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父子間隙

第三百零九章 父子間隙

淮陽樓是南京城裏數一數二的大館子,后廚的廚師就有七八個,今天東家停業請客,這些廚師自然一展所長,很快的時間內為東家準備出一桌正宗的淮揚菜。

中國餐飲文化博大精深,淮揚菜在西漢時期出現雛形,發展於唐宋,成型於明代,是中國八代菜系之一。明代的淮揚菜已經與後世差不多,除了沒有使用辣椒等未出現的食材,其他著名菜式都已經出現。

這一桌菜肴集合了淮揚菜的精華,有清燉蟹粉獅子頭、軟兜長魚、淮安茶饊、大煮乾絲、三套鴨、水晶餚肉等等,越其傑看到菜肴擺上,笑着說道:「老夫餓了,先吃飯,一會兒再說!」

馬鋮聽這個老饞鬼這麼說,也不敢反對,只要陪着這個老傢伙一起吃飯。但馬鋮的心思不在吃飯上,這頓飯真是吃的鬱悶無比。

越其傑在幹掉兩個獅子頭、半盤子乾絲、半隻鴨子后,才心滿意朱的長嘆口氣:「哎,老夫今年六十五了,最大的愛好就是這個吃!淮揚菜口味清鮮平和,咸甜濃淡適中,不愧是八大菜系之首!」

馬鋮在邊上作陪,聽這個老傢伙發表感慨,趕緊說道:「姑丈喜歡吃就好,這是咱自家的產業,以後姑丈來即可!」

「這樣不好吧,你這淮陽樓也要賺錢的,老夫俸祿稀薄,消費不起啊!」

馬鋮聽越其傑在這哭窮,心中罵道:你個老傢伙還在老子面前哭窮?你越家在貴陽雖然不算大地主,但家中上千畝土地還是有的,除了這些還在馬家私鹽生意上分紅,這還說沒錢?

「姑丈放心,以後自管來即可,都是一家人,談什麼錢不錢的!」

越其傑聽馬鋮這麼說點點頭:「既然如此那老夫先謝過賢侄了!對了,你剛才要問老夫什麼事了?」

看這個老傢伙終於想起自己的事,馬鋮趕緊問道:「姑丈,小侄想了解一下時局,為何父親將小侄束之高閣?」

越其傑聽馬鋮這麼說,微笑一下並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賢侄你怎麼看?」

馬鋮聽越其傑這麼問,怒道:「還能怎麼看?我爹這是害怕小侄像對付皇帝那樣對付他,但小侄是他兒子,兒子都這麼防備,太讓小侄心寒了!」

越其傑聽馬鋮說完,哈哈一笑:「哈哈,仲和,你爹二十九歲中進士,從戶部主事干起,歷任知縣、道員、知府、僉都御史、宣府巡撫、總督、到現在的首輔,三十多年的宦海沉浮,還能防備你這麼一個小子嗎?」

「反過來看你,這兩年倒是發展的不錯,練兵打北虜,南都城下一戰一萬破四十萬,老夫當時在杭州監獄聽到后都有些不相信。雖然你小子戰功卓著,可是你為什麼發展這麼快?你以為都靠你自己嗎?」

馬鋮聽越其傑這麼說老大不高興,不靠自己難道靠誰?為什麼這幫老傢伙都不看好自己?

「姑丈,小侄從徐州城外招募士卒開始,每日與士卒吃住在一起,從紹武元年到現在,大小數百仗,戰必勝,攻必克!這難道不是小侄的功勞嗎?」

「小子,你說的很對,你打仗也確實很厲害,但你不要忘了,崇禎十七年到弘光元年,才兩年的時間你就能帶出一支戰無不勝的隊伍嗎?你以為自己是誰?是不是聽了江湖上那些傳言,真的以為自己是岳飛了?就算你是岳飛,但你知道當年的岳飛用了多少年才練出一支無敵的岳家軍嗎?從靖康元年岳飛投軍開始,到紹興十年朱仙鎮大捷為止,用了十四年的時間。反觀你自己,在無人的幫助下你以為區區兩年就能成了?」

越其傑說的很有道理,如果不是馬士英全力支持馬鋮,他絕對不可能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就成長為一方勢力。馬鋮的新軍戰鬥力不俗,可是其中大量中低級軍官都是馬士英與貴陽指揮使顧家的親兵衛士。

馬士英為了支持馬鋮,除了將自己五百黔兵交給了他,還親自寫信從貴陽調來八百士兵,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馬家與顧家的親兵,常年在貴州、雲南與少數民族作戰,戰鬥力並不次於滿清八旗。

除了這些,馬士英為了幫助馬鋮能儘快成軍,基本上舉全國之力幫助馬鋮建設這支新軍。需要鋼鐵工坊,可以,將溧水縣的上萬鐵匠都調給你!需要火藥,沒問題,軍器局的火藥工坊隨便你用!工部尚書不給力,更沒問題,直接換上你馬鋮的老師宋應星擔任!士兵軍餉不足,直接將戶部銀庫打開,敞開供應新軍!

