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索酒勸金船,醉蓬萊、定西番。五零三

第518章 索酒勸金船,醉蓬萊、定西番。五零三

「當然。」

行雲說的堅定,唐逸答的也沒有絲毫猶豫!唐逸也並不想再見到中原武林損傷,徒令親者痛仇者快!

行雲見唐逸答的肯定,登時望了過來,便等唐逸的答案。

唐逸見狀,也不耽擱,隨即言道:「其實說將起來,此番小門小派的爭殺,已有年多,多半也開始疲了,畢竟門派若是小了,哪還可能有名門的韌性根基?一戰往往擺弄可要了那些門派的性命。所以名門若有心壓制,只要有謹慎的安排,實現起來並不太難,只是抹平這些仇恨,卻幾乎不可能。」

行雲的眉頭登時一皺,似是有些不滿。

唐逸當下搖頭道:「有江湖必有恩怨,便是鄰里親戚都會有紛爭,更不說那些刀頭舔血的江湖人,尤其小門小派,牽掛少了,行事往往更加肆意。所以名門要做的,並不是讓中原武林再無仇殺,那根本就不現實,名門要做的其實與德皇前輩一樣,讓小門小派也有秩序便可,只要小門小派有了秩序,才能真正的減少他們仇殺。」

行雲並非不懂江湖中事,只是一時心疼這許多人死於非命罷了,如今唐逸說的透徹,行雲自然也想的開了些,沉吟道:「你的意思是說,要名門去做那些小門小派的德皇前輩?」

唐逸輕拍了拍手掌,贊道:「正是如此!這江湖沒有規矩秩序不行,但又不可能管的太過嚴格,名門大派不是官府,也沒有官府那麼強大的勢力,且官府又怎地?官府朝廷也不能保證四方平安一世,否則也就不會有朝代更替一說。」

行雲聽的明白,當下點頭道:「如此說來,其實原本名門就是這麼做的,只不過自家沒有意識到,所以並不刻意,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名門知曉他們的責任,刻意維持秩序。」

說到這裏,行雲的面色忽然古怪起來,有些為難道:「名門去做小門小派的德皇前輩,這倒不十分的難,名門大派,總有能人,小門小派也不似名門那麼難以疏導。只不過如今真正的德皇前輩已然仙去,又有誰來為名門疏導監督?若無人疏導監督,怕名門之間的和睦難維持的長久。」

唐逸聽的一怔,隨即省道:「原來如此,想來各派掌門既希望有人能盡德皇前輩之責,可又恐那人權力太大,以至侵害他們的利益。」說着,看了看行雲,搖頭道:「難怪他們不親自來問我。」

行雲也是搖頭道;「如今名門雖然彼此和睦,可終究門派有別,他們有此想法也無可厚非,只是這江湖中本就只有一位德皇前輩,似德皇前輩那般才智德行的,又豈會常有?」

唐逸聞言,沉吟起來,行雲也不打擾,便就陪他思索,好在唐逸並沒有想上太多時間,便就有了主意,當下一笑道:「我倒有個法子。」

行雲聞言一喜,他本就是來問計的,唐逸的智慧,他自然相信,只不想竟然這麼快便有了答案!行雲當下便是追問。

唐逸見行雲真誠,當下也是誠道:「此法不難,不過要與另外一事合在一起,才能夠實行見效。」

行雲一怔,隨即便問道:「什麼事?」

唐逸言道:「方才不是說了東西兩盟要取消?」

行雲點頭道:「不錯,此等分裂中原武林的盟約,自然不能留下,當年如此,也不過是權益之計,德皇前輩無奈之下,眼看名門便要相爭,所以將危險都攬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才維持了中原武林的安定。可如今既然德皇前輩不在,沒了維持之人,且名門也是和睦,自然不能反再添加裂痕。」

