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南嶽論劍(中)

第276章:南嶽論劍(中)

泗州由號稱「鬼石曼子」的島津義弘鎮守,中路大軍來到城下,伊願手提松井興之級,喝道:「島津義弘,大明英誠王伊願前來征討,還不開城出降,更待何時?」島津義弘有日本戰國奇人之稱,此人格堅強,處驚不亂,尤其精於防守。面對兵威正盛的伊願大軍,並不驚慌,在城上喝道:「伊願,我敬你是中土第一人,現下我國與朝鮮大戰,你非朝鮮人,不關你事,且退回國中,讓我與朝鮮人一較高下。」伊願笑道:「島津義弘,久聞你武功高強,可敢陣前與我一戰否?」島津義弘道:「你是中土『仙戰神』,連聖武士皆不是你敵手,決鬥我不如你,但陣上交鋒嘛,卻各有所長。」

伊願笑道:「島津義弘,且叫你見識我的手段。」一聲令下,大將軍炮逞威,萬炮齊轟,打得泗州天崩地裂,飛沙走石。島津義弘見伊願以大炮開道,大急,突然思得一計,讓一部手下退出泗州,臨海築防,若泗州城破,也有落足之地負隅頑抗。伊願轟了半個時辰,見城上日軍潰逃,大喜,當先運起輕功,飛上城頭,殺散城頭守衛,打開城門,聯軍隨之入城,截住日軍一通猛攻,殺得日軍狼奔豕突、屍積如山,余者向海邊潰退。伊願拿下泗州,讓兵士飽餐一頓,休息一個時辰,便起大軍向島津義弘陣地攻擊。

島津義弘退到臨海固守,陣前建了三道防寨。伊願來到陣前,一聲令下,大將軍炮開火,一炮落地,將第一道防寨崩塌。正欲讓聯軍衝鋒,突然陣后爆炸聲此起彼伏,聯軍火藥庫着火起爆,伊願驚駭不已。爆炸聲過,一人笑道:「願哥,對不住,兄弟在漢城救出了周教主和封護法,並順帶捉了謝春苗姑娘,十二月初八臘八節,南嶽衡山祝融峰頂邀你論劍,你若不到,便在峰上雷池為謝姑娘收屍罷。」言畢運起輕功,揚長而去。伊願大怒,顧不得和島津義弘鏖戰,返身向伊震雲追去。伊願一走,中路軍群龍無,董拾圓武功不濟,不是島津義弘敵手。島津義弘領軍趁勢殺出,聯軍大敗,只得退出泗州,回到晉州固防。

東西兩路軍也是進展不大,麻中貝和加藤清正互有勝負,打成僵局。劉仁挺和小西行長在順天城外鏖戰,大敗日軍。但日軍退入城中,閉門不出,劉仁挺久攻不克,也戰成僵局。但聯軍將日軍逼在幾處孤立的據點上,使其互不能援,陳龍源和李舜臣的水軍又截斷日軍補給線,日軍成了瓮中之鱉,形勢大危。豐臣秀吉聞得侵朝日軍敗訊,國內五大老又屢加掣肘,內外交困之下,憂鬱成疾,卧床不起。此時侵朝日軍敗局已定,伊願心急謝春苗被擄,回到漢城,交待完刑王芥和麻中貝等,即率俠義盟群雄起程回國。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素以風光綺麗著稱,有「五嶽獨秀」之譽。清人魏源《衡岳吟》說:恆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嶽獨如飛,朱鳥展翅垂雲大。這朱鳥,便是赤鳳凰,暗喻祝融峰。因祝融峰三面峻峭,一面緩斜,遠望如騰飛之鳳凰,故有南嶽如飛之說。「祝」字在此處,意為持久,「融」意光明,祝融是上古火神,死後葬於南嶽。祝融之意,便是留「持久光明」於南嶽,造福後世子孫。

祝融峰頂,隋以前便有神殿,據唐李沖昭《南嶽小錄》載為司天霍王廟,后遷於南嶽山下。新皇登基后,便在祝融峰頂新建祝融殿,屬道教宮觀,殿內祀祝融火神。唐宋八大家之的韓愈,就有「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里。」一句。唐劉禹錫《望衡山》有云: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宋人庭堅的《祝融峰》開便是:萬丈祝融紫霄,路當窮處駕仙橋。都是對祝融由衷的讚美。古人故云: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祝融峰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蓋、天柱、……等,乃南嶽七十二峰第一高峰也。

自唐武則天長安二年開設武科,遴選武將開始,南嶽祝融峰便成為天下英雄的論劍寶地。從唐至明,祝融峰頂每十年便舉行一次論劍盛會。天下英雄雲集南嶽,比武論劍,醉心武學。歷代群雄,共尊唐代說閱讀,盡在

開元年間人裴旻為第一代劍聖。其後南嶽劍聖層出不窮,獲得劍聖之名者,須得力挫祝融峰頂群雄,品行無爭議後方能獲任。而後由西嶽鑄劍府的鑄劍大師打造一柄寶劍相贈,以正劍聖其名。伊願祖師謝風雲和祝商,都曾獲得劍聖美稱。因倭寇入侵,中原武林同仇敵愾,齊赴沙場殺敵,故而南嶽論劍會已停了三屆。

