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一處失守 處處被動

第三百零六章一處失守 處處被動

曹安民與曹仁商議后,自廣成關,調立二萬大軍,回擊許都。

耿紀與韋晃所用家兵雖然勇健,但終究沒有經過戰陣訓練,對於守城之法,更是不熟悉。

兩天之後,許都就被曹安民攻破,曹安民遵照曹丕旨意將韋晃、耿紀等全部殺死。天子雖然年紀尚輕,眼見眾多大臣為了救自己而亡,也知自己去了魏國肯定也沒有什麼好的,慘笑一聲,自殺而死,一下子將周圍的將士都驚呆了。

曹安民見事已至此,當即大喝一聲,「帶走!」

眾士卒這才醒悟過來,將天子放上車上,帶着一班眾臣,出城而去。

本來,高順自守廣城關以來就再沒動過,面對夏侯惇大軍又無可奈何,早就裝了一肚子氣。現在其他地方又打得熱火朝天,這裏仍然面對一座堅城,如何奈得住?

發現對面城上有變動,立劾加緊攻擊,他知道,曹軍已被其他興漢軍牽制去了,此時不攻,悔之晚矣!

高順平素極善練兵,對手下士要求極嚴,要求做到令行禁止,不可動搖。

此時軍令一下,手下兵眾如同群峰一般飛了過去,個個用命,曹軍本來兵力不足,軍心不穩,如何守得住?不久就棄城而逃。

高順尾隨而追。一直趕到許都,俘虜者不知其數。

曹安民以為廣成關曹軍能依關守住幾天不成問題,因此也沒有防備,突然見到高順大軍沖了過來,大嚇!立即組織大軍防禦,一時整個大營中亂成一團糟。眾大臣四下奔走,一些錢財物品被棄得到處都是。

臨時防禦如何來得及,一下子就被高順所領大軍沖亂了。軍卒是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將,只得一路向陳郡退去。

在高順追得正歡時,劉風、徐榮遇到了一塊骨頭!

荊州、南陽總計四十五萬大軍,其中水軍五萬,為了指揮方便,劉石命全部都接受彭脫的指揮。

看起來不少,但對面曹軍也不弱,甚至比彭脫所領大軍還要強得多。

曹軍在豫章佈置有十萬大軍,由司馬懿、呂蒙都督,另有十萬水軍由蔡瑁、張允統領駐紮在柴桑,嚴防興漢水軍突擊江東。

在廬江則有曹軍十萬大軍駐紮,在汝南也有五萬,在葉縣更是多達十五萬。可謂如鐵桶一般將荊州、南陽大軍死死在困在那裏。

曹操為了預防彭脫強攻豫章,在丹陽駐紮了五萬大軍,隨時對豫章、檜稽進行支援。

彭脫與諸葛亮、徐福等商議過後,將大軍重點布在南陽一線,確保對許昌的威懾,而對長沙、江夏、對面廬江、汝南一線採取守勢。

因此集中二十萬部曲在葉縣一帶,由劉風、徐榮率領,諸葛亮為軍師,常常保持一種攻擊態勢。

馬超領軍三萬在平氏依險與張弘對峙。

陳到、徐福領軍七萬駐紮在西陵,蔣欽帶領五萬水軍駐在鄂縣,互為犄角。

彭脫自己與文聘、劉磐率十萬大軍駐長沙一線,與司馬懿對峙。

接到劉石密信,彭立即令馬超、陳到等詳動,配合劉風、徐榮行動,牽制曹軍事向兗州東郡一帶大規模增援。根據情況,必要是可由詳動改為攻擊狀態。

彭脫本人則只是緊緊按住司馬懿,讓其不敢輕舉妄動。

鍾繇被擊潰之後,夏侯惇大驚,奉命調三萬大軍前去援救鍾繇,堅守鴻溝,儘管如此,夏侯惇也不敢輕易調動廣成關守軍。

不過,夏侯惇一動,劉風就有所察覺。

知道兗州攻勢已有了效果,不然不會調離夏侯惇部。於是,揮兵猛攻,那夏侯惇部雖算得上精銳,但其數量本身就少過劉風部,此時再一調動,力量更顯懸殊,幾天時間就讓夏侯惇丟失了幾座縣城。

這樣一來,再過幾天就離許縣不遠了。夏侯惇再次急急忙忙將部曲調回來,只是部曲是調回來了,想將丟失的縣城奪回來卻是一點指望都沒有了!正在這時,許昌發生動亂,城池被耿紀、韋晃所奪占,絕大部份朝庭官員,包括天子還留在城裏,這事對曹仁更是如同火上添油。

雖然曹仁對耿紀、韋晃組織的幾千亂兵不屑一顧,但哪裏還敢調動夏侯惇部,只寄希望於廣成關。於是自廣成關調動兩萬大軍前來平叛,在他的心裏,只要廣成關守軍能依城守個幾天,那怕只是五天,也足夠讓許都官員撤出許都了。

只是沒有想到,這守軍只堅守了兩天,只兩天就讓高順攻下城牆,衝出梁縣,追來許縣,讓他措手不及。

此次不斷天子沒有安全帶出來,就是朝庭官員也遺失大半,讓他如何向曹丕交代?

曹仁一發狠,收集大軍與高順進行混戰。這樣一來,更讓曹仁吃虧,他本來人馬就不夠,高順一衝,曹軍又散去了不少。

還是曹安民冷靜一點,強拉着曹仁脫離大軍混戰,一路退向徐州。

曹仁一走,卻害了夏侯惇,高順也不追趕,轉兵襄城,前後夾攻,夏侯惇大敗。近十萬大軍,逃到汝南時,只剩五萬不到。這還是張弘派兵接應了一下,不然,能逃多少出來,實難估計。

劉風近二十萬大軍出了葉縣,如同猛虎出籠。

劉風險兵分兩路,一路追趕夏侯惇,一路夾擊駐守陳留鴻溝的曹軍。

不過,夾擊的希望落空了,曹安民退走之時,已派出親衛前去通告過了許都的大致情況,讓他們及早撤退,避免前後夾擊。

劉風帶着大軍追去時,剛好與撤離的曹軍迎面相碰,雙方一場激戰。如果不是曹軍擔心趙雲、魯肅趕過來,這次劉風必然會吃一個大虧,讓劉風嚇出一身冷汗。

劉風率軍退走,曹軍也不敢追趕,擔心掉進了伏擊圈中,又害怕被趙雲、魯肅追上,只是一路逃向徐州。

劉風與趙雲匯合之後,掉頭再追曹軍。

這時曹軍已退入陳郡、梁國,並在那裏作好了防禦佈置。雙方几十萬大軍雲集,糧草極為緊張,誰也不敢毫無準備地搶先動手。

此時,在魏城新建的魏王府中,郭嘉、荀彧、程昱等一眾謀士向曹丕勸道,趁劉石大軍未攻破陳郡、汝南、趙國防線,速速退往江東,經營江東防線,確保沿江防線不被攻破,以沿江為界,待天下有變時,再乘時而動,最少也要退到淮水以南。

不過!他們的提意,曹丕並沒有接受,而是讓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陳郡一線上,決意在此與劉石決一死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季漢再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季漢再起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六章一處失守 處處被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