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臨夏之行

第一一三章 臨夏之行

靠人家的權勢來享福,不如隨自己心愿受苦。

——蒙古族諺語

牛木林在大學里一邊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知識,一邊開始嘗試著寫作。1984年,他先後寫下了兩篇抒情散文《克朗河之春》和《秋歌》,發表在當年的《阿勒泰報》上。他在文章中用極其熱烈的詞句讚美自己美麗可愛的故鄉。

《克朗河之春》這樣寫道:「我驚嘆浩蕩的萬里長江,我讚美奔騰的泥龍黃河。它們那一瀉千里的氣勢,澎湃激蕩的雄姿,常常引起人們五彩斑斕的遐想。在我看來,長江黃河固然可愛,但最美麗、最讓我喜愛的還是家鄉的小河——克蘭河。」

《秋歌》這樣寫道:「是的,春天的鮮花固然可愛,夏天的盛綠也格外迷人,冬天的白雪更是幽靜動人,但哪一個能像秋天這樣熾烈、這樣快活、這樣意義深遠呢?又有誰會因為幾片衰草黃葉而哀傷嘆息!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秀麗的色彩;秋天,比夏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秋天,比冬天更富有美妙動人的旋律。

秋天,標誌著成熟和繁榮,意味著歡樂和富強。

如果說我熱愛秋天,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

牛木林的求知慾望特彆強烈。他除了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按照學習專業的要求,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同時在電教室和電影院里觀看了時下流行的新潮流電影和由世界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

他偶然發現,位於舊文科樓的電教室幾乎每天晚上都在為不同專業的班級播放電視電影。由於想看電影的學生太多了,以至於座位不夠用,因此學校規定必須憑票入場。

牛木林找來一張白紙,把它剪成票面大小的紙片,用黑色筆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上「某日電影票」,再用紅色筆畫上一個大圓圈冒充章印,趁著燈光昏暗混進了電教室。

第二年的寒假,牛木林來到了母親鞏臘梅的故鄉青海省。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青海。

他首先來到了樂都縣,看望了小舅舅鞏連貴一家人,重新遊覽了13年前光顧過的地方。說實在的,這麼多年時間過去了,樂都的外貌並沒有多少改變,在陰冷的冬季顯得十分寒冷和破舊。

隨後,他又來到了省會西寧,前往從海北浩門農場搬遷到西寧的三姨鞏夏荷家。

姨夫陳小山在文革中受到了衝擊,被發配到浩門農場改造,如今已經得到了平反。國家給他落實了政策,任命他擔任了西寧鋼廠附近的一個稅務所的所長。

陳小山的性格隨和,心胸寬容,對自己遭受到的苦難從來不說一句怨言。他經常給牛木林和自己的兩個孩子講述革命戰爭時期的故事,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貢獻。

牛木林望著陳小山飽經滄桑的面容,心中暗暗地說道:三姨夫以德報怨,心胸真是比青藏高原還要寬闊啊!

牛木林在青海過完寒假以後回到了蘭州,繼續他的大學學習。

一天,他接到高中同學李偉的來信,說是他做醫生的父親從新疆來到蘭州醫學院的第二附屬醫院進修。

周末,牛木林按照李偉信上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位於城關區老城的一幢3層老樓,見到了李偉的父親。

牛木林看到老樓裡邊光線陰暗,地面上鋪著的木地板都磨出了凹坑,不解地問道:「叔叔,你們怎麼住在環境這麼差的地方?」

李偉的父親帶著神秘和驕傲的神情說道:「你可千萬不能小看這幢又破又舊的老樓。當年,它可是馬芳擔任西北軍政長官時候的公署,是當時蘭州最有權力、最豪華的大樓啊。」

牛木林默默地打量著這幢曾經的豪宅:看不清底色並且到處開裂的地板,油漆剝落的木質樓梯扶手,落了一層厚厚塵土的蜘蛛網,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裡曾經是何等的輝煌和威嚴。

他帶著李偉的父親參觀了黃河鐵橋和頗有名氣的濱河公園,還有那一座座富有藝術創意和時代特色的雕塑,特別是蘭州的地標雕塑《黃河母親》。

第三個寒假,牛木林來到了首都北京和濱海城市天津。

牛木蘭的丈夫韓國慶是天津籍支援新疆的知識青年。1985年,他們一家人在國家落實知青返城政策的時候,全部來到了天津。

牛木林的這趟京津之行,一是計劃實地考察一下北京的情況,以便決定將來是否到北京工作;二是到天津探望牛木蘭一家人。

1986年1月末,牛木林第一次來到了從小在心中萬分嚮往的聖地——北京。

他走下火車的時候,天空還沒有大亮。

在站前廣場上,他一邊向公共汽車站走去,一邊不住地回頭,打量著北京火車站主樓的模樣。直到完全確定它和小學算術薄封面上的圖畫一模一樣以後,他才戀戀不捨地登上了公共汽車。