在俠義盟主伊願的率領之下,終於將倭寇消滅,與韃靼修好。現下伊願又重出江湖,在朝鮮戰場將日軍逼到臨海幾個孤立據點,可謂宇內清平,四夷臣服,正是舉行南嶽論劍的最佳時機。天狼教被俠義盟群雄打敗后,俞正彪趁機率領門下弟子,將盤據武當的魔教賊子盡殲,回到紫霄宮修道悟真,開館授徒。這一日清晨,俞正彪剛剛起床洗漱畢,卻得弟子稟報,南嶽劍聖府派人送來信函,在十二月初八臘八節這天,舉行論劍大會,選出當代劍聖。

祝商逝后,南嶽劍聖府由其堂弟祝問主持。祝問武功高強,但喜好名酒美人,愛好詩書,心恬淡,不喜江湖打殺。俞正彪見祝問重開南嶽論劍會,頗為驚訝。他和祝問,原是好友,知其志向,斷不會冒然主持論劍大會。問了那送信僕人祝問近況,那僕人說祝問一切皆好,三夫人剛為他添了一個麟兒,不日後又要和一位美人入洞房,雙喜臨門之下,便思舉行南嶽論劍盛會慶賀,故而派他前來送信。俞正彪自然不信那僕人之言,便命弟子方正留下主持武當,為探究竟,決定先往察看。

南嶽劍聖府建在衡山腳下南嶽古鎮南街盡頭,離北街盡頭的南嶽大廟不遠。劍聖府由江湖中人集資修建,主要建築分為劍聖殿、劍仙殿、劍道殿三重。劍聖殿祀裴旻、李白和張旭三聖。因唐文宗將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詔為「大唐三絕」,故而劍聖殿便尊祀三人。劍仙殿祀純陽祖師呂洞賓。呂洞賓是道教全真派開山祖師,後世道教和民間稱其為「劍仙」、「酒仙」、「詩仙」,故祀於劍仙殿中。劍道殿祀武聖關老爺。關老爺忠肝義膽,名垂萬世,是忠、信、義的集大成者,故而在劍聖府,也成為劍道武德的宗祖,武人加以膜拜。

俞正彪來到劍聖府,祝問早得下人稟報,前來迎接。祝問年約五旬,但內力深厚,加之保養得好,看上去三十有餘。一見俞正彪前來,祝問笑道:「俞掌門,您來得正巧,我明日正好又要與一位美人成親,你來主持大禮如何?」祝問已有七房妻妾,他天,常宿花眠柳,四處訪美,多不在劍聖府中居住。俞正彪是修道之人,素不好色,和祝問雖然私交不錯,但對其行徑,卻不敢苟同。當下笑道:「貧道是修道之人,祝先生大婚,貧道能討杯喜酒喝,已感激不盡。這主執婚禮嘛,應當請德高望重的當地宿耆才妥。」祝問笑道:「早知你這個臭道士,頑固迂腐,不懂變通,既如此,你喝酒便是,不可擾我婚事。」俞正彪笑道:「先生大婚,貧道豈敢橫加干涉?」祝問笑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俞正彪道:「四匹馬追不上,五匹馬卻可以。」

二人哈哈一笑,自到房中品茗。用過晚膳,俞正彪隨僕人來到房中歇休,便叫住僕人問道:「小哥兒,你可知那新娘子是哪裏人,叫什麼名字啊?」那僕人笑道:「掌門,聞得那美人是雲南人,姓名卻是不知,據丫環們講,生得貌如天仙,比之古時的西施貂嬋,還要美上三分,我家主人得到如此美貌的娘子,笑得整日裏合不攏嘴呢。」俞正彪聞得是雲南人,心下一震,暗叫不會如此巧合吧?當下打聽到那美人住處,便讓那僕人下去,暗中計議已定。

到了三更,俞正彪持了長劍,運輕功來到後院西廂房前,見房內紅燭高照,一絕色美女坐在床頭,默默流淚。兩名丫環在一旁邊勸道:「姑奶奶,我家主人溫柔多才,又家財萬貫,你能嫁給他作姬妾,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份,怎的哭泣不願呢?」那女子泣道:「我早有如意郎君,你們主人又老又好色,我看着就噁心,怎會嫁與他作妾?」一丫環道:「姑奶奶,你現下被封住道,無法掙扎,若不順從我家老爺,定然會被他強行得到,屆時吃了苦頭,又失了身子,何苦呢?」那女子怒道:「那臭老頭剛進我房中,我即刻咬舌自盡,日後願哥哥到劍聖府定會為我報仇的。」那女子正是被伊震雲脅持的謝春苗。

另一丫環急道:「姑奶奶,你千萬別胡思亂想。我們也知道伊盟主武功高強,老爺打他不過,但府中來了三位高手,想那伊盟主也不能一個打贏四個吧?你若自盡,伊盟主又為你報不了仇,豈非雞飛蛋打,兩廂無著?」謝春苗怒道:「死便死矣,絕不能被那老狗兒玷污。」俞正彪聽到此處,怒不可遏,正要入室救人,突然後背一麻,被人封住了道,那人笑道:「俞師兄,得罪了。」卻是封浩。俞正彪正要叫罵,封浩手指連點,又封住其啞。俞正彪雙目噴火,恨不得將封浩焚死於怒火中。封浩笑道:「師兄,不要急,明日讓你主持大婚典禮,這場天賜良緣,想不到是身為道士的師兄唱禮,真是大出師弟我之意外啊。」言畢,嘆息不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嶽劍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南嶽劍聖
上一章下一章

第276章:南嶽論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