正是因為有馬士英不遺餘力的支持,馬鋮的新軍才能在短短的兩年間就形成戰鬥力,才能在南京城下打敗不可一世的清軍。

馬鋮被越其傑說的啞口無言,過了好半天才狡辯道:「可他是我爹,爹支持兒子不是應該的嗎?」

馬鋮說這句話時候完全忘了當時在皇城內的醜事,馬鋮為了逃命,頭也不回的丟下馬士英,這是你一個兒子應該做的嗎?

越其傑聽馬鋮說完嘿嘿笑了幾聲,並沒有在追問下去,而是轉換話題說道:「仲和,新任內城提督你知道是誰吧?可是這個皇城宿衛指揮使是誰你知道嗎?」

內城提督是張國柱,這個是馬鋮的老熟人,可是那個指揮使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張坤元,馬鋮以前根本沒聽過。現在聽越其傑這麼說,馬鋮只好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這個張坤元是紹興府臨山衛千戶,你佔領寧波后,這傢伙就被兵部調到南都,一開始在你弟弟馬錫手下當千戶,現在提升為指揮使!」

千戶在明代屬於中級軍官,不過是最低一檔的中級軍官,官職只有正五品,可是指揮使卻是三品高官,更不要說皇城指揮使了,歷來都是勛貴擔任。

馬鋮聽越其傑說完氣的罵道:「這傢伙有什麼才能?是不是走了馬錫的路子?從正五品一躍成為正三品!」

「張坤元並沒有走馬錫的路子,張坤元老家是寧波鄞縣人,他有一個叔叔,叫張慶芳,當過一任南都兵部侍郎,不過現在已經致仕了。」

寧波人?看來是馬士英準備收攏寧波那些浙東知識分子的心了,要不怎麼能用一個千戶當此要職?

「姑丈,可是父親想要收攏浙東那些士人之心?」

「你說的對了一部分,元輔確實有收攏浙東文人的心思,但其中的推手卻是你的大哥馬鑾!」

馬鑾這個人雖然有一些文人的傻氣,但人品極好,朋友也多,平時對馬鋮真是如同大哥一樣關心倍至。馬鋮聽越其傑這麼說突然有些抓到了問題要點,不過還不確定,馬鋮猶豫的問道:「姑丈,難道你說大哥在培養自己的勢力?」

「小子,這幾年你的風頭太勁,如果你爹還是一個普通首輔到還罷了,可是你小子非要拱你爹上位。你大哥在沒有準備,難道將來你爹成事的時候,被你壓在身下不成?當年曹操的兒子曹植,文採風流都在曹丕之上,可是結果呢?你大哥可不想再做第二個曹植!」

馬鋮聽越其傑說完心中大罵:要不是老子保你們平安,現在馬士英早已經被抓到南京扒皮,大哥馬鑾流落到浙江隱姓埋名當一個教書先生,馬錫這個混蛋也要跟着馬士英一同被殺。現在你們都平安無事了,反倒算計起老子了!

其實馬鋮這麼想就有些不理解馬鑾了,馬鑾與馬鋮關係是不錯,但權利場上父子都要暗中提防,更不用說兄弟了,中國從古至今弟弟為了奪權弄死哥哥的比比皆是,到不能怨馬鑾提前準備,他沒有害馬鋮之心,但一定要有自保能力。

「姑丈,現在咱們只佔了南直隸與浙江兩個省,外面還有很多敵人,為什麼父親卻要扶植哥哥,打壓小侄呢?」

「仲和,你這麼想就錯了!北虜在南都城下丟光了四十萬人,其中真虜就有三萬多人,要知道整個北虜才二十萬人口,在加上漢軍旗、蒙古八旗,能出來當兵的不會超過十萬,這三萬人已經讓他們傷筋動骨了!南方几個小朝廷還算有些實力的只有潞王,現在潞王以滅,剩下什麼唐王桂王只是土雞瓦狗,這種形勢下你爹還能在放你出去打仗嗎?再讓你打勝仗不就成了第二個李世民?」

越其傑說的這點才是馬士英打壓馬鋮的真正原因,馬鋮是能打仗,但在馬士英眼中只是匹夫之勇,戰爭將來總會有結束的一天,馬上可以打天下,但是絕對不能治理天下,最後治國的還需要文人士大夫。

而馬鋮經過蘇州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已經得罪了大部分知識分子,只要馬士英還有些腦子,就絕對不會再讓馬鋮立功,來得罪那些掌握真正權利的地方士紳。

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馬鑾的出身,馬鑾是嫡長子,並且文採過人,以前就是馬士英所屬意的接班人。現在馬士英已經成了一方勢力,自然要為自己將來的接班人考慮,有與文人關係良好的馬鑾不用,難道還能用關係不好的馬鋮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閹黨二世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閹黨二世祖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九章 父子間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