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下毒手(13)

七、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下毒手(13)

日本軍在南京犯下大屠殺的暴行是日本軍高級指揮官有意縱容,以便從中得到提高戰鬥力的結果。有材料證實說:「對於日本軍在南京犯下的暴行,也有一種看法認為:『將軍們感到,自從進入上海以來,軍隊已經艱苦奮戰,因而乘向敵國首都入城之機,犧牲敵國人民,干一下,鬆鬆輕輕,這是毫不躊躇的。』(五味素平,《戰爭和人.10.劫火的獵人》第2部,第193頁)然而,這種可怕的屠殺、掠奪和破壞,並非從日本軍攻入南京時才開始的。從上海到南京,日本軍在急起直追中,一路上有許多城市和村莊都同樣遭受了毀滅性的戰爭禍害。受害者不僅僅是日本軍路過之處或駐屯地。其方圓達十幾公里至40公里,所有農民房屋被火燒,他們的財產被掠奪,有的人被拉去當壯丁。(臼井勝美,《日中戰爭》[中央公論社新書]第52頁

對於上述的慘景,日本的那麼多特派記者不可能一無所知,應該說是知之亦不敢報道,足見日本軍部對新聞監控堅定不移,所有日本記者都不得違犯。《密勒氏評論報》對從上海到南京日本軍之暴行作了報道,該報1938年3月19日以《中國之毀滅》為題評論說:

如果有人相信,日本軍在這個國家裏正在改善中國人的生活,要他們過幸福的生活,就叫他前往上海和南京一帶走一趟,在那約兩百英里的地方,可以讓他看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荒廢和遭受破壞的活動,日本軍隊是樣樣都做到了。(引自《大屠殺》第162到163頁)

虛構之九,無中生有,憑空捏造「便衣隊」的謊言,肆意搜捕、屠殺青壯年男人,千方百計地擴大屠殺對象的範圍。

屠殺戰俘是日本軍部和華中方面軍的既定政策。38聯隊的聯隊長助川靜二元曾向下屬傳達了「師團長吩咐,不要保留俘虜」的命令。38聯隊屬於第16師團第30旅團。第16師團有此命令下達,其他師團也應視為有此命令。從大屠殺的普遍性看也是如此。但屠殺戰俘違犯《海牙公約》和《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瓦公約》,要追究戰爭犯罪。而日本軍部隊不顧及這些公約,竟然斬盡殺絕俘虜之後,為了擴大屠殺對象的範圍,又把男性青壯年指為「便衣隊」加以屠殺。

田中正明虛構說:

當時潛入難民區的便衣隊據說有數千人之多。

如后所述,日軍把他們捉住,當作俘虜加以收容。其人數估計有2,000人。(見《虛構》第156頁)

應該把田中正明視為虛構專家,短短的47個字中既有「據說」又有「估計」,試問歷史允許從「據說」和「估計」中得出結論嗎?從「據說」和「估計」出發正是《虛構》的要害,純屬欺人之談。

難民區無一個便衣兵,更無一個便衣隊。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致日本大使館函》完全可以證明:

貴國士兵搜查難民區可能還另有意圖。認為安全區到處都有「便衣中國士兵」。此呈已多次告知對方,於12月13日下午進入安全區之中國士兵全部解除了武裝,現敢擔保區內絕無解除武裝之中國士兵。貴方巡邏隊早將他們全部殺了,且累及許多無辜平民。(見《檔案》第58頁)

日本軍國主義為征服中國,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早就制定了把中國平民當作「俘虜」加以屠殺的所謂「法律」,並在戰場上強行付諸實施。田火田茂二郎在《新訂國際法》中大言不愧地胡說便衣隊不具有交戰資格,被俘后該處以重刑:

不具有交戰資格而從事軍事行動者,如被敵人抓獲,則不享受俘虜待遇,當作為戰時罪犯被處以重刑。(着重是田中正明所加)(見《虛構》157頁)

信夫淳平在《上海戰役與國際法》中則又胡說:

無交戰資格而採取敵對行動者,則為非交戰者行為,頑抗作為戰時重罪犯處以死刑或近似死刑之重刑。(見《虛構》第157頁)

田火田茂二郎和信夫淳平所述是否就是國際法呢?否!1907年的陸戰法規規定,民兵或義勇軍具有下列各條,才擁有交戰資格:

一、擁有對部下負責的統率者;

二、具有從遠處能加以識別的固有的特殊標誌;

三、公開攜帶武器;

四、依據戰爭法規和慣例行動。

《海牙公約》規定上述「四個條件」,承認便衣隊擁有交戰資格。但田中正明卻加以否認,詭辯說:「即使從上述條件看,仍難以說便衣隊是『擁有交戰資格者』。」(見《虛構》第157頁)他的胡言亂語與田火田茂二郎、信夫淳平二唱一和,目的混淆國際法的是非,用日本一國之法替代國際法,為屠殺中國平民製造口實,是一種污賴手段。

中國在保衛南京戰役中並沒有使用便衣隊作戰,故所謂便衣隊不具備作戰資格不是本段討論的重點。守衛南京的共7個軍(包括教導總隊)、13個師以及若干炮兵部隊等等,這裏也不着重討論。所要證實的在南京並無便衣隊,更無採取敵對行動者。《一個德國人的所有所聞》證明「在市區內,中國人沒有向日本軍開過一槍」便是在南京沒有便衣隊有力的證據之一。

當時以高冠吾為頭子的漢奸深入到南京各個階層,活動猖獗,無孔不入,四齣搜集政治、軍事情報、南京守軍的配備、各軍師的指揮官、武器裝備、作戰動向,他們都能一一掌握,就連蔣介石秘密離開南京這樣極為重要的情報,漢奸們都能及時地向日本方面報告。那麼「便衣隊」一事走狗們哪能一無所知?試問:該「便衣隊」是什麼番號?接受哪個戰區指揮?「便衣隊」的領導人是誰?編製狀況如何?各有幾個大隊、中隊,隊員多少?他們使用什麼武器?作戰動向是什麼?在南京城裏城外什麼地方與日軍交過火?雙方傷亡各有多少?日本軍從「便衣隊」員手中繳獲到多少武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南京大屠殺之鐵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南京大屠殺之鐵證
上一章下一章

七、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下毒手(13)

%