人也贊同百里欣之言,歐洲離咱們帝國真的太遠了,沒有辦法顧及。帝國對歐洲人民已經非常不錯了,要武器裝備,沒有一絲猶豫,馬上供給。那就是最大的支持,出兵的事有點難度,無法向百姓交待啊!」

什麼叫馬上供給?

人家歐洲人民是花錢購買的好不好,並非是免費贈送。而且,價格還死貴,完全是暴利行為。

向百姓交待?

交待什麼啊?

說白了就是不想出兵,出兵沒有什麼好處,撈不到更多的利益,純屬是白忙活,肯定秦帝國不願意幹了。

小太妹開口道:「秦帝國發展雖然不錯,但是,帝國的錢不是能隨便開支。帝國有好多地區需要建設,象我們的東大陸,剛剛接管過來,搬遷的人口只有數百萬。

搬遷百姓要花錢,修建城池要花錢,基礎設施建設要花錢。帝國需要花錢的地方真的很多。那裏有錢來幫助歐洲人民,歐洲的事,還是由歐洲人民自己解決吧!」

小太妹的話,其實是代表了內閣的意見。因為內閣確實看不到出兵后,帝國能獲得啥利益。

正如小太妹所講,帝國確實有很多事需要花錢,而且是花大錢。剛剛開通斑馬運河,剛剛接管東在陸,整個基礎設施不完善,還要在東大陸上繼續修建公路、鐵路,那都要花錢。

曹參道:「主公,卑職也不同意出兵歐洲。冒頓雖是帝國的死敵,但是,冒頓已經無法威脅到帝國的安全,沒必要出兵清剿。

何況,出兵對帝國來說沒有什麼利益。讓歐洲再多混亂下去,對帝國的發展有好處。一旦歐洲不亂,外貿方面損失會很大。」

傻子都明白,對外貿易真心賺錢,利潤是十倍的增加。

之所以有那麼大的回報,一方面是帝國的產品真心好,另一方面是戰爭。戰爭期間,歐洲不再生產糧食、布料、武器裝備等物資,全部要靠進口。

幾年下來,各歐洲皇室的黃金、白銀萎縮好多,都到了秦帝國的口袋中。別的不說,只是西亞城一年的銷售收入就是數千億,南亞城稍小一點,同樣有數百億的銷售收入。

對外貿易佔到秦帝國GDP的三分之一,國內銷售佔三分之二。整個帝國的經濟,全靠對外貿易拉動,戰爭拉動。

第四兵團表面上看是接管東大陸,其實,需要的物資是天文數字。對帝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帝國經濟的拉動效果很明顯。

「老蒯,你說說看?」

蒯徹起身道:「主公,本人反對出兵干涉歐洲事務。」

「原因?」

蒯徹走到地圖前,用手指著二條河流道:「主公,秦軍已經佔據了第一條伏加河以東地區。若是把前線往前推進,那歐洲人民肯定不願意看到。再說了,時機不到,就算要出兵,還得讓歐洲人民多打幾年,等冒頓疲憊不堪時,再出兵不遲。」

大家的眼睛早瞄著那二條線,若是再前進一步,帝國的面積猛增。關鍵是,全是平原地區,不再是高原地區。

說實話,葉童不動心那絕對是騙人的話,另一條伏加河一帶,全是大平原,適宜耕作。

「軍方呢?軍方的意見,說一下吧?」

軍方?

軍方肯定是支持出兵,沒有那個將軍嫻地盤大,巴不得將整個星球拿入管轄。只有出兵,才有功勛。

林逍站起身來道:「將軍,末將反對出兵干涉歐洲事務。」

哦!

林逍的話才一說完,軍方一波大佬馬上眼神瞪了過去。

丫的!

是軍方人說的話嗎?

就算海軍撈不到,也不能這樣說話啊!

還沒等陸軍幾個大佬開口,周瑜站起身道:「將軍,末將也反對出兵干涉歐洲事務,關鍵是時機不成熟。」

小韓信可急了,不出兵那來的軍功啊!馬上站起來道:「林將軍、周將軍,你們海軍撈不到,也沒必要打壓陸軍啊!」

穆桂英插話道:「就是!吃不葡萄說葡萄酸。你們二人意見不算數,這次出兵是陸戰,出兵得聽陸軍的。」

眼看軍方大佬吵起來,葉童開口道:「好了!每個人都有發言權。陸軍也不要一棍子打死,先等林逍、周瑜二人說出原因再研究。」

林逍、周瑜二人肯定有原因沒說,否則怎麼可能會反對。大家都是軍人,再怎樣斗那是窩裏的事,對外是團結一至的。

林逍站起來道:「將軍,帝國剛剛接管了東大陸,只在東大陸上修建了十多座城池,那是遠遠不夠的。

帝國想要發展東大陸,就必須繼續下大力氣、花精力治理東大陸,這一點內閣應該有方案。

斑馬運河開通后,讓東西相連,是一件好事。但是,咱們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東大陸北部地區,因為還有一片南部地區沒有接管。那片地區真的很大。上面有眾多的土著、豐富的資源。

那才是帝國要關心的重要問題。相對來說,南部片區比歐洲更容易,利益更大。所以,末將認為,先解決南部片區的的大陸,等歐洲再打幾年,等雙方都筋疲力盡的時候,帝國再出兵不遲。」

周瑜道:「將軍,末將也有同理,覺得出兵歐洲時機不對。還是先解決東大陸南片區為妥。」

「說下方案吧!」

林逍道:「將軍,方案什麼的沒有,有的只是個思路。末將認為,只要在這裏興建一座城池,動員帝國和商人到那裏銷售產品,那樣就能吸引更多的土著。

要知道,那片地區真的生產率很低,還處於最原始的石器時代。土著整天為吃飽肚子犯愁,帝國有大量的糧食。

為什麼不拿出來支援一下那地方的土著,只要有吃的,想別當地土著能很快聚集起來,配合帝國對該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開採、種植等事宜。」

小太妹看了看地圖,馬上表態道:「內閣支持此方案。考慮二點,一是歐洲混亂不可能一起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走向和平,到那時,帝國對外銷售會大大萎縮。開闢銷售渠道,對帝國有利。而南部片區,確實是一個消化帝國產品的好地方。」

簫何道:「同意該項方案。」

蒯徹、曹參、百里欣等人全都投了支持票,均覺得開闢東大陸南片區是勢在必行。對出兵一事持懷疑態度,畢竟看不到利益啊!

花木蘭搖頭苦笑道:「原本末將是支持出兵的,但是,鑒於特殊原因。末將還是覺得出兵的時機真的不成熟,讓歐洲人民再打幾年,那樣,到時候出兵不晚。何別要提前出手呢?」

范增道:「支持林逍將軍意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秦帝國崛起之逆轉國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秦帝國崛起之逆轉國勢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1章 反對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