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企圖自殺的年輕人,之所以想自殺是因為無法忍受未來的40年都和今天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知道就連一年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都不可而知,更何況是40年以後。說實話,他認為40年以後也會和現在一樣,這個想法本身就很讓我吃驚和不解。

對於眼前的現狀他大概沒有什麼特別的不滿。真正每天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忙著活下去,哪裡還顧得上煩惱呢?雖然如此,他對現狀肯定是抱有不滿和怨言的。一想到自己在這種狀態下度過40年,一種不安和茫然的情緒油然而生,促使他萌生了輕生念頭吧。

即使你現在對自己的將來能畫出大概的藍圖,你的人生也不一定能完全照著這個藍圖去實現。即使你是高學歷、就職於一流企業,也不能因此而高枕無憂。在這個競爭社會,即使你眼前的人生走得十分順利且成功,依然需要繼續保持下去。如果你身為一個「勝者」內心卻為競爭對手的意外出現或某一天自己成了這個競爭社會的落伍者而戰戰兢兢,那麼根本就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勝者。勝者,到底是指哪一種人呢?或者說,我們真的非要當勝者不可嗎?

和這種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抱著茫然和不安的人不同,有一類人是現在身處艱難狀態,覺得每一天活得都很疲憊。曾經有一個年輕人來找我做諮詢,他用那無神的目光望著我,給我看刀割疤痕,說,「我又幹了傻事了……」這類人只能靠自殘帶來的傷痛,才能感覺到生命的實感。到後來這種狀況會越發不可收拾,不再滿足於割手腕的程度,強烈地渴望了斷生命。

還有一類人,會不可控制地實施家暴,虐待孩子。他們大部分都曾經是家暴的受害者,遭遇過父母的虐待。但不管父母對自己做過什麼,他們都會主動選擇相信父母是愛自己的。等他們長大成人、為人父母后,會對孩子做出和當年的父母相同的事情。當他們發現自己雖然虐待孩子,但內心卻是愛著孩子的話,就更能有力證明當年父母也是出於愛才虐待自己的。越是這種人,其實越深愛孩子。虐待孩子也是出於這份深愛。和那些因不聽話而去責罵孩子的父母相比,這類人所抱有的煩惱和痛苦屬於完全不同性質和範疇的。

和這些例子不同,還有一類人是為其他事情所煩惱和痛苦。歌德曾經說過,「人只要在努力,必然會陷入迷茫。」對於這個世界的不公、不合理感到憤怒,下決心揣著夢和理想認真活下去的人,和一開始就放棄人生的人不同,前者始終會為各種煩惱和迷茫感到困擾。就這類人而言,活著必然是一件艱難不易的事情。

這種時候,總會出現老於世故的人,會告訴他們現實有多殘酷,勸他們「現實點」,試圖阻止他們的去路。對於這些論調,的確很難去反駁。因為,終究,年輕人會接受所謂現實的洗禮,放下曾經高舉頭頂的理想,埋頭活在現實中。

還有的人即使陷入了困境,還是會努力追求幸福,不停地告訴自己「人生如願」。有一天他們會發現人靠一個人是活不下去的,便會走進人際關係之中。發現人際關係就是所有煩惱之根源,活著自然是不易的。這很正常。

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找我諮詢。他說他已經有十多年沒有外出,為了避開和他人接觸,他一直都躲在家裡足不出戶。

「我發現沒人能替我過我的人生。所以,想問問您我今後的人生路該怎麼走。」

以前的人生,並不能決定現在以及今後的人生。看得出,這位年輕人終於決定把「今後該怎麼活下去」視為自己的問題來認真面對,之後我和他交談過幾次。該怎麼活下去這類問題不像是自動販賣機按鍵就能彈出飲料那麼簡單地獲得答案,但是,如果你打算真摯而認真地過活,那麼這個問題是絕對繞不開而必須面對的。

本書中,我將從目的論的觀點出發,扒開「活得累」這一狀態的外表去查看它的真正實體。接著,和大家一同研究究竟該怎麼做才能逃脫這種困境。我的研究和考察是基於奧地利精神科醫生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創立的個人心理學(Individualpsychologie,individualpsychology)而進行的,它在日本是以創始人阿德勒的名字來命名的,叫「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曾經是弗洛伊德維也納精神分析協會的核心會員,只是到後來,學術上與弗洛伊德出現了分歧和對立,尤其是目的論的觀點上,他認為「過去的人生不決定現在以及將來的人生」「人不能以意識和無意識來區分」(individual原義是「不可分割」),於是就和弗洛伊德分道揚鑣,自成一門體系。

阿德勒心理學是對常識的反命題,它對於現有的價值觀、無意識所主張的文化自明性也是持批判立場的,很多人對這個主張表示不可理解,也反對實踐它,但是我希望本書能給大家帶來一個契機,幫助大家擺脫當下的艱難困境,得到幸福的人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不想活得這麼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不想活得這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