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大仇得報

第393章 大仇得報

既然已經猜到扶熙意圖,淳于朗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若扶熙順利吞下雁瑞,國力強盛過大澤,大澤又該如何一統天下?

淳于朗當即將潛伏的兵將派出,而扶熙城中,李卉已經帶兵等候多時。

這邊澤國與扶熙戰火重燃,打得不相上下,那邊狄族騎兵竟進犯大澤邊境,淳于朗連派幾名大將都被狄族打回,據傳信兵回報:此次狄族不再只是單純的騷擾邊境,而是意在城池,進攻撤退極有章法,騎兵也比從前多出許多,短短兩日已攻下一城。

淳于朗心想,莫不是狄族新得了高人?否則淳于祝丹那個草包搶奪物資還好,哪裏來得進攻的膽子?

戰火不斷蔓延,眼見狄族進攻趨勢狠過扶熙,淳于朗不得已御駕親征,等着他的是早已與淳于祝丹稱兄道弟的懷信,與其麾下近兩年全國武試招進來的將士們。

多年之後,淳于朗對兒孫感慨:「論起識人之明,朕確實不如雲葭,因此扶熙得了與我大澤並肩的機會。爾等定要牢記朕當年之辱,勤修內政、廣納賢才。」

當年之辱,指的不僅僅是淳于朗親自帶兵都無甚成效,其重點是淳于朗前腳剛走,他的二皇叔便在國中招兵買馬、聯絡眾臣,意欲謀反,而二皇叔的銀錢,來自於前不久堂而皇之來到都城求和的扶熙使臣:池羽。

那一年,在所有人都以為如此戰局大澤必不會放過時,出人預料的,大澤國內竟亂成了一鍋粥,澤皇淳于朗忙於狄族、國內兩邊跑,與扶熙的戰事自是無暇顧及。

因顧著太後身子骨,又因扶熙與雁瑞的戰線不斷地大範圍推進,雲葭與太后仍在前往戰場的路上。待二人到達,因扶熙一路順風的進攻,距雁瑞都城:安茂,已經只有一城之隔。

當太后見到囚車之中蓬頭垢面的呂奢,她每一步都走得極穩:「不成想雁瑞國君竟是這等模樣。」

雲葭站在太後身旁,湄則擋在一側,以防呂奢狗急跳牆做出傷害太后與女皇的行為。

「我兒承之在何處?」呂奢生下來便錦衣玉食,自是受不住囚徒的困苦,加上他的身子早已外強中乾,眼見自己的國家丟掉一個又一個的城池,眼下支撐着他活下去的只有愛子的去向。

「你兒承之?」太后仍是儀容端莊地站定在囚車前,雙眼卻是落下淚來:「你的兒子尚且活在人世,我的軒兒卻無辜被你毒殺!如今你可懂了骨肉分離之痛?」

太后聲聲泣訴敲擊人心,呂奢昏沉的雙目清亮些許,啞聲道:「你是扶熙太后?那麼你便是扶熙女皇了?」

呂奢的目光移向雲葭,女侍衛保護的姿態加上二人的儀容,更加堅定了呂奢的猜測,他忽然激動起來,狠狠地敲擊囚車:「我兒承之在哪!你還要藏他到何時!」

自打被困,每經過囚車一個人,呂奢都會自言自語般的問上一句:「我兒承之在哪?」如此激動還是頭一次。

雲葭示意湄不必過分緊張,淡淡道:「呂承之還活着,不過正如方才母后所言,朕要你體會骨肉分離之痛,此生直到你死,你都不會再見到他。轉過頭看看你的身後,那是你的都城安茂,你可知這一路蕭家軍為何不曾對你用刑?因為朕希望你活得久些,久到老死不見愛子,但見家國易主。」

老死不見愛子,但見家國易主。

明明是容色傾城的女子、儀容華貴的女皇,說話的語氣那樣淡然,紅唇輕啟輕飄飄的說出一段話,可呂奢卻看到了女子純凈容顏后持刀的女魔,那女魔舉起手中利劍劃過他的喉嚨,有鮮血汩汩流出,他眼睜睜的看着,卻無法捂住傷口,更無法喊出聲音。

「我的臣民會想辦法救我的,」呂奢惶恐的搖頭,「你們要城池,我割半個國給你們便是,我還有很多的金銀,足夠你裝滿整個國庫。」

見雲葭絲毫不動搖,呂奢似是突然間明白了些什麼,苦笑着乞求道:「如果你要我的命,我本就命不久矣,給你便是,只求你饒我兒性命……」

李壽早就派人送了金銀來,那使臣還說只要放了他家國君,任何條件雁瑞都可以答應。蕭晟自然是分文未收送走了那使臣,兩國走至這一步,已不再是割地賠款就可以解決的。

雲葭上前一步道:「我自是要你性命,不過你也該死得有價值才是。」

此言一出,呂奢這才徹底明白了扶熙女皇和他浪費唇舌的目的,太后也聽出了扶熙留着呂奢的命還有大用。

只要愛子能夠活命,呂奢自然沉默表示答應,太后伸出手指向湄的佩劍,雲葭向湄微微點頭,湄這才將劍取出遞給太后,太後學着記憶中雲軒的樣子挽了個劍花,猛地將劍刺入了呂奢肩膀。

這傷不會要了呂奢的命,卻解了一半太后心中沉積多年的痛楚,至於呂奢對扶熙有何用處,太后並未過問,她只需要知道,利用過後,雲葭不會要呂奢活命。

第二日,蕭晟將呂奢從囚車中放出,換上了一身乾淨衣裳,押著呂奢到了安茂城下。見國君歸來,安茂城門開啟,李壽帶着眾臣一臉慷慨赴死的悲壯模樣,事實上昨夜他攜家眷逃跑,被清暉部抓了個正著,逃跑之前,兢兢業業處理國內政事、想盡辦法與扶熙談判的也是他。正如呂奢所言,李壽此人,是忠是奸難以界定。

李壽帶來了雁瑞的傳國玉璽,呂奢雙手接過,於掌心中細細摩挲片刻,終是雙目含淚轉身欲遞給雲葭。蕭晟在雲葭身側輕咳一聲,呂奢對上蕭晟駭人的目光,忍着屈辱雙膝跪地,將玉璽高舉過頭。

要想順理成章吞併雁瑞,總要前任國君親手奉上玉璽,如此也為扶熙省去不少麻煩。

歷時多年,扶熙與雁瑞之間的爭鬥終於有了一個結束,那日曾經的雁瑞國君帶着謀臣李壽回到皇宮之中,自認上對不起祖宗江山,下對不起黎民百姓,於是自刎謝罪,知情者卻道二人是身中劇毒魂枯而死。

雁塔已毀,玉璽不再,雁瑞軍士大多沒了鬥志。蕭家軍繼續前行,未到之處有的城池開門迎接,也有的殊死抵抗,最終這個曾經富貴非凡的國家,在扶熙女皇與靖安將軍軟硬兼施的多種計策下終究不復存在。

文臣記載:吞併雁瑞后,女皇盡收雁瑞國土為扶熙所有,改年號為: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女皇陛下請饒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女皇陛下請饒命!
上一章下一章

第393章 大仇得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