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嫿兒,顧淮是什麼人?那可是長有七竅心肝的聰明人,他豈能看不出門道?再者你母親與我提過,說顧家已歇了心思。你放心,等你從寺中回來,祖母再替你好好相看一個人家。」

蘇嫿有些茫然,顧明禮竟然不想娶她,這怎麼可能?她可是京中最有才名的姑娘,不是萬花節的令主,什麼時候輪到別人嫌棄她?

是不是胡皇后?

都是那個賤丫頭!

「祖母,這肯定又是胡皇后的意思,她一定是和顧家說過什麼。那個毒婦,陛下被她那張臉迷住,怎麼就看不清楚她的面目?」

蘇老夫人更加失望,嫿兒這是有了心魔,恐怕好言相勸是行不通的,只能採取強硬的手段。她相信,過段時間嫿兒想明白了,就能明白她的苦心。

她看着喃喃自語的孫女,對下人們使了眼色。

門被關上,蘇嫿在裏面砸爛了一地。

三天後,蘇府嫡女進萬佛寺修行,替懿德皇后做誦經做法。一時間關於蘇府小姐的孝心在京中廣為傳誦,傳為美談。

聽說這些的周月上微微一笑,與先太子妃正在喝茶聊天。

先太子妃一直居在東宮,因為是孀居,所以並不怎麼出來。此次來到周月上的元坤宮,一是來請安,二是來辭行。

陛下已經登基,做為皇嫂的前太子妃再住在宮中極為不妥。先太子已被封為孝親王,宮外已有府邸,孝親王妃自是要搬出宮去。

之前祥泰在位時,惺惺作態,一直讓孝親王妃住在宮中。

周月上有些感慨,前世里她是知道孝親王妃的,不過孝親王妃極少露面,她們並不熟。

孝親王妃來辭行,她自是命人備了厚禮。

送走孝親王妃后,才詳細詢問宋嬤嬤,關於蘇嫿的事情。對於蘇家人宣揚自家姑娘的事情,她倒是不怎麼在意。

蘇嫿此次進寺,要是還一意孤行,恐怕再也回不來了,空有美名又有何用?

晏桓在寅時后,才到後宮。

周月上倚在宮門前,遙遙地盼著。遠遠看到他的身影,緩步走出去迎接他。兩人執手一笑,牽着進了殿。

身後是簇擁著的宮人,眼前是滿眼的富貴。

她側過頭,想到蘇嫿的事情,必是他的手筆,心下一暖。

隨着蘇嫿進寺禮佛,京中的貴女們彷彿一夜之間都開始談婚論嫁了。各個世家官員之間來往頻繁,促成著兒女們的姻緣。

這可忙壞了京中的官媒,進出高門大宅,滿臉喜氣洋洋。短短一月之間,京中傳出喜訊的就有好幾家。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屬鎮國公府的嫡小姐魯婉婷和顧大人的獨子顧安的親事,這兩家都是陛下面前的紅人,婚事還得到陛下御筆欽定。

