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爺孫談心

第二十一節 爺孫談心

朱允炆到了乾清宮,朱元璋正在用晚膳,看了允炆來,放下筷子,讓太監給朱允炆準備了一份,朱允炆坐下來,和朱元璋一起吃飯。吃了一會兒,朱允炆張嘴說:「皇爺爺,藍玉案審完了。孫臣.....」朱元璋打斷他說:「現在吃飯,吃完了再說這個事情。」

等兩人吃完了晚膳,凈手凈面之後,朱元璋讓朱允炆坐下來,讓所有人出去,然後問道:「好了,吃完飯了,你那邊審的怎麼樣了?」

朱允炆從懷中取出一份奏摺,遞給朱元璋,說道:「藍玉招了,承認了謀逆,但只招認了詹微是同黨,詹微倒是招了不少人,還有一些是蔣瓛監視到的,今天都經過刑訊,參與謀逆的一共有景川侯曹震,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舳艫侯朱壽,東莞伯何榮,何榮的弟弟尚寶司丞何宏,都督黃恪,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指揮庄成、孫讓,府軍前衛百戶李成,與府軍前衛的若干士卒。」

朱元璋接過奏摺,邊看邊念叨:「曹震、張翼、陳桓、朱壽、詹微,傅友文,嘿嘿,傅友文,府軍前衛有這麼多人,真可以啊,藍玉。」

朱元璋看了一遍,放下奏摺:「允炆,你覺得該怎麼處理呢?」

朱允炆想起夢裡著名的藍玉案,那達萬人的殺戮,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沉默了一會兒,說:「回皇爺爺,藍玉謀逆,證據確鑿,所有主犯按律要凌遲處死,滅九族。」

朱元璋笑了起來:「允炆,皇爺爺很高興,朕還怕你有惻隱之心,對這些人手軟呢。」

「皇爺爺,藍玉謀逆情有可原,罪無可恕。孫兒企盼皇爺爺能對其他人從輕發落。」

「啪」,朱元璋一把把手裡的茶杯摔在地上,嚇了朱允炆一個哆嗦,窗外的小太監也是一哆嗦,下意識的要進去,長福一把拉住小太監:「你不要命了?皇上和太孫說話,你也敢進去?」

「可是,皇上.......」

「沒什麼可是,在這兒待著,皇上叫你再進去。」

「好的,知道了,謝謝長總管。」

屋裡,一片寂靜,朱允炆跪在地上:「皇爺爺息怒,孫兒不孝,請皇爺爺注意龍體。」朱元璋看著朱允炆,似乎看到了他的父親朱標,一樣的殷切,一樣的寬厚,不由得一陣心軟。過了許久,朱元璋嘆道:「允炆,你起來,皇爺爺和你說說。」

朱允炆坐起來,扶著朱元璋,說:「皇爺爺注意龍體,允炆聽皇爺爺的。」

朱元璋長出了一口氣:「允炆,你是不是覺得凌遲太殘酷?滅九族太殘忍?」

「皇爺爺,允炆.....」

「允炆,我也知道,但是你說歷代王朝,為什麼還總有人謀逆呢?」

「謀逆可以當皇帝啊。」

「是啊,可以當皇帝,你知道皇帝的權力有多大嗎?億萬人匍匐在你的腳下,你的喜怒哀樂會影響億萬臣民,你一言可定任何人的生死,你富有四海,擁有無盡的財富,天下美女任你予取予求。最重要的是,做了皇帝,就不會看任何人的臉色,而是讓所有人看你的臉色。這就是無上皇權的魅力,你明白嗎?」朱元璋站起來,說到激動時,揮舞著雙手。

朱允炆看著朱元璋,他意識到朱元璋做了二十六年的皇帝,權力已經浸淫在他的每一個細胞里,他對權力的陶醉,對威脅他權力的人、那些謀反的人那種恐懼、那種憤怒是朱允炆不可想象的。

「皇爺爺,孫兒知道,但是......」

朱元璋打斷允炆的話,說:「不,你不知道,如果藍玉成功了,我們朱家會怎麼樣呢?你想過嗎?我們朱家每個男丁都難以活命,即使活著也是生不如死;朱家的女人可能被賜給新朝的功臣,或者淪為娼妓。這一切你想過嗎?沒有誰生來就是皇帝,都是在權力場里拼殺出來的,在戰場上拼殺,在朝堂上拼殺,最後才能有一個倖存者。現在是我朱元璋,但是難道別人不覬覦嗎?」

