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鼎天下 第87回: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

問鼎天下 第87回: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

?大隋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八月末,在隋文帝楊堅駕崩一個月之後,漢王楊諒只用短短數日,調集山西、河北五十二州兵馬,共計二十萬大軍,以討伐奸相楊素為名,揮兵叛亂。

叛軍在并州城南,誓師發兵,旌旗招展,鼓號連鳴,叛軍士氣無比高漲。漢王楊諒身著黃金鎖子連環甲,頭戴百寶珍珠鳳尾盔,胯下五花金錢馬,腰懸鑲金紫電掃風劍,煞是威風。

旗排官拍馬飛奔,揮舞令旗,掠過陣前,三軍將士一片寂靜。只聽漢王楊諒高聲喝道:「諸位將士,當今朝廷,奸臣當道,上欺天子,下壓百姓,倒行逆施,擾亂皇綱。本王為天下大計,舉兵起事,討伐不義,三軍所向,直奔京師!」

喊令官帶領眾將士喊道:「清君側,誅奸黨!」二十萬大軍隨聲高喊,歡呼雀躍,震耳欲聾,士氣大振。

就在此時,忽然遠處一匹戰馬賓士,單人獨騎,呼嘯而來。漢王楊諒定睛一看,前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漢王府司馬皇甫誕。

楊諒打量了一番皇甫誕,說道:「皇甫將軍來的正好,隨本王殺過黃河去!」

皇甫誕抱拳作揖,質問道:「今見千歲雄兵,縱有蓋世之氣,卻無必勝只算,兵馬雖精,也難以取勝。願千歲下奉詔入朝,守臣子之節。兩害相遇,當取其輕;兩利相遇,當取其義;願察區區之心,思萬全之計,敢以死諫。」

楊諒一聽這話,把臉一沉,問道:「皇甫將軍你這話什麼意思?」

「千歲僅有並、冀二州,而皇上卻有天下,勢力懸殊,差距可見,萬不可魯莽。」

楊諒拿著馬鞭指著皇甫誕說道:「若不看汝是本王的老部下,當斬首祭旗,以壯君威!」

「千歲,萬不可魯莽啊!」皇甫誕翻身下馬,跪倒在地又勸道:「即便千歲不願回京,只要握雄兵自居,北靠突厥,南依黃河,也是割據一方的雄強,朝廷也不敢觸怒千歲。」

「一派胡言!」楊諒對左右侍衛喝道:「左右將皇甫誕拿下,待本王打進京城,再問你的悖逆之罪!」

左右的侍衛將皇甫誕按倒在地,捆綁起來,打入了并州的死囚牢。二十萬叛軍跟隨漢王楊諒浩浩蕩蕩南下,殺奔京師。這才是:

叛軍舉兵起河東,豪強逐鹿入關中。

壯志難酬意飽滿,野心欲漲氣恢弘。

鵰翎遙指弓弦張,寒鋒所向刃光瞳。

兄弟反目恨不盡,手足自殘禍無窮。

慕容遐帶著漢王楊諒造反的檄文,日夜兼程,快馬加鞭,趕回京師大興,踉踉蹌蹌跑到寧安殿,皇后蕭珺見慕容遐神情大變,便問事由。

慕容遐訴道:「娘娘,大事不好,漢王楊諒八月二十九日起兵造反了。」說著慕容遐遞上了漢王造反檄文。

蕭皇後接過檄文,展開一看,頓時吃了一驚,拿著直接去宣文殿覲見天子。來到宣文殿,卻不見隋煬帝,只有大太監王文同在宮中。

蕭皇后問道:「為何只有你在宮中,陛下何在?」

王文同道:「皇上聽說宣華夫人病了,去了仙都宮。」一聽隋煬帝又去宣華夫人那裡,蕭皇后心中及其不是滋味,帶著丫鬟宮人,又轉往仙都宮。

宣化夫人自從回到京城,獨居仙都宮,憂鬱寡歡,本不強的身子,反到積攢成病,雖是病美人,但依舊美貌壓過皇后,使得楊廣隔三差五前來陪伴。

皇后蕭珺來到仙都宮,隋煬帝楊廣正坐在宣華夫人床邊,手拿一卷詩書,二人正品辭論詩,談得情意正濃。這時,皇後到來,不經意間讓二人好生尷尬,皇后蕭珺拜道:「臣妾見過陛下。」然後,蕭珺雙膝跪倒:「孩兒拜見宣華夫人。」

