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心態失衡

第二百二十六章心態失衡

這次給《包青天》慶功的酒會,邱德艮請來了不少文化娛樂圈子的人,杜奇和王組賢一進入酒會,頓時成為各方矚目的焦點,大多數人是被王組賢一襲清新典雅的魚尾裙禮服所吸引,不過真正上得枱面的那些人,目光卻都落在了杜奇身上。

以杜奇現在的地位,想要和他拉上關係的人極多,不過在看到了第一個上前的人之後,其他人都停下來了腳步。

香港的文化人多少都跟《明報》有過關係,所以金鏞在香港的文化和出版界,隱然有「盟主」之地位。

港經濟學的教父級人物林山木曾在《明報》資料室做過資料員,經金鏞賞識派往英國學習財經,后自立門戶建立《信報》;以散文廣受歡迎的作家張君默在《明報》做過記者家江之南曾經是《明報》的編輯,女作家亦舒也在《明報》當過娛樂記者。

而《明報》的專欄版在香港文化界更是極具江湖地位。即便是報低酬,仍然趨之者眾。在《明報》開專欄已經成為香港文化人身份一種象徵。

看到來人,杜奇當即笑道:「許久未見,查先生精神越加見好了!」

金鏞擺擺手說:「你這也不用客氣,反倒是顯得生分了,我聽說你之前剛剛去了華夏,不知道有什麼看法?」

杜奇想了想,卻道:「具體的我沒法說的太多,不過卻聽說過一個笑話,有一次聯合國召開會議,華夏、美國和蘇聯的元首都坐車去會場,三輛車行駛到一個丁字路口,美國人朝左轉,蘇聯人朝右轉,司機請示後面的首長走哪條路,首長告訴他,打右燈,朝左轉!」

金鏞聽完之後也忍不住面帶微笑,心裏細細琢磨,心中卻十分嚴肅。

《明報》在60年代曾開闢「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關華夏的消息,滿足香港人對華夏一無所知的需求,從此《明報》便以「言論獨..立」的形象成為報道華夏消息的權威。

儘管《明報》與金鏞在有關華夏問題上的立場常被人譏笑為「機會主義者」和左搖右擺的「牆頭草」,但進入八十年代《明報》已經發展成為一份擁有讀力報格的知識分子報刊,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明報》的社論一直對香港社會具有較大影響,不僅備受港英當局關注,甚至也受到內地和台灣的重視。

金鏞一直在關注華夏的改革開放,和很多香港人一樣,金鏞對這項政策能否長久執行心存疑慮,卻沒有想到,杜奇作為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對改革開放的信心比他還要足。

這種事情除了等待時間檢驗,誰都不敢妄下結論,金鏞原本只是想要試探杜奇對華夏的觀感,沒想卻聽到了一個有趣的回答。

這邊和金鏞交流着,杜奇卻想到了上一世的情況,香港回歸十餘年,港人依舊對華夏有諸多排斥,一開始是沒有擺正心態,看不起『窮親戚』,但等到華夏發展起來了,對華夏的依賴越來越強,但歸屬感仍然缺乏。

實際上香港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是華夏對外的窗口,可等到華夏漸漸開放,這個窗口的作用漸漸地就減少了,重要性降低,受到的關照也減少了不少,加上原本的『窮親戚』開始發達,也讓不少香港人感覺心態失衡。

這些東西,杜奇這一世作為一個華人,卻不好說的太多,只能夠隨口和金鏞聊了一些回歸之後和華夏融合的問題,希望能夠對金鏞這個香港的文化界名人有所影響。

兩個人聊了一陣,被洪金保還有他旁邊的一對年輕男女看在了眼裏,那個男子先問道:「他就是杜奇,沒想到真的看起來一樣年輕,真是不知道他怎麼做到的,短短數年就成為了全球華人首富。」

「潘公子,杜先生的確是很有能力,眼光很好,而且現在他名下的盛世院線握有香港90%的影院,掌管的東方影視,這幾年也連續出了多部大賣的影片,如果你想要投資影視行業,是絕對繞不過去他的。」洪金保在旁邊道。

這一對年輕男女實際上便是潘笛生和楊紫瓊,這個潘笛生也是一個頗有能力的富二代,家裏是做鐘錶生意的,他卻是從1980年,就開始投資經營高檔品牌,幾年時間,就成為了頗有名氣的「名牌王」。

到了今年,他又盯上了香港的電影行業,找到合作的人選就是洪金保。

嘉禾向來支持有實力的電影人自己成立衛星公司,只管投資,不干預製作,而鄒聞懷對公司旗下影人外出拍片的擅自行動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洪金保除了經營自己的寶禾公司,又在潘笛生的資助下,與影壇怪傑岑健勛搞了一家德寶公司。

潘笛生持有德寶公司60%的股份,名義上便是公司的大老闆,但主要是負責投資,拍攝電影什麼的還是洪金保為主。

和杜奇年齡相差不大,僅僅是大了幾歲,又是年少成功,難免年輕氣盛,心中對杜奇並不是完全服氣,但也分得清輕重,知道以杜奇的能量,想要對付他並不困難,也不會有得罪杜奇的想法。

之前打算進軍影視行業,潘笛生就做過功課,知道想要在電影圈大展拳腳,就繞不開杜奇,這個時候和洪金保一起,是想要讓洪金保做一個中間人,畢竟之前洪金保還說過和杜奇認識。

杜奇和金鏞說完話,接着洪金保就擠到了杜奇身邊,道:「杜先生您好啊!」

「原來是三毛大哥,最近在忙什麼?」杜奇自然也認出來了洪金保,表現的很熱情,讓洪金保稍稍的鬆了一口氣。

洪金保之前和杜奇只是在『借』九叔的時候見過幾次,後來也就沒有怎麼聯繫,畢竟杜奇每年待在香港的時間不長,加上杜奇身家越來越豐厚,和洪金保地位差距也越來越大,他輕易也不敢登門拜訪。

這次向潘笛生打了包票,眼看杜奇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洪金保也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就給杜奇介紹道:「杜先生,我剛和潘公子成立了一家德寶電影公司,這次來,就是想要請杜先生多關照。」

說完,洪金保就指了一下身邊的潘笛生還有那個女子,道:「這位就是潘笛生潘公子,還有這位是楊紫瓊小姐。」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財色美利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財色美利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六章心態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