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征程

第269章 征程

華楓他們都清楚土星和木星距離非常遠。

木星與太陽的最遠距離是816,520,800千米,或大約8.165億千米,合5.46天文單位。最近距離740,573,600千米,或大約7.406億千米,合4.95天文單位。

土星與太陽的最遠距離1,513,325,783千米,或大約15.133億千米,合10.116天文單位。最近距離是1,353,572,956千米,或大約13.536億千米,合9.05天文單位。

那麼,當土星與木星位於太陽同一側,且土星位於近日點、木星位於遠日點時,土星與木星的距離最近,距離是8.076億千米,合3.59天文單位。即此時土星與木星之間的距離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59倍。

當土星與木星分別位於太陽的兩側,且土星和木星都位於遠日點時,土星與木星的距離最遠,距離是23.298億千米,合15.576天文單位。即此時土星與木星之間的距離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5.576倍。

雖然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趕路,但他們在路上並沒有因此閑着,他們被安排重新熟悉太陽系。

太陽是太陽系的母星,也是太陽系裏唯一自身會發光的天體,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成員。它有足夠的質量(約為地球的33萬倍)讓內部的壓力與密度足以抑制和承受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並以輻射的形式,例如可見光,讓能量穩定地進入太空。

太陽在分類上是一顆中等大小的黃矮星,不過這樣的名稱很容易讓人誤會,其實在我們的星系中,太陽是相當大與明亮的。恆星是依據赫羅圖的表面溫度與亮度對應關係來分類的。通常,溫度高的恆星也會比較明亮,而遵循此一規律的恆星都會位在所謂的主序帶上,太陽就在這個帶子的中央。但是,比太陽大且亮的星並不多,而比較暗淡和低溫的恆星則很多。

太陽在恆星演化的階段正處於壯年期,尚未用盡在核心進行核聚變的氫。太陽的亮度仍會與日俱增,早期的亮度只是當代的75%。

計算太陽內部氫與氦的比例,認為太陽已經完成生命周期的一半,在大約50億年後耗盡進行核聚變的氫,太陽將離開主序星階段,並變成更大與更加明亮,但表面溫度卻降低的紅巨星,亮度將是太陽中年時的數千倍。

太陽是在宇宙演化後期才誕生的第一星族恆星,它比第二星族的恆星擁有更多的比氫和氦重的金屬(這是天文學的說法:原子序數大於氦的都是金屬。)。比氫和氦重的元素是在恆星的核心形成的,必須經由超新星爆炸才能釋入宇宙的空間內。

換言之,第一代恆星死亡之後宇宙中才有這些重元素。最老的恆星只有少量的金屬,後來誕生的才有較多的金屬。高金屬含量被認為是太陽能發展出行星系統的關鍵,因為行星是由累積的金屬物質形成的。

除了光,太陽也不斷的放射出電子流(等離子),也就是所謂的太陽風。這條微粒子流的速度為每小時150萬公里,在太陽系內創造出稀薄的大氣層(太陽圈),範圍至少達到100天文單位(日球層頂),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行星際物質。太陽的黑子周期(11年)和頻繁的閃焰、日冕物質拋射在太陽圈內造成的干擾,產生了太空氣候。伴隨太陽自轉而轉動的磁場在行星際物質中所產生的太陽圈電流片,是太陽系內最大的結構。

地球的磁場從與太陽風的互動中保護着地球大氣層。水星和金星則沒有磁場,太陽風使它們的大氣層逐漸流失至太空中。太陽風和地球磁場交互作用產生的極光,可以在接近地球的磁極(如南極與北極)的附近看見。

宇宙線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太陽圈屏障著太陽系,行星的磁場也為行星自身提供了一些保護。宇宙線在星際物質內的密度和太陽磁場周期的強度變動有關,因此宇宙線在太陽系內的變動幅度究竟是多少,仍然是未知的。

行星際物質至少在在兩個盤狀區域內聚集成宇宙塵。第一個區域是黃道塵雲,位於內太陽系,並且是黃道光的起因。它們可能是小行星帶內的天體和行星相互撞擊所產生的。第二個區域大約伸展在10~40天文單位的範圍內,可能是柯伊伯帶內的天體在相似的互相撞擊下產生的。

內太陽系在傳統上是類地行星和小行星帶區域的名稱,主要是由矽酸鹽和金屬組成的。這個區域擠在靠近太陽的範圍內,半徑還比木星與土星之間的距離還短。

內行星四顆內行星或是類地行星的特點是高密度、由岩石構成、只有少量或沒有衛星,也沒有環系統。

它們由高熔點的礦物,像是矽酸鹽類的礦物,組成表面固體的地殼和半流質的地幔,以及鐵、鎳構成的金屬核心所組成。四顆中的三顆(金星、地球、和火星)有實質的大氣層,全部都有撞擊坑和地質構造的表面特徵(地塹和火山等)。內行星容易和比地球更接近太陽的內側行星(水星和金星)混淆。行星運行在一個平面,朝着一個方向。

