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偃旗息鼓

291 偃旗息鼓

殿內,裕皇下令眾臣平身。雖是草率禪位,卻有三司六部內閣群臣的見證,此事已徹底落定。

裕皇長舒一口氣,就此說道:「朕封徽王,統東海之外……」

「裕皇!」卻見汪滶忽然踏出一步說道,「徽王,就該在安徽。」

「這?」裕皇微驚,不解問道,「那麼海外……」

「海外該由船主楊長帆征戰平夷。」汪滶拱手道。

裕皇有些慌張地問道:「要封兩個王么?」

汪滶行禮道:「東海王楊長帆,實至名歸。」

「呼……」楊長帆倒抽了一口涼氣,「主公……這……」

汪滶和善笑道:「長帆,我自知無德無能雄霸四海,回鄉拿一塊封地,守好祖宗的祠堂即可,母親同樣也希望落葉歸根。」

楊長帆不及推辭,趙光頭第一個喊了起來:「東海王!!!」

身邊侍衛緊隨其後:「東海王!」

很快,整座太和殿,連同殿外軍士都振臂高呼。

「東海王!!!」

「東海王!!!」

「爹……」楊必歸渾身血液沸騰,激動的聲音顫抖,「這才是王該有的待遇。」

楊長帆最終望向徐文長。

徐文長微笑點頭:「實至名歸。」

楊長帆提了一口氣,望向裕皇,微微拱手:「謝吾皇!」

依楊長帆本意,實則希望海外立國,今後與明廷平起平坐,永世結好。然此舉難免過於跳躍,無論汪滶還是徐文長,無論軍士還是百姓,都更希望見到東海王,而非東海國,雖嘉靖禪位,大明的江山還是大明的江山。

裕皇終於鬆了口氣,就此令道:「禮部擬旨,昭告天下。」

禮部尚書領命,就此與幾位臣子出殿擬旨。

黃光升見狀,又可以開始跳了,以不卑不亢的口氣問道:「東海王,受封之後,可該離京?」

「還要談妥幾件事,有關開海通商。」楊長帆就此問道,「該與哪位來談?」

群臣面面相覷,徐階已死,首輔空缺,內閣群龍無首,該由誰來?

目光隨即通通投向了裕王一脈的臣子,具體來說,就是高拱與張居正。

高拱資歷其實比徐階淺不上多少,只是始終不參與朝政,一心輔佐裕王,明顯就是等著裕王登基的,只是此人太過傲慢,無論嚴嵩還是徐階,誰的賬都不買,朝中名聲較差。而張居正,雖然資歷淺一些,卻與裕王更為親近,與朝中各派臣子,無論文武都相處融洽,此番裕皇登基,可以說亦是張居正一手推上去的。

裕皇幾乎沒有經過太多的思索,直接令道:「叔大可堪重任。」

高拱面色鐵青,卻也說不出什麼。

其餘臣子對視一番,想來想去都更能接受張居正為首輔。

多年來,張居正的處事方式與高拱完全不同。

高拱幾乎是與世隔絕,舉世皆濁我獨清,高傲地冷眼旁觀,等待着嘉靖的離去。

張居正卻與徐階私交不淺,與群臣走動頻繁,並且受徐階舉薦成為裕王講師,這個公認的聰明人在徐階黨內同樣有口皆碑,至於徐階心腹,早已知道此人便是徐階看中的首輔人選。

而今日,張居正一鳴驚人,突然出手,挽救了大明的江山,將未來的皇帝提前推上皇位,讓犯錯無數的老皇帝心甘情願禪位。當機立斷,出手即成,有勇有謀,能言善斷,無愧於首輔之位。

群臣就此諫道:「張司業可堪重任。」

「司業之位不好斷事,該入內閣。」

「不妨委張居正暫為首輔,與東海王議事。」

「這樣才是名正言順。」

眾捧之下,裕王即時成為了裕皇,張司業也幾乎即時成為了張首輔。

「不可!」卻見張居正面色剛毅,斷然拒絕,沖高拱行禮道,「唯有老師可堪重任!」

高拱面色青的發紫。

他娘的全世界都讓你來做,你還玩這個?

他面子再厚,也說不出「那我來吧」四個字。

「叔大……不要再……推辭了……」高拱幾乎要憋出內傷。

老子熬了一輩子,等的就是這一天啊!

熟透了的果子,被你小子摘了啊!

張居正再次推託:「晚生才疏學淺,豈能……」

高拱這就有些不能忍,心一橫就此說道:「既然如此,那我……」

「誒!」裕皇突然說道,「叔大常與朕說東海的事情,雖有奇技淫巧,其中卻藏着治國的大道理,此番與東海王議事,叔大當之無愧。」

「不錯!」

「張司業居安思危,洞悉東海!」

「張司業不要再推託了。」

「這……」張居正滿臉無辜,沖痛苦的高拱道,「既然如此,晚生……」

「……」

張居正就此臨危受命,向裕皇叩首,暫擔首輔之職。

他隨後起身,搖身一變,已完全換了副神色與氣場,就此沖楊長帆道:

「東海王殿下,今日新皇登基,還有一應事宜需要處理。若要議事,不妨移駕內閣。」

「本王才疏學淺,由徐先生代議。」楊長帆就此引出了一直一句話沒有說的徐文長。

張居正微微點頭過後,望向徐文長:「久聞徐先生大名,請。」

「請。」徐文長無奈搖頭,這些麻煩事永遠要輪到自己頭上,他又沖楊長帆問道,「那殿下你……」

「我帶兒子參觀紫禁城。」楊長帆呵呵一笑,沖裕皇拱手,「臣請退。」

「請。」裕皇巴不得他趕緊滾,但該有的禮儀還是要有的,要稍微把面子找回來,「東海王、徽王進京受封,今晚宮中大宴如何?」

「謝吾皇!」

就此,徐文長與張居正內閣論道,楊長帆領着兒子和趙光頭一起遊覽紫禁城。

雙方言和,裕皇登基頒旨,雙方徹底偃旗息鼓,不戰不降也就理所應當。

但戰爭,終究會留下痕迹。

此役北京損兵近萬,東海王損兵兩千,首輔徐階,囚徒海瑞盡忠殉國,胡宗憲領罪自裁,戚繼光斷臂。

在楊長帆的命令下,東海王府軍士協助收攬屍體,重鑄城牆,雙方軍士都是黑髮黑眸,相視一笑,放下干戈,就此偃旗息鼓,合力而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朝當海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上一章下一章

291 偃旗息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