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虎兒難擋

第二百五十一章 虎兒難擋

?韓易剛回汝南兩月,就接到荊州劉表的歸附求援書,以及交州士燮的順服狀后,不由大喜。因誅殺百官一事,韓易一直懼怕天下人會仇視自已,不願投降。如今卻見義憤之人畢竟是少數,大多人還是選擇了明哲保身。看來取代漢室也不是一件堅難之事。

這才半年時間,不但消滅了袁術勢力,更有荊州劉表的歸附,與交州士燮的順服。如此,南方除了孫策勢力之外,別無他人了。

只是在聽聞孫策的進軍速度后,還是不禁吃了一驚。韓易不由衷心的言道:「孫氏虎子,名不虛傳。」

劉表雖失了荊南四郡之地,但是南郡乃是荊州的精華,因此尚有十一萬大軍,加上江夏的黃祖三萬水軍,以多敵少,還是處於防守方。居然會被孫策強行擊破,滅軍大半。如今劉表的水陸大軍只剩六萬人了,

韓易將艾科、樂彭喚來問道:「我軍征伐袁術時,並無惡戰。如果今年提前征伐荊州,錢糧可足?」

艾科拜道:「主公,因江東三郡遭至袁術的收刮,百姓渡日堅難,需得從豫州、徐州調糧支援、賑濟。但是省出一百萬石糧食,先行用來攻略荊州還是可以的。」

韓易思索著,一百萬石糧食只夠十萬大軍支用三月,三月時間能平定荊南嗎?於是問楊理:「劉表於襄陽大約存有多少糧食?」

楊理拜道:「劉表向來將糧存於江陵,后孫策於荊南興起,這才轉移了小半至襄陽。如今江陵被破,襄陽的糧草不會超過一百五十萬石。荊州尚有六萬大軍,只能說自足罷了。」

樂彭拜道:「年初百官被殺,世人被震懾一時,主公平滅袁術又速,是以沒有出現什麼動亂。如今境內隱隱又有動亂的跡象,主公於半年之內還是莫要輕出為好。還是以治政為主。」

韓易點點頭,說道:「看來只能先救援襄陽,令劉表堅守了。暫且與孫策引兵對峙,待到轉年秋收之後,再一舉攻下荊南,平服交州。」

韓易念及東征大軍疲累,朱寧的好事將近,不便從汝南大調兵馬。於是令南陽的成齊方面軍為主力,又調徐晃、高達、鍾紳、方積四將為助,共計五萬大軍先行救援荊州。又令柴桑太守邱瑞出兵,作為偏師佯攻長沙,不求破敵,只求暫時擊退孫策軍就好。

劉表為南陽成齊的妻兄,成齊得令之後不敢怠慢。只是劉表的從屬穰城張綉所部,尚未表達明確的降服訊息,成齊一時不能成行。於是令使者前往問訊。

使者來到穰城后,張綉暫不見面,轉問軍師賈詡:「文和先生,劉表如今降服韓易,我軍後路斷絕,更無錢糧養兵。只是荊南孫策又來使約我同取荊州,南北平分之,我軍當如何是好?」

賈詡拜問道:「未知將軍之志,是在天下,還是只願領兵為將?」

張綉問道:「我之志向與如今之勢有什麼關聯么?」

賈詡笑道:「自然有。若將軍志在天下,可與孫策聯合同取荊州,以荊北為基。吾可為將軍禍亂中原,讓將軍有奪取天下之機。若將軍無天下之志,吾便奉勸將軍就此歸順韓易,換得將來的高官、列侯之爵。」

張綉遲疑的問道:「韓易如今雄霸宇內,其境尚有禍亂的一日?那韓氏是否還有統一天下的一日?」

賈詡笑道:「韓氏區區賤婿出身,欲要取代漢室,其境叛逆者無數,只是目前不顯。只要殺死韓易,則中原必亂。至於韓氏欲要一統天下,其最大的對手是冀州的袁紹,只要韓易不早亡,袁紹遲早敗亡。但若是韓易早喪,則韓氏將被袁氏速滅也。」

張綉點點頭道:「按文和先生之見,汝南韓氏的興亡只在韓易一身?」

賈詡應道:「不錯,因此我才詢問將軍之志?可有取代韓易之心?」

張綉思慮許久,方嘆道:「我的才幹比之韓易多有不足之處,絕無一統天下之能。況且我之出生,比韓易也強不了多少。而且在天下人看來更是董卓餘孽,只恐也不會接受於我。還是算了吧。文和先生,我這就會見使者,情願投降。」

賈詡見了,也只能搖頭無聲嘆息。於是張綉領大將雷緒、張先、胡車兒等一萬二千餘軍向成齊投降,

成齊大喜,因素知張綉麾下之兵十分精銳,騎卒頗多,於是令張綉所部為大軍先鋒。自領楚護、李通、陸駿三將,並從汝南來的徐晃、高達、鍾紳、方積四將為後應,領軍南下。留劉辟、荀正、賈詡押運糧草。

大軍南下至樊城,自有黃祖的水軍接應成齊等部渡過漢水。來到襄陽城左近,望見圍城的孫策軍正在攻打城池,韓軍先鋒張綉與親將胡車兒領五千騎一頭撞入孫策軍中,大將雷緒、張先左右掩殺。孫軍戰敗,急忙解圍退軍二十里下寨,成齊遂入襄陽。

劉表大喜,領荊州文武來迎成齊,成齊拜見妻兄,道:「孫氏小兒竟如此氣盛?逼迫兄長如此?」

劉表點頭道:「我荊州善戰之將多與之交鋒,每每不敵,殺傷者良多。虎兒實難與之爭鋒矣。孫策出兵時雖只四萬步卒,一萬水軍。然其一路招降納叛,步卒兵馬已不下七萬之眾。汝與之交戰可切莫大意了。」