水星(Me

cu

y)(?)(0.4天文單位)是最靠近太陽,也是最小的行星(0.055地球質量)。它沒有天然的衛星,僅知的地質特徵除了撞擊坑外,只有大概是在早期歷史與收縮期間產生的皺摺山脊。

水星,包括被太陽風轟擊出的氣體原子,只有微不足道的大氣。截至2013年,尚無法解釋相對來說相當巨大的鐵質核心和薄薄的地幔。假說包括巨大的衝擊剝離了它的外殼,還有年輕時期的太陽能抑制了外殼的增長。

金星(Ve

us)(♀)(0.7天文單位)的體積尺寸與地球相似(0.86地球質量),也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矽酸鹽地幔包圍着核心,還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內部地質活動的證據。但是,它的大氣密度比地球高90倍而且非常乾燥,也沒有天然的衛星。

它是顆炙熱的行星,表面的溫度超過400℃,很可能是大氣層中有大量的溫室氣體造成的。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金星的地質活動仍在進行中,但是沒有磁場保護的大氣應該會被耗盡,因此認為金星的大氣是經由火山的爆發獲得補充。

地球(Ea

th)(⊕)(1天文單位)是內行星中最大且密度最高的,也是唯一地質活動仍在持續進行中並擁有生命的行星(一直以來科學家還沒有探索到其他來自太空的生物)。它也擁有類地行星中獨一無二的水圈和被觀察到的板塊結構。地球的大氣也與其他的行星完全不同,被存活在這兒的生物改造成含有21%的自由氧氣。

它只有一顆衛星,即月球;月球也是類地行星中唯一的大衛星。地球公轉(太陽)一圈約365天,自轉一圈約1天。(太陽並不是總是直射赤道,因為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時,稍稍有些傾斜。)

火星(Ma

s)(♂)(1.5天文單位)比地球和金星小(0.17地球質量),只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稀薄大氣,它的表面,例如奧林匹斯山有密集與巨大的火山,水手號峽谷有深邃的地塹,顯示不久前仍有劇烈的地質活動。火星有兩顆天然的小衛星,戴摩斯和福伯斯,可能是被捕獲的小行星。

小行星是太陽系小天體中最主要的成員,主要由岩石與不易揮發的物質組成。

主要的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距離太陽2.3至3.3天文單位,它們被認為是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受到木星引力擾動而未能聚合的殘餘物質。

小行星的尺度從大至數百公里、小至微米的都有。除了最大的穀神星之外,所有的小行星都被歸類為太陽系小天體,但是有幾顆小行星,像是灶神星、健神星,如果能被證實已經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狀態,可能會被重分類為矮行星。

小行星帶擁有數萬顆,可能多達數百萬顆,直徑在一公里以上的小天體。儘管如此,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仍然不可能達到地球質量的千分之一。小行星主帶的成員依然是稀稀落落的,所以仍還沒有太空船在穿越時發生意外。

直徑在10至10.4米的小天體稱為流星體。

穀神星(Ce

es)(2.77天文單位)是主帶中最大的天體,也是主帶中唯一的矮行星。它的直徑接近1000公里,因此自身的引力已足以使它成為球體。

它在19世紀初被發現時,被認為是一顆行星,在1850年代因為有更多的小天體被發現才重新分類為小行星;在2006年,又再度重分類為矮行星。

在主帶中的小行星可以依據軌道元素劃分成幾個小行星群和小行星族。小行星衛星是圍繞着較大的小行星運轉的小天體,它們的認定不如繞着行星的衛星那樣明確,因為有些衛星幾乎和被繞的母體一樣大。

特洛依小行星的位置在木星的L4或L5點(在行星軌道前方和後方的不穩定引力平衡點),不過「特洛依」這個名稱也被用在其他行星或衛星軌道上位於拉格朗日點上的小天體。希耳達族是軌道周期與木星2:3共振的小行星族,當木星繞太陽公轉二圈時,這群小行星會繞太陽公轉三圈。

內太陽系也包含許多「淘氣」的小行星與塵粒,其中有許多都會穿越內行星的軌道。

太陽系的中部地區是氣體巨星和它們有如行星大小尺度衛星的家,許多短周期彗星,包括半人馬群也在這個區域內。此區沒有傳統的名稱,偶爾也會被歸入「外太陽系」,雖然外太陽系通常是指海王星以外的區域。在這一區域的固體,主要的成分是「冰」(水、氨和甲烷),不同於以岩石為主的內太陽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269章 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