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誰是最佳人選(一)

第二章誰是最佳人選(一)

第二章誰是最佳人選(一)

周末的鈴聲驟然響起,剛才還鴉雀無聲的教室,頓時變得嘈雜起來。

一陣人聲鼎沸的喧鬧過後,樓梯和走廊漸漸平靜下來,不一會兒,整座教學樓陷入靜寂之中。

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周末放學,岳洋並沒有急着回家。他兀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忙着做功課。

他時而埋頭思索;時而透過明亮的窗戶玻璃凝視一下校園裏正在漸漸散去的同學;時而把那支碳素筆放在手心轉來轉去。

到了周末,學生們像出籠的小鳥,一個個心急火燎地趕着回家。何況,有些家長已早早待在校門口焦灼地等候了。不過是幾天時間沒見到孩子,父母們早已是望眼欲穿了。

有的家長剛吃過午飯就來了,一個個站在瑟瑟的秋風裏,歪著腦袋長頸鹿似的往校園內窺視。那一刻,若是誰望見了自己孩子的身影,對他們來說,應是最大的幸福了。

放學鈴一響,等候多時的家長們,就會搶先將孩子接上,然後打道回府。

岳洋儼然是一副神不守舍的樣子,他一定有心事。今天,他的確有些反常。

在以往,每次周末,岳洋都會早早地收拾好書包,翹首期待放學鈴響起那一刻的到來。放學的鈴聲在他眼裏簡直就是發令槍,一旦響起,他就像蹲在起跑線上的運動員,搶先衝出教室。

他像只袋鼠,從樓上一蹦一跳地下來,再快速地在車棚里找到那輛海藍色自行車。不過,每次放學岳洋並不急着走出校門,而是先偵察兵似的向四周環視一陣,等鎖定了要尋找的目標,才緩緩地隨着人流離開學校。

像今天這樣,獨自留下來做一會兒作業再離校回家,對岳洋來說,還是第一次。

天色已有些晚了。岳洋終於慢騰騰地拾起書包,書包收拾好了。他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教室的窗戶,確定都已關好,才心事重重地走出來。

鎖好教室門,岳洋抬眼看了下頭頂上那個白底紅字的八(二)班門牌,無奈地苦笑了一聲,然後快步向樓下走去。

岳洋長得高高的,瘦瘦的。他身高足有一米八,是班裏的第一高峰。他彈跳特別好,在籃球隊里司職中鋒。

校園裏靜悄悄的,連個人影也沒有。

岳洋感到一下子輕鬆了許多,彷彿走在了真空裏,稍一用力就可以飛起來。於是,他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劉歡的那首《從頭再來》。

岳洋是天生的五音不全,唱起歌來一張嘴就跑調。岳洋是有自知之明的,當着外人的面,是從來不唱歌的。今天校園裏沒人,他才一展歌喉的。

岳洋喜歡這首歌,是因為「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這句歌詞。這首歌常會讓他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

岳洋是個懂禮貌的孩子,見到學校老師,甭管是教過他的,還是沒教過他的,都會主動打聲招呼。雖說這些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可是,對眼下的孩子來說,這已是非常難得了。

現在的孩子大都被父母寵壞了,啥事兒都是有求必應。溺愛過度的孩子們在家裏是「皇帝」,在外面是「幫主」,都以自我為中心,高高在上。見了給自己上課的老師還會象徵性地問候一聲,若是遇見其他老師就會視若不見,或是扭頭走開,連這最起碼的禮貌也沒有。

這大概與岳洋從小所受的家庭教育有關,他的爸媽在這方面一直對岳洋要求很嚴格。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小時候岳洋是由鄉下的爺爺帶大的。爺爺是一名退休的小學老師,教育孩子還是很有一些方法的。

學校的門衛李兵是非常負責任的。也難怪,現在校園安全事故頻頻發生,搞的學校和家長人心惶惶。

作為一名門衛,當然明白這項工作的分量有多重。

因此,上課時間若有學生離校,或是有人遲到,李兵都會打電話進行證實,得不到班主任的許可,就決不放行,或是扣人,有時會讓班主任來認領。

為此,同學們十分憎恨他,背地裏都稱他「老李頭」。岳洋卻不這樣,一直都很有禮貌地稱李兵為李大爺。

李兵見岳洋這麼晚才回家,就急忙從門衛室走出來迎了過去。

別看育英中學有四十多個教學班,近兩千名學生,可是,岳洋對李兵來說,卻十分熟悉。

原因有兩個:一是岳洋每次見到李兵,都會非常有禮貌地喊一聲「李大爺」;二來岳洋的爸爸岳一博是醫院的外科醫生,去年李兵的妻子闌尾炎動手術,就是岳一博主刀做的。

雖說是一個小手術,可也住了近十天的院。岳一博聽說李兵是兒子所在學校的門衛,當然給了他不少關照。為此,李兵對岳一博分外感激。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誰又會把一個門衛看在眼裏呀!門衛是什麼?說白了,還不是個看門的!