也許是太早的原因,車上的乘客只有4、5個,街道上的行人也不多。牛木林坐在靠窗戶的座位上,把臉龐貼在車窗的玻璃上,專註地盯著窗戶外面快速閃過的每一幢建築,希望能夠看到以前在圖片上才能看到的城樓、人民大會堂。雖然最終只看到了一閃而過的中國圖書館大樓,但是,也讓他興奮了很長的時間。

隨後的幾天,牛木林遊覽了廣場、北海公園、景山公園、動物園、天文館等景點。在凜冽刺骨的寒風中,他徜徉在廣闊的廣場,腦海里努力還原百萬群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壯觀場面,沉浸在人生最幸福、最美滿的時刻。

牛木林最喜歡北京的地方是頤和園和地鐵。頤和園佔地廣大,彷彿是遼闊無邊的新疆,讓人感到心情舒暢。地鐵快捷方便,儘管裡面人山人海,十分擁擠,卻不會在半路上堵車,代表著現代的文明。

牛木林認定,眼前這個被寒冷和灰色包裹的城市不是自己心目中那個太陽發出萬道金色的光芒、全國人民傾心嚮往和熱情讚頌的首都北京。

在天津的時候,牛木林遇到了一位剛剛從181團返城的知識青年。

那個知青吞吞吐吐地告訴他:「我回來之前,聽說你爸爸生病了。這個消息也不知道是真還是假?」

牛木林的直覺告訴自己:情況不好。

他趕緊給家裡寫了一封信,詢問父親的情況。

家裡很快給他回了信,告訴他實際的情況:可能是常年四處奔波導致飲食不規律,也可能是因為吃腌菜過多的緣故,還有可能是因為頭痛長期服用止痛片的原因,牛萬山被醫生檢查出患上了胃癌。

牛萬山的性格一向開朗豁達,喜歡與別人開玩笑逗樂。他每到一個新地方能夠很快地打開局面,和大家融為一體。因此,住進醫院的他並沒有被病魔擊倒。他積極地配合醫生治療,做了切除3╱4胃體的手術。

他的身體很快得到了康復。

與此同時,住在同一間病房的3位病友,病情比他的輕多了,卻沒有一個活著走出醫院。

大病初癒的牛萬山開始認真地規劃自己的人生歸宿。他希望有生之年葉落歸根,回到故鄉臨夏去安度晚年。

1987年5月,牛萬山一個人從新疆來到了蘭州。

由於在臨夏沒有自己熟悉的親人,牛木林在蘭州的這幾年一直沒有去過臨夏。既然父親來了,而且是大病康復之後,牛木林打算抽出時間陪同父親一起前往臨夏。

周末,他和父親乘坐班車來到了蘭州以南100多公里的臨夏市。

臨夏市的城區布局像一個橄欖型的田徑運動場。主幹道就是環繞運動場的「跑道」和一條穿過市中心的東西走向的街道。

臨夏的建築大多數不高,但是,卻密集而且陳舊。與其它城市顯著不同的是,城市的角落遍布著大大小小具有中式建築、阿拉伯建築和伊朗建築等風格的禮拜寺。大街小巷裡飄動著許許多多潔白的帽子,猶如藍天中流淌的一大片白雲。

牛木林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眾多的回族人,心中既感受到一種來自民族的震撼力,又感覺到十分興奮和許多的好奇。

地處城市東南郊大夏河石灘上是的活畜交易市場,塵土飛揚,人聲鼎沸。精明的回族商人正做著牲畜和毛皮的生意。有的人在仔細地觀察牛羊,有的人將手伸進對方的長袖子里,討價還價。

適逢穆斯林的齋月,街上的行人大多步履緩慢,一臉的倦容,眼睛里卻閃爍著虔敬和希望的光芒。

男性回族人的膚色由於日晒一般較深。年長者大多留著山羊鬍子,穿著黑色和灰色的長風衣。年輕人一個個濃眉大眼,顯得十分幹練和精明。

女性回族人的膚色則比較白皙。年輕的女子頭上戴著粉紅色女式帽子或者綠色的蓋頭,顯得青春又溫婉。年長的婦女戴的是白色和黑色的蓋頭,慈眉善目,親切可人。

有的回族和漢族在長相上沒有很大的差別,如果不是衣著和語言上的差異,一般外人很難把他們區分開來;有的則長臉黑髮、高鼻深目,明顯地帶有中亞和西亞人種的特點。

他們操著夾雜著阿拉伯語和伊朗語單詞的回回話,語調急速流暢,就像阿拉伯語一樣含混而飄渺。一般外地人很難聽得懂。

在農貿市場里,牛木林在一個商家的櫃檯上沒有看到商品,只看到上面蓋著一塊白紗布,便好奇地向漢族打扮的小販詢問道:「老鄉,這塊白紗布下面是什麼東西?」

攤主輕聲地解釋道:「是豬肉。蓋上紗布是為了不讓逛市場的回族顧客感到彆扭。」

牛木林的心中又是好一陣感動。他用讚許和敬佩的目光望著攤主:是的,各民族在一起生活和工作,需要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包容,相互學習。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這樣做,我們的社會該是多麼美好啊。

