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獨臂刀》武俠經典(圖)

1967年 《獨臂刀》武俠經典(圖)

1967年《獨臂刀》成就劃時代的武俠經典

張徹:以陽剛武俠打破舊腐陳規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電影「起飛」的時期,李翰祥、胡金銓和張徹,是三個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導演。1996年李翰祥在開工作會議時病發逝世,王晶喻之為戰死沙場;胡金銓在終於找到拍《華工血淚史》的資金后,在做心臟病手術時去世;張徹也於2002年病逝。這一代導演的老去和離世似乎也正切合了香港電影從輝煌走向低落的腳步,不過張徹在回答「香港電影為什麼不會死亡」時給出的答案或許能給目前處於歷史上最低谷的香港電影以幾分信心,他的回答是:「香港有活力」。

電影大歷史:雄性張徹

如果說電影是有性別的話,那麼張徹絕對是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性別標籤的導演。

正如許多人將他的《獨臂刀》划作是他個人和香港類型電影時代之作,那麼,也就是張氏作品以最強烈也最張揚成了雄性電影始祖。因而,在中國電影中最早結幫組派的也是他———「張家班」的出現。從張家班第一代弟子狄龍、姜大衛、陳觀泰、李修賢、王鍾到第二代弟子傅聲、戚冠軍;然後到第三代也是最後一代弟子鹿峰、孫健、郭追、羅莽等,完成了張氏在中國電影中最徹底的地位。雖然到了晚期他的作品的確一部不如一部,但任何人對他都會脫帽致敬。

張徹「嗜血」。在他之前的電影(不只是中國電影)從來未曾見過什麼叫「盤腸大戰」,什麼叫做「血肉橫飛」。人體中槍或被狠狠中刀后,那些血如噴射般噴灑飛濺而出,就是張氏傑作,是他的首創,連荷里活都要學他。人們最早在他的《獨臂刀》、《刺馬》、《馬永貞》等片中見到了,血腥、暴力與陽剛、雄性相互輝映着,呈現著,恣肆著,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張徹只講陽,不講陰。沒有人可以記住他的任何作品裏面的女性印象,因此他禁慾,因此別說他去塑造女性,也別去說什麼山水柔情、馬放南山,他面對的永遠是刀山火海;因此他好走極端,好鬥,好勇。就像《洪拳小子》嫉惡如仇,就像《報仇》那樣恣意放肆,就像《少林五祖》「遇佛殺佛」。所以,沒有陰陽,沒有協調,也沒有什麼「退一步海闊天高」的禪。

張徹最強調男人間的情誼。這比什麼都重要。比報仇雪恨、保家衛國、武林試劍和業建千秋都重要。就算故事是寫家國恩仇,但骨子裏仍是男人世界。女人、老婆、女友在他這裏如敝屣。這就是張徹的作品。故此他會寧願讓他的男人永遠蓬頭垢面、污糟邋遢也不讓他們文質彬彬如玉樹臨風。最重要而必須的是:一定要讓他們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張氏作品寫他的男主角與女人談戀愛是一件很難想像的尷尬事。也因此,師從張氏的吳宇森,也承傳了他師傅最重要的這一面。

香港資深電影記者林冰在生前很早時說過張徹這樣一個故事:張徹乘坐當時香港第一部最具男人性格的銀灰色雪鐵龍跑車到達邵氏片場,他的司機下車為他開門,但此時行動已有些遲緩的張徹其身體剛鑽出車廂,手還扶著車廂邊時,司機就忙不迭地大力關上車門,「嘭」的一下車門重重將張徹的手指夾住,人們登時都嚇壞了,司機臉色大變,馬上拉開車門,只見他老人家只是甩甩手,然後竟像若無其事般離開了車,不但沒有叫喊半句,更沒有責怪司機。別說是目睹現場的人,就算是我們這些聽這故事的人也聽呆了。「這就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不應該當導演,應該去當丘吉爾。」林冰當時說。

為什麼會將他和丘吉爾聯想到一起?因為張徹從影前是從政的。因為張徹和丘吉爾一樣喜歡抽大雪茄。當然,還有他那如此淡定的大政治家風度。也許,因為張徹的作品太陽剛、太雄性,也同時具有了它的最大弱點———永遠粗枝大葉。因而我們不會見到他有什麼精雕細刻的精品。就如他拍清裝片那樣,不會見到片中人物禿上半個腦袋,全都留髮又留辮。所以,張徹最後還只能當上大導演而當不了一個大政治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國電影百年(上編):1905-1976
上一章下一章

1967年 《獨臂刀》武俠經典(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