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11)

執念(11)

王躍文:我並不認為自己的小說寫得多麼好,中國比我優秀的小說家比比皆是,我在湖南也不是最好的小說家。我幾乎不同作家朋友談文學,因為我還有自知之明。我雖然曾在回答某位官員的責難時憤然作色,說自己的《國畫》將是不朽的,但冷靜地說,我並沒有這個自信。馬爾克斯把《百年孤獨》寄給出版商后,生怕遭遇退稿,惶惶不可終日;後來出版商決定印八千冊,馬爾克斯不同意,還擔心印多了賣不出去而丟醜。馬爾克斯都有不自信的時候,我等算什麼呢?讀者接受我的小說,我非常感激。我的小說之所以引起讀者的共鳴,也許因為它寫出了人性在官場中的複雜,讀者「於我心有戚戚焉」。有讀者緣當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這並不是文學成功的惟一標準。

伊渡:我覺得你的小說最擅長的是心理刻畫,精微傳神到既凸現人物,又氤氳氣氛,還推動情節進展。我感到你的小說中的人物心理描寫,本身就是情節,所以我斗膽為你的小說創用一個新詞,即「心理情節」,只是不知那些苛刻的文學批評家們又會怎樣嗤鼻而笑。

王躍文:評論家?我不打算理會有些批評家的高見,因為我看過有些批評家的大作,發現有些人根本沒有讀過我的小說,卻在那裏指手畫腳。沒有讀人家的作品而寫出那麼洋洋洒洒的批評文章,真是辛苦他們了。特此致敬!

伊渡:文學批評也是要有良知的。有些文學批評家以為自己握有生殺予奪的大權,要你活你死不得,要你死你活不成。殊不知如果沒有作家和作品,文學批評充其量也只是屠龍之技。又好比你到一個根本就不吃飯的地方去吹噓你的廚藝,好笑之極也。說到文學良心,有一次談到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寒冬夜行人》,你說:「文學是良心,不是玩具。」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王躍文:我覺得,不僅僅是文學,包括哲學、心理學、自然科學等等,都是人類對自身命運的認識、思考和探索。所不同的只是有的是直接觀照人類自身,有的是間接的。從這種意義上講,文學就是一種承擔,應該呈現一種真實的東西,或者說是真理,不管你以什麼形式來呈現。我認為,哪怕最離奇的幻想,也必然是來源於現實,呈現出真實。這就是良心。我不明白的是現在中國的文學作品哪怕稍微忠實於生活就不見容,而很多低俗甚至惡俗的東西卻大行其道。

伊渡:你寫作考慮讀者的欣賞趣味嗎?如果把你歸為暢銷書作家,你怎麼看?

王躍文:有些真正的天才寫作也許不會考慮讀者,比如卡夫卡和喬依斯,他們是天縱英才。但我相信大多數作家如果在寫作時考慮讀者的閱讀,也許會寫得更好。這並不影響作品的藝術品質。暢銷的並不全是好的,但好的也不一定就不能暢銷。《紅樓夢》並不因為它暢銷兩百多年了,就影響了它的藝術品質。

可是,有的作家一提到文學的暢銷性就冒火三丈,余秋雨、韓寒、郭敬明的書發行量令有些作家憤憤不平。看到有些美女作家的書好銷,也有人撐不住風度。我覺得大可不必。撇開別的東西不說,一味攻擊暢銷書,也是對讀者的不敬重。作家寫出一本讀者不願看的書,更是對讀者的不敬重。未必看暢銷書的讀者都是沒長腦子的。寫作與閱讀,都應有各自的自由。我並不認為所有暢銷書都是好書,而是不必太認真了。就當推動了造紙業、印刷業和出版業的發展,也沒有什麼不妥。

伊渡:你還開始電視劇本了吧?《龍票》嗎?小說《龍票》出來后,又成了暢銷書。你是在怎樣的情形下開始寫電視劇本的?它與你的小說有什麼相承關係嗎?這是不是意味着你創作的轉型?

王躍文:《龍票》寫的是晚清山西票號的故事。有人見我開始寫古代題材了,立即問我的創作為什麼轉型了。其實,這是新聞記者們的思維模式。我寫《龍票》並不具備創作轉型之類的象徵意義,只是偶然機緣,不必細說。《龍票》寫的是古代權利場。顧名思義,官場是權力場,商場是利益場。但是,官場又是利益豐厚的所在,誰都知道,權能生利。而商人無論大小,都是需要某種權力保護的。小商小販需要流氓地痞的保護,流氓地痞也是一種權力;豪商巨賈則需要達官貴人的庇護,生意越大,越需要更大的保護傘。然而,中國官場同商場從來都是相生相剋的,而且商最後總是輸給官,沒有百年不衰的紅頂商人。這是中國歷史為我們提供的無可爭辯的史實。只要官場權力還能尋租,就會有紅頂商人出現,紅頂商人的悲喜劇也就會不斷上演。從近幾年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曝光的案例看,沒有哪個翻了船的大商人不是同貪官緊密勾結的。同官場勾結,神話般成就了那些商人,而同官場糾纏過深又恰恰是他們覆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我們不要忙着為歷史或現實下結論,相信事實是最要緊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王躍文首次坦露人生經歷:我不懂味(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王躍文首次坦露人生經歷:我不懂味(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執念(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