第一夜,牛木林和父親住在了臨夏市東郊關家台166號大院的牛賽德家中。

牛賽德的家在一座擁有幾十間房屋的高台大院里。這是他們兩年前向公家討要回來曾經被沒收的家產的一部分。大院從中間用一堵高牆分隔成為前後兩座院子。前院住著牛賽德一家人和一個孤寡老人。後院住著大隊長和幾戶翻身得解放的貧下中農。

第二天,牛木林和父親前往南龍鄉楊妥村的姑姑牛宰乃拜家去。

57歲的牛萬山興奮地騎上牛賽德家的自行車,讓牛木林坐在車的后架上。

牛木林擔心父親剛剛康復的身體吃不消,要求自己騎自行車馱著父親。

牛萬山堅決不同意,堅持要自己馱著牛木林。

牛木林無奈地坐在後架上。

牛萬山騎著自行車,馱著牛木林,沿著歡騰的大夏河,一路向前方駛去,把一片片綠色的田野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牛萬山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牛宰乃拜為馬家養育了5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兩個兒子移民到了新疆的伊犁,身邊有3個兒子和兩個女兒。老三兒子馬舍伊布有一個約莫6、7歲大的兒子叫海龍。他對來自遠方的牛木林特別親熱,整天跟在他的後面問這問那。

面臨即將畢業的牛木林逗趣地問他:「海龍,你說我大學畢業以後幹什麼工作好?」

海龍閃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不假思索地說道:「阿舅將來能當縣長。」

在小孩子的心中,縣長是主宰一方、掌握老百姓生死福禍的父母官,是天底下最大的官員。

可是,牛木林對做官沒有一點興趣。在他看來,做官彷彿是不務正業。因此,他聽了海龍的回答,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忍不住地揪了一下海龍挺拔的鼻子。

牛木林因為星期一還要上課,打算星期天的上午回蘭州去。

他離開臨夏的時候,牛賽德的3個孩子齊刷刷地站在大院的門口,依依不捨地和牛木林告別。他們是溫順內向、大約11歲的老大兒子,金髮黃眼、大約7歲的老二女兒和黃髮白膚、大約4歲的老三兒子。

牛木林向前走了兩步,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為自己送行的孩子。他看見,兩行眼淚從牛賽德老三兒子修長的黃色眼睫毛上滾落了下來……

沒有過上一個星期的時間,牛萬山突然來到了蘭州。

他一臉疑惑的表情,對驚訝不已的牛木林說道:「離開老家也就25年光景,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倒不習慣這裡的生活了。還是新疆好哇。」

送走了返回新疆的牛萬山,牛木林開始忙著準備畢業論文了。

一天,學校通知牛木林去開會,說是挑選了他和班裡的20位男女同學作為群眾演員,配合學校的電教室和中央電視台拍攝一部電視專題片《今日蘭大人》。

牛木林和同學們表現大學生上課和在圖書館閱讀的情景,在校園的綠蔭道上漫步交談,最後還乘坐麵包車登上了皋蘭山,擺出眺望蘭州美麗市容的造型。

神奇的電視攝像機引起了牛木林的莫大興趣。他一向喜歡和嘗試新鮮事物。那時候,電視機正在全國的千家萬戶普及當中,傳播力和影響力十分巨大。

以前,牛木林打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因為最優秀的高年級學生考取了那裡的研究生。現在,他改變了個人的志向,不打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了,而是一心想做一名享有「無冕之王」稱號的電視記者,從事神聖而偉大的新聞宣傳工作。

牛木林在大學的4年時間,在中文系只遇到了兩個回族學生。一個是比他高兩級的東北回族,一個是比他低兩級的雲南回族。由於不在同一個班級,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什麼來往。

當時,西北回族的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知識分子更是十分罕見。有趣的是,牛木林畢業的那一年,中文系的系主任居然是一個叫馬志傑的回族人。

馬志傑的弟弟是臨夏回族自治州一個學院的院長,希望哥哥給自己推薦一個畢業生充實師資力量。

馬志傑看到牛木林的資料上籍貫寫的是臨夏,便與班主任商量安排牛木林到臨夏去工作,不必再回到遙遠的新疆了。

班主任平時與牛木林交流得比較多,知道他追求現代時尚,不會喜歡相對保守落後的臨夏,也沒有與牛木林進行溝通,自作主張地一口替他回絕了。

馬志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於是對不知好歹的牛木林產生了不良的看法,從此不再關心和理睬他了。

牛木林也沒有閑著。他在為自己的工作忙碌著。他的唯一志向就是到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這樣國家級的媒體去工作。

時不湊巧,1986年全國各地發生了學潮。

上級部門決定,從1987年開始,大學畢業生不能直接進入國家級的單位和機關部門,一律先到基層鍛煉。因此,分配給中文系的北京單位里沒有一家是中央級的媒體。

面對困境,牛木林的心中不禁有些著急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人世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人世間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一三章 臨夏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