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三聲號角

第三十五章:三聲號角

第二輪佔得上風后,還沒等李東是反應過來,那隊騎兵便是開始了第三輪的衝鋒。

這倒是令李東是始料未及。

這晉國騎兵在第二輪的交鋒中應該是落了下風的,按理說,應該是要休整一下或者變化一下陣型再行衝鋒,卻沒想到這幫晉軍是如此悍勇,連略微地調整都是不做一下,馬上就徑直地向自己這邊衝來。

那李東雖然心中疑惑,但卻並沒多想,這送上門外的肉豈有不吃的道理?

李東眼見那晉軍依舊變換到了圓陣向自己衝過來,心中微微一定,便向著那自己的騎兵喊道:「變換燕尾陣,迎敵。」

話音一落,那李東的梁軍也是立刻便執行了命令,只見他們是四散開來,拉成燕尾形狀,陣型開裂,也不集中兵力對付這晉軍的圓桶陣,其實無論是那菱形陣還是這圓陣,都是使得李東非常棘手的陣型。

那晉軍在由下往上攻的時候就採用圓陣,以防守為主,這一可以有效避開自己這方的弓箭,二來有利於運用盾騎兵的防禦力最大限度對自己的攻擊進行緩衝。而在由上往下攻的時候,則是運用攻擊力頗高的菱形陣,以槍騎兵打頭,利用慣力加上高速,給予自己的部隊沉重的打擊。

李東對於這兩種辦法很是無奈,一時之間竟然沒有想出什麼好的法子來破這晉軍的攻擊策略。只得是運用燕尾陣來儘可能消耗那晉軍的兵力,以求達到利益的最大化。

雙方兵馬是你來我往,忽來忽去,場面上看似是十分的熱鬧,但實際上卻是在消耗時間罷了。李東的騎兵並沒有辦法能夠十分有效地打擊到晉軍,看似打得熱火朝天,實質上並沒有和那晉軍展開真正意義上的短兵交接,只能是在十分有限的空間內消耗晉軍罷了。

李東打著打著,心裡卻已經有幾分明白過來,這支晉國的騎兵應該並不是想跟自己真正的展開一番廝殺,而是似乎想纏著自己的這一隊騎兵,使得自己無法脫身。

想到這兒,李東卻是猛地在心中一驚,頓時和那剛才最初的一聲號角給聯繫了起來,隱隱間額頭上竟然是冒出了絲絲冷汗,好似猜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兒一樣。

李東確實是察覺到了一絲詭異的氣氛,這隊騎兵既不是想要吃掉自己,卻也不想讓自己脫身,無非就是要纏著自己,那纏著自己對於宋若愚他們的好處是什麼呢?

自己不過是前來探查敵情的,如果那宋若愚是想要自己不能回去報告情況的話,只怕宋若愚已經是想出了什麼詭計也說不定。那自己越是耗在這裡,黃修的大軍就可能越危險。

李東越是想著,這心裡就越是緊張,猶豫了一會兒,終於是在心中打定了主意,說什麼也不能在繼續在這裡跟這群晉軍耗下去了,這樣下去非的是兩敗俱傷的結果不可。

李東想完后,便是大聲朝著自己的騎兵喊道:「聽我號令,全軍撤退。」

那李東這面的話音剛落,梁軍便迅速保持住嚴密的陣型,形成了一個整體,是快速地就朝著自己的後方大本營給撤去。

不止是李東,只怕是那梁軍的將士們此時心中都隱隱猜測到了幾分,這伙兒晉國騎兵雖然是在同他們交手,卻似乎又是不想同他們交手一樣,幾次三番的都在有意避開自己的·進攻,像是在拖住自己的樣子。

所以當李東下令后,那全軍將士也是跟隨著這李東的號令,不再戀戰,是直接朝著自己後方的黃修大軍而去,一定要將現在這匪夷所思的情況報告給黃修聽。

那古怪的號角,這支古怪的騎兵以及至始至終依然還沒有出現的宋若愚大軍。

疑點重重,是一直困擾著李東的心頭,讓李東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樣的感受李東以前也有過,那就是在同宋若愚的數次交手中也曾體會過現在這樣的困惑。

但就當這李東的三千梁軍即將馳馬撤走之時,那對面的晉國騎兵卻是不答應了。

他們一見到這李東的軍隊要撤退,便是不約而同的紛紛執起自己背上的弓箭,向著那李東的隊伍是狠狠地射了過去。

李東的陣型本就是十分嚴密,前後應對自若,但也正因為一味強求整體性和規範性,整個陣型不能有著絲毫的疏漏,對於嚴格執行命令的梁軍將士來說,陣型的嚴密也就束縛了他們隨機應變的調整能力,過於密集的陣型也使得那晉軍的羽箭能夠輕易射中每一位晉軍將士。

整個晉軍騎兵就如同活靶子一樣,不斷便有人慘死在這漫天飛舞的箭矢之下,跌落下馬,生死不明。

李東一瞧見這副陣仗,定了定神,當機立斷地下令道:「不要慌,全軍散開,繼續撤退。」

那晉軍雖然一時被這羽箭給射得慌了神,但畢竟是身經百戰的沙場將士,一下子也是鎮定了下來,聽得這李東的號令,一下子就四散開來,在保持基本穩定的陣型下卻不會被那漫天的羽箭輕易射中,這樣一來,晉軍的損失也在大大降低。

