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書院論戰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書院論戰

?因為院長的辦學理念比較自由包容,學院里的導師中聚集了許多不同思想傾向的人,學生受其影響,思想也各有偏好。論戰給各派提供了展示的思想舞台,學生和導師都非常重視。從選題到組隊論戰,都是精心挑選。

很快,布告貼出,一時到處談論論戰的主題。十天時間,六場論戰:第一場,世界本源是無還是有?第二場,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第三場,君為重還是民為重?第四場,禮治還是法治?第五場,重農主義還是重商主義?第六場,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

李雲也期待著欣賞這些論戰,雖然聖人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但是李雲想,正所謂真理不辨不明,雖然論辯雙方各持己見,但通過雙方觀點的比較和綜合,對大道對社會以及人生的認識都會有啟發,也許有助於自己融會貫通呢!

在書院學生的熱情期待中,第一場論戰開始了。論戰的地點在禮堂,論戰雙方和點評的導師在台上,導師和主持在中間,論戰雙方各三人分別佔據兩旁,邊上還有同學負責用沙漏計時。其他觀戰的學生都坐在台下,前面兩排五十名同學被隨機挑選作為投票的大眾裁判。

論辯雙方的主要代表分別是杜白和周禹,杜白代表「無」的一方,周禹代表「有」的一方。在主持導師說明了規則之後,雙方依次闡明立場,然後開始論辯。

杜白首先開論,只見他丰神俊秀,朗朗說道:「天地萬物從何而來?聖人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宇宙萬物之初,存在一個世界的本源,就是道,它無形無狀,玄之又玄,所以說,宇宙的本源道就是無。無然後生出一,即太極。太極生出陰陽二道,然後生出三即日月星,陰陽四時運行,地生五行變化,萬物化成。天道永恆存在,所以我們學問的根本就是求得這個道,順應天道,無為而無不為。」論畢一陣喝彩聲。

輪到周禹,他並不怯場,侃侃而談:「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自古爭論不休。聖人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道之上,有一個自然的存在,這個存在是有,它永恆地運行,不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消亡,不因為四時的變化而更替。道是自然的規則和秩序體現,自然雖永恆存在但會變化,而天道也會相應變化。我們學問的根本是發現自然的變化規律即天道,從而利用天道,改變自然,制天道而用之。」論畢也有一些支持者喝彩。

二人各自或引經據典,或批駁對方,唇槍舌劍,惹得現場陣陣掌聲。最終經過導師點評和學生投票,杜白辯論更勝一籌,也更符合一般人的理解,首場論戰獲勝。

李雲聽得津津有味,不禁思索:「杜白和周禹的觀點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承認天道的存在,區別只是在於,這個天道是凌駕於萬物之上,還是只是萬物運行變化的體現。道飄渺難覓,最終要歸結到人身上,人求道的目的不是受制於道,而是以道來服務人。天道有常也有變,人生天地間,既要遵循自然之理,就是求道;又要逆用自然之理,這就是變道;二者都是道,道之兩面而已。然而最終四時不可逆,陰陽不可違,變道有一定範圍,最終還是要遵循天道自然,不管這個天道和自然是無還是有。從一開始,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兩面,他們的對立衝突和轉化促成了變化,變化的方嚮應該就是現實矛盾的方向。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洞虛經的根本是有無結合,將有練到極致,融而為一,就是最終的道虛無,然而並不是真正的虛無,是包容一切超越一切的有,具有了普遍性,也就是無了。」

第二場關於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話題也是由來已久,各持己見。這次是朱亮和張庶兩人各為一方代表。

朱亮代表性善論,他說:「人性本善。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仁義禮智信這些良知,人人皆可以為聖人。人後來之所以為惡,是先天的善被蒙蔽的緣故,糾正的關鍵在於教化正人心,使人恢複本善的天性。」

張庶代表性惡論,他說:「人性本惡。人生來就有自利之心,自嬰兒起就得之則喜,不得則哭。餓了想吃,冷了想穿,累了想休息,看到利益趨之若鶩,看到壞處都躲之唯恐不及。做轎子的希望人富貴;做棺材的人,希望人早死。所以自古有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者,到處有作惡之人,發展到極致就是人性墮落,社會混亂。所以僅有教化是不夠的,更根本的是需要立法,設立有力的官府和君主,賞善罰惡,使人人守法,在社會秩序改善,國家秩序良好。」

二人的論辯也頗為精彩,從不同角度闡述了人性本源及使人性變善社會秩序良好的制度設計思路,眾學生都大呼過癮。

李雲回到了自己的宿舍,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下了《人性論》和《諸子和同論》。

他力求把道的思想引入人性論,他認為,人在最初時處於混沌的一的狀態,人性非善非惡,本無善惡之分。社會秩序的要求產生了善惡的劃分,善惡是後天的人為設定,是根據人們的利益需要而確定的,不同的時代善惡內容也是有變化的,君主官吏的善惡和底層百姓的善惡也不完全一致。而人的性情和行為也受後天各種環境的影響,性格和環境的共同作用,才有各種變化。要達到理想中的善,首先要使善是大多數人都接受的善,而不是大多數人都反對的善。從實現的途徑上來說,教化和法治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化在前,使善內化為人的行,預防第一;法治在後,用法律強制人的行為,管制在後;那麼人心就會平和,社會秩序就會有序。