成齊拜道:「兄長勿憂,待我明日出兵與其交戰,好為兄長報仇。」

孫策于軍中愁眉不展,召諸將問道:「襄陽堅城未破,然韓易大軍已至。我軍當如何是好?」

程普拜道:「探馬回報,此番韓軍主將乃是南陽太守成齊。其人驍勇少謀,因此韓軍雖精,卻也不算太難對付。只恐擊破了成齊,再度惹來韓易親征,而南郡、荊南又尚未安定,這便難辦了。」

諸將思慮良久,別無辦法。突然朱治拜道:「吾聞成齊乃是韓易義弟,若是我軍一戰生擒之,或可利用他來與韓易談和,可以漢水為界,三年不征。」

孫策點點頭道:「此策上好,只是成齊兵多,於萬軍之中將之生擒只怕不易,或者誘敵深入,方有時機。」

計議已定,第二日孫策引眾將出,領兵出戰,陳兵於野。成齊則是全軍來敵。成齊立馬於門旗之下,遙望孫策兵到。陣圓處,孫策當先出馬,兩邊排開八員大將:第一個右北平土垠人程普,第二個遼西令支人韓當。兩將又各引三員勇將:周泰、凌操、陳武、董襲、甘寧、李異。陳兵五萬,鼓聲大震。

成齊望左右而言道:「孫氏小子已成勢矣,今日若不得能滅之,久后必為主公大敵。傳令,今日諸軍務必奮勇向前,一舉擊敗孫策,不令孫氏有成長之機。」眾將應諾。

孫策出馬叫道:「我孫氏與劉表有殺父大仇,汝軍既來相助,則是我之大敵也。」便叫韓當出馬搦戰。

韓軍先鋒張綉望見,這是孫堅的舊將,曾經與之有過會面,於是親自出迎,兩馬相交,刀槍並舉。戰到三十餘合,勝負不分。周泰、甘寧拍馬殺出助戰,成齊陣上徐晃、高達截住廝殺。六員將捉對兒廝殺,數十合不分勝負。

孫策望見戰況,眉頭不由緊皺,單單隻是韓軍的一支偏軍,就有如此之多的勇將。那韓易親來,荊南就更加無可抵擋了,今日必須生擒得成齊才是。

於是令陳武、董襲,各引三千步卒,齊沖敵陣。成齊見孫軍來沖陣,不由冷笑不已,已軍多馬,荊南多步卒,以步沖騎,真愚者之見。便令展旗揮舞,兩翼萬騎併發。五千匈奴胡騎一齊擁出陣前亂射,五千西涼鐵騎挺矛直衝敵軍。

孫軍如何抵敵,望南急走。成齊驅兵掩殺,孫軍大敗。程普、韓當急向左右山嶺逃散,只余孫策領七八千兵卒潰逃。成齊望見后,令徐晃、李通各自引軍兩萬向左右追殺而去,自領萬餘大軍緊追孫策不舍。

孫策不敢交戰,一路死者不斷,直退三十餘里,此地河道縱橫,也不見成齊收軍。正追殺間,突然一聲炮響,兩相鼓聲大震,孫賁引一萬軍從西山殺出,朱治引一萬軍從東面河道殺出。兩軍發力,一舉將成齊追兵截成三斷。

孫策返身復戰,厲聲叫道:「不要走了成齊。」

成齊大驚,前後急望,只見后軍的陸駿被朱治所阻,前進不得;而前軍張綉望見伏兵,地形於騎軍不利,不敢交戰,反引西涼騎軍向東南突圍。

孫策也不追趕,放過張綉,領兵直迫成齊中軍,欲要在萬軍之中擒捉成齊。成齊大恨,只能令副將領兵斷後,自已返身沖陣,率千餘軍死戰朱治。

朱治遭至成齊、陸駿兩部的夾擊,因兵馬不精,抵敵不往,只得放開包圍,且容二人會合。此時孫策已殺敗了成齊中軍,令孫賁向左包抄,令朱治向右包抄,自領兵從后掩殺而來。

此時成齊只有六千餘軍,孫策卻有二萬五千餘軍,數倍於韓軍。成齊只能令陸駿引兵三千斷後,自領兵三千向來路突圍。雖然成齊奮勇而戰,然而敵軍太多,前路難逃。陸駿卻不幸遭至孫策陣斬,後路速破。

兩萬餘軍將成齊團團困於陣中,成齊左突右沖任不得出圍。正慌急中,突然東面朱治軍大亂,卻是張綉軍繞道來救成齊。成齊大喜,急與張綉軍會合破出重圍。

一路望北且戰且逃,忽然又有喊聲大震,一彪軍至,卻是周瑜水軍派出黃蓋、蔣欽前來阻路。成齊大怒,出馬直取二將。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過來。成齊不能前進,無計可脫。

騎軍之中,一將踴出,乃張綉親將胡車兒,勇冠其軍。手挺雙矛,大叫道:「將軍勿憂!」飛身下馬,插住雙矛,披重甲在身,又挾矛在手,放開腳步,冒箭前行。

蔣欽令三十騎上前斬殺胡車兒,不想胡車兒以步敵騎,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胡車兒復飛身上馬,手挺雙矛,衝殺入陣,將弓弩手殺得四散。

黃蓋、蔣欽大怒,來殺胡車兒。成齊、張綉急率軍衝突,將黃蓋、蔣欽二人殺敗。看看天色傍晚,背後喊聲起處,孫策驟馬提槍趕來,大叫:「成齊休走!」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沉浮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末沉浮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一章 虎兒難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