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亂世孤身臨風雨

二 亂世孤身臨風雨

三人行了兩月有餘,這才到渟州城北。

此地為大央及滄樓兩國接壤之處,時有摩擦,交戰頗多,而駐守此地的,乃是二品鎮北將軍顧絕塵。

關於此人,沈傾鸞曾聽沈崇提起過他,此人手段毒辣陰狠,令人不得不忌憚,若非忠於大央且實力強橫,只怕也做不上鎮北將軍的位子。

然也正是因他性情如此,先帝雖然重用於他,卻不會讓他留在皇都。

畢竟這樣一把動輒傷人的利刃,若自己不得完全掌控,便該將它放在最危險也最遠的地方。

令他為己效忠,卻不能插手自己的決斷。

沈傾鸞畢竟年幼,沈崇哪怕提起,說的也是片面。可正是在這片面之中,讓她謹記顧絕塵的赫赫凶名,直到踏入渟州城后因心中忐忑,她便整日都黏在顧梟身邊。

顧梟大她九歲,算一算今年不過十六,這般年歲在沈傾鸞看來並不能獨當一面,是以這一路她都以為顧梟會將她交給顧絕塵安排。

可等真到了軍營之中,顧絕塵卻壓根沒有多看她一眼,只冷著聲音問半跪着請罪的顧梟:「私事都辦完了?」

顧梟應聲,便見顧絕塵點了點頭,面上仍是無多變化,「你在軍中十年,擅離職守該如何論處應當知曉。待訓練之後,自行去領軍杖。」

他聲若寒潭,即便是對着被自己養大的顧梟,也不加任何情緒。而顧梟亦覺理所當然,恭敬應聲。

直至目送顧絕塵走遠,顧梟才起身對沈傾鸞說道:「你先住我營帳,日後再做安排。」

沈傾鸞如今寄人籬下,自是只有聽從的份,何況能與顧梟住在一處,她的心也安了不少。

似乎從兩月前顧梟帶她離開深淵,她便將他當成的唯一的避風處,亦是唯一的救贖。

令她一生都無法放下這根浮木。

顧梟是在校場見的顧絕塵,周圍雖無人竊聽對話,可都能瞧見顧梟帶回的那個女孩。

瞧著應是養尊處優,即便穿着最樸素的布衣,卻也難遮掩她的光華。心中好奇之人紛紛在他們離開之後湊上前來,將隨之同行的少年圍成一圈,連聲問著沈傾鸞的身份。

而本就瞧她不慣的少年只是輕聲嗤笑,「我怎知曉那是何人?說不定是咱們少將軍帶回來當童養媳的呢?」

如此弱不禁風的小丫頭,除卻做人附庸尋求庇護,又能有何等選擇?

聽他提起童養媳,周圍人鬨笑一堂,葷段子更是隨着玩笑亂開一堆,至於沈傾鸞的身份,則再無人問起。

被顧梟安置在自己的營帳之中,沈傾鸞便只待在一處未動,直到天色漸晚有人尋來,說是顧梟找她。

沈傾鸞也未多考慮,便跟着一同去了,誰知那人帶的路越走越偏,她才察覺到不對。

那人察覺到她停下,倒也不惱,只轉過身來倚靠着牆邊,饒有興緻地看着她。

沈傾鸞這才驚覺,即便這是顧梟的軍營,卻也不代表誰也不敢動她。

心中懼意漸深,沈傾鸞垂手握緊沈崇給她防身的匕首,出於本能地慢慢後退。

眼前人卻步步緊逼,眼中貪婪毫不遮掩,「小丫頭這副皮囊倒是不錯,一看便知是嬌生慣養的小姐。只是如今世道亂,沒了家族庇護,你還指望顧梟能養你一輩子?與其最終被送往秦樓楚館當個妓子,不如你跟了我,旁的不說,至少是吃穿不愁。」

他話說到此處,意思已經是十分直白。沈傾鸞這七年活在父母庇佑下,腌臢之事知曉不多,一時之間也被嚇住,轉頭就跑。

然而她才跑上兩步,就被人扯著頭髮拖了回來。

那人將她禁錮在自己雙臂之間,口中還在哄勸:「顧梟雖有將軍作為支撐,可說到底他也就是個被撿回來的孤兒,將軍但凡對他有幾分親近,也不會將他養成這般不怕死的怪胎。前線衝殺九死一生,你若寄希望於他,可不明智。」

沈傾鸞渾身發抖,半個字也不曾聽進去,就只顧著掙扎喊叫,腦中一片空白。

「你可別不識好歹,我能看上你也是你的福分,此番戰事平定之後,我身上的軍功便足以讓我在皇都混上一官半職安穩度日,到時候錦衣玉食斷然少不了你。」

「皇都」二字傳入耳中,讓她掙扎的身形微微一頓。

「你爹是太傅,陛下還能為難於他?且安心等幾日就是,等禁足解了,娘便依言帶你去賞花。」

府中失火那日,母親還在溫柔相勸,沈傾鸞本不是個心思敏感的人,輕易就信了她的話。畢竟父親一直教她尊師重道,在她眼中,為師者亦為父母。

可誰能想到皇帝如此絕情,僅因父親覺得為君者不該聽信「妖妃」這等荒謬的傳言,便對其痛下殺手。

江氏該死,皇帝該死,默許的百官該死.......

