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帝司馬衷的智力水平!

晉惠帝司馬衷的智力水平!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晉朝開國君主,265-290年在位。司馬懿孫,曹魏權臣司馬昭長子,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4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即帝位,國號晉。對於司馬炎的評價總結起來就是前明后暗,司馬炎即位前期能厲行節儉,虛心納諫,用人唯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後期則熱衷於安逸享樂,以致荒淫無度,君臣賽富。如果說這些問題都不算是動搖西晉王朝國本的話,那麼在繼承人問題上,則完完全全是司馬炎的鍋,任何人都無法替他洗白,司馬炎處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立了太子司馬衷為帝,這是司馬炎最大的敗筆!

很多人都說司馬衷是個白痴,是個傻子,但是我對這一點不敢苟同。我一直認為,司馬衷跟《阿甘正傳》裡面的阿甘是同一個類型,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均在70左右。所謂的史書,只是古人想讓我們看到的歷史面目,那麼,真正的歷史面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結合《晉書》《資治通鑒》《魏書》綜合來看的話,就會發現,無論是唐人修的晉書還是宋人寫的資治通鑒,亦或是北齊人所寫的魏書,除了魏書,資治通鑒跟晉書都沒有明確記載司馬衷的白痴事迹。

在這裡我們首先要了解的是,在在精神病學概念中

白痴(Idiocy)屬於智力缺陷(MentalDeficiency)中最重的一類。白痴患者多伴有其他生理異常,如頭顱形態異常,頭或肢體與軀體的比例畸形等;大多數不能說話,只能發出一些表達其情緒的原始呼號,也不能理解別人言語的意義;感覺遲鈍,對普通的物理性危險(如車輛、火等)不知道躲避。

痴愚(Imbecile)是較白痴癥狀稍輕的一類,也常伴有身體異常或畸形,情緒幼稚,能學會言語,但有的吐詞不清,辭彙貧乏;經教育、訓練后,可能學會寫自己的名字,讀短的句子,叫出普通常用物品的名稱,但理解力極差,對數的概念十分模糊。痴愚與白痴的主要區別之一就是知道躲避普通的物理危險。

愚魯(Moron)是智力缺陷中最輕的一類,一般無身體畸形,言語發育較好,但發展較正常兒童為晚,運用日常生活辭彙一般無困難,但對抽象概念性辭彙掌握極少;雖然感覺器官完好,但知覺不靈敏,理解周圍事務很遲鈍,缺乏主見而意志薄弱,易於為人所引誘或利用;可能有正常的情緒反映,不過常限於一些原始的簡單情感,而且只能用直率而粗野的形式表現出來。在這三類患者中,白痴與痴愚的生育力很低,愚魯的生育力接近正常。

除去以上的一些癥狀外,在臨床上還常採用智力測驗來輔助診斷,一般規定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在20以下者為白痴,20~50者為痴愚,50~70者為愚魯。注意,阿甘的智商水平是75.

我們這裡綜合分析五點。

一、閱讀和書寫能力

二、對外界環境的感受及表達方式:

三、對權力的行使及其限度:

四、生育能力:

五、在外界環境變化時通過語言所表現的心理活動:

一、閱讀和書寫能力:

1:司馬衷在回答司馬炎的考題時,是由張泓起草,然後由司馬衷抄寫給的。

2:楊駿在發現司馬亮準備討伐他的時候,親自拿出了司馬衷的手詔。

3:賈南風在誆騙楚王,汝南王,衛瓘的時候用的就是司馬衷親手寫密詔。

把這些史料信息聯繫起來,可以看到司馬衷既擁有不錯的書寫能力,也能閱讀較為複雜的文字材料。

二、對外界環境的感受及表達方式:

1:西晉開國元老陳騫死的時候,惠帝望著棺材痛哭流涕。

2:建武元年的時候,惠帝到了司馬氏發源地溫縣,拜見帝陵,惠帝丟了鞋子,只好穿侍從的鞋子,還感謝侍從,留下了眼淚,左右侍從皆唏噓不已。

3:惠帝到了長安,在舊的殿堂裡面議事參政,哀感流涕。

說明他對外界事物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相應的表達方式。而當外界環境改變時,惠帝也會隨之改變自己的舉動。

1:張方帶著騎兵三千、以陽燧青蓋車奉迎惠帝。正要拜謁的時候,惠帝躬下身子制止了張方。2:惠帝後來被張方劫至長安,河間王帶著步騎三萬,迎於霸上。司馬顒前拜謁,惠帝下車止之。

這兩件事都發生於建武元年(公元304年),當時惠帝已在位十多年,受人之拜是禮所當然的印象應已深印在腦中,能作出止人之拜的舉動,不能說不是出於對形勢變化的認識。?

