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結構

文無定法,但必須有規律。寫網絡小說久了,深感網絡筆法太浮泛。一個並不算宏大的題材,有必要寫上百萬字甚至幾百萬嗎?我自己寫了,也知道,不大的時間跨度,竟然寫了40萬字,想要完稿,恐怕會有60萬字以上。當初,其實我只規劃了30萬字的!

唾棄!唾棄自己無法將小說寫短些!看到那些上百萬的小說,首先我的腦袋就大了,哪裏還有心思看下去啊。

很少看網絡連載,最近倒是把慕容雪村的幾部小說看了。《成都》、《深圳》、《原諒我紅塵顛倒》以及《中國,少了一味葯》的部分。前三部小說我很欣賞,在於它們的結構,我謂之「擰麻花」。

雪村是擰麻花的高手啊!他常常將幾個人物交錯地寫,幾條線擰在一起。往往,他都是從最要緊的地方着筆。所以,他的小說里不存在那些可有可無的閑筆,因而顯得凝練。凝練是文字的美啊!

在這個多媒體發達的時代,我們憑什麼還要看文字作品,不就是因為文字特有的想像力嗎,不就是因為文字高度的濃縮以及時空的自由嗎?當然,還有文字的質感。

曾經寫《雨城》,覺得單線行進太無聊,因而加入了另外兩條線,想弄一個一樹分幾岔,但覺得太懶散而作罷。為了能夠探索較為完美的結構,寫了《絕愛》,意圖將所有的線索織成一張密不透風的網,相互的拉扯,呼應。但畢竟,這網就會鋪得太大!

看了雪村,我覺得他獨到的「擰麻花」技巧就很值得一用!緊湊,凝練,充滿張力,給讀者很多想像的空間。

看昆德拉的時候,覺得他是在練倒立,他常常給你一個不完整的情節,然後,不斷地自圓其說。

小說家是文字的建築設計師,特別是長篇,一個好的構架決定了小說給人的整體印象。有了好的構架,血肉才可以依附,小說整體才能趨於完美。

追求中……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鄉村教師情事:絕愛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鄉村教師情事:絕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