唐逸一合掌道:「沒錯,不過雖然東西兩盟取消,但名門之間不能全無練習,如今名門難得和睦,那不如趁此機會用另外一種形式,將名門聯繫起來,形成一個整體。」

行雲不禁問道;「嵩山之盟?」

唐逸點頭道:「嵩山之盟確實是一種聯繫,不過五年一次,太過鬆散。」

行雲有些不解道:「那你的意思?」

唐逸沉吟道:「若要我說,嵩山之盟其實不錯,問題就在於相隔時間太遠。不過若是將時間改為每年一次,卻有太近,畢竟名門大派,天南海北的,一年便聚首一次,來回最少一月,再商議大事,如此耽擱,誰都負擔不起。」

行雲也有同感道:「各派門內還有許多瑣事,不可能總去嵩山,也正因此,嵩山之盟才定為五年一次。」

唐逸點頭道:「所以我覺得嵩山之盟要做些修改,每五年一次大會盟不變,餘外,可以由各派出些宿老,齊聚嵩山常駐。」

行雲聽的先是一怔,隨即眼前便是一亮!

「若要各派宿老長駐嵩山,平日裏便可隨時商議大事,與各自門派可做書信聯絡,實在有大事難皆,再開大會盟!」行雲一拍桌子,笑道:「唐弟果然非凡!只片刻便先感到了這等妙法。」

唐逸聞言,如實道:「這其實並非什麼新鮮辦法,只不過我乃半路才入的江湖,所以不受太多江湖舊例約束,其實這個法子乃仿自朝廷。」

唐逸說着朝頭上一指,繼續道:「朝廷派官員管理地方,地方官員雖也有述職,可不能頻繁,若有要事,便上奏摺,而且朝廷也會派人下去監督行事。所以說我這法子,不過反其道而行罷了。畢竟我們不是誰派下的官員,所以由各自出人手,合在一起議事,且保持書信來往。如此一來,雖然名門天南海北,但卻能時刻互通有無,做出決策。」

行雲聞言頗是興奮道:「若能彼此時常聯繫,便也少了許多猜疑,更可保我中原武林的安定!」

唐逸點頭道:「名門之間,雖有利益之爭,可也因彼此猜忌,徒惹許多煩惱,就如各派都會在外安排暗樁,就此監視其他名門動向。」說着,唐逸笑道:「少林眼下就必有其他九大門派的暗樁,反之過來,其他九大門派的眼前也必然有少林佈下的暗樁,如此一來,暗裏收集的消息本就難保真實,更不說暗樁本就令人不快,彼此又怎能互信?」

行雲點了點頭道:「這卻也是。」隨即又笑道:「既然你都說了,那必然是有解決之法了。」

唐逸微笑道:「其實說穿了卻也簡單,那就是將暗樁放在明面即可。」

行雲聞言,想了想,不由得贊道:「不錯,其實暗樁本就不是什麼秘密,留着只能若人猜疑,倒不如轉暗為明,既光明正大,又可加緊各派聯繫,遠比暗中窺視強上百倍!」

唐逸笑道:「確實如此。」隨即心道:「若是暗樁化明,劉神醫也不必活的那麼辛苦。」

行雲反覆思量唐逸的建議,越想越覺得可行,越想越覺得有益,不由得大加稱讚,二人又談些細節,行雲忽然省起一事,問道:「那這些與為名門再尋一位德皇前輩有何關係?」

唐逸笑道:「自然有關。既然名門之間的聯繫加強,彼此互信,且消息傳遞也是靈通,嵩山之上,更有各派宿老坐鎮,那麼這德皇就不需另外找人,只需自名門之中產生便是。」

行雲被聽的入神,卻不料唐逸忽然這麼說,隨即愕然道:「名門之中產生?那豈不因此生亂?」

唐逸似是早有預料,當下安然道:「若是選自一門一派,旁人自會擔心那一門派做大,生亂卻是必然,可要是十大名門,每門出一代表,每年輪換一人,不就皆大歡喜?」

行雲面色一變,擊掌道:「好辦法,這樣一來,人人有份,既不偏依,又可令每一名門都有機會,正好!」

說到這裏,行雲沉吟道:「如此說來,最重要的就是這些宿老住在何處,雖然是嵩山之盟,可既不應偏向太室也不應偏向少室。」行雲口裏說着,腦中隨即閃過一處地方,隨即道:「不如便就在封祀壇邊建一處所在。不偏不依,還可以此銘記嵩山決戰所造成的傷害,告戒名門之見間,永不再戰!」