當着病友的面,岳一博能主動過來親切地詢問病情,還噓寒問暖的,病友們紛紛向李兵投來了艷羨的目光。那次住院,岳一博讓李兵掙足了面子。於是,李兵對岳洋就有了一份很特殊的感情。

「怎麼才走呢?」李兵伸長了脖子,老遠沖岳洋喊起來。岳洋叫了聲「李大爺」,然後微微一笑。

李兵見岳洋一臉輕鬆,不像有什麼事,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他再三叮囑岳洋,路上要當心。岳洋一邊點頭,一邊走過了那道半開着的推拉式電動大門,隨後飛身跨上了自行車。

秋日的黃昏,還有幾分暖意,金色的陽光懶洋洋地灑滿了城市的街道。正是下班時間,又是周末,走走停停的車輛密密麻麻地填滿了一條條柏油路。

岳洋的車技是很不錯的,他左衝右突,自行車像長了眼睛,躲閃著路上的行人和緩緩駛過的機動車。

前面就是那個風景怡人的人工湖了,岳洋情不自禁地用力蹬了幾下自行車,車子箭一般向前駛去。

人工湖不是很大,形狀像一個雞蛋。騎自行車,用不了一分鐘,就能將它甩在身後。每次路過這裏,岳洋都會故意放慢速度,為的是能更長時間欣賞湖面的風景。

清澈的湖水映照着垂柳的倒影,湖面蕩漾著粼粼波光,路過人工湖時,岳洋的心情彷彿好了許多。可是,當他從空蕩蕩的湖畔駛過時,落寞又莫名地湧上心頭。

學校離家約三公里的路程,不一會兒,岳洋就到了樓下,把自行車鎖好,他快步上了樓。

門鈴只響了一下,門就開了。

岳洋比以往整整晚了一個小時才到家,媽媽袁霞早已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要不是剛剛給學校保衛室打了電話,從李兵那裏打聽到岳洋剛離開學校,她早就催著岳一博到學校找岳洋了。

一見到兒子,袁霞喜出望外地迎上來親手把岳洋背上的書包接在手裏。

袁霞的目光像是抹了萬能膠,牢牢地粘在了岳洋身上,從頭到腳仔細地看了好幾遍。除了鞋底之外,岳洋身上能看到的,她全都瞅了個遍,生怕幾天時間沒見,兒子身上缺了什麼。

和以往相比,岳洋這次放學回家,岳一博顯得要平靜許多。他懶洋洋地從沙發站了起來,習慣性地用手撫摸了一下滿頭的短髮,說:「回來就好,趕緊吃飯。」

和袁霞相比,岳一博的表現似乎有一些冷淡,要知道,以前岳洋

放學回家,從肩上接過書包的都是岳一博。這次卻換成了袁霞。飯菜實在是太豐盛了,怕是招待尊貴的客人也不過如此。

每次回家,袁霞總是準備很多飯菜。三口人放開肚皮吃,連一半都吃不掉,剩下的全都倒進垃圾桶,的確有些浪費。對此,岳洋一直很有意見。每次提醒袁霞少做點,袁霞答應得倒是乾脆,可是,下一次還是按照「滿漢全席」的標準去做。

從走進家門到在餐桌前坐好,岳洋只是尷尬地沖着爸媽咧嘴笑了一下,他並沒有說一句話。

岳洋瞅了一眼面前的煲雞湯、大閘蟹、清真鯽魚等滿桌子的美味佳肴,居然一時不知道吃哪樣兒好了。

他睨視了一眼正目不斜視地望着自己的袁霞,壓低聲音說:「媽……以後不要做這麼多菜了,吃不掉怪可惜的。」

「洋洋長大了,也懂事了,都知道勤儉節約了。」袁霞咯咯地笑着,把一大塊鯽魚肉的魚刺剔除乾淨,然後夾到岳洋麵前,說,「多吃點,功課那麼累,多補一補,看你瘦的,怕是刮陣風都能把你吹倒了。」岳一博也隨聲附和地說:「就是,只要能考出好成績,花再多的錢