那梁軍一看到這晉軍在驚慌之下依舊是保持著嚴格的紀律性,也是微微愣了愣,隨後便是開始追擊起這支撤退的晉國騎兵來。

那梁軍就如同狗皮膏藥一樣,牢牢地把那剛跑不遠的晉軍是緊緊地貼住,他們並不採用常規的追擊方式,而是向兩側迂迴包抄,像一個拳頭一樣緊緊地將這晉軍給包了起來,陣型嚴密齊整而又行散而神不散,十分的有氣勢。

梁國地處江南,其騎兵本就是不如晉軍,再加上此次出擊的並非是梁國最精銳的騎兵,所以馬匹速度當然就比不過那北晉精銳,漸漸地便被這北晉騎兵給追了上來。

這使得李東更加篤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那群北晉人一定是來拖住自己的誘餌,目的是使自己無法輕易回去給黃修報信。

這一定是宋若愚又有什麼把戲。

李東想到這兒,心裡更是焦急。

李東無奈,屢次下令全軍是分散開來擺脫敵人的追擊,但效果卻都不好。這樣一分開來,兵力反而就更為薄弱,那梁軍就更容易將幾小塊晉軍給圍住,這樣使得晉軍的撤退速度更為緩慢,效率也是大大降低。

李東見到這副陣仗,沒有辦法,只得下令兵馬一面和這梁軍交鋒,一面再朝那本方的大本營是慢慢撤去。雖然這樣做的效果也不是很好,但卻已經是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了。

雖說這晉軍這樣的打法看似佔得了上方,但其實對於晉軍的威脅是很小的。那梁軍將士也知道此時應該儘快擺脫糾纏,但只要是一碰上這晉國的騎兵那騎兵就像是泥潭裡的泥鰍一樣一下子就溜走了,待到自己剛剛稍微放鬆的時候又過來時不時地騷擾自己一下,讓他們是既氣憤又難受。

按照李東以往的脾氣,莫說是這三千騎兵,就是有上萬鐵騎在此他也敢捨命力戰一場。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他知道這定然是宋若愚的安排,他和宋若愚交手多年,知曉宋若愚攔住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而自己只要不被他攔住,那麼宋若愚的計劃就不會得逞。

他同林毅征戰沙場多年,見識過太多的陣仗了,深諳用兵之道,知曉此時絕對不可意氣用事,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有可能給整盤戰局帶來決定的變化。

他不敢用這三千鐵騎去賭一把,就算能有把握快速的解決掉這隊騎兵再回去復命,李東也不敢賭,他不敢拿自己三軍將士的性命和那宋若愚賭一把,太過於冒險了。

就在李東這般帶領軍隊撤退之際,忽的從那後方是傳來一聲極為高亮得號角之聲,那聲音悠揚不絕,直衝天際,這李東的大軍竟然是被這聲摸不清頭腦的號角聲給嚇得愣住了,連那撤離的速度都是慢上了幾分。

李東聽得這聲時,便是在心中暗叫一聲「不好」,他猛然地好像是知道了什麼的樣子,竟然是不顧面子朝著那軍隊大吼道:「快撤,快去救援將軍。」

那手下的兵士還在跟這伙兒難纏的晉國騎兵糾纏在一起時,聽到李東這句話,也是有些犯迷糊,黃修手中可是有數萬大軍,這怎的還需要自己區區三千騎兵前去救援呢?

手下人想不明白,那李東可是想明白了,這接連的三聲號角可是有原因的,第一聲號角,是從那宋若愚大營里傳來的,實際上卻並不是下令進攻的命令,而是在提醒這伙兒自己眼前的騎兵,要他們做好進攻自己的準備。

第二聲號角,看似是這隊騎兵衝鋒的號令,實則也是提醒,提醒宋若愚大軍準備行動的命令。

自己雖然是身處高地,可當那隊騎兵衝鋒時,注意力便全被這伙騎兵吸引過去了,也就沒派人去打探那西邊平地是否有宋若愚的大軍。如果自己所猜不錯,宋若愚的大軍應該是繞過了自己這條線路,也沒走東邊那光禿禿的叢林,而是竟然明目張胆從那平地上前行,這伙騎兵就是負責吸引自己注意力並且拖住自己的,他們的使命應該是掩護宋若愚的大軍從那平地上安然行過那塊平原,繞到自己的後方直接同黃修交戰。

這塊平地很是寬廣,一望不到邊,但因為在此行軍太過於暴露,所以事先李東也就沒派人前去探查,原想後面再來探查卻又被晉軍給纏住了。那宋若愚正好就是算著這一步才膽敢用此計謀的。

這最後的一聲自不必說,定然是那宋若愚大軍向黃修發起進攻的號角聲。

李東幾下便像清楚了這宋若愚的計謀,也是非常驚慌,顧不上給將士們解釋這麼多,便向他們厲聲吼著,還時不時用自己的長刀直接砍死處在自己前面的幾個敵軍。

這李東正打算殺出一條血路回去救援時,那邊的晉軍卻是突然吹起了號角,隨後圍繞在李東大軍身邊的騎兵竟是齊齊吆喝起來,隨後迅速集結整隊,兜過圈子,快速脫離了戰陣,朝著那宋若愚的大營是直直退去。

李東有心想追卻是無力,他不敢下令追擊的命令,形勢危急,來不及多想,便下令全軍迅速撤退,儘快趕回那黃修大軍身邊。

黃修可是個黃毛小子,毫無戰場經驗,他的對手,可是堂堂盤龍,宋若愚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國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三聲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