唐逸點頭道:「封祀壇邊確實最好。」

行雲越想越喜,不由得贊道:「唐弟出的好謀划,不如一會便隨為兄去說與眾掌門聽,想來他們定也會同意!」

唐逸笑了笑,也便應下。

行雲此刻興緻正高,當下再道:「只要名門再無隔閡,精誠團結,又能聯繫暢通,那要安定中原武林,實在是不難。」

唐逸聞言,忽然道:「名門作用,可不僅是對內。」

行雲一怔,隨即若有所思道:「師弟曾與我說,說唐弟你在施計剿滅四十九院后,便曾經謀劃過,說要去日本島上?莫非名門除去對內,亦要對外?」

唐逸當下點頭道:「正有此事,只不過那時大家可能誤會了我的意思,以為我是惦念那些千年前遺失的武林秘籍,實則我更關心的並非秘籍。」

行雲直了直身子,全心來聽,唐逸也收了笑容,漸漸肅道:「我中原武林千百年來,有個大問題,可能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那就是除了內鬥,涉及到與外人爭殺,從來都是域外人來我中原挑釁。」

行雲想了想,隨後點了點頭,這倒是事實。

就聽唐逸再道:「說將起來,這責任也不全在中原武林,畢竟中原之地最是繁華富庶,域外則不是苦寒便是貧瘠,如此一來,我等自然少了進取之心,而外人則多了貪圖之意,這才形成千百年來的奇景,偏偏是最為強盛的中原武林,最容易被外人侵略,雖然每次中原武林都會勝利,可損傷的畢竟是我等親人同胞。」

唐逸說到這裏,看了看行雲。

就見行雲滿面的沉思,片刻之後點頭道:「如此說來,名門還應有守土之責,且並不能一味防禦,等人欺上門來。」

唐逸鄭重點頭道;「正是!就如狼神殿,雖然不強,且失敗連連,可一個單傳門派卻能延續千年,禍亂我中原武林,每次失敗,不過是退回域外,便就了事,這實是不該!」

行雲聽到這裏,心中已經瞭然,雖然他知道唐逸必然還有許多詳細安排,不過大體上自己卻也懂了,且對唐逸更是高看一眼,只覺得這少年有着遠超他年紀的遠見!

「所以名門不只要守土,更要開拓出去!」行雲再坐不住,想起唐逸所言,當下站了起來,在院子裏走着,口裏則道:「雖然四十九院被滅,日本島上再難有威脅到我們的門派,不過我們也不能坐等其恢復,我們要派人前去,或收回秘籍,或親手建立門派,監督阻止島上再有威脅!同時我們也要去關外,去西域!」

說到這裏,行雲忽然一頓,似是想到了什麼。

唐逸也站起身來,似是知道行雲所想,當下點頭道:「不錯,原本我們在西域是有根基的,天山劍派便是,只不過天山劍派以女子立派,實在不夠強硬,且天山劍派也確實威脅到了我們的敵人,所以那胡人才出手,先毀了天山這肉中之刺。」

果然,自己方才便想到了天山劍派,如此看來,武帝出手毀去天山劍派,可不只是為了當做擾亂中原武林的引子那麼簡單。

又想了想,行雲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們便更要重建天山,永鎮西域!」

唐逸見行雲完全理解了自己的意思,當下點頭道:「名門對內維護秩序,對外監視抵禦一切敵人!這才是名門的全部責任。且對外擴張,不僅保護了我們中原武林不受侵略,更能分散名門的注意。」