咱都不怕!」岳洋一臉感激地望着爸媽,只好低下頭一聲不吭地吃起來。

大概岳洋是真的餓了,頃刻間,他嘴裏已填得滿滿的,腮幫子鼓了起來。袁霞一邊叮囑岳洋慢點兒吃,一邊瞅著岳洋直樂。

快吃完飯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岳一博忽然開口了:「我已經收到學校發來的短訊……怎麼會是這個樣子,真讓人難以置信啊!吃完

飯咱們好好談一談。」聽了岳一博的話,岳洋悶悶不樂地放下筷子,停下了吃飯。

袁霞狠狠剜了岳一博一眼,故作生氣地說:「有事也得等洋洋吃完再說,正吃着飯呢,亂說什麼?」

岳一博也知道自己過於心急了,自知理虧,低下頭不再說話。

岳一博的話讓岳洋原本已經平靜了的心情,又變得沉重起來,彷彿胸口處壓了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他感到有些喘不上氣來。

每次考試完成,學校都要把學生的考試成績用短訊的方式,第一時間發送到家長的手機上。這一舉動還被校方美其名曰「家校通工程」,並且,經過問卷調查,這一舉措還得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難怪支持率這麼高,現在的家長,的確太在意孩子們的考試成績了!家長對孩子成績的關注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勝過了愛惜自己的生命。

岳洋忽然莫名地厭惡起手機來。

手機,這個精美的小玩意兒,曾經讓他不止一次地感到驚奇。記得小時候,岳洋每次哭鬧,岳一博都會摸出手機逗引他。不管岳洋哭得多麼凶,一抓起手機,哭聲總是戛然而止,每次都是那麼靈驗。因此,岳洋對手機向來是情有獨鐘的。可是,此時此刻,能夠接發短訊的手機讓岳洋感到無比憎恨。

這次聯考,從校領導到任課教師都格外重視。試卷是請外校的名師專門命題,考試的組織過程也是無比嚴格。考試前學校還表示,等考試出來還要專門召開一次表彰大會。家長們自然對本次聯考充滿了期待。

可是,岳洋卻在如此重要的一次考試中,成績在班裏下滑了十幾個名次。考試又不是跳傘比賽,名次下降了這麼多,對岳洋來說,意味着什麼,他心裏再清楚不過。

哎,這能怪手機嗎?即便沒有手機,沒有「家校通」,這件事也只能躲得了一時,該來的終究會來。

屋裏的空氣驟然緊張起來,岳洋頓時有了一種缺氧的感覺,他感到一陣窒息。岳洋慢悠悠地吃着飯,腦袋變成了一個垃圾桶,裏面被亂七八糟的東西塞得滿滿的。

吃過晚飯,岳一博和岳洋並排著坐在了沙發上。袁霞手腳麻利地收拾完碗筷,把一杯熱牛奶和一盤核桃仁放到了岳洋麵前。

袁霞是醫院的護士,她曾專門諮詢過營養科的一位專家。專家說,牛奶和核桃有利於兒童的大腦發育,對提高兒童的智商來說是有一定作用的。於是,岳洋從小到大,就整天和牛奶、核桃打交道。

其實,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誰也不知道。

也許是牛奶和核桃發揮了作用,也許是岳洋原本就睿智聰明,反正從小學到現在,每次考試,岳洋總保持在班裏的前三名,從未出現過一次差錯。這一次,他出人意料地「敗走麥城」,又怎能不讓岳一博夫婦「如臨大敵」呢?

袁霞坐在了沙發邊上,半開玩笑地率先開了口:「洋洋,當初你爸給你起這個名字,可是費盡了心思。你的名字是別有用意的,是盼着你長大后,能夠『越洋』到國外留學哩。」說完,她自顧自地哧哧笑了幾聲。

岳洋白了袁霞一眼,並沒說什麼。

岳一博呷了一口茶水,語氣凝重地說:「這件事還沒敢跟你爺爺說,要是老人家知道你這一次考得這麼糟糕,非急着從鄉下趕過來不可。」

-----------------------------------------------------------------------------------------------------------------------------------------

孫健,作家,山東廣饒人。已出版長篇小說《同學會》《公考》《假如讓愛多等一天》《一起走過那年的雨季》等。《同學會》曾獲黃河口文藝獎,黃河口文化之星。短篇作品見於《小說月刊》《青年博覽》《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最文摘》《新民晚報》《博愛》等多家期刊。作品曾入選《名家微型小說精品》《中學生成長經典書系》《中國微型小說百年經典》等。

新浪微博:@zj孫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起走過那年的雨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起走過那年的雨季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誰是最佳人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