若她能回皇都.......

思緒翻轉間,那人已是準備對她上下其手,可身後一股力道襲來,便讓他狠狠地砸了牆上。

隨着一聲重物砸在地面上的悶響,而後就是連聲的慘叫,沈傾鸞回神轉頭,就見顧梟擋在自己身前。雖一言不發,周身卻帶着森寒的殺氣。

那人啐了一口血沫,落荒而逃。

「回去。」顧梟先抬腳離開,自始至終並未看她。

沈傾鸞卻無端感到心中慌亂,一路上緊追慢趕,生怕錯開一步,便被他留在陌生之地。

亂世中人命最是輕賤,律法也從不會保護弱勢,哪怕她曾是貴女,失了家族庇佑后也只能是只苟活的螻蟻。

沈傾鸞想活着,至少在皇帝秦岷自食惡果之前,再卑賤艱難,她也得活着。

「你不會一直將我留在軍營中吧。」囫圇吞下顧梟帶來的飯菜,沈傾鸞將碗筷收拾好,語氣卻十分平靜。

顧梟不言,只一雙冷眸瞧她,等着她接下來的話。

「如若在軍中不便,你可以將我送走。我這條命本就是你救的,不論日後如何生活,都斷然不會因此怨恨於你。」沈傾鸞說到此處,便又想起了那人的話,她放在膝上的雙手緊了緊,神色卻強裝平靜,「我身上可取之處不多,唯一便是琴棋書畫歌舞皆通,若去賣藝,倒也行得通。」

大央畢竟還是以男子為尊,軍營這種地方更是不養閑人,沈傾鸞知曉自己不可能一直跟着顧梟,如若想活命又不願委身於人,歌舞戲坊也是個去處。

沈傾鸞會知道此路,還是因為她大哥娶了一位歌姬。聽說她是十歲時在戰亂之地與家人走失,后因姿容不錯被一家歌舞坊看上,教習五年登台唱曲,這便成了謀生之計。

然她年歲不大,沒人願與她說其中的藏污納垢,於是將一切都想得簡單。

可顧梟卻不同,他自小見慣人心污穢,才更不想沈傾鸞活得如此輕賤。

「這些事情你不必考慮。」他丟下一句便欲離開,然他未走多遠,沈傾鸞便扯住他衣袖。

「我不想潦草一生,到頭來一事未成,含恨而終。」她的眼中水霧瀰漫,卻沒有落下半點。「我的父母兄長,連同親族忠僕一百餘數,全部枉死一場大火之中,他們何其無辜?」

她說到此處,那點倔強終是破功,淚水一顆顆從那張素凈青澀的臉上滾落,惹人生憐。

「你想如何?」顧梟卻並沒有為此動容,甚至眼眸之中都帶着冷光,如同一把利刃,尖銳且殘忍,「去攀附權貴?去作踐自己的一生?那我不如不救你,任由你死在火中,也算是保全你父親一生清明。」

說罷拂袖離開,未留半點仁慈,沈傾鸞跌坐在地上,顧梟的那句話猶在耳邊,時時提醒着她自己曾有過那樣荒唐的念頭。

可她又能如何?

如若她是男子,考取功名、征戰沙場、行商坐賈,只要儘力就總有一條路能送她回皇都,回到那個弄權之地。

可她一個半大的女孩,又如何能只依靠自己,去報那血海深仇?

她哭了半夜,最終挨不過疲倦,蜷縮在冰冷的地上睡着。

然次日一早,她摘下了身上的首飾,小心收在了盒中,然後將散亂的長發高高束起,這便出了門。

四下問路找到了顧梟,他正與身邊人交代要事,瞧她一眼便眉心微蹙,顯然是還記得昨晚的事情。

「我想入軍營。」女孩一雙眼睛哭得紅腫,連聲音也有些啞了,可觀她樣貌,卻比之前一路更具精神。

就像是圍困數日終於等到了迷霧散盡,眼前路途愈加清晰。

「我不欲讓你為難,你也不需對我有多照拂,自底端往上爬,我能走多遠,都憑我自己的本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禍起驚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禍起驚鸞
上一章下一章

二 亂世孤身臨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