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哲合忍耶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哲合忍耶

終生不生病的人不能成個名醫。

——阿拉伯諺語

在青海省東南部拉脊山下的黃河谷地中,坐落著撒魯爾人當年最早落腳的街子工。

一個撒魯爾少年獨自坐在赤紅色的小山包上,凝神遙望著藍天白雲和蜿蜒而去的黃河,努力地想象撒魯爾以外的世界。

這個少年就是花剌子模帝國撒魯爾人哈桑的後代韓賽義德。

韓賽義德年約14、5歲,長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白裡透紅的膚色,兩條又濃又黑的眉毛連成了一條線,黑密的頭髮上戴著一頂淡黃色的帽子。

韓賽義德從小就聽爺爺奶奶說,撒魯爾人是500年前從西方的花剌子模過來的,因為要鎮守漢藏邊疆地區而定居在這裡,成為了循化的開墾者。

但是,韓賽義德依舊不太明白,撒魯爾人為什麼要離開自己的故鄉跑到這麼遙遠的地方來?為什麼要為蒙古人守衛漢人與吐蕃人交界的地方?況且花剌子模的邊疆又依靠誰來保衛呢?

他望著平川里飄著裊裊炊煙的撒魯爾民居和黃燦燦的禮拜寺金頂,還有那眼綠草和野花環繞的駱駝泉,忍不住自問道:「難道街子和循化都要比花剌子模還美麗富饒嗎?」

循化地處今天青海省的東部,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分界線的拉脊山(又名積石山)的東段,四面環山,山谷相間。

循化自古以來是少數民族雜居的地區。秦時屬於塞外之地。西漢時期納入大漢的郡縣體系,屬於金城郡(今天蘭州)河關縣。大唐時期,循化成為積石軍地和鎮西軍地。大宋時期,屬於唃廝啰吐蕃政權的轄地。大元設置了積石州。大明設置積石州千戶所,隸屬於河州衛。

1762年,大清朝廷把河州同知遷移到循化營,開始稱為循化廳,隸屬於蘭州府。後來,循化廳改屬西寧府,又改為循化縣。

循化自從大元時期撒魯爾人駐紮以來一直是撒魯爾人最主要和最集中的聚居地,佔據當地人口的絕對多數。

當年遺留在元珠溝的撒魯爾人逐漸失去了回教信仰,匯入到周圍的吐蕃人中。傳說,他們原先也有一部年代久遠的《可蘭經》,因為沒有人會念阿拉伯語了,只是在舉行聚禮和婚喪節日的時候才拿出來用手摸一摸,權當是念過經了。元珠溝的吐蕃人有一句諺語:「東那元珠溝索哇吉格尼,曼拉撒拉爾工吉格尼」,意思是元珠溝有12個莊子,撒魯爾有12個工。這些吐蕃化的撒魯爾人及其後裔與撒魯爾人始終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係,稱撒魯爾人為夏尼(即本家),而不是像稱呼其他民族那樣稱做許乎(即鄉親)。

韓賽義德嚮往的外面世界在乾隆統治的期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歐洲的資本主義發展迅速,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工業機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各國的生產效率,促進了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現代化,國家的實力和軍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時的大清帝國卻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閉關鎖國,開始出現了日漸衰落的景象。

花剌子模的色目回回人來到大元,經歷了大約200多年演變和融合,各自部落的色彩日益淡化。他們以色目回回人為主體,融合周邊的漢人、維兀爾人、蒙古人、吐蕃人等多種民族成分,在大明時期逐漸形成了全民信仰回教的民族共同體——回回民族。

200多年又過去了。在明末的農民大起義中,陝北和甘肅東部的回回人在馬守應的率領下加入了起義軍,成為張獻忠和李自成起義軍的主力之一。

大清朝廷因為回回人的自我認同感強,在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等方面頑固不化,因此對他們實行了比其他民族更為嚴苛的壓迫和統治,使大清成為歷史上回回人反抗統治者最頻繁的一個朝代。從大清建立不久的1684年回回人米剌印和丁國棟反清復明的甘州起義開始,回回人反對大清的起義一直持續到它覆滅的那一天才宣告停止。

回回人反抗大清統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朝廷推行歧視回回人的法律法規是引發回回人反抗的一個重要原因。1762年,朝廷頒發了歧視回回人的嚴厲法律《大清律例》。其中關於回回的立法無一不充斥著對回回人歧視與壓迫,顯示出回回人在法律面前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朝廷一方面說什麼回回人長期歸我們管理就是我們大清的國民,針對普通百姓的法律都適用於回回人,另一方面又誣稱回回人獷悍成習,結黨為匪,按照正常的管教辦法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必須制定更加嚴酷的法律轄制。