對於列國時代諸子和此後的各家各派,他也認識到,道家、陰陽家、墨家、法家、儒家、名家等各派思想,雖然主張不盡相同,但其根本目的都是著眼於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正所謂殊途同歸,從不同方面為社會的運行構建了整體的思想體系。道家建構了天道的觀念,使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成為整體,天地人合一;也認識到萬事萬物相反相成,物極必反,變動不居並且有一定的規律。儒家的學說既反映了社會的結構,也有助於穩定社會秩序。法家建構了一套新的統治體系,實行君主集權,強調法治,為社會管理體系奠定基礎。墨家也代表了廣大下層人民的思想,重視生產和節儉,在生產財富不足的年代有助於社會的延續。陰陽家通過觀察日月運行所定的四時節氣,為紀年和生產都提供了便利。為政者要重視思想的統一性,但也要注意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發展思想。

第三場的論題則是比較敏感的話題,幸好現在君權衰弱,也無人管制。許仲和孫操則成為了雙方論辯代表。許仲持論君為重,孫操持論民為重。

許仲說:「國家乃是人群居而成,國家的最高者是君,自古有三皇五帝,君的存在是組織民眾的必然結果。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這個聖人就是君。只有君主統領,制定法令,建立官府,賢臣尊君,統一制度,建立良好的秩序,上下一心,國家才能強盛。萬民所賴在乎一人,一人所安資乎萬姓,一人為天下首。所以尊君第一,君為重。」

孫操說:「君是人們為了保護自己而設立的,如果君能施行仁政,愛民安民,則是君是君。如果君主自私自利,驕奢無度,民不聊生,最終民怨沸騰揭竿而起,則君不是君,可能身死國滅。天子者,有道則人推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所以君是第二位的,民為國本,民為重,君為輕。天下之之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孫操的觀點可以說是非常大膽,特別是他後面的觀點發人深省。他甚至反對君為天下主的思想,認為天下是君民共治,就像眾人抬木一樣,有前面領頭的,有後面的支持的。

李雲想道:「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為邦本,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剛愎自用倒行逆施,可能會得逞一時,但最終必將滅亡。君有道,民尊之;君無道,民亡之。君之道,在於安民富民,不在是否受命於天,從一定意義上說,民就是天。」

第四場禮治和法治之辯也是很精彩。最後導師王陽的點評則非常到位。他說:「禮治和法治並不排斥,而是相輔相成。正如前面性本善和本惡之爭,運用到治理國家就是禮治和法治。將社會的要求內化為禮的要求,以禮治教化,導人向善,非禮治不可。但社會發展變化,光靠教化也是不可能制止罪惡,百姓的利益需要保護,社會的秩序需要規範,所以法治也是必須的。聖人禮法並用,霸王道雜用之,絕不會偏頗只運用一種治理方式的。」

第五場重農主義還是重商主義的論辯也是精彩非常。

重農主義的觀點是非常流行的觀點,他們認為,農業為天下之根本,農業發展了,糧食充足,百姓有飯吃,有衣穿,社會安定,國富民強。而且農民比較固定,心思單純,倉廩實而知禮節,便於管理。而從事工商業的人多了,農業人口減少,農業生產就受影響,生產的許多物品也不能吃不能穿,讓人心性變得刁鑽機詐。所以要重農抑商,這是根本國策。

重商主義認為,農業固然是重要的,無農不穩,但農業只是基礎,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沒有商業,各地產品得不到流通,許多地方的農產品就會穀賤傷農。沒有手工業者對工具的改進,農業的效率也會很低。在沿海地區,人多地少,商業特別是海外貿易是他們安身立命之本,地位比農業還重要。工商業賺錢了,可以補充農業,支持農業發展。所以,應該重商而不是抑商。至於人富了難以駕馭,則不必擔心,可以通過法律來規範。而且富了之後修橋補路,捐助慈善,也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

李雲本出身農家,又遊歷過西部和南方,對於貿易也是有所了解,和陶信來往也是了解了一些商人的思想,對這重商主義思想也是很感興趣。深感國家發展,不能過於偏重農業,必須以農為主,工商並重,相輔相成。正如中庸之道,不可偏廢。

第六場的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論戰,對認識論進行了不同的論辯。李雲聽了數場論戰,至此時已是明白,任何事務和道理都有兩面,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知和行最終是要統一的,知然後行,行然後修正知,循環往複,認識不斷提高,行不斷改善。無論是知還是行,都要從現實實際出發,因地制宜。

書院的這些論辯促進了李雲的思考。他以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融會貫通,逐漸完善了自己的世界觀和治國方略,為他將來治國理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李雲學習思考的時候,外面的形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帝風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帝風雲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三十二章 書院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