朱允炆愣住了,他想起了夢中明史中,那個被囚禁了五十年的兒子朱文奎,那位四叔奪位之後,就將自己的兄弟貶為庶人,兒子囚禁到五十多歲,是四叔朱棣的重孫才將他放出來,但是長期囚禁,朱文奎連牛馬都不認識,活了幾年就死了。雖然自己現在還沒有兒子,但是一想到這個,心裡不由得發抖。

「允炆,謀反是什麼?你明白嗎?對任何一個皇族來說,謀反都意味著有人不僅要殺你,而且還要殺你的親人。允炆,有人要殺你,你還要對人寬厚嗎?」

朱允炆語塞,是啊,都有人要殺我了,我難道要把命交出去嗎?而且,自己的家人呢?皇爺爺、母親、自己的弟弟妹妹,難道都要把腦袋交給別人,等待別人的憐憫嗎?

「不,我不會,皇爺爺,我明白了,謀逆不用酷刑不足以遏制世人的覬覦之心,原因在於皇權讓無數的人嚮往憧憬,乃至鋌而走險。」

「是啊,皇爺爺老了,時間不多了,能夠幫你做的也不多了,所以未免有些急躁,其實朕知道肯定有人是冤枉的,但沒辦法分辨,也沒有時間去分辨。允炆啊,做皇帝難啊,沒有時間回顧過去是否做錯了,只能往前走,因為永遠有事情要你處理,只有處理好未來的事情,才會有未來。」

「你父親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臣,純屬書生之言,堯舜之所以為堯舜,在於他們能統帥群臣,重用賢才,所以才能被世人稱頌,最重要的是沒有人謀反成功,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朱允炆覺得皇爺爺說的似乎是對的,但似乎又有哪裡不對,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朱元璋說累了,就坐下來,拿起茶杯要喝,發現沒有了,朱允炆趕緊上去倒了一杯茶,遞給朱元璋。朱元璋潤了潤嗓子,說道:「允炆,今天說了不少,咱們就隨便聊聊別的話題吧。」

「好的,皇爺爺。」

「朕建都在金陵,但是很不滿意,允炆有什麼看法嗎?」

「皇爺爺,建都確實是個大問題,目前建都的好處在於地處江南,財稅重地,缺點也在於地阜民豐,容易有奢侈攀比之風,後世怕會志氣消磨,出現陳後主或者李後主這種不肖子孫。」

「是啊,朕也擔心這個。所以讓你父親去陝西、汴梁考察,看能否在陝西建都,在陝西建都的王朝,都要長久一些。但是自唐以後,陝西沒落,不適合作為首都,汴梁也類似。還有人建議在北平,北平做過元的都城,地勢群山環繞,也可以建都。」

「所以想來想去,沒有什麼地方是特別適合的,除金陵之外,其他地方都無法糧食自給,需要耗用民力運輸糧食,元建都北平,海運稻米每年達300萬石,耗損民力。」

朱允炆想了一下,斟酌著說:「大一統的王朝的首都都在北方,一般在長安、洛陽、汴梁、北平。」

「建都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形勝險固、漕運便利、居中而應四方。必須三者齊備,才能建都。」

「本朝建都金陵,金陵的優點是土地肥沃,不需要漕運支持,險固上有大江阻隔,但是目前長江已不足為天塹,江面比古時已顯狹窄,造船技術進步,故長江險固已不足為憑。從交通便利來說,位於大明東南,對於西北鞭長莫及,所以大明很難像西漢那樣開拓西域。因此金陵建都孫兒認為存在一些缺陷。」

「關中,自古乃四塞之地,北蕭關、南武關、東潼關、西大散關,但自秦漢以降,水利設施破壞嚴重,逐漸不能自給自足,從隋唐開始,就靠東南稻米接濟,黃河已經不適合航運,所以關中長安不能作為都城,因為都城必然聚集重兵,無糧則兵散。」

「洛陽,西依秦嶺,東望嵩岳,北有邙山屏障,南對龍門伊闕。洛水自西向東橫貫全城,依山傍水,冬暖夏涼。軍事上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居天下之中,四方貢賦便利。但是自唐以來,中國多依賴東南稻米,洛陽漕運不便,無法自足,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洛陽仍然是最好的選擇。地處天下之中,對西北、東北、西南均可兼顧。但洛陽殘破,前期存在困難。」

「汴梁位於洛陽之東,漕運便利,但四周無險可守,如果山西和幽雲之地不守,則汴梁難保,五代和北宋都深受其苦,所以在地形上,汴梁存在致命的問題,如果北方防線被攻破,蒙古人可能長驅直入,那時候就危險了。」