這一跪讓宣華臉上更難為情,言道:「宣華應拜皇後娘娘才是,怎受得起皇后拜我。」

「夫人是孩兒母妃,輩分有別,理應跪拜。」

隋煬帝在一旁是有苦說不出,只得言道:「皇后、夫人就不要多禮了,皇後有何要事,快快說來。」

蕭皇后說道:「并州有人送來密信,漢王反了。」

「什麼?」隋煬帝一驚:「屈突通昨日剛說,五日後漢王回京,皇后的消息真偽可靠么?」

「漢王印信檄文在此。」旁邊丫鬟蕭敬嫣捧上漢王檄文,楊廣展開一看,手攥檄文怒道:「楊諒賊子,安敢欺朕!」

隋煬帝撩起龍袍,顧不得宣華夫人,一個人怒氣沖沖離開,前往宣文殿。

蕭皇后見皇上離去,揮退左右宮人,坐到宣化夫人床邊,握住宣華夫人雙手,好生安慰道:「陛下既然對夫人情有獨鍾,夫人不如搬到內宮,免的朝中來了急事找不到皇上。」

宣華夫人一看蕭珺並無嫉妒憎恨之意,反倒兩眼含淚,心生愧疚,言道:「皇后當年救我一命,當姐妹相待,不知可否像當年一樣?」

蕭皇后神情無奈,低頭不語,遲疑了片刻才說道:「輩分有別,不可一亂再亂,稱呼還是且不改了吧。」

宣華夫人滿面含羞,帶著幾分愧疚問道:「陛下在此尋歡,皇後娘娘不僅不怪罪,還關心臣妾的身子,難道就不曾忌恨臣妾么?」

蕭皇后帶著一副長者女主的氣質,牽過宣華夫人的手安慰道:「先帝臨言要孩兒厚養母妃,豈敢怠慢。只為先帝遺德,蕭珺長記於心,理應照顧母妃。」

蕭皇后越是把宣華夫人當做母妃,宣華夫人越有種苦水難咽的滋味,一番安慰之後,宣華夫人答應了搬進內功,蕭珺這才離開仙都宮。真可謂:

宮中佳麗多如麻,唯有宣華美如花。

隋唐第一美女子,才情愁斷帝王家。

隋煬帝楊廣回到宣文殿,立刻召集百官上朝,商議退敵之策。文武大臣上殿之後,隋煬帝拿著漢王造反的檄文問道:「諸位愛卿,各位臣公,今日朕得到一份檄文,漢王調動冀州、并州的二十萬叛軍造反了。」

