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抗戰勝利日與最高勳章!

第212章 抗戰勝利日與最高勳章!

1945年8月15日12點整,「日本歷史上最長的一天」。

日本天皇裕仁通過廣播向全體國民宣讀《終戰詔書》,這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日本公眾播出,雖然天皇的錄音敬稱為「玉音」,但日本國民們發現,所謂「玉音放送」,雖然是以日文的漢文訓讀體寫成(日本人依日語文法解讀漢文的方法)導致庶民難以理解其內容,可令他們悲傷、沮喪、瘋狂之餘,發現天皇說的是「人話」。

天皇,是人,不是神。

第一次聽到國家最高元首的聲音,卻令人感覺信仰崩塌。

播放后34名將官選擇切腹自殺。

同一時間,太平洋戰場的戰爭就結束了。

只是,中國還沒。

在亞洲陸上戰場,日本軍隊與各地武裝力量的衝突並沒有完全停止,相當一部分侵華日軍拒絕向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以及在東北的蘇聯紅軍投降,繼續進行着各種軍事行動。

時間終於來到半個月後的9月2日,日本東京灣。

「密蘇里號」戰列艦。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書上簽字后,接受投降的同盟國代表、包括中國的徐永昌將軍的依次簽字。

9月3日,國民政府決定這一天為抗日戰爭勝利慶祝日。

這個日子,也被全世界公認為世界反***戰爭勝利日。

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終於結束。

這是裕仁天皇見證面對中國人的第二敗——第一敗便是1917年那次,他還在當皇太子的時候,現場目睹遠東運動會日本國家隊第一次成軍、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初次亮相便被中國隊踢了個5比0……

只是戰爭從來不像足球,只需要計算落入雙方球網的皮球那樣簡單——

作為勝利者的中國,在戰爭中,失去太多,太多,太多了!

光是陸逐虎,就失去了符保盧、黃美順、靳貴第、王潤蘭、李森……太多的隊友!

他們鮮血撒在祖國的各處甚至客死他鄉!

但是,這片土地上,這片天空中永遠有他們戰鬥過的矯健身影!

如果說陸破虜帶給這個時代什麼——除了他帶領兩尊機甲親手屠戮的十萬倭寇,那便是讓底層的民眾多了一分骨氣與驕傲!

人們會想到曾經有個年輕人在***的軸心中長袖善舞,挑遍全世界的高手,證明中國人才是最優秀的那個。

就好像後人說霍元甲打俄國大力士。

雖然霍元甲歷史上並沒有真的打過俄國大力士。

但是在陸破虜出現過的世界中,他的確把日法德意英媒葡西都胖揍了一頓。

青年如此,國自不當亡!

1945年9月3日,中國抗戰八年最終取得勝利,同盟國中印緬戰區總司令、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校長一身戎裝,手持文明杖緩緩步出官邸,重慶的街頭早已是密集的人群。

身穿旗袍的靚麗女郎,白襯衫戴眼鏡的學生,放下禮帽的身世,捲起褲腿的小販……

重慶人民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向他致意!

緩步走過的地方,全是陽光明媚的笑臉,高舉的拳頭:

勝利啦,我們終於勝利啦!

笑容同樣展露在蔣校長的臉上,無數的陰霾似乎都已在今天過去。人生之巔。

既裕仁的玉音放送后,蔣校長通過廣播發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書》的演講:

「我們的抗戰,今天是勝利了,「正義必然勝過強權」的真理,終於得到了他最後的證明,這亦就是表示了我們國民革命歷史使命的成功。我們中國在黑暗和絕望的時期中,八年奮鬥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實現。」

「我全國同胞們自抗戰以來,八年間所受的痛苦與犧牲雖是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抗戰必勝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的增強;尤其是我們淪陷區的同胞們,受盡了無窮摧殘與奴辱的黑暗,今天是得到了完全解放,而重見青天白日了。這幾天以來,各地軍民的歡呼與快慰的情緒,其主要意義亦就是為了被佔領區同胞獲得了解放。」

「現在我們抗戰是勝利了,但是還不能算是最後的勝利。須知我們戰勝的含義決不止是在世界公理力量又打了一次勝仗的一點上,我相信全世界人類與我全國同胞們都一定在希望這一次戰爭是世界文明國家所參加的最末一次的戰爭。

「如果這一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的戰爭,那麼我們同胞們雖然曾經受了忍痛到無可形容的殘酷與凌辱,然而我們相信我們大家決不會計較這個代價的大小和收穫的遲早的。我們中國人民在黑暗和絕望的時代,都秉持我們民族一貫的忠勇仁愛,偉大堅忍的傳統精神,深知一切為正義和人道而奮鬥的犧牲,必能得到應得的報償。」

「我中國同胞們必知『不念舊惡』及『與人為善』為我民族傳統至高至貴的德性。我們一貫聲言,只認日本黷武的軍閥為敵,不以日本的人民為敵;今天敵軍已被我們盟邦共同打倒了,我們當然要嚴密責成他忠實執行所有的投降條款——

「但是,我們並不要報復,更不可對敵國無辜人民加以污辱,我們只有對他們為他的**軍閥所愚弄所驅迫而表示憐憫,使他們能自拔於錯誤與罪惡。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覆敵人從前的暴行,以奴辱來答覆他們從前錯誤的優越感,則冤冤相報,永無終止,決不是我們仁義之師的目的。」

在之後的論功行賞中,蔣校長給某個抗戰中「失蹤」或者「死亡」的體育英雄授予了最高榮譽的——

國光勳章!

國光勳章的意義跟青天白日勳章差不多,都是授予抵禦外侮、保衛國家的軍人,但可能是蔣校長覺得青天白日勳章發的太多,體現不出來自己的特殊地位,就在1937年又頒行了另一種更高級別的勳章——其實只準備發給他自己的,這便是國光勳章。

國民黨退出大陸之前只有光頭蔣自己和傅作義得到過,(國軍敗退台灣后,又頒了三個人:周至柔、俞大維、何應欽,陳誠都沒有得到過,所以一共五枚而已。)

對於將這枚勳章授予一個從沒有上陣打過仗的人,也有人表示微詞——(陸逐虎:明明手上有十萬倭人頭顱!真正的一個青年十萬軍!)

可是,國府的意見是:

非此人,無以壯國人之膽氣、毅力與氣魄也。

這時正是抗戰勝利,大功告成,舉國歡騰的時候,「日記強國」的蔣校長也不忘記在這天謙虛一把:

「虛度六十,馬齒徒長,對母親未報作育之恩,對國家未盡忠孝之職,民眾痛苦,遺族罔恤,捫心自問,清夜長思,惶愧無地。」

陸逐虎回望他參與有限的八年,覺得自己那一年的所為,應當無愧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936國足在柏林奧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1936國足在柏林奧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2章 抗戰勝利日與最高勳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