「再說北平,北平是是金元兩朝的都城,女真、蒙古逐水草而生,可以背靠其祖地。在地形上,北枕居庸,西擁太行,東臨渤海,南鄰中原,所以據北平可以俯瞰中原,安史之亂即從此而起,終唐一世,幽州始終為強藩,而元朝滅宋的漢軍多為幽燕之漢人。所以北平和西安的地勢類似,但是存在一些問題,其腹地要遠小於西安,並且過於接近長城,如果長城被攻破,那麼胡人就會兵臨京師。此時京師就會調集天下精兵勤王,久之,民力必疲。再者北平也沒有足夠的糧食,需要通過漕運或海運,如果調集精兵勤王,那麼糧食的壓力會更大。」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不由得頻頻點頭,雖然不見得全對,但是這個年紀有這個見識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朱允炆夢裡的世界中是一個旅參謀長,對這些問題非常了解。

「那麼,允炆,你對建都有什麼建議嗎?」

「回皇爺爺,孫兒傾向於北平,次之為金陵,但兩者都有一些問題要解決,北平建都,需要將防線推出去,徹底解決蒙古人,否則北平建都會拖累國家。金陵建都,需要解決倭寇問題,還有對西北的控制問題。」

「那你想好解決辦法了嗎?」

「孫兒有一些想法,但是還不成熟,需要慢慢研究完善才好。」

「允炆,你想的已經很好了,今天有時間,你有其他要問的嗎?」

「皇爺爺,您覺得如何才能解決北元?」

「允炆啊,你是不是想問朕對你上次兵棋推演的看法啊?」

「嘿嘿,皇爺爺英明。」

「允炆,洪武五年的北征確實有些大意了,當時中山王徐達也是主戰的,朕雖然不是很同意,但也相信徐達的軍事才能,沒想到會在嶺北慘敗,正如你們推演的,當時已經把北元趕到了牆角,就差最後一棍子了,結果卻敗了。正應了劉伯溫的說法,不能太輕視擴廓帖木兒。至於你的表叔岐陽王李文忠,太讓朕失望了,出擊太慢,如果中山王決戰時能得到他的支援,也許就可以畢其功於一役,但是前期遷延不前,聽說中山王兵敗,卻輕敵冒進,最後不敢與敵決戰,撤回途險些失途,全軍覆沒。」

「但是後來朕想了想,即使嶺北決戰成功了,其結果和捕魚兒海大捷實際上差不多,藍玉確實是個人才,一下子幾乎將北元的精銳和統計機構全部消滅,相當於金國當年攻克了汴梁,將文武百官全都掠走,但南宋還是興起了,北元也是一樣。不得不承認,成吉思汗確實是一代天驕,將蒙古人的武功發揮到了極致,我們大明的疆土實際上只有元朝本土的一部分,不包括漠南和漠北,我們對付其實就是元朝本部,其他的汗國沒有參與。漠西蒙古即衛拉特人,所謂的林木中百姓也沒有參與對大明的戰爭,但是如果大明擊敗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那麼漠西蒙古還會冒出來,擊敗漠西蒙古還會有其他汗國。大明要想達到唐朝的疆域,太難了。」

「皇爺爺,允炆覺得我們漢人對游牧民族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了,有兩個原因,我們漢人的技術領先程度不大了,漢武帝時一漢敵五胡,是因為鐵器技術領先於匈奴,今天我們大明對蒙古並沒有這種優勢,另外游牧民族的組織更嚴密了,更統一了,匈奴和突厥時,其內部林立大小民族,但今天草原上的人都自稱蒙古人,所以大明必須對新的戰爭有全新的認識,否則必然要吃大虧的。」

朱元璋驚詫的看了看朱允炆,問道:「允炆,這是你自己想到的,還是別人告訴你的?」

「皇爺爺,是允炆自己想到的,允炆最近忙著兵棋推演,總結出來的。」

「允炆,皇爺爺也是察覺到這個問題,才對出塞消滅蒙古不那麼感興趣了,因為蒙古人太多了,比以前的匈奴人、突厥人都多得多,總會有人想繼承成吉思汗的榮耀。所以這些年大明的國策已經變成了防守,在長城外建立衛所,依託長城進行防禦。」

「但是皇爺爺,這不是長久之計啊。」

「是啊,朕知道,但沒有更好的辦法。你有嗎?」

「允炆現在不知道,但是會努力去解決的。」

朱元璋頓了一下:「允炆,跪下。」

朱允炆趕緊跪下:「是,皇爺爺。」

朱元璋厲聲說道:「蒙古絕對不可小視,不要覺得紙上推演了幾次,就小看蒙古,明白嗎?」

「孫臣明白。」

「好了,你起來吧。」

朱允炆趕緊站起來,剛才嚇了一哆嗦,皇爺爺發起火來,太嚇人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建文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建文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一節 爺孫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