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忙碌、喜事和談心

第三十節 忙碌、喜事和談心

朱允炆最近比較忙,武學創建,事情千頭萬緒,建築、學員、課程、設施等等內容,他經常和齊德、方孝孺、黃子澄討論終日,間或加上徐輝祖、常升和李景隆,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人也瘦了不少,母妃呂氏發現了,趕緊讓小太監多給他熬些補湯,保養保養身體。

待討論的差不多了,朱允炆任命齊德和黃子澄為武學的文武司業,負責課程的編排和教材的制定,五軍都督府和禮部、兵部也派來了一些屬員和教員,協助齊德和黃子澄處理相關事務。鐵鉉作為武學主簿,對條例逐條甄別,確保沒有歧義,可以公平執行。

朱允炆現在手頭人才缺乏,正如道衍大師所說,功臣宿將皆已誅盡,朝堂上都是一些忠君愛國的書生,沒有在地方任過職,直接從國子監監生或者進士晉陞的,文才都很好,做事情也很勤勉,但是自己想找一個劉伯溫甚至道衍之類的人才,根本沒有,方孝孺推薦了一個,廣東歸善人王度,現任山東道監察御史,此人頗有智計,是個幹才,朱允炆就通過朱元璋調過來做東宮伴讀。

......

這天中午,朱允炆來到母妃呂氏的寢殿,上午母妃派人通知他中午過來用膳,朱允炆忙完了事情就趕緊過來了。到了母妃那裡,發現妹妹朱玉玲也在,呂氏看到允炆過來了,就招呼小太監趕緊上飯菜,朱允炆坐下來,四周看了看:「母親,今天是不是有事情啊?這麼豐盛?」

呂氏呵呵一笑,瞄了一眼朱玉玲,道:「允炆啊,今天叫你過來有個事情,今天你皇爺爺告訴我說,要把你妹妹玉玲封為江都郡主,嫁出去。」

「哦?」朱允炆詫異道,自己的妹妹才17歲不到吧,就要出嫁了?掃了一眼自己的妹妹,發現平時很落落大方的妹妹低著頭,羞紅著臉,笑著說:「不知道誰家的小子,有這個福氣,娶我的妹妹啊?」

「是你的伴讀,長興侯耿炳文的長子耿璇。」呂氏笑著說。

「耿璇?」朱允炆思索了一下,覺得這個搭配還不錯,耿璇他比較了解,也算他的心腹了,人品能力都不錯,將來還要大用的:「妹妹的意思呢?」

「我,,聽哥哥的。」朱玉玲小聲說道。

「母親是問你的意見,只要你說好,就沒問題,你可是皇太孫,還是她的哥哥呢。」呂氏笑著說。

「母親,現在妹妹出嫁是不是有點早啊。」

「早什麼早啊,都17了,如果不是為了她父親守孝,早就嫁了。」

好吧,看來自己的想法有點跟不上時代了,頓了一下:「母親,允炆覺得還是聽聽妹妹的意見,」轉過頭問妹妹:「你也見過耿璇,覺得他怎麼樣啊?是否願意嫁給他?」

兩個人的目光都盯著朱玉玲,朱玉玲的臉更紅了:「但憑母親和哥哥做主。」說完了,就趕緊跑到裡屋了,怎麼叫也不出來。

母子對視一眼,連飯都不吃了啊,恩,看來這個事情成了。朱允炆暗自腹誹,耿璇這傢伙來的時候是不是暗中勾搭我妹妹了啊,看來妹妹對他很有好感的樣子,真是防火防盜防伴讀啊。

事情定下來,母子二人就繼續吃飯,聊些家常,氣氛非常和睦,一副母慈子孝、其樂融融的樣子。

下午,朱允炆去了乾清宮,和朱元璋彙報武學的進度,朱元璋聽完了,讓朱允炆坐下,開口道:「武學的事情進度不錯,朕很滿意,你選擇的人手挺不錯的,不過你沒有軍事經驗,第一次全權操辦如此重要的事情,一定要非常謹慎,有事情及時通報給皇爺爺,千萬不要出岔子,明白嗎?」