大清的回回人苦難非常深重。在實際生活當中,官府欺壓回回人的事情屢見不鮮,就連一些漢人士大夫也頗有感慨地說道:「地方官員向來偏袒漢人,凡是回漢爭吵打架不管誰對誰錯,一律壓制回回人」,「官吏任意套用法律,回回人殺死漢人的償命,漢人殺死回回人的只需賠償24兩銀子」。

大清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認:「回回人長時間隸屬中華,共同享受國家的恩惠,200多年來做官的人也不少,怎麼可能沒有道德和良知呢?又何必冒死叛逆呢?推算其中的緣故,根源還是地方官員辦理不善,沒有公平地處置回漢的爭鬥,導致兩族之間仇恨加深。」

嚴酷的法律再加上不公正的司法,導致回回人的生存空間雪上加霜,所以才會頻頻發動起義反抗大清朝廷。

當時,滿洲人和漢人把信仰回教的人統稱為回回人。其實,回回人這個群體的發展已經有了明確的界限:絕大多數說漢語的回回人就是今天的回族;說撒爾塔語的回回人是今天的東鄉族,當時稱為蒙古回回;說撒魯爾語的回回人是今天的撒拉族,當時稱為撒魯爾回回;說保安語的回回人是今天的保安族,當時稱為番回。只是那個時候官府和老百姓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沒有像今天這樣細分罷了。

作為廣義上回回人的一個支脈,撒魯爾人與歷代朝廷保持著密切的君臣關係,受到朝廷的冊封官職,基本上是處於半自治的地位。他們與同教異族的回回人、保安人、撒爾塔人比鄰而居。

大清承續了大明對撒魯爾人的管理舊制,委任他們的頭人為地方的官吏,稱為外委土司。爾最(世襲宗教總掌)制和哈爾(長老、頭人)、土司等構成了撒魯爾社會內部的統治者。

撒魯爾人當時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固的社會基層組織,即阿格乃、孔木散和阿格勒。

撒魯爾人最早定居循化的時候人口比較少,居住的地域十分廣闊。隨著人口的增長,他們形成了不同於漢人長子繼承祖業的風俗習慣,而是像蒙古人一樣由幼子掌管家業,其餘的兒子成親以後都要另立門戶生活,由此形成了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近親組織——阿格乃。

阿格乃由最親的血緣關係組成,是由突厥語中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兩個單詞複合而成,相當於漢語中的當家人。

父親在整個氏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子孫有統帥的權利,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殘留著母權制的現象。舅舅對外甥擁有特別的權利,凡是一些重大的家事,諸如外甥誕生、結婚、喪葬、變賣家產、分家、外出謀生、外出歸來等諸事都要請舅舅來主持或者徵得他的同意。

阿格乃之間有互相幫忙的義務,在賣房、典當或者其它一系列事情上比外人有優先權。

早期的社會中,阿格乃頭人的地位在內部傳承。他的職能如一家之父、一族之長等,有權力使用部分公共財產,在阿格乃內部發生矛盾的時候有調解權,還對外起著聯絡員的作用。

幾個親近的阿格乃組成了一個孔木散。

孔木撒是孔木和散尼的複合詞,突厥語意思為全體、全部。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說,孔木散意為全體成員在內的所有的人,是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孔木撒在撒魯爾人群中是指遠房兄弟、一個姓的人或一個根子的意思,是由阿格乃血緣關係中分化出來的,以父系血緣為紐帶的組織。

一般來說,一個孔木散就是一個姓氏,擁有公共墓地。他們是同一祖先繁衍而來的,互相都是親戚,所以同一個孔木散的男女禁止結婚。

在生產和生活中,同一個孔木散的成員有互相幫助的傳統。婚嫁的時候,女方的孔木散成員負責送親,男方的孔木散成員負責迎親以及安排食宿;喪葬的時候,同一個孔木散的成員負責料理喪事。

每一個孔木散都有一位哈爾,負責出面組織大家修渠挖泥、開墾荒地、管理宗教事務以及同其他孔木散的交往。哈爾還要調解各家各戶的糾紛,如果解決不了再轉到上面解決。

每個孔木散也是一個宗教活動的單位,要出一名學董參加村裡禮拜寺的管理工作,即負責管理寺院的財產,向教民們徵收學糧和宗教費用。

哈爾既是行政上的基層統治者,又是宗教上的基層義務管理員。

阿格勒是由幾個孔木散聯合形成的居住區,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場。

阿格勒最早的意思是家和氈房,現在仍然在哈薩克等游牧民族中使用,撒魯爾人的祖先東遷以後才發展成為地域性的概念,變成了村落或村子的意思。他們在特殊環境下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阿格勒。比如在循化,街子有18個阿格勒,清水有9個阿格勒。

阿格乃、孔木散和阿格勒使撒魯爾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彆強烈,遇到重大事情的時候非常容易整體指揮和調遣使用。

