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求和

第420章 求和

金墨看出兩人打算,立刻命人阻攔。

他有預感,讓他們走掉,未來恐怕會成為大麻煩。

尤其是蕭紅鈺。

今天哪怕是用北越士兵的命來堆,他也一定要將這二人留下!

隨着金墨命下,忠誠的北越士兵根本不管武力差距,不要命似的前仆後繼地湧向計星跟蕭紅鈺。

換作旁人,今天大概真的就被困住,難以逃脫。

奈何現在在此處的,是計星。

他短暫閉目,重新睜眼時,眼底被銀輝所充斥。

磅礴力量如山嶽從頭頂壓下,讓附近空氣變得黏稠凝滯,那些北越士兵的動作也跟着變得遲緩起來。

計星抓着這空隙,轉身撈起鎮北侯屍身,拽著蕭紅鈺躍下城樓,身影在夜色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隨着他離開,思維動作齊齊變得獃滯的北越士兵們紛紛緩過來,他們發現敵人逃脫,當即惶恐到跪下,不敢直視大王子的眼神。

金墨身旁的大宗師也是滿臉驚訝:「這是什麼邪功?居然能影響到士兵們的心智動作?」

金墨沉着臉,沒有接話。

他懶得懲罰這些士兵,而是迅速趕回王帳,翻看起古老的書籍來。

眼神越發透亮明晰,只見眼底盛滿的,是志在必得的光。

*

長安。

陰鬱沉悶的天氣延續幾日,終於在今日下起瓢潑大雨。

烏雲低垂欲落,像是隨時可能壓在巍峨壯闊的宮城上。

大雨用力拍打着地面,模糊了長安城的繁華盛景。

天光被遮蔽得嚴實,幾乎要讓人忘記這是白日。

太極宮後宮內,景元帝正坐在趙淑妃的寢宮裏,逗弄才出生不久、尚在襁褓里的十皇子。

趙淑妃曾是身份卑微的宮人,因為長得肖像逝去的敏德皇后,而得到景元帝的青睞,短短一年時間裏,她晉陞極快,幾次越級晉陞,最後終於坐穩四妃之位,完成從宮人到寵妃的華麗轉身。

如今她更是為景元帝誕下最小的十皇子,深受景元帝的寵愛,在後宮裏可謂是榮寵至盛、風頭無倆,連周貴妃也要暫避一二。

可以說,這座皇城的后妃里,趙淑妃是最受嫉恨的對象。

多少人想效仿她,可惜不得其法。

到後來乾脆傳出趙淑妃有獨到的狐媚法子,才誘得陛下深愛她不已。

其實,只有趙淑妃自己知道,景元帝待她,已經不是去年盛寵時的模樣了。

那時候他參加任何宮宴,都要把她帶着,夜夜與她宿在一起,撫摸她的臉龐,喊着她的小名,還讓她叫他的名字。

兩人就像是這世間再平凡不過的一對夫妻,而不是什麼皇帝寵妃,過着簡單的日子。

興起的時候,趙淑妃甚至能使喚景元帝為她捶腿捏肩,是這後宮再沒有的獨寵。

但是現在,景元帝像是對她失去了熱情。

他有了新的寵妃,一月也來不了幾次,待她逐漸冷落。

而那些平凡溫馨的日子,就像是趙淑妃午夜夢回時的幻想般,只是鏡花水月。

若不是趙淑妃及時誕下麟兒,怕是真的要消磨在這深宮裏,跟其他妃嬪沒有任何區別了。

在後宮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趙淑妃也不復最初的天真爛漫,她知道自己在盛寵之時招惹多少恨意,要是她失勢,第一個整治她的就是周貴妃。

不過,今天她試着用十皇子名頭叫來景元帝,最後成功了,這也讓她鬆了口氣。

趙淑妃心裏明白,十皇子還是在景元帝心裏有些地位。

看着襁褓里咿咿呀呀的兒子,趙淑妃心裏稍安。

她乾脆跟景元帝說起十皇子的趣事兒來,專撿可愛好玩地來說。

景元帝聽得認真,趙淑妃也說得起勁。

可惜,趙淑妃沒能留景元帝太久。

很快有內侍叫走景元帝,說是有緊急軍情。

景元帝匆匆離開后,趙淑妃撫摸著襁褓里的兒子,問旁邊的嬤嬤:

「你先前說的那個法子,可是真的有用?」

嬤嬤面色沉靜,低眉斂目道:「淑妃若是不信,大可不用。」

趙淑妃看了眼兒子,咬咬牙。

「我用!」

不管怎麼樣,她都要藉著十皇子這個機會,重新拉回景元帝的心。

這樣她才能在後宮真正穩住腳跟!

*

景元帝來到書房時,發現幾位重臣都在裏面。

他知道是出了大事,打開緊急軍情一看,頓時面沉如水。

剛剛因為逗弄年幼十皇子生出的好心情,迅速一掃而空。

「鎮北侯怎會如此無能!連區區雲州都守不住!」

大臣們不好反駁,只能拱手說:

「陛下,現在鎮北侯已戰死,追責也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攔住北越軍。現在雲州已破,半數北地盡歸北越,若是他們再把慶州攻下來,北地怕是要徹底淪陷啊。」

「對啊,必須要先守住慶州。」

「現在沒了鎮北侯,鎮北軍群龍無首,鎮北侯世子又是個草包,還打什麼打?」

「難道不打,眼看着北越人攻下北地,打到長安來?」

「放肆!我長安真龍之地,豈是他們北越人可以染指的?」

「你說得輕巧,那你怎麼不去守城?」

大臣們說着說着,吵了起來,還吵出了火氣。

鎮北侯戰死,實在是一件大事。

這意味着鎮北軍失去首領,朝廷失去一員大將,更意味着大雲跟北越之間的局勢徹底扭轉。

大雲跟北越的這場戰爭,拖了數月,國庫耗空,大臣們早就不像初開戰那般,嚷嚷着要打北越人一個落花流水。

他們開始怯懦,開始後退,開始避戰。

這次軍情,更是戳中他們心窩子。

已經有人當着景元帝的面兒,說出「考慮求和」的話。

高座龍椅的景元帝面色陰沉,一言不發。

竟然沒有反對求和的意思。

下面的大臣交換眼神,差不多了解景元帝的想法。

轉眼朝堂之上,也出現了求和的呼聲。

剛開始只是零星幾個人提起,慢慢的,求和聲音越來越大,並且逐漸成為主流。

就在景元帝想要藉著這個勢頭,應下求和的時候——

楚國公,進京了。

「誰說想要求和?」

伴隨着中氣十足的聲音,楚國公霍章大步走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玄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大玄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20章 求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