「孫兒明白,皇爺爺放心。」

「對了今天和你說個事情,可能你母親已經和你說了,朕打算將你的妹妹封為江都郡主,下嫁給你的伴讀耿璇,你覺得怎麼樣?」

「回皇爺爺,母妃已經和允炆說了,允炆覺得很合適。」

「呵呵,那就好,那你的婚事也要開始籌備了啊,你已經18歲了。」

「啊?怎麼說到我頭上了?」朱允炆不由得一激靈。

「允炆,你作為一國儲君,子嗣是大事,因為你父親過世沒多久,所以一直沒有操辦。明年你的喪期就滿了,朕打算明年給你操辦大婚,納太子妃。」

哦,還有一年時間,不著急,朱允炆鬆了一口氣:「皇爺爺看著辦吧,允炆沒意見,我要去忙武學的事情了。」

「哎?」朱元璋剛要說話,看到朱允炆落荒而逃的樣子,不由笑出聲來,這小子,如果不是今天,都感覺很成熟了,今天看起來還是個少年啊。

過了幾天,朱元璋正式下旨,江都郡主下降耿璇,七月初三完婚。

第二天,再見到耿璇,耿璇有點不好意思,幾個伴讀不由的調笑他,諸如:「老兄真是神速啊,什麼時候和公主對上眼的啊?」「兄弟還沒有成親呢,耿大哥要幫幫忙啊。」......大家都從心裡為耿璇高興,耿璇也覺得是個好事情,自己已經成為了皇太孫的鐵杆心腹了,前途一片光明。

議事完畢,朱允炆讓耿璇留下,其他人先回去,大家腹誹:果然不一樣了,耿大哥現在是皇親了,估計有什麼事情要交代吧。

朱允炆讓服侍的人都出去,帶著耿璇走進作戰推演室,這個房間最近沒人用,但打掃的還挺乾淨,沒有什麼灰塵。朱允炆在主位上坐下,看著耿璇,好一陣子,開口道:「耿璇,你馬上就要成為我的妹夫了,孤可以信任你嗎?」

「耿璇誓死效忠殿下,至死不渝。」耿璇趕緊跪倒在地,賭誓發願。

朱允炆並沒有像以往那樣讓耿璇站起來,他站起來,圍著耿璇走了一圈,才在位置上坐下:「耿璇,你起來。」

「是的,殿下。」

「孤下面說的話,你不能透露出去半點,即使是你的父親或我的妹妹,都一樣,能做到嗎?」

「耿璇明白,會誓死保守這個秘密。」耿璇又要跪下,這次被朱允炆攔住了。

「孤信任你,只是提醒你一下。」

「末將明白。」

「孤為皇太孫,是歷朝歷代少有的事情,一般來說,太子過世,都會選擇其兄弟,但本朝是嫡長子繼承,所以才會選擇孤,但是朕的王叔有能力的會不滿,沒有能力的會擺資格,總之心服的少,將來很容易搞出事情來。」

「那殿下的意思,是削藩?」

「不,孤要為大明後世立表率,不會主動削藩,只會削減他們的權力,讓他們放棄兵權,做個富貴王爺而已。如果他們連這個都不願意,就不要怪孤不客氣了。」

耿璇心道,削減權力難道不是削藩嗎?不過他也不敢爭論這個,趕緊道:「殿下宅心仁厚,仁義已極。」

「呵呵,耿璇,你覺得該怎麼下手?」

「末將認為最大的威脅是燕王,應該首先解決燕王。」耿璇說出這句話,額頭上不由得出汗了。

「是啊,孤也這麼認為,其他藩王不足為懼,只要解決了燕王,他們自然會乖乖服從朝廷的詔命。」

「那殿下打算怎麼做?」

「這個是孤問你,你覺得怎麼做比較好。」

「殿下,,這個,末將不敢說,茲事體大。」

朱允炆沉默了一下,說道:「孤說一下孤的想法,孤不想對這些王叔做什麼,只要他們乖乖交出兵權即可。」說著,站起來,拿起教鞭,走到牆邊,指著大明的輿圖。

「孤會給燕王兩個選擇,可以將他徙封到西部,嘉峪關一代,讓他發揮他的長處,為帝國的西部開疆拓土;如果他不願意,孤會將他徙封到南昌,做個富貴王爺。如果他不奉旨,那麼就是要謀反了。」