周月感慨著,這一世,到底是不同了。

她雖然還是皇后,但帝王已不再是那個帝王,所以臣子們也不可能和前世一樣,一成不變。不知道前世顧安是怎麼娶的蘇嫿,從外表上看,他們夫妻還算是相敬如賓。

這一世變成了魯婉婷,上一世這個姑娘是遠嫁京外的,夫家並不是很顯赫,也不知是何緣由。對於魯婉婷,她的印象還不錯的。

她相信,魯婉婷比蘇嫿更適合顧安。

沒有改變的是晏少瑜和梁玉萱的親事,不知道仲王妃是如何想通的,決定替兒子迎娶梁玉萱。她想,這其中或許有她的原因。

因為她對梁玉萱的看重。

前幾日,她曾召過梁玉萱進宮,讓太醫替對方診過脈,並問過那毒清得如何。太醫告訴她,梁玉萱之前服用的方子極為妥當,毒清得差不多,以後要好好調養。

她聽了很高興,這一世,梁玉萱就算不能當皇后,至少可以生兒育女,在夫家穩住地位。

同時,她在第一次接受命婦們請安時,曾在仲王妃面前提起過梁玉萱。以仲王妃的精明,不難看出她對梁玉萱的不同。

曾經她想過,要是晏少瑜不願意娶梁玉萱,她會替對方再謀一門親事。後來她仔細思量,發現並不可行。

梁家今時不同往日,要是仲王府退了親,對梁玉萱而言,絕對是個很大的打擊。

就算是再有她的照顧,梁玉萱也很難嫁到滿意的人家。何況還有那個庶女的身份,怕是連世家嫡子都難嫁。

梁玉萱的性子本就綿軟,要是嫁的男人還是庶子,在嫡母的手底下討生活,日子不一定會好過,又與在娘家有何分別?

梁老夫人百年之後,還有誰為一個庶女出頭?萬一嫡婆婆刁難,娘家又不出頭,想必日子更難過。

而嫁給晏少瑜,到底有個郡王妃的身份,別人也能高看一眼。

何況,對方本應該成為皇后的。

對於仲王妃的識時務,她很滿意。梁玉萱上一世能一直當着皇后,恐怕晏少瑜也不是完全沒有感情的。

周月上靠在軟榻上,聽着宋嬤嬤的嘴裏不停地蹦出京中世家的名諱。誰誰家的小姐的和誰誰家的公子定親了,他們都有什麼淵源之類的。

一邊聽着,不時聽到熟悉的名字。前世里原本要進宮的那些人,似乎都定了人家。她的腦海中浮現出那些女子在後宮的模樣,畫着精緻的妝容,私底下勾心鬥角,暗箭傷人。

要不是宮中適者生存,她們何至於變成那般可憎的面孔。每個女孩子,都是花一般的年紀入宮,也曾憧憬過帝王的寵愛和無盡的榮華。

是環境改變了她們,是宮中的氣氛影響了她們。她們被一步步推著往前走,漸漸丟失本性,早已忘記原本的性情。

說實話,她並不認為她們在宮外嫁人比進宮差。

相反,說不定,大家都能有各自相對幸福的生活。至少以她們的出身,嫁人後都是正頭娘子,做一位當家主母。

宋嬤嬤說完京中的事情,看了一眼周月上的臉色,提起了五丫她們幾個。那幾個女孩子很聽話,宋嬤嬤不光安排了照顧衣食的婆子,還按照周月上的吩咐給她們請了先生。

她們會識字,會學習女紅。

提到她們,不由得讓人想起周家那對夫妻,還有牙姐兒和真正的周四丫胡思思。牙姐兒還在張家,也是因為她這層關係,張家人對牙姐兒還算好,聽說抬了貴妾。

畢竟在外人眼中,她和牙姐兒是做過十幾年姐妹的。

人各有志,她是希望牙姐兒離開張家,嫁給別人當正頭娘子。不過牙姐兒做得也沒錯,這個時代,太過看重出身。

一個在勾欄院裏出來,又曾經為妾的人,就算是嫁人,恐怕夫家多少心裏會介意。古代女人地位極底,留在張家或許也不算最差的。

既然牙姐兒不願離開張家,她自是不會過問。

她對牙姐兒沒什麼感情,唯有五丫她們幾個,她還是有些感情的。尤其是秋華,這個她親自從山裏救出來的孩子。

想想,也確實有很長時間沒有見過她們了。

「她們最近怎麼樣了?」

「托娘娘的福,幾位小姐們都過得很好。昨兒個照顧她們的婆子帶話給奴婢,說是秋華小姐想習武,奴婢想着也不是壞事,於是做主給請了一個武先生。」

「秋華這孩子,本宮還真有點想她了。習武是好事,你做得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本宮宅在家 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本宮宅在家 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