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捨得

第325章 捨得

對於古魔的欲言又止,寧肖似乎感觸到了什麼。這又讓她惴惴不安起來。神因為壽命長,所以對死亡的概念有些模糊。但是,神有死劫,這又讓死亡的概念清晰起來。然而,有所不同的是,死亡是必須應對的。死劫卻能想辦法迴避。

不過,寧肖又很快將這種對於死劫的鬱悶化解開來。

在人界,有一位智者在探討人生之道時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人生要「知足、知不足、不知足」,只有達到「三知」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知足,就是要求每個人都要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現狀,不要站在這山,看到那山更高。沐在這水,又想到那水更凈;不要為名為利絞盡腦汁,活得太累;更不要為了難填的欲壑,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多想想自己已經擁有的,便會知足常樂。

華夏古人也曾用《知足歌》「思量疾厄苦,無病便是福;思量悲難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來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祿,也不必堆金積玉。一日三餐,有許多自然之福,我勸世人,不可不知足」,來告誡世人,知足是福。

知不足。這裏的「不足」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工作中經驗的不足,一方面是自身知識的不足。個人在工作中存在不足是在所難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關鍵是如何對待不足。

「知不足」,方能找准差距;「知不足」,才會有壓力和動力;「知不足」,才會有明確的努力方向;「知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從容應對各種機遇和挑戰。

不知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

對事業的追求應該是無限的,是「不知足」的。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新的追求,總是滿足於現狀,那樣的生活是一潭死水,沒有波瀾,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寡淡無味。可以說,那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當然,這裏所說的「不知足」不是超標甚至不着邊際的追求,不是難填的欲壑,而是建立在「知足」和「知不足」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樹立強烈的進取意識,向人生事業的更高目標進軍。

實際上,每一個有智慧的生命體都應該樹立這樣一種意識:誰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心中得到了釋然的寧肖,這才跟古魔告辭。待周圍的一切都恢復正常,她才揮手讓風試去那大魔頭遺留下幾滴血跡。

於是,她回到沙漠綠洲時,就已經很晚了。街上的行者稀少,只有幾輛不知疲倦的四腳獸車還在來來往往尋覓生意。

寧肖不想從主街繞路,就岔進了一條窄窄的小巷。

這個巷子深長而沒有路燈,黑漆漆的。但寧肖的眼睛依然是明亮的。畢竟以她的修為來說,這並不算漆黑的夜,跟白晝沒有太大的差別。

這時,她突然發現路邊牆角處的有一個小女孩。只見小女孩雙手緊抱在胸前,靠着牆角睡得很熟。寧肖不由得停下步子,向那孩子走去,心裏嘀咕著哪個做父母的竟如此粗心不負責任,孩子這麼晚了未回家也不着急。

因為無論在任何界面,作為生命的延續——孩子,都是相當受到重視的。哪怕是鮮有孩子出生的神界,亦是如此。

這個女孩大約七八歲的樣子,跟小人王有的一比。她大概是累極了,所以在這樣並不涼爽的天氣里,也能睡得是那樣沉。以致寧肖把她抱起,她都未醒來。熟睡中的她緊緊地覷著眉,稚嫩的臉龐上印着深深的淚痕。

看着她,寧肖不禁有點兒心酸。於是,寧肖就把她搖醒,問她家住在哪裏,準備送她回家。

小女孩張開迷濛的眼睛,看着陌生的寧肖,似乎並不吃驚,嘴裏小聲地嘀咕著:「我爸爸呢?我爸爸哪去了?」

當抬頭髮現天上是黑色的夜后,她就哭了起來,很傷心卻沒敢大聲。

「別怕,孩子,我送你回家。你叫什麼名字?你家住在哪裏?你怎麼睡在街上?你爸爸媽媽呢?」情急之下,寧肖竟未考慮自己面對的只是一個小孩,一下子問這麼多的問題。

小女孩說她叫夢真,是兩隻大眼睛仔細地打量著,在怯怯地說:「你是趙某某的媽媽吧?我認識你,你每天都去學校接送楊程,我和他是一個班的。」

「哦!」這回是寧肖大吃了一驚。她的兒子再如何調皮,也不可能出現在魔界。不過,她也沒有出聲否認。畢竟模樣兒長得差不多的每個界面都會有那麼幾個。或許小女孩就碰到其中的一個。恰好那個就是同學的媽媽。