「孤明年會建議皇爺爺在直沽設立三衛,直沽前衛、直沽中衛和直沽後衛,會讓你去做都督,五軍都督府直轄,無需聽從北平都司的命令。無論是海運到北平還是漕運到北平,都要經過直沽,非常重要,所以設立衛所合情合理。直沽離北平大約200里,騎兵1天就可以抵達,步兵也只需要3-4天。如果燕王起兵造反,他如果不攻下直沽,是不敢南下的,如果不南下,他的造反就沒有意義了。」

「燕王很可能孤注一擲,進攻直沽,所以你要守住直沽,守城最好的就是火器,就是火槍和火炮,所以在武學期間,多和沐晟學習,他的父親沐英是大明用火器最好的將領。還有就是三個衛所需要五十個百戶,十五個千戶,三個衛指揮使,你從現在開始,就要考慮哪些人合適,可以是你父親的老部下,也可以是武學的成員。你要記住兩點,要絕對保密,不能透露任何消息,再就是人要絕對可靠,不能讓燕王滲透,不能用北平都司的人。」

「耿璇,明白孤的意思了嗎?」

「末將明白了,殿下深謀遠慮,末將佩服。」耿璇發現真是小看皇太孫了,雖然他只有18歲,但是想事情很長遠,也很周全。

朱允炆看了耿璇一眼,繼續說道:「孤分析過北疆的形勢,孤會派重將把守居庸關,居庸關距離北平側背,且是北平進入山西的要道,只要守住居庸關,則山西不會受叛軍影響,且北平會芒刺在背,不解決居庸關則無法南下。」

「另外,燕王這些年多次北征,節制包括晉王、寧王和遼王的軍隊,只要居庸關不失守,則晉王無法呼應燕王,且晉王也沒有那個聲望。最麻煩的是寧王和遼王。」

「孤的寧王叔自詡智謀超群,很可能做出坐山觀虎鬥的事情,但是燕王不解決寧王,也不敢南下,否則老窩容易被抄,尤其是寧王下轄朵顏三衛,如果這三衛進入中原,那麼燕王的實力會大增。所以大寧都督必須慎重選擇,儘可能確保不增強燕王的力量。」

「遼王也一樣,不過好在遼東都司距離漠北較遠,燕王的影響力不夠,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遼東都督也要慎重選擇,因為這隻軍隊可以從山海關進攻北平。」

「還有最後一個,就是這裡,真定,孤會讓你的父親駐兵真定,擋住燕王南下的道路,長興侯守長興十數年,不可能守不住小小的真定吧。」

「如果上述設想能實現,那麼燕王會被壓縮在北平附近巴掌大的地方,那時候,孤會親自從真定北上,一戰擒燕王。」

耿璇大驚,跪伏在地:「殿下大才,如此則燕王不足慮。」

「你起來,其實這只是孤紙上談兵,閑暇做做兵棋推演而已,人心難測,很難保證到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但是直沽就交給你了,這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要出任何差錯,明白嗎?」

「耿璇必定竭盡所能,效忠殿下,掃除叛逆。」

「恩,正好你在這裡,和孤研究一下,這個方案有沒有問題。」

「好的,殿下。」

兩個人就接著忙碌起來,一直到掌燈才散去。

在回去的路上,耿璇非常激動,他沒想到只有18歲的皇太孫,竟然想的如此長遠,對局勢有如此精準的判斷,應對策略也很精彩,如果能成功,削藩是不會出任何問題的,人真的有生而知之這回事啊。

不過皇太孫手裡的牌還是太少,需要逐步充實,幸好皇上還在,可以壓制住燕王,皇太孫可以從容布置,如果等皇太孫布置完成,耿璇想不出燕王有什麼辦法可以破局。

兵部的調令發往各地,所有人必須在四月二十日之前趕到京師,接到調令,所有人都急急忙忙的上路了。瞿能拜別了蜀王,因為蜀王對他有救命之恩,藍玉案時曾保過他,瞿能帶著自己的兒子13歲的瞿陶和200騎兵往京師趕來。何福從越州,沐晟從雲南各自帶著自己的從人趕往京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建文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建文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節 忙碌、喜事和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