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1934年 影評大戰(圖)

1933―1934年 影評大戰(圖)

1933—1934年影評大戰

舞文弄影筆生硝煙

上世紀30年代,隨著主流文藝界人士大量進入影界,以及專業電影類媒體的繁榮,中國影壇興起了第一次電影評論與理論的熱潮。其中最激烈的一章,莫過於1933年前後,左翼影評人與以《現代電影》為陣地的「軟性電影論者」的論戰。

電影大歷史:「軟」與「硬」的鬥爭

據說世界上第一篇長得像影評的文字出現在1896年的美國報紙上,一共四段的文章里有三段是在描述愛迪生這個「天才發明家」的「最新的玩具」,只在文末發表了作者的意見:「這是一次特別的展示。」中國最早的一篇所謂的「影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最後的一句評論換成了中國士大夫式的詠嘆:「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簡單地說,誕生之初的影評就像現在很多晚報的專欄一樣,一個字———水。

當然,風水輪流轉,當年的這種很水的文體現在已是黃袍加身,成了各大網站招攬點擊率的必殺技,更是青年才俊快速出名的捷徑。不過要論到影評對電影創作真正的影響,現在可還及不上上世紀30年代的百分之一。

當年那一波影評的繁榮離不開左翼文人向著影壇的進軍。為了「展開輿論上的宣傳」,左翼文人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影評人」小組(或許是中國最早的影評社團),在1932年間佔領了上海各主要報紙的電影副刊。從現在的資料看,這批影評人對電影有著瘋狂的熱情,凡是在上海放映的中外影片,他們每片必評,為了讓自己的聲音更整齊響亮,對重要影片的評論還會專門開會統一口徑。對於他們認為具有進步意義或反動色彩的影片,更會約定日期於各媒體同時刊發影評加以推薦或實施無情的圍攻。

當年名噪一時的「圍攻」事件是《人道》和《粉紅色的夢》的挨批,這兩部影片被認為是在宣揚封建道德,掩飾社會矛盾。批評的結果是,兩位導演卜萬蒼和蔡楚生立刻轉變了自己的創作道路,很快就分別拍攝了《三個摩登女性》和《漁光曲》等左翼電影,可見當時「放大鏡」型影評的力量。當時有些電影因為害怕受到評論的鄙視,甚至沒來由地在片中加入幾句口號,或者在片尾硬補上一段「進步」的尾巴。

「左翼影評」開始遇到對手是在1933年3月,劉吶鷗、黃嘉謨等人創辦了一家《現代電影》月刊。這批影評人多是現代派作家出身,其中像劉吶鷗、穆時英更是一時才俊,可惜後來兩人入了汪偽政府,又撞上了鋤奸隊,年紀不大就橫屍街頭,兼之沒能娶上像張愛玲這樣的老婆,現在已經不為文學青年所知,不提也罷。黃嘉謨當年卻給電影下了一個有趣的定義:「電影是給眼睛吃的冰激凌,是給心靈坐的沙發椅。」他們覺得左翼影評「奢談意識」,太「硬」,電影「應該是軟的」,藝術至上的。

這場電影的「軟硬之爭」持續經年,雙方論戰的中心今天看來大概就是「內容」與「形式」之爭,或者用更時髦的學術話語說,就是「所指」和「能指」之爭。不過,兩邊唇槍舌劍並未停留在理論上,讀過魯迅雜文的人都不難想象當年論戰的煙火氣,在損人之道上雙方都是妙語連珠。

「文變染於世情,興廢系乎時序。」雙方理論路線的背後,當然少不了社會背景和各自的政治傾向的影響。也許正是這個方面的原因,兩家的命運才會截然不同。翻開今天的影史,劉、黃等人的理論只是作為「左翼」的對立面出現而露一小臉。如果沒有邊陲的炮聲,這些柔軟的電影評論是否就不會被寫入歷史的頁冊呢?

「電影雜誌年」

現代新聞傳播史上,有一個很通俗很流行的叫法,稱呼1933-1935年為「雜誌年」,因為在這幾年中有著比之尋常年頭更多的新雜誌問世,從而形成一個雜誌出版**期。同樣,在那三年裡有大批電影雜誌出世,亦可稱之為「電影雜誌年」。

自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本《影戲雜誌》(1920年1月)誕生以來的第一個十年(1920年—1930年),僅僅大約出現過二十餘家電影刊物,而第二個十年(1931年—1940年)就有九十幾家電影刊物問世(以上所指不含戲劇電影混編的綜合雜誌),在這近百種電影刊物中,出版於這三年的即佔了半數以上(絕大部分產生於上海一地),這其中包含著許多著名影刊:《明星月報》、《文藝電影》、《時代電影》、《現代電影》、《明星半月刊》、《電聲》、《電通》、《聯華畫報》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上一章下一章

1933―1934年 影評大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