三、對權力的行使及其限度:

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惠帝,名義上執掌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際上他能行使多大的權力則要作具體的分析。

1:在賈後的唆使下,惠帝作詔廢楊駿的時候,楊駿的外甥散騎常侍段廣跪在司馬衷跟前痛苦道:『楊駿孤公無子,豈有反理,願陛下審之!』惠帝不說話。我覺得惠帝不回答段廣的話,不能理解為他痴獃毫無反應,而這恰好是說明了他對此事的態度。他是默認賈南風去扳倒楊駿扳倒楊氏一族的,雖然這事情或多或少有賈南風在背後的煽動。

2: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趙王篡位的時候,司馬威過來搶奪惠帝手中的玉璽,二人在搶奪中掰傷了惠帝的手指,後來,趙王敗亡,惠帝反正,曰:『阿皮捩吾指,奪吾璽綬,不可不殺。』

阿皮,司馬威小字也。於是誅威。」

但在更多的問題上則是惠帝並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願行使最高統治者的權力,如在楊太后的問題上就是一例。惠帝在賈後指使的群臣壓力下步步退讓,反映出惠帝雖對許多事情有自己的見解,但又受制於人,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類似的情況還很多,如在張方強迫惠帝遷都長安的問題上,惠帝的反應也是雖不情願,但終究為別人所左右。?

四、生育能力:

據史書記載,惠帝有子女數人,愍懷太子系謝夫人所生,賈後亦生河東、臨海、始平公主和哀獻皇女。且賈後為太子妃時,「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晉武帝欲廢黜賈妃,趙粲以「賈妃年少,妒是婦人之情耳」來加以勸解,則妾所懷顯系惠帝之子女無疑。由此可知,惠帝不僅有生育能力,而且還絕不能算低下。

五、在外界環境變化時通過語言所表現的心理活動:

1:在惠帝統治的後期,變故迭起,戰亂不停,惠帝本人也屢遭兇險,從惠帝與盧志的問答中表現出惠帝對局勢的變化是頗為關心的,此外還可看到惠帝對數字是有一定概念的,他看到護衛侍從數目的急劇減少而發問,盧志則告以「賊去鄴尚八十里」,使惠帝能明了當時的形勢從而決心赴洛陽。

2:惠帝經歷中最危險的一次是在盪陰之戰中,這裡就有那幾句經典的話語,帝曰:『吾吏也,勿害之。』眾曰:『受太弟命,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斬之,血污帝袂。將洗之,帝曰:『嵇侍中血,勿洗也。』

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到在飛矢交前的情況下,惠帝仍能表達他自己的心愿,不過由於他的權力已為太弟的命令所剝奪,故未能救下嵇紹。但他對此事仍耿耿於懷,事後堅持不許洗濺有嵇紹血跡的帝衣,顯見是包含著很深的感情。而帶有如此之深感情的話,又不是別人所能代言的。

而且,把惠帝由盪陰迎到鄴城的,正是撰寫《四王起事》的盧綝的叔父盧志,盧綝本人當時也在鄴城,因此這段記載的來源是相當直接的。那麼,能試想這句話是出自一個白痴之口嗎?對此,胡三省首先提出疑問,在《通鑒》記載這件事後注曰:「孰謂帝為戇愚哉!」近代呂思勉先生亦認為此句話「絕不類痴騃人語。

雖然,以上所引的都不是醫生的臨床檢查記錄,而只是史學家的記載,並且有些是第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的記載,故此其中難免有些誇大或與事實有偏離之處,但將這些記載綜合起來,還是可以對惠帝其人得出一個大致的印象:

有閱讀和書寫較為複雜的文字資料的能力;

有語言能力,而且辭彙尚不能算很貧乏;

對外界環境和事物的感受不很遲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認識這些事物變化對自己的影響,並可通過語言或其它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

對自己的權力有一定的認識,並可在某種程度上行使這權力,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惠帝不能堅持己見,往往屈從於別人的意志;

具有生育能力;

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等。

在目前所見的史料中沒有關於惠帝身體畸形的記載,因此,是否可以姑且認為他沒有明顯的身體畸形,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惠帝顯然不是白痴,也不是痴愚,而只能歸入愚魯一類,在某些方面,如閱讀與書寫的能力,辭彙量及對外界事物變化的反應速度上,表明其在愚魯中尚屬於較好的一部分。

現在,我們對惠帝的智力程度有個大致的了解,就易於理解其被立為太子並能繼承帝位的原因了。愚魯在智力缺陷中算是最輕的一類,其個體差異性很大,輕病人已接近於正常人。司馬炎對惠帝的認識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而武帝由於受自己主觀意願的影響及前述一些因素的干擾,對惠帝智力的估價又高於其實際程度,我認為這是理解惠帝得以繼位的癥結所在。

應該指出的是,對象惠帝這樣智力水平的人的正確了解,並非一件易事,不僅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國不易作到,在醫學發達的現代國家,對於患者親屬來講,也仍然是不容易的。

司馬炎在生前已安排了輔佐惠帝進行統治的大臣,希圖造成一種各方面力量相互拮抗的均衡狀態,以免大權旁落。由於權力分散,任何一方打破均衡的企圖,都必須會受到其它各方的制約。但是,由於惠帝完全缺乏治理國家的能力,只能成為一個受人擺布的傀儡,這種最高權力的虛懸,導致了各方都無休止地追求最高權力,從而形成了均衡的建立與打破,再建立與再打破的循環狀態。因為各方面都不佔有壓倒對方的優勢,所以藉助外力來打破這種權勢均衡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這引起了潛在民族矛盾的爆發,在權勢均衡被打破的同時,民族間的均衡制約也被打破了,使得中國歷史上揭開了五胡十六國的一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胡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胡血
上一章下一章

晉惠帝司馬衷的智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