說到這裏,唐逸忽然道:「崆峒派為何就對中原之爭不怎麼感興趣?便因為崆峒派的重心多在關外貿易,利益不在之處,誰又會注意留心?而名門太過注意中原利益,時日久了,終究還是要出事的。」

行雲聞言,不得不承認唐逸言之有理。

二人當下再仔細談了一番,隨即起身,其他名門之長也得了消息,趕至前廳,眾人坐在一起,自然又是一番商議。

當然,唐逸所提計劃,大體上沒人反對,唐逸的計劃並沒有損害哪家名門的利益,而且因為輪流做莊,每個名門實際上還都得了好處。再有對外擴張,西域的貿易,日本島上的遺落秘籍,這些可都是實在的利益。

餘下相商的不過都是些旁支末節罷了。

便如此,眾人直談到了夜裏,盡歡而散!

※...※...※

轉眼便是半年過去。

這半年裏,中原武林因為名門的強勢回歸而漸漸安平下來,雖然不是所有人都不再爭殺,可終究恢復了秩序。

而名門回歸之後,當下再盟嵩山,定下約定,各派出人,在封祀壇邊共建議事之所,互相派人常駐,互通有無,彼此聯繫,自此,矛盾猜疑大大減少。

而且唐逸再是進言,封祀壇邊的議事之所中不僅有十大名門中人,也有九輔的位置,甚至其他門派,若有大事,亦可前來,交由眾人共議。

如此一來,嵩山之盟比之以前,更得江湖人的好評,再因名門安穩下來,中原武林自然也便安定下來,中原武林又恢復了往日安平。

而這半年的時間裏,也足夠將之前發生的一切傳遍中原,武帝的陰險狡詐,德皇的驚天佈置,行雲和七派在暗處隱忍,唐逸和唐門在明處艱難,四十九院的覆滅,點蒼和崑崙的翻然醒悟,唐家堡前的激烈,還有大漠中的最後一戰,直似傳奇一般。

五月,春夏之交,登州。

登州港的口眾多,往日裏便是千帆雲集,商賈遍地,而今日更是湧來萬多武林人士,直將港口占的滿滿,十數艘巨船,靜靜的停在一旁,等待着揚帆出海。

「預祝此行順利!」

唐逸笑了笑,與身旁眾人同聲齊道。祝福之言說完,眾人便將酒水遞於身前之人,而此刻站在唐逸身前的,正是萬劍宗宗主行雲。

此行出海,便是以行云為首,連同少林、武當、飄渺天宮等東方門派,遠航日本島去,將千年前中原武林遺失下的秘籍盡皆帶回,並且還要查明島上的門派情況,防止其日後再來威脅中原武林。

「並且此行也要將倭寇的航線察明,留下人手駐紮在日本島與朝鮮之間的對馬島上,絕不能再讓倭寇肆虐中原,必要於源頭斬斷!」行雲說罷,接過唐逸遞來的酒,隨即一飲而盡!

唐逸聞言,則是笑道:「今朝勸酒在登州,明日醉醒卧蓬萊!」

行雲聽了,豪情大起!再看他身旁之人,等喝過了酒,便與人話別,準備登船出海,不過行雲卻將碗朝旁一伸,著人將酒重新滿上,隨即遞迴唐逸的身前,笑道:「今日為兄遠去日本島上,明日唐弟你便要遠赴天山,你我一東一西,俱是為了中原,我又怎能只讓你敬我?」

說着,行雲再將酒碗一推,唐逸哈哈一笑,也自爽快的接了過來,同行雲一樣,將那酒水一飲而盡!

==============================================================

PS:至於行雲和唐逸怎麼一東一西,也就不必贅述了,呵呵。

PS2:《彈指歌》完本!慶祝!

PS2:一會還有後記。(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彈指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彈指歌
上一章下一章

第518章 索酒勸金船,醉蓬萊、定西番。五零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