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宋應星

第三十章 宋應星

對於塗文輔的處理,朱由校另有安排。塗文輔請人製造燧發槍的行為,這一點無疑是很和朱由校心意的。

「塗文輔,你的燧發槍雖沒有完成,但是你想到去自己製造,這點甚和朕意。」朱由校高興地說道。

「臣有負陛下所託,臣死罪。」看到朱由校的表情,塗文輔知道自己不會受到皇上的責備了。

「你立刻去找畢懋康前來。朕有重任要託付你們兩人。」朱由校想到中國燧發槍製造的第一人畢懋康。

畢懋康絕對可以說是大明的武器製作專家,不但為大明製造了第一把燧發槍,而且還製造了武剛車、神飛炮等軍械裝備。看到塗文輔製造的燧發槍,朱由校立刻就想到了畢懋康。

……

宋應星進京了。

現在宋應星才三十七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天啟初年會試再次失敗,回到江西之後他再次為科舉做準備。但這次接到皇上召見的聖旨,宋應星明白他的機會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讀書人的夢想,他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往京師。

朱由校終於見到宋應星這個中國歷史傑出的科學家和思想家。明亡之後,宋應星拒不出士,晚年在貧困中渡過,而其兄長宋應升服毒殉國。宋氏一門都是極其有氣節的,也是朱由校衷心佩服的人。

乾清宮內,朱由校和宋應星進行了第一次會談。宋應星明顯完全沒想到這次會是皇帝親自召見,作為一個平民百姓,第一次見皇帝,此時的心情遠不能用誠惶誠恐來形容了,再加上朱由校對他的態度,讓他整個人到現在都是懵的。

「宋長庚,朕此次招你進京,是準備將新成立的制錢局交給你來負責。」朱由校說道。

「諾。」宋應星恭敬地回答道。

「此次制錢局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帝國的社稷安危,朕可是對宋愛卿寄予了厚望,不可有絲毫差池。」朱由校看著還在懵的宋應星,很嚴肅地說道。

「諾……」宋應星這個「諾」字剛出口,瞬間就明白皇上招他進京不止是簡單地主持制錢局而已,如果只是主持制錢局,這樣的事情對他來說應該不是太難的事情,可聽朱由校的口氣,明顯不止於此,他想起皇上想鑄造新錢的事情,他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問道,「陛下,可是讓草民主持制錢局鑄造新錢。」

「正是,此次新錢的鑄造跟以往不同,朕不但要鑄造銅錢,而且還準備鑄造銀錢,錢幣上不再印製天啟通寶,而是正面印製圖案,背面印製一兩的字樣。」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的話說得並不太清楚,宋應星也是一知半解,朱由校見狀,又說道:「宋長庚,你上前來,朕畫一個草圖給你看看,你就明白了。」

按照正常的程序應該是朱由校畫好了,然後再由太監遞給宋應星,但朱由校沒這麼多規矩,直接就讓宋應星上前來看他畫,宋應星現在也懵的,聽到皇上讓他上前,他就真的上前了。

朱由校有一手非常出色的木工,在繪畫上還能表明自己的意圖,他邊畫邊說道:「銀錢正面印製的武悼天王冉閔頭像,背面印製一兩兩個大字,而在『一兩』兩個大字上,印製『大明帝國制』五個小字,整個圓也都採用實心,不再採用天圓地方。明白了嗎?」

「草民明白了。」但宋應星還是有點顧慮,站得比較遠,也只是大概看清楚了。

「一兩的銀錢凈重八錢,其中含銀九成,銅一成,銀錢鑄造三個規格,包括一兩,半兩,一錢。而銅錢使用黃銅鑄造(即銅鋅合金),鑄造一元,五錢,一錢,半錢四個規格。」朱由校接著說道。

「草民明白。」宋應星點頭說道。

「你需要多久能將樣錢鑄造出來?」朱由校問道。

「十天即可。」宋應星想了想說道。

「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宋愛卿,你要明白以後,在帝國之內以後只會通行新錢,舊錢在三五年之後將不會再使用,朕要求新錢不但精美,而且要能大規模的製造,所以你要想到大規模製造的辦法。你可以去找湯若望等西方人諮詢鑄造的辦法,西方人鑄造的錢幣和朕剛才說的是一樣的。」朱由校說道。

現在大明大致使用的疊鑄法和翻砂法,而西方人使用的是螺旋壓制和滾軸碾壓兩種辦法來製造。

「草民明白,草民定不會辜負陛下的期望。」宋應星說道。

「超擢宋應星為制錢局局正一職,授正五品,即日上任。」朱由校吩咐道。

「臣領旨,謝陛下隆恩。」宋應星真的是破格提拔了,從一介平民直接升為正五品,這讓宋應星從心底里對朱由校都充滿了感激。至於其他的,宋應星完全沒想過。

……

李永貞招募的一萬五千新兵已經抵達京師郊外,而這次練兵的地點放在了郊外的皇莊。

朱由校決定在練兵正式開始之前要去了一趟新兵營。這支軍隊將是朱由校根本,也是支持他改革的基石。

槍杆子里出政權,這句話放在那個時代都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朱由校這次視察新兵營,決定讓內閣幾位大臣一起隨行。接到皇上和內閣大臣要來新兵營視察的消息,熊廷弼硬是用了半天的時間,將這一萬五千人站出了一個似模似樣的陣型。

「熊愛卿,朕這裡有個練兵的冊子,你拿過去看看,結合你的經驗,編寫一部新的練兵冊子出來,以後新兵訓練朕要求都按照統一的模式進行。」朱由校掏出他寫的冊子說道。

關於如何練兵,在這方面朱由校絕對是一個白痴,但好在朱由校在那個時空讀大學的時候,參加過半個月的軍訓,還看過不少這方面的電視,朱由校決定將這些經驗整理成冊,交給熊廷弼來執行,讓熊廷弼結合他的冊子摸索一條新的練兵模式。熊廷弼畢竟也算是帶兵多年的人,這方面經驗要比朱由校充足得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1624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1624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章 宋應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