寧肖送夢真回到了家。窄窄的一個套間里燈全亮着,卻沒有一個活着的影子。

「夢真,你爸爸媽媽呢?怎麼都不在啊?」

「不知道我爸爸去哪兒了。我沒有媽媽。」

「沒有媽媽?」寧肖一聽,心涼了半截。

「嗯——」而夢真卻認真地點頭。

「那你知道如何找你的爸爸嗎?」

「嗯,知道!」

「你是——」

就在這時,夢真的爸爸回來了。

這是一個瘦高個子的魔人,焦慮和憔悴掩蓋不住他的儒雅。當寧肖說明遇見夢真的情況后,這個大傢伙竟然摟着他的女兒哭了起來,使寧肖不知所措。

原來,夢真的父母幾年前就已經離異。夢真的媽媽與一個做生意的外地魔人走了,留下了教書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兒。最近,夢真的爸爸在寧肖先前經過的那條巷子裏買了一套比較寬敞的房子。

因白天要上班和照顧女兒,晚上還要等女兒寫完作業上床睡了之後才能去打理新居。不料這卻引起小夢真的猜疑,她以為爸爸每天哄她睡下后就出去,一定是給她找后媽去了。

她害怕像同學們所形容的惡毒女人那樣的后媽,更害怕爸爸像媽媽那樣,出門后就再也不回來,永遠不要她了。所以,今晚爸爸讓她睡覺時,她像往常一樣乖乖地上了床,而爸爸一出門,她竟悄悄地尾隨在後。她要知道爸爸究竟去了哪裏,萬一他不再回來,她才能找到他。

而夢真的爸爸對這一切竟毫無查覺,他絕沒料想到女兒的跟蹤和在新居門口的久等。當他從新居出來徑自回到家裏時,發現女兒的小床竟空空如也,這可把他嚇壞了。

幾乎急瘋了的他在街上四處尋找著女兒。後來,實在找不到了,他就想回家碰碰運氣。結果,寧肖正好帶着他的女兒在家裏等著。

走出這個破碎的家庭,夢真那緊緊覷著眉睡在冷街上的樣子,一直在寧肖面前揮之不去。與還是三寸豆丁的小人王相比,夢真似乎少了許多純真和快樂,而多了許多憂慮和心事。更顯而易見的是她幼小的心靈不堪負重而顯現出來的膽怯與成熟。

這樣,寧肖禁不住想起了兒子那開心的笑聲、歡快的遊戲,沐浴在童年歡樂中的兒子是那樣的幸福。她想,幸虧她擁有一個還算穩定的婚姻,幸虧她從沒有因為做了神將而拋棄孩子,幸虧她沒有使孩子承受不該他承受的創痛。儘管曾經她也有過無數要遠離婚姻的理由,但為了孩子的幸福,後來她最終認為這是不明智的選擇。

婚姻,簡單而又複雜的東西。在古希臘神話中,傳說從前的人長著兩個腦袋、兩雙眼睛、兩雙手、兩雙腳,有無窮的智慧,有無比的力量和超常的才幹,無所不能,主宰一切。由於人過於聰慧和睿智,所以遭到了諸神的嫉妒,他們告到造物主。造物主一怒之下用寶劍把這樣的人劈做兩半。於是,人在失去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后,無論智慧或力量都與從前相去甚遠,不可相比。為了彌補這天大的缺憾,人開始尋找生命中的另一半,這便形成了婚姻。

但是,在滾滾紅塵中,被劈開的兩半生命無憑無據,要想重新珠聯璧合,歸位原真,那肯定是不容易的。所以,才會令一些人感到婚姻多是湊合著生活,更多的是無奈。

婚姻不是一件物品,你想要就要,想丟就丟。它創造了孩子羈絆着你,讓你難以迴旋。而在離婚所帶來的痛苦中,孩子最是無辜的。隨着父母婚姻的解除,孩子的心飄搖著,孩子的夢破碎支離,他們無端地承受着懲罰,這其中包括心靈的創傷、殘缺的愛,小朋友的譏笑、嘲弄。

作為母親,她能給予兒子的東西會很多。但最基本的給予,卻是是一個簡單的家庭的溫暖,一個能讓他自在地玩耍、安心地學習、快樂地成長的平常的環境。因此,她所要的幸福就是孩子的幸福。

於是,寧肖就在這樣地告誡自己,不能把孩子金子般的童心放進破碎的婚姻里煎熬,不能剝奪孩子再簡單不過的權利———父母雙親的愛,不能讓孩子多彩的夢凍僵在深夜冰冷的牆角。在孩子的世界裏,父親是太陽,沒有可以替代的力量和溫暖;母親是安樂窩,沒有可以置換的疼愛與撫慰。

「小柳,魔界的事宜差不多理順了,」接下來,她決定回人界去看看自己的小人王了,就在囑咐著系統。「你就全盤處理好了。我得回去看看小人王了。」

「好的,主人!」系統也感覺到了寧肖的歸心似箭,就滿口地答應了下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末世:仙妻橫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末世:仙妻橫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5章 捨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