大清朝廷為了加強對撒魯爾人的管理,在草灘壩修築一座土城。雍正皇帝賜名為循化,即遵循王化之意。

朝廷以循化城為中心,把撒魯爾人聚居區劃分為12工。工是乾的變音字。干在突厥語里是城鎮的意思。城西為上六工,即街子、草灘壩、查加、別列、查漢大寺、蘇只。東部為下六工,即清水、達速古、孟達、張尕、夕昌、乃曼。土司韓炳駐紮在街子,管理上六工,稱上六工土司。土司韓大用駐紮在乃曼,管理下六工,稱下六工土司。

1761年的一天,韓賽義德跟著阿媽到了查加工古節烈庄走親戚。他聽說庄廓里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傳教士蘇四十三。

據說蘇四十三是他父親在43歲的時候生下的,所以給他取了這個名字。他們的家鄉原本在街子工,因為父親在查加工古節烈庄置辦了田產,因此搬遷到了這裡。

韓賽義德慕名前往拜訪蘇四十三。

蘇四十三熱情接待了這個來自本族的少年,興奮地告訴他道:「前些日子,瑙聽說在麥加留學了16年、知識非常淵博的馬明心阿吉從天方回國,要路過瑙們的循化地界,就和幾位教士一起到驛站去看望阿吉。馬阿吉的說教非常新穎和獨特,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於是,瑙們就拜他為師,請求他留在瑙們循化傳播教義。」

回教最早誕生的時候並沒有派別的區分。後來因為出現了認識上的分歧,產生了什葉派、遜尼派和蘇菲派三大教派。

7世紀末8世紀初,阿拉伯的庫法和巴士拉等地一些回教徒反對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腐敗奢靡,主張虔誠、節儉、守貧、苦行和禁慾的個人修行方式。他們效法先知的簡樸生活,注重內心修養,不在意衣著打扮,經常穿著羊毛衣服,因此被叫做蘇菲(穿羊毛衣的人)派。

蘇菲派是回教徒虔誠信仰與宗教熱情的產物,後來由苦行禁欲主義逐漸發展為神秘主義。

17、18世紀以後,蘇菲主義學派的哲合忍耶、嘎德忍耶和虎非耶等通過海路和陸路相繼從阿拉伯、伊朗和中亞傳入甘肅、寧夏和青海等地,與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和特權制度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紛繁複雜的支系。

人們為了區別,把當初的回教稱為格底木老教,把蘇菲派的支系哲合忍耶等稱為新教。

哲合忍耶的意思是公開的、大聲的,主張高聲誦念讚詞迪克爾,所以又叫高贊派或高聲派。它原來是中亞蘇菲派納什班迪耶教團的一個分支,後來在中亞、西亞、南亞和北非一帶盛行,主要的主張和其他教派的一致,只是在一些細節上存在差異。

馬明心給蘇四十三講述的新型教義就是哲合忍耶。

馬明心,回回人,經名是伊卜拉欣,道號為維尕耶?屯拉海(維護主道的人),無常以後被人們尊稱為束海達依(為主道犧牲的人)。他是西北著名的回教經學家,原籍甘肅省階州(今天甘肅省隴南),因為遇到災荒遷居到了隴西。

馬明心從小學習經文,長大以後遠赴麥加朝覲。他在回國之前接受了師傅穆罕默德?布錄?色尼傳授的沙孜林耶道堂的基本宗旨,還得到了《沙孜林耶道堂史》、《卯路提》、太斯哈比(念珠)以及拜氈、手杖、靠背、碗和寶劍。他在師傅的授意下破例地高聲念主贊聖,同時伴隨著一定的動作。因此取名為哲赫忍耶。

韓賽義德問道:「馬明心阿吉留下來了嗎?」

蘇四十三眼睛里閃爍著明亮的光芒,愉悅地點了點頭。

馬明心被撒魯爾人蘇四十三的熱情感動,於是留了下來,在河州、循化、白花工、清水工一帶的撒魯爾人和回回人中間傳授蘇非派哲合忍耶的學理。

韓賽義德聽說,馬明心運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解教義,對宗教的儀式也做了適當的簡化。他針對老教念經收取費用的弊端,特彆強調教士不能私自花費海的也(布施),要用來幫助窮人,還對虎非耶派道祖馬來遲將教權傳給兒子馬國寶一事提出了「教權傳遞應當傳賢不傳子」的主張。

他的這些主張得到了很多窮苦老百姓的喜愛與擁護,吸引了一部分虎非耶派撒魯爾人和回回人的歸附,威脅到了老教的利益,引起了教主馬國寶的強烈不滿。

韓賽義德驚訝地發現,一向和平寧靜的循化出現了危難。因為馬明心的到來,因為哲合忍耶的傳播,從前緊密團結的撒魯爾人出現了分裂。一個人口不多的撒魯爾民族按照新教和老教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兩大陣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鄉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東鄉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哲合忍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