聞聽此言,殿下驚呼一片,越國公楊素原以為自己的計謀天衣無縫,沒想到激反了漢王楊諒,楊素出列說道:「削藩之策失利,微臣難辭其責。」

隋煬帝道:「漢王造反理由就是清君側,朕明白這只是個由頭,終究目的還是要奪朕的皇位。」

楊素道:「陛下,事不宜遲,需提早調兵,抵抗叛軍。」

隋煬帝攥著拳頭捶了捶腿,沮喪說道:「昨日還說什麼五日後歸朝,這才幾天,二十萬大軍猶如天降神兵。」

宇文述也出列奏道:「時局緊迫,陛下萬不可猶豫不決,應當立刻調集京畿兵馬,會同禁軍,籌備抗敵。」

隋煬帝說:「全都准了,楊諒興兵造反,是以討伐國公為名,看來平定叛亂,還需國公親自出戰。」

楊素見事情攤到自己頭上,也未曾推辭,說道:「歸也楊素,反也楊素,既然漢王問罪於臣,老臣願親率六軍出戰。」

「京師兵馬不過三萬餘眾,漢王擁兵二十萬,以少戰多,越國公有幾分把握?」

楊素摸著一大把羊角鬍子,言道:「漢王兵多將少,陛下兵少將廣,有眾將調遣,何懼二十萬烏合之眾。」

「好,朕准你調動京師各府將官,前敵之事,由國公臨機而斷。」楊廣傳下旨意,楊素立刻出宮點將。

到了次日,京師的隋軍附加皇城調出的禁軍,彙集點將台下,兵馬不過三萬五千餘眾,但朝中武將如雲,一次列開,點將台下旌旗蔽日,校軍場內刀戟林立。

越國公楊素以三千兵馬為一鎮,大軍共分十鎮,依次是:第一鎮左翊衛將軍宇文述,第二鎮衛尉少卿李淵,第三鎮鎮國將軍陰世師,第四鎮左驍衛將軍屈突通,第五鎮長安令屈突蓋,第六鎮殿前將軍魚俱羅,第七鎮右驍衛將軍來護兒,第八鎮左武衛將軍段達,第九鎮殿前將軍魚俱瓚,第十鎮殿前將軍麥鐵杖。

其餘五千兵士隸屬中軍,以將軍段達為中軍主將,保衛楊素左右。楊素點兵點將,儀式壯觀,這時快馬探馬,飛馳而來,急報:「啟稟越國公,河東叛軍先鋒已攻克蒲津關。」

楊素對三軍喝令:「本帥命來護兒為先鋒,即刻前往黃河南岸,打造戰船,準備迎擊。」來護兒得令率兵先行,其餘各部依次發兵,直奔黃河渡口。

先鋒官來護兒率領三千馬步軍,先抵黃河南岸。傳令將士立刻沿岸砍伐樹木,打造渡船,又從整掉當地民船,派使者前往北岸,去見鎮守蒲津關的主將蔣鷹。

這蔣鷹在前一天,剛得了漢王楊諒的討伐檄文,心裡十分焦慮。本來在蒲津關當個守將,盤查過往行人,在渡口邊上向商船徵收苛捐雜稅,也算是個有油水的肥差。蔣鷹這個守將也算出工不出力,安享太平年。沒想到如今漢王的二十萬叛軍,大舉南下,勢如破竹,讓蔣鷹正在犯愁。

偏逢南面來護兒也派人前來,蔣鷹心裡揣著幾分忐忑,把信使招到房中,蔣鷹看了看送來的加急文書問道:「來護兒將軍,遣書信有什麼叮囑么?」

信使道:「來護兒將軍正在南岸打造渡船,要求蔣將軍在蒲津關務必堅壁清野,以逸待勞,不可輕易出戰。」

蔣鷹又問:「來將軍需要幾日能打造好渡船。」

信使答:「三日之後,便可運人馬過黃河渡口。」

蔣鷹點了點頭便讓,便讓信使回南岸復命。等信使走後,蔣鷹糾結起來,一面是漢王的叛軍就要來到,一面是來護兒援軍即將渡河,究竟該傾向哪一邊?搖擺起來,舉棋不定。

左右為難了一夜,等到次日清早,天剛方亮,守關的侍衛匆匆來報:「稟告蔣將軍,大事不妙,漢王的先鋒官裴文安,率兵已到關前!」蔣鷹大驚,真算得:

權衡左右恐為難,叛軍一夜抵雄關。

晨陽欲將光芒散。晚色難擋暗影搬。

陣陣馬蹄傳渡口,寥寥秋風掠河巒。

旌旗招搖數百里,不等南岸造渡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隋王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隋王朝
上一章下一章

問鼎天下 第87回: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