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敲打兒媳

第117章 敲打兒媳

「可不是做了母親體會的就多了嘛。像我們大阿哥,剛出生那會子貓仔兒似得,我們是日日擔心,可現今才多長時間就壯的牛犢似的,可不是合了那句話,這孩子愁生不愁長。不過,依我看呢,咱們皇家,這孩子啊,即不愁生也不愁長。這不,大阿哥的額娘這幾天又要生了。今年新進府的伊爾根覺羅氏也懷上了,來年指不定又是個大胖小子。說不得再賀新歲時,您這宮裏就得爬滿了孩子呢。」

德妃喜聽這話哈哈大笑。到了她這年歲早就不想皇上寵愛這等虛無飄渺的東西了,唯一指望着就是兒子們富貴亨通,子孫滿堂了。

就這麼着經由十四福晉一打岔幾人便掠過了側殿的大格格談起養兒經,一時間正殿內溫情脈脈。

四福晉看着大格格喝了葯睡了過去,又交待秀枝守護好大格格方從側殿出來。進了院子便聽到從正殿傳來的說笑聲,忙收斂好神情,一幅大鬆了口氣的模樣進了屋。

德妃幾人一見四福晉進來就急急問道:「大格格怎麼樣了?」

四福晉舒氣回道:「讓額娘和弟妹們擔心了。已經吃了葯睡下了,摸著溫度沒再上升,想來這一劑葯下去便能降溫了。現今由秀枝姑娘守着呢,少不得要勞累她一天。」

德妃聞言鬆了口氣,擺擺手道:「無事便好,讓她好好在永和宮裏睡上一天,夜裏回去讓人用大毛斗篷裹緊了抱出去,後面的日子就別讓她出來吹風了。」

四福晉面帶愧色的應了聲「是」,又道:「讓額娘跟着憂心了。」

德妃就笑嘆一聲,「剛才還和你兩位弟妹說呢,這兒女都是債,多早晚都是操不完的心。就像如今,老四和十四都已是兒女雙全的人了,我還是時常憂心。一是為的他們兄弟和睦,怕他們心不齊受外人欺辱。二是為你們家宅安寧,子孫康健。其餘的,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無所求了,只要能一家人和和睦睦比什麼都強,也算是對我最大的孝順了。」

德妃此番言語頗有敲打之意,由不得三位福晉不謹慎待之,齊齊站起了身,福身回道:「謹遵額娘教誨。」

「哪來的什麼教誨,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你們都是有子有女的人了,哪怕不是親生的,你們作為嫡額娘在禮法上他們都要比待他們身生額娘更尊重幾分的。更何況,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待孩子們好了,孩子們豈不會感恩?由此,言傳身教之下方能父母慈和兒女孝順,才能安穩府內和諧,更能為你們自己的孩子將來多了條堅實的臂膀。」

三人肅顏應「是。」

德妃又道:「咱們大清疆土遼闊物產豐博,獨獨自己人甚少,以至於萬歲爺是時常感嘆,咱們滿人哪怕有漢家人口十之有一,以咱們兒郎的驍勇哪還會處處掣肘、群狼環伺?早已平定四方了。因此,朝廷情願供養著八旗子弟,哪怕不事生產,只要能保持勇武,能添丁加口就算是功勞。可人口之事非一朝一夕之功,亦非平頭百姓一家一戶之事,咱們皇家作為萬民之表率,更要事事爭先才是。再者說,以天下萬民貢養的天家,不缺少爵位俸祿。嫡系的子孫繼承他們阿瑪的榮耀,庶出的子孫皇上也不會讓他們沒了着落,就這樣,枝連蔓,蔓散著枝,枝枝蔓蔓的多了,才是興盛之兆。所以啊,乘着你們正當年,安心大膽的多孕育子嗣才是正事,太后、萬歲爺和本宮也會打心眼裏記着你們之功,更不會虧了你們的功臣之心。」

三人再次肅手應「是」。

德妃便停了話頭深深看了她們幾眼,見她們表面都領了訓,也不再管心裏聽進去了幾分,兀自轉了話題。

對四福晉笑道:「我記着你們府里有個格格和十四府里的舒舒覺羅氏幾乎前後腳有的孕,這幾天也該生了吧?」

其實德妃問這話不過是覺著先前的話題沉重,想用新生兒的喜悅轉移轉移話題。可四福晉不覺如此,只道今天霉運罩頂,萬事不順。

以往德妃從未關心過四貝勒府妻妾孕產之事,慣性使然,武氏小產也未想過和德妃報備。乍然聽到孩子之事,尤其當着兩位妯娌的面,不由神色難堪,面色沉了下去。

其實如若平常時,李氏被禁、大格格生病及武氏小產的事每項單獨分開來說德妃未必放在心上,可堆積在一起猛然揭露出來給人的感覺就不止是她失職了,完全是無能和品性的問題了。

可事無迴避,只得咬牙跪地俯首,「額娘垂問,兒媳不敢隱瞞,那孩子與我們無緣,前段時間他額娘在園子裏閑逛時絆了一跤沒能留住。……其實那孩子剛來到時,貝勒爺就和兒媳說好了的,孩子落地,不論男女都記在我名下充當嫡子女以慰我膝下寂寥的。那時弘暉剛去沒多久,兒媳時時鬱結難安,貝勒爺說把孩子給我時,我是真的歡喜,用了十二分的心力照料他們母子,誰承想,兒媳與他終歸緣薄,最終還是沒留住。當時兒媳驟然失去孩子心中悲痛欲絕不敢提起孩子的事,後來又臨近年關不想讓額娘新歲不虞,原想着待年節再給額娘稟明原委的。可額娘突然問及,兒媳只得如實告知,無論因由為何,都是兒媳的失職,請額娘責罰。」

說完結結實實的叩下了頭,滿殿霎時沉寂一片。

太監宮女最會趨利避害,個個猶如樁子,悄無聲息的努力縮小存在。十三、十四福晉側是垂目坐在椅子上宛若老僧,不言不語。只有德妃臉上的笑意漸漸淡去,心中升起無邊怒火。

原先不太操心老四府上的事,一是母子關係淡漠,關注的多了怕老四多想,連表面的平和都難維持,徒讓人笑話。二是老四福晉這麼多年瞧著很是穩妥,府里嫡庶子嗣也不缺。雖說老四在寵愛女人上有所偏頗,但老四福晉賢惠大度從不抱怨,她以為她就是好的,看來是她想的理所當然了。

如是想着,臉上的表情全然沒了。

殿內的氣氛不覺又沉重了幾分。

德妃權當不知,望着跪拜的四福晉,幾次張口又把到口的話是嚼了又嚼,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畢竟,不看僧面看佛面,她到底還是要顧及著老四的臉面的。更何況,她到底不知根由,隨口訓斥只怕會傷了四福晉的尊嚴,與事無益。想着還是著人問問老四府上的情況再說吧,否則她前腳訓斥,後腳傳出去都成了別人攻奸他們的理由。

如此一想,便敷衍塞責幾句把四福晉叫起來了。好在此時殿門口的氈簾從外掀開進來個小宮女回稟,太後宮里的太監來傳口諭。

殿內立時輕鬆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渡雍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清渡雍也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7章 敲打兒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